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1-05-27 发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北京市海淀区 2017 届高三理综 5 月期末练习(二模)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20 分)
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叶肉细胞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发生 ATP 水解的是
A.C3 的还原 B.CO2 进入叶绿体中
C.光能的吸收 D.O2 和[H]结合生成水
2.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
B.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
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
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
3.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 per 及其三个等位
基因 per5、perL、per01 都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突变基因 pers、perL、per01 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
的周期变为 19h( pers)、29h( perL)和无节律( per01)。下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 l、2、3 的
羽化节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 pers 、perL、per0l 出现
B.突变体 1 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1 羽化周期均为 24h
C.突变体 2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1 羽化周期大约为 19h
D.突变体 3 与 2 杂交,F1 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不同
4.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
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
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 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
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 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
5.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
光敏色素 A 突变体、光敏色素 B 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索合成抑制剂( PAC)的
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8 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 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
B.浓度为 10-5 和 10-4mol/L 的 PAC 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
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D.光敏色素 B 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
6.近日,北京某区食药监局向居民发放了家用食品快检试剂盒。试剂盒涉及的部分检验方法如下,
其中不是通过化学原理进行检验的是
A.通过测定大米浸泡液的 pH 检验大米新鲜度
B.用含 Fe2+的检测试剂检验自来水中余氯的含量
C.向食盐样品中加还原剂和淀粉检测食盐的含碘量
D.通过观察放入检测液中鸡蛋的沉浮检验鸡蛋新鲜度
7.银器久置变黑多是表面生成银锈 Ag2S 所致。用铝制容器配制含小苏打和食盐的稀溶液,将变黑
银器浸入溶液中,并使银器与铝制容器接触,一段时间后,黑锈褪去,而银却极少损失。上述过程
中,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
A. Ag2S B.NaCl C.Al D.NaHCO3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黄绿色气体:2NaCl+2H2O 2NaOH+H2+Cl2
B.用 Na2CO3 溶液将水垢中的 CaSO4 转化为 CaCO3: CO3
2-+Ca2+= CaCO3
C.向 H202 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产生气泡:2H2O2 2H2O+O2 T
D.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2CO3 溶液,溶液变澄清:
9.向 0.1 mol/L 的 Al2( S04)3 溶液中滴加 1.0 mol/L 的
NaOH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 pH 随 NaOH 溶液体积变化的曲
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点 pH <7 的原因:Al3++3H2O Al(OH)3+3H+
B.bc 段发生的主要反应:Al3++3OH-=Al(OH)3
C.ef 段发生的主要反应:Al(OH)3+OH-=AlO2
-+2H2O
D.d 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Na+、AlO2
-和 SO4
2-
10.多巴胺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料甲与苯酚互为同系物
B.中间产物乙、丙和多巴胺都具有两性
C.多巴胺不可能存在氨基酸类的同分异构体
D.1 mol 甲最多可以和 2 mol Br2 发生取代反应
11.已知:
i.4KI+O2 +2H2O = 4KOH +2I2 ii.3I2 +6OH-=IO3
- +5I- +3H2O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久置的 KI 固体(呈黄色)溶于水配成溶液;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②立即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
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立即变蓝。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②说明久置的 KI 固体中不含有 I2
B.③中溶液变蓝的可能原因:IO3
- +5I- +6H+= 3I2 +3H2O
C.碱性条件下,I2 与淀粉显色的速率快于其与 OH -反应的速率
D.若向淀粉 KI 试纸上滴加硫酸,一段时间后试纸变蓝,则证实该试纸上存在 IO3
-
12.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 Na2SO3 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 pH 随混合前溶液中 c(SO3
2- )/c( Fe3+)变化的曲
线如下图所示。实验发现:
i.a 点溶液透明澄清,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后,立
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 KSCN 溶液显红色:
ii.c 点和 d 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取
其上层清波滴加 NaOH 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
KSCN 溶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向 a 点溶液中滴加 BaCI2 溶液,无明显现象
B.b 点较 a 点溶液 pH 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SO3
2- +H2O=2Fe2+ +SO4
2- +2H+
C.c 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 +3SO3
