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8.59 KB
- 2021-05-27 发布
2020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0 分)
1.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演奏时,用力拉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B. 超声波和电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
下列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A.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 2cm
B. 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
积积为
C.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2kg
D. 人体的平均密度略大于
1 䁥
.
某家用浴霸有三种功能:排风、普通照明、光暖加热.排风、光暖灯泡都可独立使用;但普通
照明灯泡在光暖灯泡工作时不能工作.如图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 D.
4.
下列的工具中,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普通剪子
B. 剪线头剪子
C. 活塞式抽水机
D. 裁纸用的铡刀
.
夏天,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关于该
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霜是冰的熔化现象,需吸热
B. 白霜是冰的汽化现象,需吸热
C. 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放热
D. 白霜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需放热
6.
到 2020 年,我国将建成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由 30 颗地球非同步卫星和 5 颗
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如图是三颗地球同步卫星
从地球上看,每颗好像悬挂在空中不动
轨迹示
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卫星 1 相对于卫星 2 是运动的 B. 卫星 1 相对于卫星 2 是静止的
C. 卫星 1 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 卫星 2 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7.
以下现象与相应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震时,石头会往山下滚:因为石头受重力作用
B. 山上滚下的石头把汽车压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运动越快的石头越难停下来:速度大惯性大
D. 贝贝想搬动大石头,但搬不动:贝贝对大石头没有做功
8.
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 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 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 若小明体重大,则他受到摩擦力一定大
9.
某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 䁥
,一次气焊用去其中的
2
,则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
A. 2
䁥
B. 4
䁥
C. 6
䁥
D. 无法确定
1积.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潜水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水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
B. 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水艇下沉
C.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水艇悬浮
D. 潜水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稳定
11.
某凸透镜焦距是 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 5cm 的地方,所成的像
A. 一定是实像 B. 一定是虚像
C. 一定是放大的像 D. 一定是缩小的像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4. 恒
,电流表的量程为
积 积.6说
,电压表
的量程为
积
~
恒
,定值电阻阻值
,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
积
,闭合
开关 S,移动滑片 P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滑片 P 向左移,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
C. 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
2.
~
积 D. 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积. 说
~
积.6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6.0 分)
1 .
在煤、石油、天然气、汽油、风能、电能、核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有______ ,属
于二次能源的有______ .
14.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善于思考的小明同学总结出了通电螺线管的
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电流沿着图中的方向,那么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
________极.实验结论是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请写出一条增强通电
螺线管磁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下表是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8.8
357
酒精
117 78. 水 0 100
1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
88.
,应选用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
2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1积积
,应选用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
16. 走进花房就会有香气扑鼻的现象,说明了______,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17. 某电磁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m,频率是______Hz。
18.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
如图
,先将白糖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成
糖浆,该过程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用勺舀起糖浆在光
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
填物态变
化的名称
后就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
19. 为了更好地保证交通安全,我国交通法规定严禁在开车时接打手机、车窗抛物等行为。如果汽
车以
6 ྲ
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开车时看一眼手机需要 3s,在这段时间内,汽车相
当于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行驶______m,从行驶的汽车内向外抛杂物,不但污染环境,还可能由
于物体速度较大而具有较大的______,可能砸伤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当遇紧急情况
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______,不能马上停下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0.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
能.某太阳能热水器盛有 100kg 水,若水箱里的水吸收了
2.1 1积
7
的热量,则水温将由
4积 升高到___________
. 为
水
4.2 1积
䁥 2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为 .
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离透镜 20cm 处,接着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放大的像,此时的像距______
大于
小于
物距。保持蜡烛离透镜的距离不变,更换另一个透镜,移动光屏
也找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______有关。
22. 如图所示,物体 A 重 30N,B 重 15N,物体 A 的底面积为
1积为
2
,物体 B 的底面积
为
为
2
.
则 A 对 B 的压强是______Pa,B 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Pa。
23.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1
、
2
,电路的总功率为 P;闭合开关
1
、断开
2
,电压表示数为 3V,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1
,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0 分)
24. 如图所示,重为 5N 的小球悬浮在水中,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25. 完成下列作图
1
如图 1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作出在水面发生的反射和折射光路图
注:标明反射角
.
