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 KB
- 2021-04-22 发布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草莓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 59~60 页的例 1。
1、(出示 6 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 2 个摆一盘,你
能摆几盘?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 7 颗草莓图。
1、每 2 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
称及读法。
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 6 个小圆
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
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 6÷2=3(盘)和 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
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
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 1 题。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7 ÷ 2 = 3(盘)、、、、、、、1(个)
︳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相关文档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毫米、分2021-04-21 23:59:266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82021-04-21 20:54:238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2021-04-21 17:59:142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2021-04-21 17:07:543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92021-04-21 16:58:202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62021-04-21 15:02:162页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对称 北京版 2021-04-21 00:07:024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62021-04-19 20:05:232页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 长方形和正2021-04-17 23:16:053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设计-第42021-04-17 23:00:2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