2- +6H2O 2Fe( OH)3 +3H2SO3
D.向 d 点上层清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 NaOH 溶液,红色加深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部每个分子热的动能都一定增大
B.气体的压强越大,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个数一定越多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一定越大
D.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一定减小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面漂浮的无色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B.若用 X 射线照射某金属板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紫外线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发生
C.在相同条件下,γ射线与可见光相比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太阳光谱中有一些清晰的暗线,这说明太阳中缺少与这些暗线对应的元素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6.如图 1 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10s 时波的图象,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图 1 乙是质
点 P 的振动图象,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 v 和传播方向是
A.v=1.0m/s,沿 x 轴负方向
B.v=0.5m/s,沿 x 轴负方向
C.v=0.5m/s,沿 x 轴正方向
D.v=1.0m/s,沿 x 轴正方向
17.如图 2 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一输出电压为 u=U0sinωt 的交流电源两端。电
路中 R0 为定值电阻, V1、V2 为理想交流电压表, A 为理想交流电
流表,导线电阻不计。现使滑动变阻器 R 的滑动触头 P 向上滑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的示数变小
B.V2 的示数变小
图 2
A
V2V1~
R0
R
P
图 1
甲
2.0
0 1 2 3 5 t/s
y/cm
乙
2.0
0 0.5 1.0 1.5 2.0
P
x/
y/cm
-2.0 -2.0
4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C.V1 与 V2 示数的比值变大
D.R0 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18.2016 年 10 月 19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
的“天神组合体”开始了长达 30 天的组合飞行,再一次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录。若在实现交
会对接过程中,先使“神舟十一号”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且让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在“天宫二号”
等待交会对接的近似正圆轨道上,然后在“神舟十一号”运行到远地点附近时进行对接,并使“天
神组合体”能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近似正圆轨道运动。对于这个对接过程,“神舟十一号”沿椭圆
轨道运行到达远地点时应做出的调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适当减速 B.需要适当加速
C.需要先减速再加速 D.需要适当改变速度方向
19.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深入有趣。有一块橡皮静止于
平整的水平桌面上,现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橡皮,橡皮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在离开手指后还会
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才停止运动。关于橡皮从静止到离开手指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皮离开手指瞬间加速度为 0
B.橡皮离开手指前一直做加速运动
C.水平推力越大,橡皮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橡皮一定在与手指分离之前出现最大速度
20.电源的两个重要参数分别是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对一个电路有两种特殊情况:当外电路
断开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外电路短路时,短路电流等于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比值。
现有一个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 的电源和一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将它们串联或并联组成的系统
视为一个新的等效电源,这两种连接方式构成的等效电源分别如图 3 甲和乙中虚线框所示。设新的
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试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 ' rE ER r
, r′=R+r
B.甲图中的 ' RE ER r
, r′=R+r
C.乙图中的 E′=E, ' Rrr R r
D.乙图中的 ' RE ER r
, ' Rrr R r
21.(18 分)
(1)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固定点 O 用细线悬挂小球构成单摆,将一直尺的左端
置于 O 点的正下方的 P 点与摆线接触,如图 4 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将摆球向左拉至水
平标志线上,从静止释放,当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直尺在 P 点挡住摆线,摆线碰到
直尺,小球继续向右摆动。对小球的这次运动过程用闪光频率不变的频闪照相的方法
进行记录,所得到照片的示意图如图 4 所示。照片记录了小球从左至右通过 11 个不
同位置时的像,且拍得第 1 和第 11 个小球的像时,小球恰好分别位于两侧的最高点,
且均在水平标志线上。(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①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
前面的字母)
A.从最左端摆到最低点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
B.从最左端摆到最低点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增大
C.向上平移直尺改变挡住悬线的位置,小球所能摆到的最大高度不变
D.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甲 乙
E r R
M N
E r
R
M N
图 3
图
4
O
P 直
水平
标志线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②小球从左向右经过最低点时,摆线在 P 点被挡住的瞬间与被挡住前瞬间相比,摆线的拉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小球在 P 点的左、右两侧的运动都可视为简谐运动,
则摆线碰到直尺前后的摆长之比为 。
(2)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
①如图 5 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 S 为一
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 B 可以分别与触点 1、2、3 接通,
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不同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当 S 接触点 1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 B 接的
