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0 KB
- 2021-05-27 发布
河南省焦作市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测试试题(期末)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属于单糖,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B.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C.蛋白质高温加热后,其肽键断裂、肽链伸展
D.叶绿素 a、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中均含有微量元素
2.下列有关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由 8 种核苷酸组成
C.大肠杆菌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可同时进行 D.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低渗溶液中不涨破
3.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各种色素都分布在生物膜表面
B.煮沸的红苋菜水呈红色,说明花青素具有水溶性
C.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独立进行光合作用
D.洋葱呈紫色的原因是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含色素
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能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
B.葡萄糖进入人体组织细胞均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C.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在安静状态下,神经细胞停止对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5.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和 ATP 均具有专一性 B.有些酶可以作为其他酶的底物
C.细胞中的酶与 ATP 的合成无关 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需要 ATP 但不需要酶
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会影响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
C.白天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度通常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 通过 2 层膜进入同一细胞叶绿体被利用
7.某同学将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 0.3 g/mL 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
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B.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
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则质壁分离及复原所需时间会缩短
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8.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⑥的物质运输效率较低
B.细胞②时期,观察到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C.细胞④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数均是细胞③的 2 倍
D.细胞⑤的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9.下列有关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能够提高单细胞生物代谢的效率
B.对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衰老不利于个体生存
C.癌变的细胞中多个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D.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可加速细胞癌变
10.如图是基因型为 AaBb 的某二倍体动物(2N=4)的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有 1 对同源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 B.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C.该细胞可形成 2 种基因组成的子细胞 D.该细胞含有 1 个染色体组,2 条染色体
11.下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与乙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相同
B.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C.甲细胞可对应丁图 cd 段,乙、丙细胞可对应丁图 ef 段
D.丙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中发生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12.猫尾长短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现有一对长
尾猫相互交配,后代出现长尾猫和短尾猫,比例为 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猫的长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后代出现题述比例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C.后代中长尾猫的基因型可能与亲代长尾猫的基因型不同
D.后代雌雄猫随机交配,所得子代中长尾猫出现的概率为 1/2
13.某科技小组将红花月季与白花月季进行杂交,F1 全为红花,F1 自交得 F2,F2 中有红花和
白花月季两种,二者数量比为 9: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月季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F2 中红花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1/3
C.F2 白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7 D.F2 白花月季进行测交,后代全为白花
14.小麦的高秆和矮秆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基因型相同的高秆小麦植株自交,F1
出现高秆和矮秆。他又从 F1 中选取部分高秆小麦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出现高秆和矮秆小麦,
比例为 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的高秆为显性性状,矮秆为隐性性状
B.F1 出现的高秆与矮秆性状分离比为 3:1
C.F1 选取的高秆小麦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 1:2
D.测交后代高秆小麦全为杂合子,矮秆小麦全为纯合子
15.某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将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甲)与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乙)杂交,得
到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AaBb:aabb:aaBb=8:1:1:8。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杂交时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等操作
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植株甲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重组
D.植株甲的两对基因中 A 和 B、a 和 b 分别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16.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B.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 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C.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体内一定存在致病基因
D.利用基因探针可检测所有类型的遗传病
17.某种二倍体高等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该动物的肤色有白色和黄色两种,其中
黄色对白色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只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 a 基因的精子
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关于肤色的基因型有 5 种
B.一纯合黄色雌性个体与一白色雄性个体交配,后代雄性和雌性各占一半
C.欲探究一黄色雌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可使其与多只黄色雄性个体交配
D.选择白色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得到的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最大
18.下列有关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 DNA 的合成原料来自亲代噬菌体
