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 MB
- 2021-05-27 发布
第
4
讲
PART 04
地球的自转
考点分阶突破
│
当堂自主检测
第
4
讲
考纲解读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分阶突破
一、方向
1
.侧视:
① ________________
。
2
.俯视
图
41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
从北极上空看:②
________________
方向,如图
4-1
甲所示
从南极上空看:③
________________
方向,如图
4-1
乙所示
自西向东
呈逆时针
呈顺时针
考点分阶突破
二、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④________________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
小时
360°59′
⑤________________
周期
23
小时
56
分
4
秒
昼夜交替
考点分阶突破
三、速度
角
速
度
除
⑥______________
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约为
15°/h
线
速
度
由
⑦________
向
⑧________
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
0
南北两极点
赤道
两极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
42
考点分阶突破
主干整合
二、地球自转的速度
考点分阶突破
概念
大小
分布规律
角速度
做圆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每小时大约
15°
,每
4
分钟
1°(
各地相等
)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线速度
做圆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纬度数不同,大小就不同
(
同纬度相等
)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上最大
(1670
千米
/
时
)
;南北纬
60°
上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南北两极点线速度为
0
三、地球自转的周期
1
.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23
小时
56
分
4
秒,即转动
360°
所花的时间,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以太阳为参照物,使用太阳日
(24
小时
)
。
2
.恒星日:
确定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物
——
太阳系外的任一颗遥远恒星都可以。如图
43
所示,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由
E
1
到
E
2
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相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可被忽略。
E
1
P
到
E
2
P
地球自转
360°
,时间为
23
小时
56
分
4
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考点分阶突破
3
.太阳日:
地球从
E
1
到
E
2
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
(
见图
43)
,至
E
3
,
P
地才完成一次昼夜更替,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
360°59′
,其所用时间为一个太阳日,为
24
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
(
昼夜更替的周期
)
。
图
43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地球自转的方向
1
.
图
44
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
B
C
D
图
44
题组训练
【
答案
】
1
.
B
【
解析
】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A
项图中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A
错。
B
项图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
对。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C
、
D
错。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地球自转的速度
2
.
图
45
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图中
a
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
50°
,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
A
.
1
个多小时
B
.
3
个多小时
C
.
5
个多小时
D
.
7
个多小时
图
45
【
答案
】
2
.
B
【
解析
】
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知识。恒星由于距地球遥远,可以看作其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其之所以出现视运动轨迹,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
15°/
小时,所以
a
恒星视运动转过
50°
大约需要
3
个多小时。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产生地方时的原因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
(
见图
46)
相比,
①______
位置相对偏东,
②________
时刻较早。
图
46
知识梳理
考点二 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
乙
乙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二、地方时
1
.含义: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上,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
③________
。经度每隔
1°
,地方时相差约
④________
分钟。
2
.计算:
图
46
中
O
与
C
经度相隔
⑤________
,地方时相差
⑥________
,按
“
东加西减
”
原则计算,若
O
地地方时为
6
时,则
C
地地方时为
⑦________
。
地方时
4
30°
2
小时
8
时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三、时区的划分
1
.
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⑧________
个时区。
2
.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
7.5°W
到
7.5°E
划分为一个时区,叫
⑨___________________
。
3
.
在中时区以东,每隔经度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经度
15°
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合二为一,二者各跨经度⑩
________
,合为一个时区。
24
中时区
(
或零时区
)
7.5°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图
47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四、区时:
每个时区
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1
小时。
五、日界线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⑫
______________
时
(或
⑬
______________
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与
⑭
______________
重合)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24
0
180°
经线
一、地方时的计算
1
.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经度差
×4
分钟
)
。
①
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
“
+
”
,西侧为
“
-
”
。即“东加西减”。
②两地同在东经度或者同在西经度,经度差为两地经度相减
(
较大经度减去较小经度
)
;如果一个地点在东经度、另一个地点在西经度,则经度差为两地经度相加。
考点分阶突破
主干整合
2
.步骤
如图
48
,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夜,甲地的经度为
10°E
。求此时北京
(116°E)
的地方时。
图
48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步骤
信息
方法或依据
定时
10°E
的地方时为
6
时
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甲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
时
定向
北京
(116°E)
在甲地的东面,知西求东用
“
+
”
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同在东经度,所求地点在东面用
“
+
”
定差
两地经度差为
106°
,地方时差
7
小时
4
分钟
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同在东经度,经度差为大值减小值
(
所求地点与已知地点一个在东经度、另一个在西经度,经度差为两值之和
)
定值
北京的地方时为
13
时
4
分
根据以上所确定的条件代入公式计算出时间
计算结果处理:若结果
>24
,则时间上减去
24
小时,日期加一天;若结果
<0
,则时间上加
24
小时,日期减一天
二、区时的计算
1
.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
时区差。其中
“
东加西减
”
,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
“
+
”
;若位于西侧,则取
“
-
”
。
注意:因一天为
24
小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
24
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
24
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若区时小于
0
小时,则为前一天,需用
24
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期减去一天,即为所求时间。
考点分阶突破
2
.计算过程
(1)
确定时区:若题目中只有某地点经度,必须先判断出该地点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除以
15°
,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其中一般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
中时区除外
)
。
(2)
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
特别提示
】
特殊地区的区时
特殊
计时
不同时区
美国本土采用东部时间
(
西五区区时
)
、中部时间
(
西六区区时
)
、山岳时间
(
西七区区时
)
和太平洋时间
(
西八区区时
)
首都区时
我国全国采用
“
北京时间
”(
东八区区时
)
东部区时
韩国采用东九区的区时
半区时
印度采用东
5.5
区的区时
(
即东经
82.5°
的地方时
)
3.