是黑表笔
B.当 S 接触点 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 B 接的
是黑表笔
C.当 S 接触点 2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 B 接的是黑表笔
D.当 S 接触点 3 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 B 接的是红表笔
②用实验室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 6 所示。
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 50mA 挡,则示数为_______mA。
B.若所选挡位为电阻×10Ω挡,则示数为_______;
③用表盘为图 6 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 15Ω的电
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约 2kΩ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
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逐
一写出步骤的序号: 。
A.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位置
D.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④某小组同学们发现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
一个挡位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 I 和它的阻值 Rx 关系,他们分别画出了如图 7 所示的几种图象,其
中可能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下面的字母)
22.(16 分)如图 8 所示,“冰雪游乐场”滑道 O 点的左边为水平滑道,右边为高度 h=3.2m 的
曲面滑道,左右两边的滑道在 O 点平滑连接。小孩乘坐冰车由静止开始从滑道顶端出发,经过 O 点
后与处于静止状态的家长所坐的冰车发生碰撞,碰撞后小孩及其冰
车恰好停止运动。已知小孩和冰车的总质量 m=30kg,家长和冰车的
总质量为 M=60kg,人与冰车均可视为质点,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取
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小孩乘坐冰车经过 O 点时的速度大小;
(2)碰撞后家长和冰车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
(3)碰撞过程中小孩和家长(包括各自冰车)组成的系统损失
的机械能。
图 8
O
h家长
小孩
E
1
2 3
G
R1
R0
R3
SA B
图 5
A—V—Ω
Ω
V~
-~
图 6
图 7
1
I
O RxA
1
I
O RxB
I
O RxC
I
O RxD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23.(18 分)如图 9 所示,真空玻璃管内,加热的阴极 K 发出的电子
(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阳极 A 与阴极 K 之间的电压 U1 形成的加速电场加
速后,从阳极 A 的小孔射出,由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偏转极板 M、N 的左端
中点以平行于极板的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的区域。若 M、N 两极板间无电压,
电子将沿水平直线打在荧光屏上的 O 点;若在 M、N 两极板间加电压 U2,形
成平行纸面的偏转电场,则电子将打在荧光屏上的 P 点;若在 M、N 极板间
加电压 U2 的同时,再加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则电子将能重新打在荧
光屏上的 O 点。已知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M、N 两极板长均为 L1、两极板间距离为 d,极板右
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 L2。
(1)忽略电子所受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①电子从阳极 A 小孔射出时速度 v0 的大小;
②电子重新打在荧光屏上 O 点时,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2)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常忽略一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量,这对最终的计算
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如在计算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时,对于电子
离开 M、N 板间的偏转电场后运动到荧光屏的过程,可以忽略电子所受的重力。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
说明为什么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已知 U2=2.0×102V,d=4.0×10-2m,m=9.1×10-31kg,e=1.6×10-19C,
L1=5.0×10-2m,L2=0.10m,重力加速度 g=10m/s2。
24.(20 分)光电效应现象中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容易直接测量,可以利用转换测量
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1)如图 10 所示为研究某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当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金属阴极 K
时,通过调节光电管两端电压 U,测量对应的光电流强度 I,绘制了如图 11 所示的 I-U 图象。根据
图象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 和金属 K 的逸出功 W。已知电子所带电荷量为 e,图象中 Uc、Im、入射
光的频率ν及普朗克常量 h 均为已知量。
(2)有研究者设计了如下的测量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方法。研究装置如图 12 所示,真空中放
置的两个平行正对金属板可以作为光电转换装置。用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照射 A 板中心 O,板中心 O
点附近将有大量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逸出。B 板上涂有特殊材料,当电子打在 B 板上时会在落
点处留有可观察的痕迹。若认为所有逸出的电子都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 O 点逸出,且沿各个不同的
方向均匀分布,金属板的正对面积足够大(保证所有逸出的电子都不会射出两极板所围的区域),光
照条件保持不变。已知 A、B 两极板间的距离为 d,电子所带电荷量为 e,电子所受重力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
①通过外接可调稳压电源给 A、B 两极板间加上一定的电压,A 板接电源的负极,由 O 点逸出的
电子打在 B 板上的最大区域范围为一个圆形,且圆形的半径随 A、B 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化而改变。通
过实验测出了一系列 A、B 两极板间的电压值 U 与对应的电子打在 B 板上的最大圆形区域半径 r 的值,
并画出了如图 13 所示的 r2-1/U 图象,测得图线的斜率为 k。请根据图象,通过分析计算,求出电子
从 A 板逸出时的初动能;
②若将 A 板换为另一种金属材料,且将其与可调稳压电源的正极连接,B 板与该电源的负极连
接,当两极板间电压为 U0 时,电子打在 B 板上的最大区域范围仍为一个圆,测得圆的半径为 R。改
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大小,发现电子打在 B 板上的范围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使 B 板上没有电子落
点的痕迹,试通过计算分析两金属板间的电压需满足什么条件?
