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0 KB
- 2021-05-27 发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十)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内容,第9页练习一第8题,第10页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明确目标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生回答后,请他们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等长度。
师: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课件出示旗杆,让学生猜一猜它有多高。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三、展示交流
1.小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各自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由于学生目前只学习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很容易作出不是13厘米,就是13米的推断。全班交流时,要避免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反思回顾
教师出示一支粉笔,告诉学生,一支粉笔的长度约是10厘米,2支粉笔叠起来就是20厘米,比13厘米长,所以一根旗杆的长度是13米。
四、反馈评价
基础练习(课件集中呈现)
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教材第9、10页练习一中第8、9题。
拓展练习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反思与回顾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可以示范,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较长(高)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教学反思
虽然旗杆、课桌、教材等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知道它们的长度,他们只是有一个相对概念,即在比较中知道谁比谁长(或高),但是明确具体的量,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旗杆到底是13米还是13厘米呢?很多学生能很快说出是13米,因为旗杆比较长,所以就要选择长的长度单位米,而不会选择一个“标准量”进行比较,所以在学生自主解答和交流时,我们还是要耐心引导。
相关文档
- 一年级语文《王二小》教学设计范文2021-05-27 02:00:4911页
-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2021-05-27 01:35:543页
- 接力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五《(演唱)同同2021-05-27 01:04:543页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脚背正面2021-05-27 00:51:354页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2021-05-27 00:18:522页
- 六年级语文上册素材-15《夏天里的2021-05-27 00:03:2443页
-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四年级-《障碍跑2021-05-27 00:01:093页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总结我们的2021-05-26 23:47:333页
-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用气2021-05-26 23:46:165页
- 接力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活动)小巴2021-05-26 23:39: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