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50 KB
- 2021-05-27 发布
1
梧州市 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说明:1.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用蓝、黑色墨水或蓝、黑色笔芯圆珠笔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3.全卷 100 分中有 5 分为全卷的书写分,要求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卷面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21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孪.生(luán) 御.聘(xiè) 磅.礴(pánɡ) 头晕目眩.(xuàn)
B.菡萏..(hàndàn) 匿.笑(nì) 论.语(lún) 莽莽榛榛.(zhēn)
C.地窖.(ɡào) 厄.运(è) 泯.灭(mǐn) 水波粼粼.(línɡ)
D.何遽.(jù) 啜.泣(chuò) 酝酿.(niànɡ) 踉踉跄跄.(chà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A.痒酥酥 绵延 茏罩 神通广大
B.呈报 滑稽 祷告 骇人听闻
C.拆散 霎时 寒战 明察秋毫
D.惊惶 虐杀 贮蓄 历历在目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2 分)……………( )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 在空中;有的
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 着;有的像羊群, ;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
地 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A.飘 排列 来来去去 盖
B.飞 排列 来来往往 盖
C.飘 平摆 去去来来 罩
D.飞 排列 跑来跑去 罩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书写 总 分(一) (二)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2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
这些名胜古迹令人爱不释手....。
B.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让大家不时捧腹大笑。
C.黄山风景秀丽,怪石、奇峰、云海各具特色,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D.同学们相处很融洽,大家互相帮助,共享天伦之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 分)………………………………( )
A.看到义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北京奥运会忘我地工作,使我很受教育。
B.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实验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C.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
D.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排球比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少了一倍。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 分)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
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
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名)。
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是:
7.默写。(8 分)
(1)三人行, 。(《论语》十则)
(2)潮平两岸阔, 。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
(5)半亩方塘一鉴开,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3
二、古诗文阅读(14 分)
(一)(5 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上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这支曲的景和情描绘出
来。(3 分)
描绘:
9.上曲由两部分构成,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 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二)(9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
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
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
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
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
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③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造:往,到。 ④《诗》:这里指《诗
经》。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得分 评卷人
4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 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②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译文:
12.[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
面有什么共同之处?(3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11 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
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
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
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
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
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
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
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
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
得分 评卷人
5
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
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以上四个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先写小草?(2 分)
答:
1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你是如何
理解的?(2 分)
答:
15.“春”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动态美与静态美”“自然美与人物美”的和谐对立统一
上。请你在文中任选一段,谈谈文章是如何将“动态美与静态美”或“自然美与人物
美”相结合的?(2 分)
答:
16.上文描绘了春天的四幅图画。它们依次..是 、 、 、
图。表现了春天 的景象。(5 分)
(二)(9 分)
① 20 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
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②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
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③ 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
25 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
也被猎杀了很多。
④ 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
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⑤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
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
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⑥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
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 1942 年,整
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⑦ 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
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
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
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
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
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⑧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
6
的童话,狼几乎永远担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
的故事。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
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⑨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
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
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
种相互关系。
17.短文中写狼的“死”用了哪些词?(举 2 个)(1 分)
(1) (2)
18.“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这句话中的“过多”为什么不可以删去?(2 分)
答:
19.我们在孩提时听过许多大灰狼的故事,本课所讲的关于狼的故事,和以前听过的有
什么不一样?(4 分)
(1)以前:
(2)本故事:
20.请说说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
答:
四、作文(40 分)
21.从下面两道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乐趣
题目二:我的 (在横线上填写父亲、母亲等家人的称呼)
要求:①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 内容健康;
得分 评卷人
7
③ 写记叙文;
④ 字数不少于 600。
8
18×22=396
600
9
梧州市 2010—2011 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1 分)
1.(2 分)B
2.(2 分)A
3.(2 分)A
4.(2 分)C
5.(2 分)B
6.(3 分)《伊索寓言》或《衔肉的狗》 道理:做人不可以贪得无厌。
7.(8 分)(每空 1 分,有错、漏、添字该空不给分)
(1)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绿杨阴里白沙堤
(4)志在千里(5)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古诗文阅读(14 分)
(一)(5 分)
8.(3 分)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
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
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内容完整
1 分,语言生动、形象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9.(2 分)
第一部分: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第二部分: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二)(9 分)
10.(2 分)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11.(4 分)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
了自家的大门。 ②田子惭愧的走出来,上朝还金子,回来后请求接受惩罚。
12.(3 分)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2 分) 虚
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1 分)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18×22=396
10
(一)(11 分)
13.(2 分)因为小草是最先报春的。
14.(2 分)用了联想手法,由春花的甜味联想到秋天的果实。
15.(2 分)第四段,雨细密的特点是自然美,人在雨中活动是人物美。
16.(共 5 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4 分,每空 1 分。次序不对不给分)
生机勃勃(1 分)
(二)(9 分)
17.(1 分)一命呜呼 毙命
18.(2 分)“过多”起修饰作用,说明鹿太多了会对森林产生危害。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删去就会变成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祸害。
19.(4 分)(1)以前:以前印象中的狼是欺负弱小的残忍凶残的动物。
(2)本故事:本故事中的狼是被猎人捕杀的、弱小无助的形象。
20.(2 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动
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四、作文(40 分)
21.
作文评分标准
内
容
20
分
一等(20—15) 二等(14—10) 三等(9—5) 四等(4—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一等(20—15) 二等(14—10) 三等(9—5) 四等(4—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错别字少于 5 个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错别字较少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错别字不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错别字较多
书写(5 分)
书写评分标准
5 分 书写正确、工整、匀称、美观,卷面整洁。
4 分 书写正确、工整,卷面较整洁。
3 分 书写正确,字迹清楚,卷面虽有少量涂改,但对整卷影响不大。
11
2 分 书写不工整,字体较难辨认,卷面不整洁。
1 分 书写潦草,字体难以辨认;或书写量少(不写作文)。
相关文档
- 人教部编版语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2021-05-27 16:17:4214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11 2021-05-27 16:17:4231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推荐)部编四语下册2021-05-27 16:17:3910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1-05-27 16:17:0014页
-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2021-05-27 16:16:565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登飞来峰》 (2)2021-05-27 16:16:4412页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9-22021-05-27 16:16:4327页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9寓言两则教2021-05-27 16:16:136页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2021-05-27 16:15:5911页
- 四年级下语文一课一练人教部编版四2021-05-27 16:15: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