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50 KB
- 2021-05-13 发布
加餐练 25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基础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B.pH=7 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
2.已知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0×10-14,在 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1.0×10
-12。将常温下的下列溶液加热至 90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的 pH 不变的是( )
A.硫酸钠溶液 B.稀硫酸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盐酸的浓溶液
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水中通入氨气,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 不变
C.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w 变大
D.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pH 不变
4.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c(O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pH=3 的弱酸溶液与 pH=11 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pH=5 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500 倍,稀释后 c(SO2-
4 )与 c(H+)之比约为 1:10
D.中和 10 mL 0.1 mol·L-1 醋酸与 100 mL 0.01 mol·L-1 醋酸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不同
5.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 H+和 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 ,可能引起由 c 向 b 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0×10-13
C.该温度下,加入 FeCl3 可能引起由 b 向 a 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 c 向 d 的变化
6.25 ℃,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 ② ③ ④
0.1 mol·L-1
氨水
pH=11
氨水
0.1 mol·L-1
盐酸
pH=3 盐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稀释到原来的 100 倍后,pH 与②相同
B.等体积①③混合、等体积②④混合所得的溶液都呈酸性
C.①②中分别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c NH3·H2O
c NH+
4
的值都变小
D.③④稀释到原来的 100 倍后,稀释后④溶液中的 pH 大
7.常温下,将 pH=3 的盐酸 a L 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混合溶液均呈中性:
①1×10-3 mol·L-1 的氨水 b L
②c(OH-)=1×10-3 mol·L-1 的氨水 c L
③c(OH-)=1×10-3 mol·L-1 的 Ba(OH)2 溶液 d L
其中 a、b、c、d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b>c>d
C.a=b>d>c D.c>a=d>b
8.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
的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这些滴定分析均需要通过指示剂来确定滴
定终点,下列对几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
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用标准酸性 KMnO4 溶液滴定 Na2SO3 溶液以测量其浓度:KMnO4——浅红色
B.利用“Ag++SCN-===AgSCN↓”原理,可用标准 KSCN 溶液测量 AgNO3 溶液浓度:
Fe(NO3)3——浅红色
C.利用“2Fe3++2I-===I2+2Fe2+”,用 FeCl3 溶液测量 KI 样品中 KI 的百分含量:淀粉
——蓝色
D.利用 OH-+H+===H2O 来测量某盐酸的浓度时:酚酞——浅红色
9.如图曲线 a 和 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B.P 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能力题
10.室温下向 10 mL 0.1 mol·L-1NaOH 溶液中加入 0.1 mol·L-1 的一元酸 HA,溶液 pH 的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中 c(Na+)>c(A-)>c(H+)>c(HA)
B.a、b 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 时,c(Na+)=c(A-)+c(HA)
D.b 点所示溶液中 c(A-)>c(HA)
11.已知 25 ℃时,Ka(CH3COOH)=1.7×10-5。该温度下用 0.1 mol·L-1 的醋酸滴定 10.00
mL 0.1 mol·L-1 的碱 MOH,滴定过程中加入醋酸的体积(V)与溶液中 lg c H+
c OH- 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MOH 的电离方程式为 MOH===M++OH-
B.a 点 V(CH3COOH)=10.00 mL
C.25 ℃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
17×10-9
D.b 点:c(CH3COO-)>c(M+)>c(H+)>c(OH-)
12.已知某温度下 CH3COOH 的电离常数 K=1.6×10-5。该温度下,向 20 mL 0.01 mol·L
-1 CH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 mol·L-1 KOH 溶液,其 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
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已知 lg4=0.6)
(1)a 点溶液中 c(H+)为________,pH 约为________。
(2)a、b、c、d 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_______
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________(填“c 点以上”或“c 点以下”)。
(3)若向 20 mL 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
字母)。
13.氧化还原滴定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
液或反之)。现有 0.001 mol·L-1 酸性 KMnO4 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 NaHSO3 溶液。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2MnO-
4 +5HSO-
3 +H+===2Mn2++5SO2-
4 +3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是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50 mL) B.碱式滴定管(50 mL) C.量筒(10 mL) D.锥形瓶 E.铁
架台 F.滴定管夹 G.烧杯 H.白纸 I.胶头滴管 J.漏斗
(2)实验中不用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性 KMnO4 溶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使用指示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前平视液面,刻度为 a mL,滴定后俯视刻度为 b mL,则(b-a) mL 比实际消耗
KMnO4 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大”或“小”),根据(b-a) mL 计算得到的待测液浓度比实际
浓度________(填“高”或“低”)。
14.甲醛是深受关注的有机化合物。甲醛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例如:在调至中性的
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甲醛水溶液,经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甲醛的物质
的量相等,然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滴定氢氧化钠。
完成下列填空:
(1)将 4.00 mL 甲醛水溶液加入到经调至中性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用浓度为
1.100 mol/L 的硫酸滴定,至终点时耗用硫酸 20.00 mL。甲醛水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2)上述滴定中,若滴定管规格为 50 mL,甲醛水溶液取样不能超过________mL。
(3)工业甲醛含量测定的另一种方法:在甲醛水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将甲醛氧化为甲
酸,然后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HCHO+H2O2→HCOOH+H2O
NaOH+HCOOH→HCOONa+H2O
已知 H2O2 能氧化甲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 H2O2 用量不足,会导致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
受影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 H2O2 过量,会导致甲醛含量的测定结
果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餐练 25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1.解析:A.水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应该使用可逆号,电离的方程式应为 H2O H
++OH-,错误;B.若溶液的温度不是室温,则 pH=7 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错误;C.