2
如图 2 画出已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6. 将图中的开关、电灯、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正确接入电路,并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2.0 分)
27. 下面是小明利用吸管做的一些小实验:
1
如图甲所示,用手堵住上端的管口,从水中提起吸管后发现吸管中有一段水柱,这是因为
______;
2
把长约为 12cm 的饮料吸管 A 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 B 的管口贴靠在 A 管的上端。
从 B 管右侧向左吹气,如图乙所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吸管 A 中的水柱上升了,体现的物理
知识是______;
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制成一个吸管密度计。
将其分别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如图丙所示。则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则液体的密度越
______
选填“大”或“小”
。
28.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额定电压为
.8恒
的小灯泡、“
1积 1说
”
的滑动变阻器、四节新干电池等.
1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
电阻最大.
2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 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
将滑片 P 向______ 端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8恒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
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 W.
实验过程中,小灯泡突然不亮,两电表均无示数.为了查找故障,小明将电压表拆下,在开
关闭合状态下,分别将电压表接在电源、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两端,结果只有接在滑动变阻器两
端时,电压表无示数,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8.0 分)
29.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 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 M 重为
76积 N
,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
的拉力 F 将物体 M 以
积. m 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
1积 m
的高度,拉力做的功 W 随时间 t 的变化
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重和摩擦,求:
1
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2
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动滑轮的重力.
30. 如图 1,将电阻
1
和阻值为
4
的
2
串联后接入电路,测得通过
1
的电流为 2A,定值电阻
1
的
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 2,求
1 1
的阻值;
2
通电 20s,
1
所消耗的电能;
电源的电压;
4
在图 2 中画出电阻
2
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
31. 某同学用烧杯、水和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密度,当他把烧杯装满水称得总质量为 200g;将烧杯
从天平上取下,轻轻放入小石块,待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总质量为 215g;再将小石块取出,称
得剩余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190g,求:
1
小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䁥
2
溢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少
为
?
小石块的密度为多少
䁥
?
32. 阅读《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回答问题.
气凝胶,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如图 15 甲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气凝胶放在
积积积
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
它的神奇材料就是气凝胶.
气凝胶--它身轻如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有一种“全碳气凝胶”密度仅为
积.16 䁥
为
,比氦气还要轻.如图 15 乙所示为
8为
的“全碳气凝胶”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没有变
形的情景.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
1积积Ͳ
~
6 积积Ͳ
频段内高效吸音,大多数
人能够听到频率为
2积Ͳ
~
2积积积积Ͳ
的声音,因此它是很好的降噪材料.科学家们研制出的一
种称为“飞行石墨”气凝胶,是由多孔的碳管在纳米尺度下交织在一起三维的网状结构,它虽
然极轻,但弹性却非常好,它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 10 倍左右的液
体,但气凝胶能吸收其自身质量 250 倍左右的液体,最高的可达 900 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
因此气凝胶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
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多于一个
A.质量小
.
体积小
.
密度小
.
单位体积的质量小
2
“飞行石墨”气凝胶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它看起来就呈现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
字母
A.黑色
.
白色
.
无色
.
彩色
下列关于对气凝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多于一个
A.气凝胶是一种质量很小的固体材料
B.气凝胶对超声波、次声波都有很强的吸音降噪效果
C.利用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可以制成建筑物的保温层
D.利用气凝胶可以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
4
请你展开想象,根据气凝胶的保温隔热特性,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演奏时,用力拨动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增大振幅,提高声音的响度,故 A 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和电波都能传递信息,但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B 错误;
C、钟声和鼓声是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 C 正确;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C。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
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
性;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与特征,只要对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有深刻的认识,将知识与生活
有机的结合起来,即可轻松解答。
2.答案:B
解析:解: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18cm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的容积约为
积积为
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积.2 䁥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人体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
1.积 1积
䁥
.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
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
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答案:A
解析:
排风、普通照明、光暖加热均可以正常工作说明它们之间为并联、否则均不能正常工作;排风、光
暖灯泡都可独立使用;排风、光暖灯泡均可以单独控制说明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普通照明灯泡在光
暖灯泡工作时不能工作.说明可以另一单刀双掷的开关实现。
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关键是各用电器串并联的判断和开关位置的判断,要特别注意家
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A.由电路图可知,排风电动机与照明灯泡可以由各自的开关进行控制,图中还有一个单刀双掷开关,
可达到普通照明灯泡在光暖灯泡工作时不能工作的目的,符合题意;故 A 正确
B.由电路图可知,两个光暖灯泡串联,不能正常工作,不符合要求;故 B 错误.