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飞行,降落在
B
地,求飞机降落时
B
地的时间。
解决这类问题应建立下列关系:
起飞时
A
地时间 降落时
A
地时间
±
时差
±
时差
起飞时
B
地时间 降落时
B
地时间
计算公式:降落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
±
时差+行程时间
(m)
。
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
考点分阶突破
+m
小时
+m
小时
三、新旧一天的判断
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
0
时经线。
(1)
经线展开示意图
图
49
考点分阶突破
(2)
极地投影图
图
410
考点分阶突破
(3)
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图
411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0
时
(
或
24
时
)
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
运动特点
向西移动
(
约
15°/
时
)
固定
延伸特点
完全与经线重合
国际日界线不完全在
180°
经线上
(
三处偏离
180°
经线
)
两侧经度或
时区的差异
两侧可能同为东经度
(
或东时区
)
,或者同为西经度
(
或西时区
)
;或一侧为东经度
(
或东时区
)
,另一侧为西经度
(
或西时区
)
西侧为东经度
(
或东时区
)
,东侧为西经度
(
或西时区
)
两侧日
期差异
东侧加一天,西侧减一天
东侧减一天,西侧加一天
考点分阶突破
0
时
(
或
24
时
)
日界线
国际日界线
与地方时
的关系
只能是日期分界线,既是新一天的
0
时,也是旧一天的
24
时
既是日期分界线,又是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其地方时是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成因
自然形成的,地球自转使
0
时日界线向西移动
人为设定的
关系
两者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两者相对时
(0
时日界线在
0°
经线上
)
,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地方时计算
3
.
图
412
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
m
日,空白部分为
(m
+
1)
日。读图,完成问题。
图
412
(1)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
A
.
90°E
,
6
:
00 B
.
90°W
,
6
:
00
C
.
90°E
,
18
:
00 D
.
90°W
,
18
:
00
题组训练
【
答案
】
3
.
(1)A
【
解析
】
第
(1)
题,日期分界线有自然界线
(0
时经线
)
和人为界线
(
国际日界线
)
两条。向东经过
180°
经线
(
国际日界线
)
减
1
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
1
天,可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
P
点位于
90°E
,位于
0
时经线以东
90
个经度处,时间早
6
个小时。
考点分阶突破
(2)
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
.
m
日
22
时
B
.
m
日
16
时
C
.
(m
+
1)
日
14
时
D
.
(m
+
1)
日
8
时
【
答案
】
3
.
(2)D
【
解析
】
第
(2)
题,
90°E
为
(m
+
1)
日
6
时,北京时间
(120°E
地方时
)
=
(m
+
1)
日
6
时+
(120°
-
90°)÷15°
=
(m
+
1)
日
8
时。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区时计算
4
.
[
2015·
全国卷
Ⅱ
]
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
(
总部设在国内
)
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图
413
示意
M
国的位置。据此完成问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
8
:
00—12
:
00
和
14
:
00—18
:
00
作为工作时间,在
M
国的
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
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
在当地时间的
(
)
图
413
A
.
8
:
00—9
:
00 B
.
11
:
00—12
:
00
C
.
14
:
00—15
:
00 D
.
17
:
00—18
:
00
【
答案
】
4
.