水是弱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所以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正确;D.将稀醋酸加水
稀释时,c(H+)减小,由于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 c(OH-)增大,错误。
答案:C
2.解析:由题目提供的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和 K′w 可知,温度升高时水的离
子积常数增大。A 选项错误,硫酸钠不会破坏水的电离,但升温时,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溶
液的 pH 减小;B 选项正确,决定溶液 pH 的因素是硫酸完全电离产生的 c(H+),它不会随温
度变化而变化;C 选项错误,升温时,氢氧化钠溶液中 c(OH-)不会变化,但由于水的离子
积常数增大,所以 c(H+)增大,溶液的 pH 减小;D 选项错误,因为加热盐酸的浓溶液时,
会有大量 HCl 气体逸出,c(H+)减小,溶液的 pH 增大。
答案:B
3.解析:向水中通入 NH3,c(OH-)增大,平衡左移,A 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稀 H2SO4,
c(H+)增大,但温度不变,Kw 不变,B 正确;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 变大,
C 正确;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pH 减小,D 错误。
答案:D
4.解析:B 项,pH=3 的弱酸溶液与 pH=11 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弱酸浓度大,
有大量剩余,反应后溶液显酸性。C 项,pH=5 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 500 倍,则溶液接
近于中性,c(H+)约为 10-7 mol·L-1,c(SO2-
4 )=10-5/(2×500)=10-8 mol·L-1,则 c(SO2-
4 ):c(H
+)=1:10。D 项,两份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错误。
答案:D
5.解析:升温促进水的电离,升温后溶液不能由碱性变为中性,A 项错误;根据 c(H+)
和 c(OH-)可求出 Kw=1.0×10-14,B 项错误;加入 FeCl3,Fe3+水解溶液呈酸性,可引起由 b
向 a 变化,C 项正确;温度不变,稀释溶液,Kw 不变,而 c 和 d 对应的 Kw 不相等,D 项错
误。
答案:C
6.解析:A 选项,稀释后 c(NH3·H2O)=0.001 mol·L-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c(OH
-)<0.001 mol·L-1,pH<11,错误;等体积②④混合,因为氨水的浓度远大于盐酸的浓度,所
以溶液显碱性,B 选项错误;C 选项,CH3COONa 水解显碱性,加入 CH3COONa 固体,使
NH3·H2O NH+
4 +OH-平衡左移,c NH3·H2O
c NH+
4
的值都增大,错误;稀释后③④溶液中
pH 分别为 3、5,D 选项正确。
答案:D
7.解析:pH=3 的盐酸中 c(H+)=1×10-3 mol·L-1,与 c(OH-)=1×10-3 mol·L-1 的 Ba(OH)2
溶液混合,混合溶液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相等,即 d=a;NH3·H2O 为弱电解质,1×10-3 mol·L
-1 的氨水中 c(OH-)<1×10-3 mol·L-1,因此 1×10-3 mol·L-1 的氨水和 c(OH-)=1×10-3 mol·L-
1 的氨水分别与盐酸混合,混合溶液呈中性时,b>a,c
相关文档
- 2020高考化学刷题冲刺含最新模拟题2021-05-13 00:25:4315页
- 备战2021 高考化学 考点09 电解质2021-05-13 00:21:5613页
- 高考化学总复习智能考点归类总结教2021-05-13 00:20:4715页
- 新课标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及例题解析2021-05-13 00:09:1732页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浙江讲义专题十三2021-05-13 00:03:2022页
- 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实验突破有机物2021-05-13 00:02:5013页
-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2021-05-12 23:54:0818页
- 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模拟专练卷06(学2021-05-12 23:44:50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2021-05-12 23:43:3712页
-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金属2021-05-12 23:36:22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