B.子代噬菌体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噬菌体的核糖体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模板是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D.子代噬菌体 DNA 的合成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下图为某 DNA 片段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相应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NA 分子中②总是和 2 个①相连
B.不同 DNA 分子中①和②的排列顺序体现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C.DNA 分子一条链中碱基 C 的数量一定是双链中碱基 C 数量的一半
D.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RNA 中不含有的是②和④
20.乙肝病毒由内部的核心部分和包围核心的衣壳以及外部的包膜组成,内部的核心部分含
DNA 和 DNA 聚合酶,衣壳由蛋白质组成。乙肝病毒侵染机体时,DNA 和 DNA 聚合酶进
入肝细胞内,参与乙肝病毒的增殖,形成大量子代乙肝病毒,最终释放至肝细胞外。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肝病毒 DNA 可控制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的合成
B.组成乙肝病毒衣壳蛋白的单体种类由氨基决定
C.乙肝病毒 DNA 聚合酶在 DNA 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
D.被乙肝病毒入侵细胞的及时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21.下图表示人类嗜 T 细胞病毒(HTLV)侵入人体 T 细胞后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HTLV 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中
B.HTLV 中存在催化过程①②③④的相关酶
C.过程②中碱基配对方式与过程③中不完全相同
D.过程④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
22.某植物园中,在常年开白花的植物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株红花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
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花基因与白花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
B.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白花,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用紫外线处理该红花植株,会使其定向恢复为白花植株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突变基因
23.小麦是六倍体,黑麦是二倍体。某科研人员以小麦和黑麦为对象,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植株不育,称为单倍体
C.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育
D.小麦和黑麦能杂交且产生了后代,属于同一个物种
24.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植物,既可植株间相互传粉,也可同株异花传粉,胚是玉米种子
中最重要的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某科研小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 Aa 的抗病玉米
幼苗(品系甲),得到四倍体玉米幼苗(品系乙),然后将品系甲和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
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上所结种子胚中均含有 30 条染色体
B.品系乙植株体细胞中可能含有 80 条染色体
C.两品系混合种植产生的子代为二倍体和三倍体
D.品系乙能够产生 3 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 1:2:1
25.在古代,人们把体色鲜艳、鱼尾鱼鳍以及鱼眼等比较大的野生鲫鱼从原来的鱼群中分离
出来,单独饲养并繁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与野生鲫鱼表现型不同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
——金鱼。金鱼与野生鲫鱼仍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连续选育获得的金鱼品种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
B.人工选择导致野生鲫鱼中鱼尾比较大的基因频率定向增大
C.金鱼与野生鲫鱼的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D.金鱼的出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26.(10 分)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某家族遗传病,其中甲、乙两种病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
甲病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且 II1 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认为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 Y 染色体遗传,其他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是错误的,
理由是 。
(2)II1 的基因型是 ,III2 的基因型是 ,III2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3)III3 和 III4 属于近亲关系,若结婚会使后代患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试计算此二人婚配生出
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是 。
(4)若 III5 某器官中有的细胞中含 2 个乙病致病基因,有的细胞中无乙病致病基因,不考虑变
异,则该器官可能是 。
27.(10 分)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其翅形有全翅和残翅两种,受基因 A、a 控制,
全翅昆虫有长翅和小翅两种,受基因 B、b 控制。某科研人员以长翅雌昆虫与残翅雄昆虫为
亲本,F1 均为长翅,F1 雌雄昆虫相互交配,F2 出现长翅雌昆虫、长翅雄昆虫、小翅雄昆虫、
残翅雎昆虫、残翅雄昆虫,比例为 6:3:3:2:2。不考虑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
上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全翅对残翅是 性,长翅对小翅是 性。
(2)基因 A、a 位于 染色体上,基因 B、b 位于 染色体上。
(3)亲本雌雄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 ,F2 长翅雄昆虫中杂合子的比例是 。
(4)现有一长翅雄昆虫,欲判断其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表现型是 的雄昆虫交
配。若后代不出现残翅,则该昆虫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 ,
则该昆虫的基因型是 。
28.(9 分)下图为 HIV 的增殖过程,a~c 表示生理过程,诸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HIV 能够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 的。
(2)过程 a 的原料是 。过程 b 中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3)若 HIV 的 RNA 中(A+U)占 30%,则以病毒 RNA 为模板合成的双链 DNA 中 A 与 G 分别
占 、 。HIV 是逆转录病毒,如果仅将 HIV 的 RNA 直接注射到宿
主细胞中,则 (填“会”或“不会”)产生新的 HIV,原因是 。
29.(11 分)已知玉米籽粒的红粒对白粒为显性,由基因 A 和 a 控制,籽粒的非甜对甜为显性,
由基因 B 和 b 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现有红粒非甜玉米和白粒甜玉米,二者均为纯种,欲培育出纯种红粒甜玉米。若采用杂
交育种,从 F2 开始进行筛选,直到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则 F3 红粒甜玉米中纯合
子占 。若采用单倍体育种,则常选择 (代)的玉米植株进行花药离
体培养,然后常用处理 ,获得纯种红粒甜玉米。
(2)若将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与白粒甜玉米杂交,则后代中红粒甜
玉米所占的比例为 。
(3)玉米植株的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易感病是两对相对性状,高茎和抗病性状为显性性状,
这两对性状分别由 E、e 和 D、d 两对基因控制,E、e 基因位于 1 号染色体上,D、d 基因
位于 3 号染色体上,这两对性状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现有基因型为 EeDD 和 EEdd 的植株
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矮茎抗病植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EEdd 的植株在形
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基因型为 EeDD 的植株发生了部分自交。为了确定这种
现象是由哪种原因造成的,通常让该矮茎抗病植株与表现型为 的植株杂交,
若 ,则这种现象是由基因型为 EEdd
的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的,该矮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
若 ,则这种现象是由基因型为 EeDD 的植株发生了
部分自交引起的,该矮茎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