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8.80 KB
- 2021-05-27 发布
2019-2020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季节变化 B.昼夜交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现象
2. 在下列节气中,北半球正午影子最长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 下列构成地图的要素中,属于地图三要素的是( )
①比例尺
②方向
③颜色
④图例和注记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 下列步骤中,属阅读地图“三部曲”的是( )
①打开地图
②看清图名
③熟悉图例
④阅读地图主题内容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表示平原的为( )
A.白色 B.蓝色 C.黄色 D.绿色
6. 某同志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他生活在( )
A.北寒带地区 B.南寒带地区 C.北温带地区 D.热带地区
7. 世界上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 )
A.过去这里是陆地 B.这里曾经是海洋
C.过去这里发生地震 D.这里曾经发生海啸
8.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9. 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用语是( )
A.风和日丽 B.阴雨绵绵 C.四季分明 D.电闪雷鸣
10. 近几年我国多地深受雾霾天气影响,为保持空气洁净。清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禁止焚烧秸秆 B.推广烧煤做饭
C.提倡坐私家车上学 D.滥垦滥伐森林
11.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12. 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们是( )
A.气温和降水 B.气温和降雨 C.气温和光照 D.降水和风力
14. 读北京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有关北京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热带,全年多雨 B.属温带,夏季少雨
C.属寒带,夏季多雨 D.属温带,夏季多雨
15.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A.亚洲 欧洲 B.非洲 北美洲 C.非洲 欧洲 D.亚洲 大洋洲
16. 十八世纪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B.死亡率升高
C.人口平均寿命缩短
D.出生率降低
17. 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
C.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基督教
D.基督教起源于古代印度
18.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第(1)~(2)题。
(1)对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A.乡村,那里有河流 B.乡村,那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那里有田野 D.城市,那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2)属于该地形成聚落的有利因素有( )
①十里荷塘,水源充足
②物产众多,资源丰富
③十里果香,山地高峻
④一片冬麦,一片高粱,耕地宽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 西双版纳气候湿热,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 )
A.因纽特人雪屋 B.北京四合院 C.黄土高原窑洞 D.傣族竹楼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
今年夏至,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达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并把甲处的天气状况也一起记录在地图 上。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
(2)这天,图中小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小镇在甲地的________方向。
(4)这天,录得甲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气温29℃。
(5)地形部位A是________,此处气温约是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10月12日22时55分在广西北流市发生5.2级地震。
材料二:世界板块的分布示意图。
(1)①所在的大洋是________。
(2)②所在的大洲是________它属________板块;
(3)⑤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________(挤压,张裂) 形成。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4)这次广西北流市发生的地震是由于④太平洋板块与③________板块之间挤压、碰撞形成。
(5)地震发生时,正在宿舍晚休的学生,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不管任何情况,立刻跑向室外
B.立即从窗户处向外跳窗逃生
C.不管任何情况,一直睡在宿舍的床上,等待家长赶来救援
D.可以躲避到开间小、有支撑的卫生间里,待震动结東后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气温从________向高纬逐渐降低。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____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
(3)世界最冷的大洲是________洲。
(4)A青藏高原气温是个________温(高、低)中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更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表面是以________为主。
读四城市气候差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卡扎奇耶与新加坡的气候差异,因受纬度因素影响,卡扎奇耶终年寒冷降水________,新加坡终年炎热降水________。
(2)对西安与东京的气温差异,西安冬季气温比东京________,主要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
(3)四个城市中,据图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特征的城市是________。
(4)A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
A.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
B.纬度较高的亚寒带地区的大陆东岸
C.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D.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
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有三大人种,他们是根据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________差异来划分。
(2)A是________人种,该人种发源于________洲,并逐渐迁移到南北美洲及非洲北部、亚洲及大洋洲。
(3)C人种在南北美洲也有部分,他们是殖民主义者从其他大洲贩运来的黑人的后代,他们的故乡在________洲南部。
(4)B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该地区人口稠密,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沙漠广布,极端干旱
B.雨林茂密,极端潮湿
C.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广,气候适宜
D.高原山区广,地势高峻。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5)B人种使用的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答案】
A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
【答案】
D
【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
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解答】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时分影子最长。
3.
【答案】
C
【考点】
地图三要素
【解析】
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解答】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根据题意。
4.
【答案】
C
【考点】
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解析】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了。
【解答】
阅读地图的三部是:第一步,看清图名;第二步,熟悉图例;第三步,阅读地图的主要内容。
5.
【答案】
D
【考点】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应用
【解析】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答】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白色表示雪线以上,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绿色表示平原。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6.