C.由电路图可知,排风电动机与照明灯泡、光暖灯泡均各自有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光暖灯泡串联,
不能正常工作,也不能达到普通照明灯泡在光暖灯泡工作时不能工作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 C 错
误;
D.由电路图可知,排风电动机与照明灯泡、光暖灯泡均各自有一个开关控制,不能达到普通照明灯
泡在光暖灯泡工作时不能工作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
故选 A。
4.答案:B
解析:解:A、普通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剪线头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活塞式抽水机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裁纸用的铡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
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答案:C
解析:解: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箱,是因为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时,在其表面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
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
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A
解析:解:AB、以卫星 2 为参照物,卫星 1 与卫星 2 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卫星 1 是静止的,
故 A 错误、B 正确;
CD、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 1、卫星 2 与地球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卫星 1、卫星 2 都是
静止的,故 CD 正确;
故选:A。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
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
是否发生了变化。
7.答案:C
解析:解:A、石头之所以往下滚,是由于受到了地球的重力,由于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所
以石头是往下滚,故 A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汽车被压扁,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B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 C 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贝贝虽然对大石头有力的作用,但石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力没有做功,故 D 叙
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B、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形状;
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无关;
D、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有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本题考查重力、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及做功的条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惯性的特点。
8.答案:D
解析:解:A、爬杆压力大,是因为杆比绳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不一定大,故 A 错误。
B、绳子的接触面粗糙,压力的大小不清楚,摩擦力不一定大,故 B 错误。
C、小明与小刚所受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他们的重力大小不知,故他们的摩擦力也不
一定相等,故 C 错误。
D、小明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己的体重,所以摩擦力也大,是正确的。
故选:D。
匀速上升,他们受的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都等于他们的重力。要比较摩擦力的大小,要从他们
的重力入手。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平衡力--合力为零是此题的解题思路。
9.答案:A
解析:
在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三分之二后,质量减去三分之二,但体积不变,根据公式
恒
可求瓶中余下
氧气的密度.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计算,弄清使用氧气前和使用氧气后体积不变,质量改变了是
本题的关键.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 V,氧气的质量为 m,则
恒
;
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1
2
1
,
因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
恒
1
恒
1
恒
恒
1
1
6 䁥
2 䁥
.
故选 A.
10.答案:B
解析:
潜水艇就是利用排水和蓄水改变自重,从而实现上浮或下潜的,通过本题要认真体会。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悬浮和上浮的,结合这个特点来对此题的模型进行分析。
A.当潜水艇模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因此模型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
改变潜水艇的重力来实现的,故 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图中潜水艇模型,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出试管,此时模型的自重减小,模型上浮,故 B
错,符合题意;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增加,试管内水量适当时,潜艇可能悬浮,故 C 正确,但不符合题
意;
D.试管左轻、右重,为了保持试管稳定,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故 D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答案:C
解析:解:凸透镜的焦距
1积为
,物体离焦点 5cm,物距有两种可能: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
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上述条件可知
选项 A、B、D 都不正确。
故选:C。
物体离焦点 5cm,凸透镜的焦距
1积为
,如果物体在焦点左侧 5cm 处,则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
于二倍焦距;如果物体在焦点右侧 5cm 处,则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条件可判断物体
成像的性质。
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是在距离焦点 5cm 处,可能在焦点的左边,也可能在焦点的右边。
本题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
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
若滑片 P 向左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A 错误;
2
由
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
则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变化,故 B 错
误;
当电流表的示数
大
积.6说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总
大
4. 恒
积.6说 7.
,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滑小
总
7. 2.
,
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
大
大
2
积.6说
2
1.8
;
当电压表的示数
滑
恒
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定值电阻的
电功率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 两端的电压:
滑
4. 恒 恒 1. 恒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小
1. 恒
积. 说
,
故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
积. 说
~
积.6说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
滑大
滑
小
恒
积. 说 1积
,
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2.
~
1积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
的电流。
1
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2
根据欧姆定律结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确定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比值的变化;
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根据欧姆定
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
2
求出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
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定值电阻的电功率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
压特点求出 R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
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然后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会判断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和最小阻值、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和最小功率是关键,要注意把电压表与电流
表的示数比值转化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处理。
13.答案: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核能;汽油、电能
解析:解: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核能能够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属于一次能源;汽油是通过石油提炼出来
的,电能一般都是通过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等方式转化过来的,属于二次能源.
故答案为: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核能;汽油、电能.
