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 MB
- 2021-04-21 发布
考点 26 认识地区
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2.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集,适合发展种植业和乳畜业。
(2)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所以农业生产以乳畜业为主,种植业(小麦种植)比重低。
3.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鲁尔区概况
位置:位于德国西部。
性质: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
地位: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发展的基础,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陆
交通,广阔的市场。
主要工业部门: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
(3)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衰落的原因: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鲁尔区出现煤业危机和钢铁危机;由于煤炭开采量逐年
下降,煤矿和钢铁企业大量关闭;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
经济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4)鲁尔区的新发展
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通过合并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
构多元化;调整工业布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扩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
经济。
[知识归纳]
(1)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
①从地理位置看。本区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地区的大陆西部,大气环流以中纬西风带影响为
主,西风来自大西洋,加之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决定了本区气候深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
的海洋性特点显著。
②从地形角度看。本区中部为辽阔的平原,南、北部的山脉接近东西走向,使西风更易深入
影响内陆,海洋性气候分布也就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广、更典型。
③从面积和轮廓角度看。本区陆地面积不大,加上海岸线曲折、破碎,多半岛、海湾,使本
区各地距海较近,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增强了本区各地气候的海洋性。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成因可简化为图示:
(2)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考向预测
1.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2.欧洲农业的发展
3.欧洲的社会经济特征
4.以选择题、填空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
考向一 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典例剖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多瑙河以铁门
为界划分中、下游,且其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
材料三 下表为上图中三座城市的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表。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甲城市 106.4 95.1 105.8 85.3 75.6 53.2
乙城市 49.3 44.4 49.5 58.8 70.7 90.4
丙城市 32 31 29 38 55 63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甲城市 26.8 80.8 98.6 153.0 110.5 81.1
乙城市 66.4 51.2 51.4 40.3 54.3 57.5
丙城市 52 51 40 33 52 40
(1)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述其成因。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市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的总体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在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答案 (1)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成因:位于地中海地区,
冬季西风带来了丰富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2)逐渐变多。原因:多瑙河在丙城市以上河段,流域内冬季以降雪为主,气温低,积雪不融
化,流量小;冬季至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春季降水量有所增加。
(3)河流水量大且稳定;地处峡谷,落差大;峡谷地带易于建坝,工程量小;有先进的技术作
保障;周边地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与乙城市相比,甲城市降水总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
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原因是甲城市位于地中海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冬季西风带来了
丰富的水汽;受地形阻挡,水汽抬升,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
流,降水少。第(2)题,本题要注意图中信息,即多瑙河在丙城市干流段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北
坡,河流补给类型随着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流域内以降雪为主,气温低,流量小;冬季至春
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增多,同时降水量有所增加,所以多瑙河在丙城市干流段冬季至春
季径流量的总体变化特点是逐渐变多。第(3)题,水电站建设条件主要从水量、河流落差、工
程量大小、技术条件和能源需求等方面分析。铁门地处峡谷,地势落差大,建坝工程量较小;
河流水量大且稳定,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大,故适宜建水电站。
跟踪训练 (2016·嘉兴普通高校选考科目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冰岛最大的工业生产企业 AIcan 铝厂是加拿大铝业公
司投资兴建的。
材料二 甲、乙两城市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相近,下表为两城市各月降水量(单位:mm)分布
表。
月份 1 2 3 4 5 6
甲 190.0 152.0 170.0 114.0 106.0 132.0
乙 49.0 36.0 47.0 41.0 53.0 65.0
月份 7 8 9 10 11 12
甲 148.0 190.0 283.0 271.0 259.0 235.0
乙 81.0 89.0 90.0 84.0 73.0 55.0
(1)图中 A 海峡为________。B 处海峡有一支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洋流,该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
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阿尔卑斯山脉所在地区地壳由于板块运动逐年抬升,但其最高峰勃朗峰的海拔高度变化不
大,这是因为勃朗峰同时受到________影响,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
息技术是________。
