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1-05-27 发布
第12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2019·聊城模拟)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提出,“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1935年又决定:“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运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突出说明国民政府( )
A.力图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B.意识到新的世界大战将爆发
C.为对川黔地区红军秘密“围剿”
D.正准备实施工业的战略内迁
答案 D
解析 材料“基本工业之创办,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须择国防后方之安全地带而设置之”和“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改运于川黔两省”表明出于国防的需要工厂内迁,故D项正确。
2.(2018·湖北武昌区5月调研,30)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 )
A.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B.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
C.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
D.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推知国共在军事教学领域的合作,故B项正确。
3.(2018·商丘模拟)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 )
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答案 B
解析
1935年,国民党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题目中国民党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应对抗战,故D项错误。
4.(2019·成都模拟)1943年春节,有记者报道太行根据地乡村民众过年的情况:旧历元旦,驻在各村的团体机关与驻地民众一同举行团拜,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耍钱”等各种不正当的娱乐已经减少,演新戏、开晚会等是最常见的娱乐;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据此可知( )
A.根据地村民的文化素养普遍提升
B.传统节日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
C.根据地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民俗节日呈现出革命动员的特征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可知材料反映出民俗节日呈现出革命动员的特征,故D项正确。
5.(2018·齐鲁名校协作体模拟卷四,30)1932年二月八日,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加入十九路军。二月十四日,蒋介石命令将第八十八、八十七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归十九路军指挥,参加“淞沪抗战”。蒋介石此举反映了( )
A.国民政府意在加强地方军实力
B.国民政府实行曲线救国策略
C.国民政府避免与日军正面战争
D.人民群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答案 C
解析 依所学,通过对十九路军的调整,中日双方对峙,最后借助外交手段暂时停止会战,可知国民政府避免与日军正面战争,故C项正确。
6.(2018·大庆二模,30)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在报导某次战役时写道:“(1938年)3月31日午,敌虽鼓其余勇,但已无能为力,并逐渐坠入我大规模歼灭战之圈套中,鲁南伟大之歼灭战场面已揭开序幕,精彩节目,自当陆续其后也。”据此判断,当时《大公报》报导的这次战役应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C
解析 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8月~11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9月,故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3月~4月,与材料时间相符,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12月,故D项错误。
7.(2018·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以下为日本天皇某一公告内容节选:“
朕深鉴于世界之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该公告( )
A.继续垂涎中国领土 B.抹杀日军在华暴行
C.建议中日和平谈判 D.体现了中国的胜利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朕深鉴于世界之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结合所学,它属于《日本天皇停战诏书》一部分,表达了日本天皇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意愿,故D项正确,故A、B、C项错误。
8.(2018·湖北4月调考,29)毛泽东曾说道:“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文中的“现阶段”指的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解析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联合一切爱国人士,反抗国民党专政独裁统治,故D项正确。
9.(2018·济南模拟)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B
解析 渡江战役的胜利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故A项错误;这次会议中出席代表及选出的委员中民主人士和其他非党人士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了联合政府的倾向,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故B项正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错误。
10.(2018·茂名联考,30)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 )
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
C.落实了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
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只是更改“野战军番号”,未涉及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故A项错误;野战军番号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召开,时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是在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故D项错误。
11.(2019·天津部分地区一模,8)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文告》中提到: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他们就一天比一天地重视政治斗争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解放战争已胜利结束
B.政治斗争比军事斗争更加重要
C.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D.美国放弃了“扶蒋反共”政策
答案 C
解析 1949年新年三大战役即将胜利,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比较信息,故B项错误;由材料“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可知敌人不会自行消灭,还会继续存在,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故C项正确;美国没有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故D项错误。
12.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制定作战计划时说:“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包围消灭。……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部先击破刘伯承部。”这一场景应发生于( )
A.战略反攻时期 B.渡江战役时期
C.平津战役时期 D.淮海战役时期
答案 D
解析 该战役国民党指挥官是杜聿明,时任徐州“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人民解放军的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微山湖在山东境内,由此可以判断该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大连一模,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
时间及设定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每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
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
诺曼底登陆纪念日
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欧洲胜利纪念日
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以5月8日为纪念日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
材料二 在历史教科书中,1983年之前一般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问题。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学历史专业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开始正面提到了这种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也对全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及其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影响和推动了各国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进步。
在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从战争进程的角度点明了中国的作用,对于提升抗日战争的意义是有益的。
——以上资料根据李良玉《关于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种纪念日设立意图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日战争研究发生变化的背景,并说明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的意义。
答案 (1)意图:以史为鉴,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珍爱和平,警惕法西斯主义;尊重生命,凸显人性;各自政府均有特定的政治考量。
(2)背景: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改革开放;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双百方针;两岸关系改善。
意义:强调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与作用;呼吁各方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谴责法西斯暴行。
14.(2018·新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和解放是两项往往互相矛盾的任务,不过都必须加以完成。为了摆脱西方强加给中国的枷锁,中国首先需要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使自身“西方化”。中国花很长时间,历经了许多磨难,经过许多犹豫和实验,才终于弄清楚奋斗的含义。它要学做的两件事都非常困难。西方“蛮夷”无疑必须被驱逐出去,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单靠学习西方科技是无法挽救民族危亡的。
阐述: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兴办了一批近代军用和民用工业,建成了三支海军,还创办了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再如: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始终没能发展壮大,也没有达到救国的目的。
(示例二)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阐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示例三)没有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单靠实现现代化也无法救中国。
阐述:近代中国,有识之士不断地追求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民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例如:以“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为目标的辛亥革命,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等。但由于没能赢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些努力都没有达到救国的目的。
解析 材料提及改革(现代化)与解放(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间的关系,解放是改革的必要条件。结合材料可从:单纯学习西方科技(单纯经济现代化)无法挽救民族危亡;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示例一为例,可结合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或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史实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单纯的经济现代化无法救国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