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29 KB
- 2021-05-27 发布
渔 家 傲
范仲淹
秋思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
号文正。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
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
阻挠而未果。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
家,也是军事家,1040年,曾带兵组
织西北战线,抗击西夏。文学成就亦杰
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对
苏辛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词仅
存五首。
作者简介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
进入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可入
乐歌唱。
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调或词牌,每个词调都
有限定的句数,字数,句式,声律;词的篇幅长短不
一,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词的段落也有数种,
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
为三叠或四叠,双调词的第一段称为上片或上阙,第
二段称为下片或下阙;词的句式或整齐,或参差,但
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式长短不齐,短者仅一字,长者达
十一字,因此,词又名长短句。
有关词的基本常识
解题: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
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
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
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
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不但不敢入侵,
还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
双调词就作于此时。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笛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
家
傲
秋
思
范
仲
淹
赏析诗歌: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点明了地点,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 写 边 塞 黄
昏 的 苍 凉 景
色 : “ 边 声
连 角 起 ” 表
明 战 事 紧 ,
“ 孤 城 闭 ”
暗 示 敌 强 我
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将
军 也 是 征 夫 ,
流 下 的 是 思 念
家 乡 的 泪 , 更
是 功 业 无 成 、
壮 志 未 酬 的 英
雄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
袅袅,夕阳西下,
一座孤城,表现了
边塞的悲凉。
问题:
2、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
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
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
士兵的眼泪。表现了
将士壮志难酬,怀念
故乡的心情。
渔
家
傲
范
仲
淹
上阕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泪
借
景
抒
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课堂小结:
这首边塞词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
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
浓浓思乡之情,表现了守边将士
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
绪,不失为一首抵御外辱,报国
立功的爱国诗篇。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
3.你还积累过哪些爱国诗?
整理到作业本上.
作业:
相关文档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复2021-05-27 00:31:4112页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2021-05-27 00:27:119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2021-05-27 00:26:0129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雪 (12)_鲁教版2021-05-27 00:23:448页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1000以内2021-05-27 00:20:1714页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万以2021-05-27 00:15:3714页
- 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2021-05-27 00:13:3733页
- 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教学课件2021-05-27 00:13:3724页
-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课件学写童话故2021-05-27 00:12:5119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窗二《1002021-05-27 00:02:2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