(3)冰岛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渔业资源属________资源;加拿
大铝业公司在冰岛投资铝厂的主要区位因素为________。
(4)与甲城市相比,写出乙城市年降水总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 (1)直布罗陀海峡 增温 增湿
(2)外力侵蚀 GPS
(3)可再生 能源
(4)乙城市降水少。受地形阻挡,乙城市受盛行西风影响较小。
解析 第(1)题,A 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B 海峡为英吉利海峡,流经此处的洋流为北大西洋
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第(2)题,勃朗峰同时受到内外力影响,使其高度变化
不大;对地壳位移的监测,主要是利用 GPS 技术。第(3)题,渔业资源具有可再生属性,冰岛
因其地热、水能等能源丰富,吸引加拿大铝业公司到该国投产。第(4)题,乙城市降水量少是
因为受暖流和西风影响小。
考向二 欧洲西部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典例剖析 下面图 1 为“欧洲西部地形示意图和 1 月份 0℃等温线分布图”,图 2 为“两种
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是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
的大规模生产基地,时鲜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
(1)据 0℃等温线走向可推知欧洲西部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 C 地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3)材料中时鲜业生产基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能表示其气候特征的是图 2
中的________(甲、乙),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气候方面比较 A、B 两地时鲜业的不同。
答案 (1)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由西向东递减或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2)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凉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3)地中海气候 甲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4)A 地比 B 地纬度稍低,热量较丰富,产品上市比 B 地的早。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由西向东递
减或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第(2)题,C 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湿润,不适
合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是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乳畜业的发展。第(3)题,环地中海地
区的时鲜业生产基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雨热不同期,对应
图 2 中的甲。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第(4)题,A、B 两地同属于
地中海气候,差别在于 A 地比 B 地纬度稍低,热量较丰富,产品上市比 B 地的早。
跟踪训练 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关地图”,回答问题。
(1)说明图示瑞典(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有人描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的冬天:“天光实在太短了,还时常大雾茫茫,令人感
觉不爽……”分析其地理原因。
答案 (1)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主要原因: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地形以平原为主;濒临
海洋,交通便利;城市集中,经济发达。
(2)昼短:北半球的冬季昼短夜长,该地区绝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相应地,昼更短、夜更
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夜现象。
多雾: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峡湾海岸,暖湿气流容易深
入内地;沿岸地区水汽充足,而冬季陆地温度相对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
解析 第(1)题,从瑞典(甲国)主要城市的分布可推知其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主要原因
是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
要分布在东南部。第(2)题,材料中“天光实在太短了”指的是白昼时间短,“还时常大雾茫
茫”指的是天气多雾。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
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据此完成 1~2 题。
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寒流 ④暖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结冰期短 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答案 1.B 2.B
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西部,欧洲位于大
西洋的东岸,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知,欧洲鳗必须通过墨西哥湾暖流才能从北美洲东海
岸到达欧洲西海岸。第 2 题,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丰富、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形成的
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定、水量丰富,选项 B 正确;含沙量多少主要受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
度影响,选项 A 错;落差大小和流速快慢主要与地势高低有关,选项 C、D 错。
3.读“世界主要滑雪场分布图”,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滑雪场的形成原因是( )
①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②纬度较高,积雪时间长 ③森林茂密,风
景优美 ④以平原地形为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大西洋东岸,西风带内,所以滑雪场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
响,冬季降雪量大,①对。该地纬度较高,积雪时间长,②对。森林茂密,风景优美,不是
滑雪场的形成原因,③错。平原地形不适宜滑雪,④错。
地中海气候分为凉夏型地中海气候(受沿岸寒流影响,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2℃以下)和暖夏型
地中海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2℃以上)。读图,回答 4~5 题。
4.图中最有可能分布暖夏型地中海气候的是( )
A.A 地 B.B 地
C.C 地 D.D 地
5.地中海气候在 C、D 两地附近分布的范围较小,其原因是( )
A.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小
B.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西风势力小
C.受寒流影响,降水量较小
D.C 地受海陆分布影响,D 地受地形阻隔影响
答案 4.A 5.D
解析 第 4 题,暖夏型地中海气候分布于离大洋稍远的地区,夏季因受不到寒流的影响,在
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作用下,无云无雨,日照强烈,天气炎热。第 5 题,C 地因位于
非洲南端 30°S~40°S 的区域,大陆面积小,故地中海气候分布面积很小;而 D 地因为受安
第斯山脉的阻挡,地中海气候只能分布于南美洲西海岸 30°S~40°S 的狭长地带。