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
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能源分类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4.答案:N;增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
解析:
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极性判断以及增大通电螺线管磁性的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1
安培定则的内容是: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那
端是螺线管的 N 极;
2
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电流越大、匝数越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越强。
1
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那么大拇
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即它的前方为 N 极;
2
我们可以增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或增加通电螺线管的线圈匝数,来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故答案为:N;增大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
15.答案:酒精;水银
解析:解:
1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
88.
,这个温度下,水银已经成固态的了,所以不能用水银温
度计;此时酒精还是液态的,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2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1积积
,酒精的沸点是
78.
,水银的沸点是
7
,水银的沸点高
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故答案为:
1
酒精;
2
水银.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判断在所测温度下温度计内的物质是否为液态.
16.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解析:解: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
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而温度低时,则分子的运动较缓慢。
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
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查学
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答案:
积.积4 7. 1积
9
解析:解:图中给出的是半个波长的距离,所以波长
2为 2 4为 积.积4
。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为 1积
8
䁓
,
由公式
为
得:
为
1积
8
䁓
积.积4 7. 1积
9
Ͳ
。
故答案为:
积.积4
,
7. 1积
9
Ͳ
。
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
或波谷
间的距离,图中给出的是一个波峰即半个波长的距离。
要求频率需要根据公式
为
:波速 c 是常数,已知波长
,即可求出频率 f。
计算时要知道波速是
1积
8
䁓
,波长的单位要换算成 m。
18.答案:熔化 ;吸收 ;凝固
解析:解: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熔化吸热;在石板上蘸上糖浆,等糖
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
故答案为:熔化;吸收;凝固。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称为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固,该过程是放热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
19.答案:30 动能 惯性
解析:解:汽车的速度
6 ྲ 1积 䁓
,
由
䁓
得,3s 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䁓 1积 䁓 䁓 积
;
从行驶的汽车向外抛杂物,由于惯性,抛出时杂物与汽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由于物体速度较大而具有较大的动能,可能砸伤人,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当遇紧急情况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不能马上停下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故答案为:30;动能;惯性。
1
知道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
䁓
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2
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及动能和惯性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20.答案:热传递;90
解析:
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热传递的知识、吸热公式的运用,涉及到了太阳能的利用,要求灵活
掌握。
1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
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为止;
2
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吸收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计算水升高到的温度。
1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后,里面的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水的
内能;
2
由
吸
为 积
得,
2.1 1积
7
4.2 1积
㎏
1积积 䁥 4积
,
解得
9积
。
故答案为:热传递;90。
21.答案:
12.积
大于 焦距
解析:解:屏上呈现出最亮的光斑,这便是凸透镜的焦点,透镜到光斑的距离为
62.积为 积.积为
12.积为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12cm。
小明移动蜡烛离透镜 20cm 处,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会大于二倍焦距,故物距小于像距;
保持蜡烛离透镜的距离不变,更换另一个透镜,凸透镜的焦距发生了变化,移动光屏也找到了清晰
的缩小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焦距有关。
故答案为:
12.积
;大于;焦距。
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到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
本题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现象及相关规律进行考查,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关于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记忆,建议结合成像光路才能形象直观地深入理解且印象深刻。
22.答案:
6 1积
4
9 1积
4
解析:解:A 对 B 的压强
1
1
1
说
积䁢
1积
4
2
6 1积
4
,
B 对桌面的压强
2
2
2
说
积䁢 1 䁢
1积
4
2
9 1积
4
。
故答案为:
6 1积
4
;
9 1积
4
。
A 对 B 的压力等于 A 的重力,接触面积为 B 的底面积,根据公式
可求压强。
B 对桌面的压力等于 AB 的重力之和,接触面积为 B 的底面积,根据公式
可求压强。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应用,重点知道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最容易
出错的是接触面积,接触面积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的面积。
23.答案:
4.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
1
当开关
1
、
2
闭合时,
2
短路,则可得出总功率公式;
2
开关
1
闭合、
2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
2
两端的电压。
设电源电压为 U;
当开关
1
、
2
闭合时,
2
短路,则电路的总功率为
2
1 开关
1
闭合、
2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
2
两端的电压;
则电路的总功率
1
2
1 2
;
又因为
1 2
1
;
2
2
;
联立
得
4. 恒
。
故答案为:
4.
。
24.答案:解: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受两个力: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
下,浮力方向竖直向上,两力大小相等,都为
䁢.
