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00 KB
- 2021-05-27 发布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
课 题
第1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c)的含义;
2.能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归纳,梳理并概括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理清它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2.以问题思考、针对性练习来体会相关概念的内涵、相互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化学定量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
2.形成微粒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含义;
2.能运用各物理量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1.能分清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2.能运用各物理量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教法及学法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以高考考点为导向,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本,发现问题、发现规律,主动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分析为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器材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及内容
设计意图
个人二次备课札记
【考点回顾】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
(师生讨论归纳)
(板书)
1.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梳理和归纳,自主完善知识体系。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为cB。
(2)表达式:cB=。
(3)单位:mol·L-1或mol/L。
(4)注意事项:①cB=中的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②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相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分数。
(2)表达式:w=×100%。
深度思考
1 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1)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质发生变化,水量减少,如:
Na、Na2O、Na2O2NaOH
CO2、SO2、SO3H2CO3、H2SO3、H2SO4
NH3NH3·H2O(但仍按NH3进行计算)
(2)结晶水合物,溶质不变但水量增多,如
溶液浓度的两种描述方式
CuSO4·5H2OCuSO4,FeSO4·7H2OFeSO4
2 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
(1)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尤其是固体、气体溶于水,一般根据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
V=
(2)两溶液混合,溶液的体积并不是两液体体积的加和,应依据混合溶液的密度进行计算。
3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溶质的浓度和离子浓度不同,要注意根据化学式具体分析。如:1 mol·L-1 Al2(SO4)3溶液中c(SO)=3 mol·L-1,c(Al3+)等于2 mol·L-1(考虑Al3+水解时,则其浓度小于2 mol·L-1)。
4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已知条件
体积
密度
溶质摩尔质量
溶质质量
质量分数
物理量
V L
ρ g·cm-3
M g·mol-1
m g
w
已知溶液的各物理量如上表所示,则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c====,即w=。
如:密度1.84 g·mL-1、质量分数98%的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1。
【基点小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电解质的电离和水解
(1)32.2 g Na2SO4·10H2O溶于67.8 g水中,w(Na2SO4)=32.2%(×)
(2)31 g Na2O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Na2O)=0.5 mol·L-1(×)
(3)等物质的量的Na2O和Na2O2溶于同等体积的水中,待冷却至室温后所形成的NaOH溶液浓度相同(√)
(4)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5)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6)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浓度之比为3∶2∶3(×)
考点二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师生共同归纳、梳理)
1.定义式:cB=
2.关系式:c=,或w=。
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w=×100%( S—溶解度)
3.稀释定律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③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4. 混合中的计算
(1)溶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溶液的混合计算
①混合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时,c1V1+c2V2=c混×(V1+V2)。
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
(2)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的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 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a%+b%)(如H2SO4、HNO3、HCl、NaOH等多数溶液)。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必然是溶液越浓,密度越小,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a%+b%)(如酒精、氨水溶液)。
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3还是ρ<1 g·cm-3),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a%+b%)。
【基点小练】
2.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Na2SO4的溶液,恰好使Ba2+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AgNO3的溶液,恰好使Cl-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mol·L-1 B.10(2a-b)mol·L-1
C.10(b-a)mol·L-1 D.10(b-2a)mol·L-1
解析:选D
【题型示例】
题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简单计算
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的是( )
A.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
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
D.标况下,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答案:选C
题点(二) 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ρ= B.w=%
C.w= D.c=
答案:选C
题点(三)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3.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Mg2+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为(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答案:选D
题点(四) 溶液稀释、混合的计算与判断
4.某硫酸铝和硫酸镁的混合液中,c(Mg2+)=2 mol·L-1,c(SO)=6.5 mol·L-1,若将200 mL的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
答案:选D
【反思归纳】
1.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解题流程
2.巧用电荷守恒求解离子浓度
(1)任何电解质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如Al2(SO4)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
3c(Al3+)+c(H+)=2c(SO)+c(OH-),知其中三种离子的浓度,即可求剩余一种离子的浓度。
(2)一般情况下,列电荷守恒等式时不能忽略H+、OH-,但在计算时,酸性溶液中常可忽略OH-,碱性溶液中常可忽略H+。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1.下列目的能达到的是( )
A.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可得1 mol·L-1的NaCl溶液
B.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1
C.中和100 mL 1 mol·L-1的H2SO4溶液生成正盐,需NaOH 4 g
D.将78 g Na2O2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可得到浓度为1 mol·L-1溶液
答案:选B
2.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1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答案:选A
3.下列溶液中,与100 mL 0.5 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
A.100 mL 0.5 mol·L-1 MgCl2溶液
B.200 mL 0.25 mol·L-1 AlCl3溶液
C.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D.25 mL 0.5 mol·L-1 HCl溶液
答案:选D
4.浓度为2 mol·L-1 的盐酸V L,欲使其浓度变为4 mol·L-1,以下列出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
B.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至0.5V L
C.蒸发掉0.5V L水
D.加入10 mol·L-1盐酸0.6V L,再将溶液稀释至2V L
答案:选D
5.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 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当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10 ℃时,100 mL 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答案:选D
6.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低于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浓度小于c mol·L-1
B.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
C.20 ℃时,密度小于ρ g·cm-3的Na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20 ℃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解度S= g水
答案:选D
7.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50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和Al的总质量为8 g
B.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答案:选C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 分2021-05-27 02:12:5115页
- 201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2021-05-26 23:21:2714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5-26 22:29:18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与2021-05-26 20:14:0311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26 19:11:56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26 14:37:4513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26 13:59:184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5-26 11:54:0116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2021-05-26 11:37:009页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5-26 11:15:1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