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8 KB
- 2021-06-21 发布
年级
学科
单元
课题
责任教师
六年级
语文
古诗二首
浪淘沙
卢洁婷
课时目标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4.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学要求
搜集和本诗有关的课外资料。
重点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探究
主要流程
导入新课---检测预习---初读古诗 合作探究---检测学习---教师小结---拓展训练
单元主题
内容特色
刘禹锡的《浪淘沙》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教学程序纲要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课前预习导学
一、复习导入
二、检测预习
三、合作探究
四、检测预习
五、教师小结
六、拓展训练
1.初读古诗,学会本诗中的难点字。(簸)
2.课后了解银河、牛郎、织女的资料。
3.流利地朗读古诗,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体会这首诗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黄河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学生交流介绍作者。
2.教师补充,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3.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三、初读古诗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
5.同桌互读。
6.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四、检测学习
1.结合古诗,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九曲黄河万里沙
(2.)浪涛风簸自天涯
2.读前两句诗,说一说这两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主要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图画?
3.“直上银河”说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牵牛和织女各指什么?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
五、教师小结,体会思想感情。
六、拓展训练
1、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语、歌曲。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黄河。
望紧扣单元主题,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描写身边的事物。
点拨:浪漫主义
拓展到位。
板书
设计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
(豪情万丈)
浪淘风簸 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预设
说课
纲目
责任教师:卢洁婷
议课
审案
记录
学科教研组长:
品课
点拨
记录
同上,认真挖掘,教师积淀一桶水,给学生提炼一碗水。
学区教研督导:张举成
教学
反思
实验教师:卢洁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6-17 19:20:463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6-02 15:39:363页
- 《浪淘沙令》pptx课件(24页)2021-05-20 12:27:1524页
- 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2021-05-13 00:49:3560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5-12 09:56:333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4-18 00:55:403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浪淘沙》教学反思2021-04-16 23:15:036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浪淘沙》P2021-04-16 03:01:2014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4-12 10:51:433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2-26 19:13:0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