L1
图 9
L2
K
A
M
N
O
P
图 12
B
AO
I
UO
图 11
Im
-Uc
r2
O
图 13
1
U
A
V
K A
图 10
电源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25.(17 分)
洛索洛芬钠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炎症的消炎,其合成路线如下:
(1)A 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
(2)B 的结构简式是____,D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
(3)E 属于烯烃。E 与 Br2 反应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
(6)将 J 和 NaOH 溶液混合搅拌后,再加入乙醇有大量白色固体 K 析出,获得纯净固体 K 的实验操作
是____;K 的结构简式是____。
(7) 以 乙 烯 为 起 始 原 料 , 结 合 已 知 信 息 选 用 必 要 的 无 机 试 剂 合 成 聚 丁 二 酸 乙 二 醇 酯
,写出最多不超过 5 步的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
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6.(14 分)
纳米 Fe3O4 在磁流体、催化剂、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氧化共沉淀制备纳米 Fe3O4 的
方法如下:
1.Fe2+的氧化:将 FeSO4 溶液用 NaOH 溶液调节 pH 至 a,再加入 H2O2 溶液,立即得到 FeO( OH)红
棕色悬浊液。
(1)①若用 NaOH 溶液调节 pH 过高会产生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上述反应完成后,测得 a 值与 FeO(OH)产率及其生成后溶液 pH 的关系,结果如下: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Fe0( OH)生成后溶液 pH 下降的原因:____。
(2)经检验:当 a=7 时,产物中存在大量 Fe2O3。对 Fe2 O3 的产生提出两种假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i.反应过程中溶液酸性增强,导致 FeO( OH)向 Fe2 O3 的转化;
ii.溶液中存在少量 Fe2+,导致 FeO( OH)向 Fe2O3 的转化。
①经分析,假设 i 不成立的实验依据是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向 FeO( OH)浊液中加入不同浓度 Fe2+,30 min 后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果如下:
以上结果表明:____。
(3)a=7 和 a =9 时,FeO( OH)产率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
Ⅱ.Fe2+和 Fe3+共沉淀:向 FeO( OH)红棕色悬浊液中同时加入 FeSO4 溶波和 NaOH 浓溶液进行共沉淀,
再将此混合液加热回流、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纳米 Fe3O4。
(4)共沉淀时的反应条件对产物纯度和产率的影响极大。
①共沉淀 pH 过高时,会导致 FeS04 溶液被快速氧化;共沉淀 pH 过低时,得到的纳米 Fe3O4 中会混
有的物质是____。
②已知 N=n[FeO(OH)]/n(Fe2+),其他条件一定时,测得纳米 Fe3O4 的产率随 N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
示:
经理论分析,N=2 共沉淀时纳米 Fe3O4 产率应最高,事实并非如此的可能原因是 -。
27.(12 分)
烟气中 SO2 和 NOx(NO 及 NO2)的脱除对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1)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脱氮是通过氨水吸收烟气,得到含 NH4
+、SO3
2-、SO4
2-、HSO3
-和 N02 的吸收液。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吸收液中含有 S03 -的原因:____。
②吸收液中的 SO3
2-、HSO3
-均对 NO2 具有吸收作用,但 HSO3
-对 NO2 的吸收能力比 S03
2-弱。
a·SO3
2-与 NO2 反应生成 NO2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b.经测定,在烟气的吸收过程巾,吸收液对 N02 的吸收率随烟气通入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____。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2)二氧化氯(Cl0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于烟气中 SO2 和 NO 的脱除。
①酸性条件下,电解 NaCl03 溶液,生成 Cl02 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②研究表明:ClO2 氧化 SO2 和 NO 的反应历程与下列反应有关。
i. NO+CIO2= NO2 +CIO
ii. NO +CIO=NO2 +CI
iii. SO2 +CIO2=SO3 +Cl0
iV. SO2 +ClO=SO3 +Cl
实验测得:CIO2 分别氧化纯 SO2 和纯 NO 的氧化率以及 ClO2 氧化 SO2 和 NO 混合气中的 S02 氧化率
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a·结合上述信息,下列推论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NO 的存在会影响 ClO2 氧化 SO2 的反应速率
B.ClO2 氧化 SO2 的反应速率慢于 ClO2 氧化 NO 的反应速率
C.反应 i 中生成的 NO2 可以加快 ClO2 氧化 SO2 的反应速率
b.结合反应历程,分析混合气中 SO2 氧化速率较纯 SO2 氧化速率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
28.(15 分)
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①实验 i 中的现象是____。
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 i 中的现象:____。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仪通过 ii 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a.以上实验表明:在____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
b.为探究 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
验 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此补充实验表明 Cl-的作用是____。
(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 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 ii 结果的影响,又利
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 ___ _(填字母序号)。
