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1 KB
- 2021-05-28 发布
《月迹》教学反思
《月迹》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优美散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著
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
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
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课文以“月迹”为题,既是月亮的运行足迹,
也是孩童心理变化之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寻美的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借助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
悟文章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一开始我播放了一段音频,在播放音频之前,我告诉孩子
们闭起眼睛边听边想音频中描绘的情境是什么。这样既营造了浪漫的
氛围,又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然后
我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他们展示了在科学课上曾学过的月
相图。不但告诉孩子们科学和语文有着相通的地方,而且拉近了孩子
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二、以问题为引领,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
例如,在组织学生探讨“拥有月亮就是拥有美”这个问题上 ,
我选择了六句话作为探讨的重点。这六句话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B
两句为第一层次,是浅层次地认识美;C、D 两句为第二层次,为较
深层次地追寻美;E、F 两句为第三层次,是深层次地发现美和创造
美。问题层次分明,感悟由浅入深,学生各抒己见,谈及各自的理解,
不乏妙语神思,令人惊叹。
我们在教学每一篇课文的时候,不可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
的全部的东西,只能够有所侧重地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以教师
用书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取舍,
给孩子们留下自己认为最有用的东西。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日后加强改进
的。比如,①虽然多媒体手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静态的文
字变成动态的画面,但是我在展示图片的时候没有进行精心的挑选,
过多的画面展示让孩子们产生视觉疲劳。这是一大败笔。在以后的教
学中对于这一环节一定要慎之又慎,去伪存真,宁缺毋滥,不能让孩
子们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②在分组讨论的时候,
对孩子们在小组讨论中出现的个别问题没有进行应急预案,以至于差
点影响到了全班交流这一环节的正常进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
加强教师的巡视,提前做好预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防止
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8 19:00:4730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8 18:59:1134页
- 人教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2021-05-28 18:52:2236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2021-05-28 18:49:397页
- 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学课件2021-05-28 18:46:3128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8 18:38:3415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8 18:22:1020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8 18:19:3510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8 17:42:3016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8 16:32:45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