A
【
解析
】
从经度位置看,
M
国大部分属西一区与中时区,与我国所用的北京时间
(
东八区区时
)
相差
8
~
9
个小时。
M
国的中资企业在双方工作的时间内,向其总部
(
在我国国内
)
汇报业务,当
M
国为
8
:
00—9
:
00
时,我国国内时间为
16
:
00—18
:
00
,其总部仍在上班,符合条件。当
M
国为
11
:
00—12
:
00
时,我国国内时间为
19
:
00—21
:
00
,其总部已经下班,不符合要求,
B
项错;由此类推,
C
、
D
项也错。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晨昏线的判读
1
.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2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
3
.方位法
知识梳理
考点三 晨昏线的判读
夜进入昼 ①
________________
昼进入夜 ②
________________
6
时 ①
________________
12
时 ②
________________
夜半球东侧为⑤
________________
,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⑥
________________
晨线
昏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4
.
如图
414
中,
⑦________
为晨昏线,据东经增加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知图示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判断
⑧________
为昏线,
⑨________
为晨线。
图
414
ACB
AC
CB
一、晨昏线的特征及应用
考点分阶突破
主干整合
晨
昏
线
的
特
征
晨昏圈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晨昏线平分赤道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0°
~
23°26′
,春分日、秋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
23°26′
。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
66°34′
~
90°
,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晨昏线自东向西以
15°/
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晨昏
线的
应用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依据:向东穿过晨线进入白天,向东穿过昏线进入黑夜
确定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
6
:
00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是
18
:
00
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
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
(
与经线重合
)
,可判定这一天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
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
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
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节气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考点分阶突破
晨昏
线的
应用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
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
确定经线:与晨线
(
昏线
)
和赤道交点相差经度
90°
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某地昼长等于当地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
15°
的商,夜长等于夜弧所跨经度除以
15°
的商
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二、不同日照图上晨昏线的形态与特点
1
.在侧视图上
图
415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时间
形态
特点
规律总结
春秋
分日
直线
过南北极点
晨昏线若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起止点的纬度互余;晨昏线起止点所在纬线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或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与极昼现象同处一个半球
夏至日
冬至日
直线
起止点在南北极圈上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2.
在俯视图上
图
416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时间
形态
特点
规律总结
春分日
秋分日
直线
过极点,极点为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
(1)
若晨昏线过极点则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且该纬线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3)
极昼现象与太阳直射点同在一个半球
夏至日
冬至日
弧线
与南北极圈相切,切点为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3.
在圆柱投影图上
图
417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时间
形态
特点
规律总结
春分日
秋分日
直线
与经线重合
(1)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即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的度数
(3)
太阳直射点在白昼偏长的半球
夏至日
冬至日
直线
与经线有
23°26′
的夹角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晨昏线的特征
5
.
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
“
天宫一号
”
目标飞行器与
“
神舟八号
”
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图
418
是
“
神舟八号
”
与
“
天宫一号
”
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
图
418
A
.
①
线
B
.
②
线
C
.
③
线
D
.
④
线
题组训练
【
答案
】
5
.
A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相关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对接时北京时间为
11
月
3
日
1
时
36
分
6
秒,此时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北京时间
1
时时,
180°
经线地方时为
5
时,图示①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在
180°
东边,大约为
6
时,符合“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
时”。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晨昏线的应用
6
.
图
419
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
3330
千米。读图回答问题。
图
419
(1)
此时北京时间是
(
)
A
.
15
:
20 B
.
2
:
40 C
.
14
:
20 D
.
3
:
20
【
答案
】
6
.
(1)A
【
解析
】
第
(1)
题,据“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可知,此时为
7
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虚线为昏线;甲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
18
时,据“甲点以东为西半球”可知,甲经度为
160°E
,所以北京时间为
15
:
20
,
A
正确。
考点分阶突破
(2)
关于下列地区此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B
.新西兰昼长夜短
C
.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
.悉尼处于雨季
【
答案
】
6
.
(2)A
【
解析
】
第
(2)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尼罗河流域降水较多,出现明显汛期,
A
正确;新西兰为南半球地区,此时昼短夜长,
B
错;松花江畔为夏季,无冰雪,
C
错;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为南半球冬季,该地处于干季,
D
错。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一、昼夜交替
1
.昼夜半球
图
420
(1)
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
①________
。
(2)
昼半球: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
②________
。
知识梳理
考点四 昼夜交替与地转偏向力
夜半球
昼半球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2
.昼夜界线:
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
(
图中
AOB
线为
③________)
。
3
.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地球是一个
④ ________
、
⑤________
的球体。
4
.昼夜交替周期:
1
个
⑥________(24
小时
)
。
晨线
不透明
不发光
太阳日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转原因:
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
.偏转规律
北半球
⑦________
,南半球
⑧________
,赤道上不偏转。
向右偏
向左偏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分阶突破
·
扩展
特点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
可以用手势辅助判别:
北半球伸右手,掌心朝上,四指指向物体初
始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偏转方向;
南半球伸左手即可
)
原理
应用
(1)
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2)
炮弹的落点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3)
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4)
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一 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
7
.