(4)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 ii 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 。
29.(18 分)
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 mRNA 转
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l)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____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
和____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问的韧皮部上下连通。
(2)为研究梨属特异性 Pb 基因转录出的 mRNA(简称 PbmRNA)在侧枝中的运输,科研人员以杜梨
为材料进行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图 I 所示。
①科研人员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去除叶片的
目的是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枝段的韧皮部存在Ph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 依
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至环剥后第 22 天、第 32 天,第 2 和 3 枝段的 PbmRNA 。据此推
测,PbmRNA 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和接穗间
mRNA 的传递规律,科研人员将
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
嫁接后第 2、3、7 天分别提取接
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mRNA,经____ .获得 cDNA,
PCR 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
处理,电泳检测得到图 2 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说明____。
(4)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烟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
韧皮部的 PbmRNA 含量。请写出实验组应选用的砧木和接穗。
实验材料:野生型烟草、转入 Ph 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入空载体的转基因烟草
实验组:____。
30.(16 分)
科研人员获得了两种单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C2 和 C5,与野生型比较,根毛长度
或主根长度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
(I)科研人员通过____法将 T-DNA 上插入了青霉索抗性基因的 Ti 质粒转入拟南芥细胞中,经筛选获
得 C2 和 C5 突变体。从功能上来说,筛选转基因拟南芥时所使用的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培
养基。
(2)据图可知,C2 的表现型是____,推测 C2 的基因被“敲除”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____生长。
(3)将 C2 和 C5 突变体杂交,F1 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这两种突变均为____突变。让 F1 植株随机
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索的培养基中,发现有 l%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推测这两对基
因____。预测双突变体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双突变体植株在 F2 中所占比例为____。
(4)研究发现,C5 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种酶与纤
维素的合成有关。请解释 C5 植株出现突变性状的原因 。
31.(16 分)
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____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____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
细胞膜的电位变为____,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
表现型。
(2)秀丽隐杆线虫的 A 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
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和 Z 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
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 基因突变导致肌细
胞____,说明 A 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
___ _(填“增强”或“减弱”)。由____组实
验结果分析,Z 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 Z 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下表所
示实验。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注:“+”表示处理,“一”表示来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 Z 基因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 4 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 2 组的原因是____。
2016-2017 学年度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试题评分参考
2017.5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A 2.D 3.B 4.C 5.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
化学参考答案 2017.5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第 I 部分(选择题,共 42 分)
共 7 道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
题号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D B B C
第 II 部分(非选择题,共 58 分)
25.(共 17 分,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高三物理二模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3.C 14.A 15.B 16.C 17.A 18.B 19.D 20.D
21.(18 分)(1)①ACD (3 分)(答对一项给一分,有答错的得 0 分)
