- 230.00 KB
- 2021-05-21 发布
第 2 章群落及其演替
第 3 节 群落的演替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的优势逐渐被灌木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解析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竞争力强。
答案 D
2.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
A.气候条件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群落中生物数量不同
D.速度不同
答案 B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解析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
项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 项错误;演替达
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然发生微小的变化,D 项错误。
答案 B
4.群落演替一般耗时较长,初生演替甚至要用地质年代来进行衡量。但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次
生演替还是很明显的,如一个无人管理的小水塘可能会慢慢变小、变浅,成为一个小沼泽地,然后
慢慢变成一小片灌木丛。下列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区域初生演替的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B.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一般是先增多后减少
C.人类行为能在演替方向和速度方面干扰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使各种群的 K 值上升
解析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但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都是形成森林,A 项错误;群落演替
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慢慢增加,直至顶级群落,B 项错误;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但不
影响演替的规律,C 项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可能使一些种群的 K 值上升,也可能使一些种群的
K 值下降,D 项错误。
答案 C
5.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比乙的演替速度慢、历时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解析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历时短;
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①②处物种丰富度虽然相同,但物种种类不一定相同;
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 B
6.有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
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 C,做出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时间段是 。
(2)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
(3)a 年的优势种是 ,d 年的优势种是 。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
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 ,使之反而更适合后一
种群的生存需要。
解析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由于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变化,种群也在不断地发生
变化,生物群落也发生变化。对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具有竞争关系的马尾松和山毛榉来说,它
们存有量的比值 C>1 时,马尾松占优势;C<1 时,山毛榉占优势;C=1 时,两树种处于动态平衡之
中。
答案(1)O~e
(2)b~c
(3)马尾松 山毛榉 环境
能力提升
7.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
解析沙丘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 项错误;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中有垂直结构,B 项错
误;群落演替是优势物种取代的过程,原先的物种还存在,故阶段Ⅰ和Ⅱ的沙丘上有相同的植物
种类,C 项错误;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D 项正确。
答案 D
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
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 3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而是取
代其优势地位。
答案 C
9.(多选)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
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解析由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来越
高,经过长时间的演替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物种丰富度、净
光合作用产量、固定太阳能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而 A、C 两项中的曲线都有下降趋势,因此是错
误的。
答案 BD
10.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森林大火而遭到破坏,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下
图为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及其植物组成。
(1)随着时间的推移, 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在Ⅰ阶
段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在Ⅱ阶段,草本植物和灌木
混生,群落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
是 。
(2)该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在Ⅰ→Ⅳ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
力 ,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逐渐 。
(3)在Ⅳ阶段,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4)如果人类参与了该群落演替过程,那么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解析(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在Ⅰ阶段经历了
一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过程,在Ⅱ阶段,草本植物和灌木混生,群落
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的竞争中被淘
汰。(2)该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在Ⅰ→Ⅳ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空间结
构越来越复杂,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逐渐增强。(3)在Ⅳ阶段,自上而
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4)如果人类参与了该群落演替过
程,那么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1)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 大部分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的竞争中被
淘汰
(2)次生 提高 增强
(3)垂直
(4)速度 方向
相关文档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2021-05-21 23:22:234页
-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章机械2021-05-21 23:19:1110页
-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中检测2021-05-21 23:18:4013页
-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0届高三下学期32021-05-21 23:10:2622页
- 初中英语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Uni2021-05-21 23:08:556页
-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堂演2021-05-21 23:07:0016页
- 安徽大学附中2014三维设计高考数学2021-05-21 23:05:275页
- 2020秋政治部编版必修第一册达标测2021-05-21 23:02:3012页
- 2014三维设计 高考一轮复习 生物 2021-05-21 23:01:207页
- 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2021-05-21 22:57:0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