如图所示:
解析:
1
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顺序是: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液气浮;
2
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
向。
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
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因为小球在烧杯中悬浮,所以重力与浮力相等,示意图中线段一样长,应注意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5.答案:解:
1
题目已经过入射点 O 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入射角于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
先作出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说
、
,用虚线连接
说
、
即为物体 AB 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
1
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的像点
说
、
,
连接
说
、
即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
2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左右相反;
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
或关键点
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
的像.
26.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先分析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再从安全用电的原则考虑,开关与火线相连,与控制的用电器串
联,插座根据左零右火、中间接地的原则接入电路.
知道开关与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连接,知道开关与火线连接,知道插座的正确连接方法,知道家庭电
路的正确连接方法.
27.答案:大气压的作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大
解析:解:
1
当用手指堵住上端开口时,上端不再与大气相通,下端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水不
会从下端流出,吸管中有一段水柱。
2
从 B 管右侧向左吹气,吸管 A 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A 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
向下的压强,液面上升。
密度计是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保持不变,如果越往上浮,则露出液面部分
的长度越长,即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越小,则液体的密度越大。
故答案为:
1
大气压的作用;
2
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大。
1
两端开口的饮料管插入水中,管内外水面上方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内外液面将保持相平,用
手堵住口的一端,管内水将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会掉下来;
2
吸管和烧杯构成连通器,吹气之前,吸管内和烧杯内液面相平。
当向 B 管吹气时,A 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A 管下方压强不变,A 管内的液体受到
向上的压强大,液面上升。
密度计的质量一定,在液体中受力平衡,受到的浮力总是等于重力,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浸入
液体部分也越小,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据此分析回答。
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
的题目,密度计是物体的沉浮条件的实际应用,要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和沉浮条件分析有关问题:放
入不同的液体,液体密度越大,排开体积越小,类似现象:轮船从江中驶入大海。
28.答案:右;
1.14
;开关断路
解析:解:
1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由额定电压为
.8恒
的小灯泡,可选电压表量程,“
积
~
1 恒
”,电
流表由图丙可知,选“
积
~
积.6说
”和滑动变阻器应串联在电路中,根据图示滑片 P 在左端,此时要求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所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
2
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所以要增大灯泡两端电压到
.8恒
,根据分压原理,应减小滑动变阻器连
入阻值,故 P 向 右端滑动;
由图象,当灯泡电压
.8恒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积. 说
,
小灯泡额定功率:
.8恒 积. 说 1.14
;
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两电表均无示数,则此电路有断路故障;在开关闭合状态下,将电压
表接在电源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源、电压表是完好的;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电
压表无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之外有断路故障;电压表接在开关两端时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两接线
柱与电源的两极是连通的,所以开关以外的电路是通路,则肯定出现的故障是开关断路了.
故答案为:
1
如上图;
2
右;
1.14
;
开关断路.
1
本实验中,由额定电压为
.8恒
的小灯泡,可选电压表量程,“
积
~
1 恒
”,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
应串联在电路中,根据图示滑片 P 在左端,此时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确定其接线
情况;
2
由图象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2. 恒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由
计算额定功率;
电流表在干路上,无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为断路;如果电压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串联的元件是
完好的;如果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串联的元件有断路,或与电压表并联的元件短路或电路中无电
源,据此判断故障所在.
此题是“测量小电灯功率”的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注意事项、电路故障、电阻和功率的计算等,
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这些都是经常考查问题,需熟练掌握.