②变大(2 分),9∶4(3 分)
(2)①AC(2 分) ②21.0(21 同样得分),1.9×102 (190 同样得分)(各 2 分)
③BAD (2 分) ④AC(2 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22.(16 分)(1)设小孩经过 O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0
1
2mgh mv …………………………………………………………………(3 分)
解得: 0 2 8.0m/sv gh ……………………………………………………(3 分)
(2)碰撞过程中小孩和家长(包括各自冰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撞后家长的速度大小
为 v1,则 mv0=Mv1 ………………………………………………………(3 分)
解得 v1=mv0/M=4.0m/s…………………………………………………………………(3 分)
(3)设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则
2 2
0 1
1 1= 2 2E mv Mv 480J……………………………………………………(4 分)
23.(18 分)
(1)① 对于电子在加速电场中的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eU1=
2
1 mv0
2…………………………………………………………………………(3 分)
解得 v0=
m
eU12 ……………………………………………………………………(1 分)
② 加磁场后,电子沿水平方向以 v0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2 分)
即 eU2/d=ev0B…………………………………………………………………………(2 分)
解得 B=
1
2
2eU
m
d
U …………………………………………………………………(2 分)
(2)电子通过偏转电场的时间 t1=L1/v0……………………………………………(1 分)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的速度分量 vy=ayt1= 2 1
0
eU L
dm v
…………(2 分)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运动时间 t2=L2/v0…………………………………(1 分)
若不计重力,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的位移
y1=vyt2= 2
0
212
dmv
LLeU ………………………………………………………………………(1 分)
若考虑到重力的作用,则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的位移
y2=vyt2+
2
1 gt2
2= 2
0
212
dmv
LLeU +
2
1 g 2
0
2
2
v
L ………………………………………………(1 分)
由于重力影响,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位移增加量为
Δy=y2-y1=
2
1 g 2
0
2
2
v
L
由于重力的影响,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的过程中,沿垂直偏转极板方向位移的增加量与
忽略电子所受重力时的位移的比值
12
2
1 2 LeU
dmgL
y
y ≈10-14……………………………………………………(1 分)
即重力对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影响非常小,所以计算电子偏转量时可以忽略电子所受的重
力。………………………………………………………………………………(1 分)
24.(20 分)
(1)由题中图 11 可知,光电效应的反向截止电压为 Uc,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6
动能 Ekm=eUc ………………………………………………………………(3 分)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金属 K 的逸出功 W=hν- eUc…………………(3 分)
(2)①打在电子分布区域边缘的电子,其初速度方向平行于 A 板表面,做匀变速曲线(类平抛)
运动。…………………………………………………………………………(1 分)
设两板间的电压为 U,电子的质量为 m,初速度为 v0,在两板间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飞行时
间为 t1,则根据牛顿定律有: 1
eUa dm
……………………………………(1 分)
对于垂直于极板方向的运动有 2
1 1
1
2d a t ………………………………………(1 分)
电子分布圆形区域的半径为 r=v0t1 …………………………………………………(1 分)
联立上述三式可解得
2
2 2
0
4 1
2
dr mveU
……………………………………………(2 分)
即
2
2 k4 1d Er e U
,所以 r2-1/U 图象中的
2
k4d Ek e
………………………(1 分)
因此初动能 k 24
keE d
……………………………………………………………(1 分)
②电子在两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 0
2
eUa dm
设打在落点区域边缘的电子从 O 点向出时沿垂直极板的方向的速度为 vy,平行极板方向的速度
为 vx,电子在两极板间运动的时间为 t2,落点区域边缘处电子到达 B 板上时速度方向平行于 B 板。
则
沿垂直极板方向上有 vy
2=2a2d …………………………………………………(1 分)
vy=a2t2 ……………………………………………………(1 分)
沿平行极板方向上有 R= vx t2,……………………………………………………(1 分)
从 O 点逸出光电子的速度 vm= 2 2
x yv v
联立上述 4 式可解得,电子的初动能 Ekm=
2
2
m 0 2
1 (1 )2 4
Rmv eU d
……………(1 分)
设沿垂直极板方向射出的电子刚好不能达到 B 板时两板间的电压为 Um,根据动能定理有 Ekm=eUm
解得 Um=
2
0 2(1 )4
RU d
,……………………………………………………………(1 分)
为使 B 板上没有电子落点的痕迹,则两金属板间的电压应满足的条件是
U>
2
0 2(1 )4
RU d
……………………………………………………………………(1 分)
相关文档
- 高三理综下学期模拟考试定时作业试2021-05-26 20:40:3819页
- 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理2021-05-25 21:21:3032页
-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2021-05-25 02:03:165页
- 高三理综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试题扫2021-05-25 01:22:5124页
- 高三理综下学期模拟示范卷三试题扫2021-05-24 23:19:4219页
- 高三理综二模试题_12021-05-24 20:54:3622页
- 高三理综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_12021-05-24 18:48:1216页
- 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考试试题2021-05-24 17:03:4019页
- 高三理综第七次月考试题扫描版2021-05-23 03:09:5928页
- 广东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5月2021-05-22 21:08:4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