北京时间
2016
年
9
月
23
日
12
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
(
东经
120°
,北纬
30°)
起飞,以每小时
15°
的角速度沿纬线圈向东做环球航行,并返回原地。据此回答问题。
(1)
该飞机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
)
A
.
6
小时
B
.
8
小时
C
.
12
小时
D
.
24
小时
题组训练
【
答案
】
7
.
(1)C
【
解析
】
第
(1)
题,
9
月
23
日全球昼夜等长,昼夜交替周期为
24
小时。飞机飞行速度、方向和地球自转角速度、方向相同,相当于地球自转速度加倍,因此昼夜交替周期变为原来的
1/2
,即
12
小时,故选
C
。
考点分阶突破
(2)
飞机从起飞到回到原地,共飞行了多少小时
(
)
A
.
12
小时
B
.
18
小时
C
.
24
小时
D
.
36
小时
(3)
飞行过程中飞行员能观察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
)
A
.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B
.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C
.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D
.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
答案
】
7
.
(2)C
(3)D
【
解析
】
第
(2)
题,飞机飞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因此飞行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相同,即
24
小时,故选
C
。
第
(3)
题,从第
(1)
题知飞机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为
12
小时,因此一天
24
小时看到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考点分阶突破
考向二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8
.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的流动过程。
(1)
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
A
.先偏右后偏左
B
.向右偏转
C
.先偏左后偏右
D
.向左偏转
【
答案
】
8
.
(1)B
【
解析
】
第
(1)
题,从伞内顺时针转伞,则从伞顶向下看,伞面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类似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则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向右偏转。
考点分阶突破
(2)
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
①
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
未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
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
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
②③
【
答案
】
8
.
(2)A
【
解析
】
第
(2)
题,该实验存在的缺陷:①只能模拟南北某一个半球的物体的偏转,也就是说不能看到物体在穿过赤道前后不同的偏转现象;②只能看出纵向
(
即经线方向
)
的物体运动偏转方向;③与实际地球运动差别太大。故选
A
。
当堂自主检测
图
421
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
~
3
题。
图
421
1
.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
答案
】
1
.
A
【
解析
】
依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赤道处自转线速度约为
1670
千米
/
时,南北纬
30°
处自转线速度约为
1447
千米
/
时,南北纬
60°
处自转线速度约为
837
千米
/
时,南北极点处为零。图示区域大部分自转线速度为
837
~
1447
千米
/
时,可判断该区域大部分应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当堂自主检测
2
.
图中
a
、
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A
.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
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
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
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
答案
】
2
.
A
【
解析
】
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在
a
点附近向北凸、
b
点附近向南凸,说明
a
点较同纬度的
b
点自转线速度大、地势高。
当堂自主检测
3
.
关于图中
a
、
b
、
c
、
d
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
(
)
A
.
a>b>c>d
B
.
ac
=
d>b
【
答案
】
3
.
C
【
解析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与线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当堂自主检测
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读某河流水系图
(
图
422)
,回答
4
~
5
题。
4
.
在河流
a
处逆水行船,
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
船的航线应选在
(
)
A
.靠近河中心航行
B
.航道最深处航行
C
.靠近逆水的右岸航行
图
422
D
.靠近顺水的右岸航行
【
答案
】
4
.
C
【
解析
】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水向右偏,因此顺水行船时应靠近顺水的右岸航行,借助地转偏向力,节省动力;逆水行船时应靠近逆水的右岸航行,以减少地转偏向力造成的阻力,节省动力。
当堂自主检测
5
.
当图中
b
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时,此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
A
.澳大利亚北部草木枯黄
B
.黑龙江冰封河面,雪景迷人
C
.印度半岛气候凉爽干燥
D
.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
答案
】
5
.
A
【
解析
】
当图中
b
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半年,北部草木枯黄;黑龙江为夏半年,河流解冻,气候温暖;印度半岛夏季高温多雨;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7 15:18:5758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五2021-05-27 02:34:211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7 02:21:054页
- 2019届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选修2021-05-27 01:00:1516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23:55:2381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18:18:3242页
- 2019届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选修2021-05-26 16:06:241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15:15:3381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26 13:25:2654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2021-05-26 13:03: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