【答案】
C
【考点】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解析】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
寒带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四季分明,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某同志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应该是地处北温带或是南温带,其季节变化明显。根据题意。
7.
【答案】
B
【考点】
海陆变迁的证据
【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
【解答】
世界上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这里曾经是海洋,后来地壳隆起抬升形成现在的山脉。
8.
【答案】
B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可以有口诀记忆,即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解答】
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故选B。
9.
【答案】
C
【考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解析】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
原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四季分明是表示气候的用语。
故选C。
10.
【答案】
A
【考点】
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解析】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
【解答】
禁止焚烧秸秆有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做法正确;推广烧煤做饭、提倡坐私家车上学,滥垦滥伐森林会造成大气质量下降,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1.
【答案】
C
【考点】
降水的分布规律与分布图
【解析】
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解答】
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造成的。)受地形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2.
【答案】
A
【考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解析】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内陆地区。因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部的自然景观差异巨大。
故选A。
13.
【答案】
A
【考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解析】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解答】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气温和降水,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14.
【答案】
D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
北京位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15.
【答案】
C
【考点】
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解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解答】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2000年,欧洲有7.27亿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的第3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除北部寒冷地区外,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密度在50人/平方千米以上。欧洲城市人口的比重也很大,达70%以上。近年来,大城市人口已开始向小城镇和乡村扩散。欧洲还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重。2000年,非洲有7.94亿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2位。但是,多年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的其他大洲。根据题意。
16.
【答案】
A
【考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解析】
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解答】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故选A。
17.
【答案】
B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解析】
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解答】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A错误;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B正确;
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C错误;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D错误。
18.
【答案】
B
C
【考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解析】
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者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解答】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囗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材料中:“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信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梁;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描述的是乡村聚落的特点;故B正确,ACD错误。
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十里荷塘,水源充足;物产众多,资源丰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耕地宽广。
19.
【答案】
D
【考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解答】
傣族竹楼分两层,通常上层居住用,下层置物用,可以适应西双版纳气候湿热的特点,居住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
故选D。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60分.)
【答案】
东
昼长夜短
西南
多云
山顶,25.7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图示经度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
夏至这一天,图中小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
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小镇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由图示信息可知,夏至这天,录得甲地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气温29℃。
依据位置,地形部位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甲地气温为29℃,A地海拔比甲地高550米,温差为3.3℃,可判定,A处气温约是25.7℃。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答案】
北冰洋
大洋洲,印度洋
张裂
欧亚
D
【考点】
六大板块及其分布示意图
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板块的运动
【解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解答】
读图可得,①是北冰洋。
②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它属印度洋板块;
⑤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图中④是太平洋板块,③是欧亚板块。
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发生地震时可以躲避到开间小、有支撑的卫生间里,待震动结東后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答案】
低纬
20
南极
低,海拔高
海洋
【考点】
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解答】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太阳的辐射逐渐减弱,获得的热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因此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观察发现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位置高,且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最冷的大洲。
A青藏高原海拔高,该地受地势的影响,是个低温中心,海拔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在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出现了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比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以海洋为主;因此南半球的年平均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
【答案】
少,多
低,海陆
东京
A
【考点】
降水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解析】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
读图可得,受纬度因素影响,卡扎奇耶终年寒冷,降水少,属于寒带气候,新加坡终年炎热,降水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西安冬季气温比东京低,主要是受海陆因素影响。
四个城市中,东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
【答案】
体质
白色,欧
非
C
汉语
【考点】
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解析】
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解答】
世界上有三大人种,他们是根据肤色、眼色、毛发、脸型等体质差异来划分。
A是白色人种,该人种发源于欧洲,并逐渐迁移到南北美洲及非洲北部、亚洲及大洋洲。
C是黑色人种,在南北美洲也有部分,他们是殖民主义者从其他大洲贩运来的黑人的后代,他们的故乡在非洲南部。
B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该地区人口稠密,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广,气候适宜
黄色人种使用的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第13页 共16页 ◎ 第14页 共16页
相关文档
-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2021-05-27 15:05:5526页
- 2020初中校长新学期工作计划范例精2021-05-27 03:26:4414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2021-05-27 03:25:4921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第9章 不2021-05-27 03:23:3622页
- 最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2021-05-27 03:19:1955页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2021-05-27 03:16:3123页
- 最新粤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2021-05-27 03:10:3512页
- 初中物理中考生活常识物理现象解读2021-05-27 03:10:074页
- 青岛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同底数幂的2021-05-27 03:05:3316页
- 最新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62021-05-27 02:55:0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