29.答案:解:
1
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有
ྲ 76积䁢 1积 76积积
;
2
货物以
积. 䁓
的速度匀速提升到 10m 的高度,
由
䁓
可知,运动的时间:
䁓
1积
积. 䁓 2积䁓
,
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做的总功是 8000J,
所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有
总
1积积Ͳ
76积积
8积积积 1积积Ͳ 9 Ͳ
;
由图甲知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
2
,
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䁓 2ྲ 2 1积 2积
,
由
䁓
可得拉力:
总
䁓
8积积积
2积 4积积䁢
;
不计钢丝绳的重、摩擦力,由
1
2
动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动
2 2 4积积䁢 76积䁢 4积䁢
。
答:
1
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 7600J;
2
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是
9 Ͳ
;
动滑轮的重力是 40N。
解析:
1
已知物体 M 的重力,根据公式
ྲ
计算拉力 F 对所提升物体 M 做的有用功。
2
由货物上升的高度和速度,由速度公式计算出物体上升的时间,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做的功,即
总功,再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由图甲知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 n,由
䁓 ྲ
、
䁓
可以计算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在不计绳
子的重、摩擦时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
本题考查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1
动
和从图
象中找到有用数据。
30.答案:解:
1
由图 2 可得,当通过
1
的电流为 2A 时,
1
两端电压为 4V;
1
1
1
4恒
2说 2
;
2
通电 20s,
1
所消耗的电能:
1 1 1 4恒 2说 2积䁓 16积
;
根据图 1 可知,两电阻串联,故电路的总电阻:
1 2 2 4 6
,并且
1 2
,
电源电压:
2说 6 12恒
;
4
当通过
2
的电流为 2A 时,
2
两端的电压:
2 2 2 2说 4 8恒
;
根据图 2 图象描出 2A、8V 的点,然后连接原点和该点,即为电阻
2
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如
下图所示:
答:
1 1
的阻值为
2
;
2
通电 20s,
1
所消耗的电能为 160J;
电源的电压为 12V。
解析:
1
根据图 2 读出通过
1
的电流为 2A 时对应的电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
1
的
阻值;
2
直接根据
即可求出
1
所消耗的电能;
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先求出总电阻,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电源电压;
4
因为
2
为定值电阻,先求出通过
2
的电流为 2A 时
2
两端的电压,然后从图 2 中找出该点,则电
阻
2
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象为过圆心和该点的一条直线。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以及利用描点法绘图,关键是会分析图
象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以及定值电阻的
图象为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31.答案:解:
1
小石块的质量
1
剩
21 䁥 19积䁥 2 䁥
;
2
溢出水的质量
溢
总
剩
2积积䁥 19积䁥 1积䁥
,
小石块的体积
恒 恒
溢
1积䁥
1䁥 为
1积为
;
小石块的密度
恒
2 䁥
1积为
2. 䁥 为
2. 1积
䁥
。
答:
1
小石块的质量是 25g;
2
溢出的水的体积是
1积为
;
小石块的密度为
2. 1积
䁥
。
解析:
1
已知溢出水后烧杯、水和小石块的总质量和取出小石块后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可求小石块
的质量;
2
已知取出小石块后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和烧杯盛满水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可求溢出水的质量,根
据公式
恒
求出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根据公式
恒
求出小石块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这也是本题的难点。
32.答案:CD;A;CD
解析:解:
1
“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是指它的密度小,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小,故 CD 正确;
2
不透明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吸收所有色光,白色不吸收光;故“飞行石墨”气凝胶
几乎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它看起来就呈现
黑色,故 A 正确;
说.
气凝胶是一种密度很小的固体材料,不一定是质量很小,故 A 错误
B.气凝胶还是很好的吸音材料,它可以在
1积积Ͳ
~
6 积积Ͳ
频段内高效吸音,不能吸收超声波、次声
波,故 B 错误;
C.利用气凝胶的隔热性能可以制成建筑物的保温层,故 C 正确;
D.气凝胶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故利用气凝胶可以治理被石油污染的沙滩和海水,故
D 正确.
故选 CD;
4
可利用保温隔热特性制作航天服,这样航天员在太空穿上用气凝胶制造的航天服,就能抵御太空
中巨大的温度变化
故答案为:
1
;
2 说
;
;
4
可利用保温隔热特性制作航天服,这样航天员在太空穿上用
气凝胶制造的航天服,就能抵御太空中巨大的温度变化.
1
“气凝胶”的密度非常小,仅
积.16 䁥 为
;
2
不透明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黑色吸收所有色光,白色不吸收光;
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4
根据气凝胶的保温隔热特性可以制成航天服.
此题是考查物质的特性和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物
理现象.
相关文档
- 【2020年中考物理,含答案,word可编辑2021-05-27 18:13:4010页
-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模2021-05-27 17:53:215页
- 衡阳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1-05-27 17:35:5027页
-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中考物理2021-05-27 17:32:4618页
- 临沂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1-05-27 17:32:4627页
- 黄金十份卷备战2020中考物理模拟试2021-05-27 17:31:5911页
- 202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考数学模拟2021-05-27 17:31:1720页
- 冲刺2020中考物理倒计时专攻32种题2021-05-27 17:27:195页
- 中考英语总复习教材知识点梳理大全2021-05-27 17:23:12104页
- 2020年宜昌市远安县中考物理模拟试2021-05-27 17:22:5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