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0 KB
- 2021-06-02 发布
《浪淘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标: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
2、释题:
3、介绍作者:作者唐代诗人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他作《浪淘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他创作的《浪淘沙》共九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
二、检查其他方面的预习情况:
1、 字音:曲 :读qū 不读 qǔ 簸:bo
2、哪些字形需要提醒大家:簸 涯 淘
三、活动一:读诗知大意
1、 齐读文中注解
①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名。
②九曲(qū):弯弯曲曲的黄河。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③浪淘风簸(bǒ):风浪冲击摇荡。本文指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④天涯:天边。
⑤银河:古时候的人认为黄河和银河是相通,所以黄河直上,可以到达银河。
⑥牵牛织女:指牵牛星、织女星,传说是牛郎、织女所化。
1、 学生补充文中的注解。
2、 师:古人读诗强调节奏,这首诗是二二三节奏,请同学们有节奏的读诗。教师强调重音,强调把气息连在一起,语速稍慢。
3、 师泛读,学生自由读,齐读。
四:活动二;释诗懂诗意
1、 师:接下来进入第二个活动,释诗懂诗意。把这首诗译成现代诗,注意字数相同,韵脚相同。师:出示PPT给出第一句和第四句的翻译
2、学生根据提示续写第二句和第三句的翻译。(提示:字数相同,韵脚相同)
3、 学生展示,教师给出相应的评语。
4、 展示完全班齐读翻译,变换方式读,试着进行背诵。
五:活动三:品诗展想象
1、 古诗把我们带进了一幅景色壮阔的画面中,现在就让我们大胆展开想象,说一说《浪淘沙》描写的画面,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出示PPT展示画面。
这首诗给我展现了一幅黄河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我仿佛看到万里黄河弯弯曲曲从遥远的天际汹涌而来,携风卷沙,奔腾入海。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日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我体会到诗人对淘金生涯的厌恶之情。
3、 学生进行想象创作。
4、 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六、教师小结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生活在黄河边,牛郎、织女生活的银河恬静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之美。
七、 布置作业:
1、积累刘禹锡的诗。
2、积累有关黄河的诗词。
3、总结刘禹锡的诗歌特点。
八、板书设计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相关文档
- 《浪淘沙令》pptx课件(24页)2021-05-20 12:27:1524页
- 古诗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2021-05-13 00:49:3560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5-12 09:56:333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4-18 00:55:403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浪淘沙》教学反思2021-04-16 23:15:036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浪淘沙》P2021-04-16 03:01:2014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4-12 10:51:433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 2021-02-26 19:13:0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