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00 KB
- 2021-05-27 发布
第三章 第 2 节
一、选择题
1.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
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图甲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
d)mol·L-1
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解析] 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此浓度生长素对根起抑制作用,结合乙
图知浓度应为(c-d)mol·L-1,A 正确;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芽,则乙图中的曲线①
表示根,B 错误;图甲中①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C 错误;丙图中的①有幼芽,
产生较多的生长素,易于成活,D 错误。
2.如下图所示,如果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 A 点(为 10-10mol·L-1),下列有关描
述正确的是( A )
A.在 FC 的范围内均能促进生长
B.AD 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C.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相当于曲线 FE 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 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上图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
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解析] 曲线 FC 段均能促进生长,CD 段抑制生长;AC 段表示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
逐渐减弱,但仍为促进;在重力作用下,b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 a 侧,b 侧为抑制生长,a 侧
为促进生长,故根向下弯曲生长;在太空中,无重力作用,a、b 两侧生长素浓度相同,根
水平生长,但坐标图中各生长素浓度仍适用于根的生长。
3.(2019·信阳高级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
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2,4-D 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如表所示:
2,4-D 浓度(mg/L)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无子番茄平均重量(g/个) 0 13.5 26.2 46.5 53.6 53.7 43.0 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
A.2,4-D 浓度超过 30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 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C.2,4-D 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 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0~30 mg/L
[解析] 2,4-D 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用一定浓度 2,4-D 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
可获得无子果实。题干给出的数据显示了不同浓度的 2,4-D 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从表
中数据可看出,2,4-D 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是 20~30 mg/L,超过 30 mg/L 后,对果实
发育仍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减弱,故 A 项错误。虽然 B、C 项说法正确,但据表无法
获得该信息。
4.(2019·南通中学三模)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α
-萘乙酸(NAA)对大豆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结果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D )
A.IAA、IBA 和 NAA 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 IAA>NAA>IBA
C.IAA、IBA 和 NAA 对大豆根系的生长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D.随浓度增大,NAA 对大豆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比 IBA 更显著
[解析] α-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A 错误;由柱状图可知,IBA、NAA
在题中所示几种浓度中都表现为抑制作用,所以图示不能说明 IBA、NAA 具有两重性,也
无法比较图中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B、C 错误;由柱状图可知,随着浓度增大,
NAA 对大豆根系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 IBA,D 正确。
5.(安徽卷,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 2,4 -D 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 IB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解析] 同一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幼根高于幼芽高于
幼茎,所以选 A。
6.用正常的黄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将用于实验的黄瓜雌花
在开花前套上纸袋,然后分别再作如下处理:①1 号花开花后在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
长素再套袋;②2 号花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此种实验设计的缺陷是( D )
A.1 号花未进行人工授粉 .2 号花未涂生长素
C.缺少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少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的原则及应用,此实验对 1 号花和 2 号花都进行了处理,而
没有设计只套袋不处理的花做对照。
7.(2019·江西南昌莲塘一中模考)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测得某
一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时一个细胞内 DNA、RNA、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D )
A.该细胞生长过程中 DNA、RNA 和蛋白质含量均增加
B.生长素可以促进相关基因的复制和表达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应的实验结果一定不相同
D.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最适浓度
[解析] 从柱形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处理后该细胞中的 RNA 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
但 DNA 含量不变,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无法判断生长素促进了
DNA 的复制,A、B 错误;实验只利用一种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因此不能确定其他浓度的
生长素处理的实验效果,C 错误;该实验可以探究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最适浓度,D 正确。
8.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如图
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 NAA 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 c
D.用 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 NAA 浓度,因变量是银杏插条生根的数目,
A 正确;银杏插条上侧芽能产生生长素,故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B 正确;在所给的浓度范围内 c 点对应下的浓度促进生根数目最多,但增大浓度促进效果如
何未知,C 错误;NAA 处理枝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D 正确。
9.(2019·湖南月考)某同学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
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C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 3 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 3 株全部保留
顶芽 ③将 3 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
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
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 3 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解析] 验证“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要进行对照实验,首先选
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 3 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然后控制变量将 3 株全部去
掉顶芽,排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的干扰。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
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组保留幼叶,最后观察植株叶柄脱落情况,收集数
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因此答案选 C 项。
10.(2019·浙江平阳二中期中)某同学设计一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
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不合理的是( C )
A.研究性课题是探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
B.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
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
D.本实验为相互对照实验
[解析] 本研究课题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溶液,因变量是植
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数量或长度,其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的实验组别相互对照。但实验中
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11.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
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甲中 c 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图乙中的( D )
[解析] 图甲中 c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故芽的长度较无生长
素时要长。
12.(2019·华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下列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B )
A.根的向地性 B.茎的背地性
C.顶端优势 D.除草剂的使用
[解析] 低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生长,且根对生长素
比芽和茎敏感;对茎来说,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也是促进生长的,背地侧促进生长比向地侧
促进生长的作用小,所以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B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中①②③④茎的生长状况相同的是_①和②__。
(2)图 2 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曲线上 C 点表示_该浓度的生长素既
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__,曲线上 H 点表示_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__。
(3)图 1 的装置①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若为 m,则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范
围是_大于 m,小于 2m__。
14.研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请据图回答:
(1)图乙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根表现出_向地__生长,茎_背地__生长,出现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_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根、茎近地侧的浓度高;生长素促进不同器官生长的最
适浓度不同(或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__(结合图甲说明)。此时图乙中 E 部位生长
素的量对应图甲中_g~k__(填字母)的生长素的浓度。
(2)某果农欲通过扦插培育板栗苗,为促进生根,最好配制浓度为_10-10mol·L-1__的生
长素溶液浸泡枝条,经一段时间处理后再扦插。
(3)除上述题目中涉及的生长素生理作用外,生长素还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请设
置对照实验加以验证(以黄瓜为例,黄瓜花为单性花,分雌花和雄花)。
①取甲、乙、丙三组将要开花的黄瓜雌花。
②甲组雌花套袋;乙组雌花自然授粉,不套袋;丙组_雌花套袋,开花后在雌蕊柱头上
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再套袋__。
③观察_三组果实发育情况___。
15.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α-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他们设计如
下实验:
(1)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条若干、烧杯、培养皿、量筒、NAA、蒸馏水
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浓度梯度的 NAA 溶液。
(3)实验步骤:
第一步:_对α-萘乙酸(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最适浓度进行预实验__;
第二步:将月季枝条随机均分为 5 等份;
第三步:根据第一步的实验结果,将 5 份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在 1~5 号 NAA 溶液中,
其他条件相同;
第四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五步:_每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情况进行观察记录__。
(4)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实验开始前进行预实验的意义是_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
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__。
②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NAA 溶液的浓度__,因变量是_生根的数量(或长度)__,同时
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