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0 KB
- 2021-05-26 发布
(2019·温州高一期末)下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此时④地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面可以看出,大陆上的等压面位置高,说明大陆是高压,海洋是低压,此时④地的风应该是由大陆吹向海洋,由于在北半球向右偏,故该地的风向为东南风。第2题,海洋上的昼夜温差比大陆小,云层多的时候温差比晴天小,故①地的温差应该是最小的。
答案:1.A 2.A
读太阳墙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3~4题。
3.太阳墙全新空调系统核心组件是太阳墙板,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 )
A.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B.热力环流
C.气流辐合上升
D.大气环流
4.图示气流的动力主要来自( )
A.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风能 D.太阳辐射
解析:第3题,室内气温与室外气温存在差异,这样会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
进而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即形成热力环流。图示太阳墙所涉及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B项正确。第4题,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
答案:3.B 4.D
5.下图为等压线图,左图比例尺比右图大,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解析:选A。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一致,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6.(2019·舟山质检)下列气压带和风带图(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圆代表纬线圈,箭头代表风向),符合北半球西风带分布规律的是( )
答案:A
7.当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
B.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
C.此时我国东部盛行偏南风
D.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答案:B
8.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季风环流十分典型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
答案:C
下图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P点此时受西北风的影响
B.甲图表示春季或秋季
C.乙图表示7月份
D.M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10.关于M、N气压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M气压带是因为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B.N气压带是因为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C.M气压带是因为近地面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D.N气压带7月份移到赤道以南
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气压带移动。甲图中,P点此时受西南风的影响。甲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故为1月;乙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故为7月。M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10题,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成因。M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空气受重力作用下沉形成的。N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是因为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7月份移到赤道以北。
答案:9.C 10.B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11~12题。
11.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cd
C.ade D.cde
12.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解析:第11题,a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d为西风带,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第12题,c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其两侧为西风带(西南风)和东北信风带(东北风)。
答案:11.C 12.D
13.(2019·金丽衢十校联考)滨海地区的风随昼夜更替而风向转换,形成海陆风,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白天的大气运动示意图。
(2)由图2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_________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该季节________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
(3)分析海风对滨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解析:(1)根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其高空形成高压;海洋升温慢,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其高空形成低压,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即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空风由陆地吹向海洋。(2)由图2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最少的季节是冬季,每月只有3天左右;主要是因为该季节冬季风势力强盛,“掩盖”了海陆风。(3)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湿润空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答案:(1)
(2)冬季 冬季
(3)海风从海洋上吹来,有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或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7日,执行雪龙船首次环南极考察航行任务的我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航出发,11月20日,途中停靠弗里曼特尔港(45°49′S,170°38′E)补给,为穿越“咆哮的西风带”做好各项充分准备。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1)抵达弗里曼特尔港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偏南或偏北)。
(2)“咆哮”的西风带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此地带风大浪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
(3)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二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形状特征,并分析其热带雨林气候较狭窄的原因。
解析:(1)抵达弗里曼特尔港时为11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移,故位置偏南。(2)西风带为图中的F,其风大浪急可根据风的形成进行分析。(3)根据经纬度及所处的位置确定弗里曼特尔港位于温带,其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4)根据气候类型分析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进而再描述。据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大分水岭东部,受地形的影响较大。
答案:(1)偏南
(2)F 温带地区的温度差异较大,导致气压差异大,风力较大
(3)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暖湿润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4)呈半环状分布。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狭小。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18:18:3242页
- 2019届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选修2021-05-26 16:06:241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15:15:3381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26 13:25:2654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2021-05-26 13:03:245页
-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差2021-05-26 10:34:124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2021-05-26 00:50:33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25 23:05:522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易2021-05-25 21:41:5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20:36:0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