下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鱼群减少,延续了约 500 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 6~7 题。
6.与甲海区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
7.历史上,导致该渔场“供养了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当地鱼类消费构成低 B.欧洲市场广阔
C.捕捞技术发达 D.距离欧洲较近
答案 6.A 7.B
解析 第 6 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甲海区是纽芬兰渔场。该地纬度较高,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不是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较弱,A 符合题意;该地位于河口地带,
河流从陆地带来的营养物质丰富,这与渔场形成相关性较强,B 不符合题意;该地位于寒、
暖流交汇处,这与渔场形成有较强相关性,C 不符合题意;该地位于沿海大陆架区域,海水
较浅,这也与渔场形成有关,D 不符合题意。第 7 题,历史上,当地人口数量少,鱼类消费
构成低,但这与“供养了欧洲”没有直接联系,A 错;渔业属于大农业范畴,其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是市场需求,正是欧洲市场广阔,推动了该地渔业的发展,B 对;捕捞技术发达,影
响当地的产量,与“供养了欧洲”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 错;该地距离欧洲较远,D 错。
8.受城市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分工的影响,英国城市出现了许多问题。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
英国开始实施城市改造计划,措施之一是将以纺织、采煤、冶金为主的传统工业城市改造为
以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城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格兰都市区分布图。
材料二 大曼彻斯特都市区 1998 年与 2007 年就业结构图。
(1)英格 兰位于__________( 东、 西) 半球 ,地带性 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沿 岸有
________(暖、寒)流流经。
(2)材料二表明,大曼彻斯特都市区就业主要集中在第________产业,其中增速最快的行业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业就业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格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原
因。
(4)试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英国实施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因。
答案 (1)东 温带落叶阔叶林 暖
(2)三 银行、金融和保险业 比重较低,并呈下降趋势
(3)乳畜业 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当地居民有食用乳制品的习惯,城市化水平
高,可就近为都市居民提供乳肉产品。
(4)传统的重工业污染严重,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且在进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导致大量
建筑和土地闲置,失业劳动力增加;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
金融、文化、教育实力强,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英格兰位于东半球,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带性
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增长最快的行业
是银行、金融和保险业,属于第三产业;建筑业的就业比重最低,且呈下降趋势。第(3)题,
英格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加之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
阔,适宜发展乳畜业。第(4)题,分析产业转型的原因可以从环境状况、劳动力价格、失业率、
基础设施、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
9.(2015·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
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 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下图为厄
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 A 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
理由。
答案 (1)高校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医药产业集聚;区内拥有航空港,
高速公路贯穿,交通便捷;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
域经济发展。
(3)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 处位于海峡最窄处,工程量小,节约建设成本。
或答不赞成。理由是与现在大桥的位置相比,A 处两岸的城市规模小,交通需求量小。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①该地有多所著名大学,说明该地科技力量雄厚;②政府通过
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说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③
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区域图中有高速公路、航空港,说明了交通便利。从材料中可
以直接提取到三个方面的信息。根据区域图位置可知,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适宜,
环境优美,更适合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发展。第(2)题,修
建跨海大桥,加强了区域联系,缩短了两国之间的交通距离,使该区域交通联系更加便利,
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扩大了两国贸易,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A 处最大的优点就是海峡较窄,修建大桥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但该地也有缺点,例如:
远离大城市,城市规模小,交通运输需求量小,产生的经济效益低。
相关文档
-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第1讲2021-04-21 21:53:4217页
-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地球自转运动2021-04-21 21:53:083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练精析26套行星2021-04-21 21:34:2212页
- 高考地理安徽卷高清2021-04-21 21:27:1110页
-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31人2021-04-21 21:22:5824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考点10热力环2021-04-21 21:03:0211页
- 浙江近四年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2021-04-21 20:53:1016页
-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千方百题集2021-04-21 20:24:528页
-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三类岩石与地2021-04-21 20:20:337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世2021-04-21 20:13: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