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00 KB
- 2021-06-18 发布
第3课时 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得到新图形的过程。2.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3.能有条理地描述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运动过程,并会用一定的方式记录图形“还原”的运动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能描述图形运动的过程。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32~33页内容和第33~34页“练一练”的第1~5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平移和旋转的相关知识。
下面的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在平移下面画“√”,在旋转下面画“○”。
风车转动 抽屉的抽出 电梯的上下
( ) ( ) ( )
全班集体回答。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图形的运动。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你能通……说说你的做法”和“你能通……与同伴交流你的做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将图形的位置还原。
(1)引导学生探究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位置的方法。
提问:你能通过平移将图①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方法一 将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
方法二 将图①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
(2)引导学生探究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位置的方法。
追问:你能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方法一 将图②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
方法二 将图②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
小结:要把一个图形移入到某一个相应的位置,如果方向相同,位置不同,用平移的方法;如果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必须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方法相结合才行。
2.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请将图……意什么”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运动后的图形。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题中要求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然后再将得到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2)引导学生画出运动后的图形。
同桌讨论,合作完成,汇报:
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C。
3.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试一试”的内容,引导学生记录图形移动位置的还原过程。
提问: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图1吗?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记录方式:
方式一
A卡片:向右移动2格。
B卡片:先向上(左)平移2格,再向左(上)平移2格,最后绕右下点逆时针旋转90°(顺时针旋转270°)。
方式二
A卡片:右2
B卡片:上(左)2→左(上)2→绕右下点逆90°(顺270°)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34页“练一练”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本节课结合前面学习的平移、旋转内容,呈现的图形变换内容是综合性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知图形与几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 第4课时 图2021-06-18 02:03:4217页
- 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5 图形的运动(2021-06-17 12:07:5324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2021-06-04 15:00:2114页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2021-06-04 14:18:363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图形的运动 冀2021-06-04 02:41:287页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图形的运动2021-06-02 15:52:5718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2021-06-02 10:50:2327页
- 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2021-05-28 20:03:131页
-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2021-05-28 19:57:297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102021-05-28 19:55: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