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1 MB
- 2021-05-26 发布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
文学常识目录
新闻
消息
六要素
结构五部分
01
02
03
04
新闻
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一
般为受众所关注,经传播者选择,
借助各种符号载体及时传播;也指
新闻体裁,广义包括消息,通讯,报告
文学等。狭义专指消息。
01
消息
又称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
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
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02
六要素
03
结构五部分04 标题: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
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
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导语:一般为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
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
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
阐释。
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
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结尾。
新闻的特点
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
•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
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
想的主要创立者。诗词方面的代
表作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
雪》《七律.长征》等。
历史背景
•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
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
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
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百万雄师展
开了浩浩荡荡的渡江行动。1949年4月20
日夜,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21日下
午五时,西路军、东路军又同时发起渡江
作战,至22日22时,或全部渡过,或三分
之二渡过,或大部渡过,整个战役取得基
本胜利,毛泽东汇总各路战况,报道全线
捷报,气势磅礴。
芜 湖
wú hú
摧枯拉朽
cuī kū lā xiǔ
荻 港
dí
解释词语
摧枯拉朽: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
这则消息的要素
01 02 04 0403 5
结构五部分
2.分析消息结构
3.说说导语部分在文
中的特点和作用?
4.“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
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
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
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
报道及时。
5.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
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
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
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6、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
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
江。”“已”和“大约”能否
去掉?不能去掉,“已”是“已
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
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
明有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
不是确数。
分析语言
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
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
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
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
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
的,请你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
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
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
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
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
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
军攻势凌厉,不可阻,用语简洁,突出了国民党军队
的不堪一击。
② 长江风平浪静,
我军万船齐放,直取
对岸。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
静无事。
③不到二十四小时,三
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
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
区。
“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两个词充分说明
了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
结
束
课后作业:
1.整理新闻有关笔记;
相关文档
- 云南省大姚一中2021届高三十二月语2021-05-26 22:54:4821页
- 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12021-05-26 22:54:332页
- 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5-26 22:53:2824页
- 四年级下语文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课2021-05-26 22:53:2722页
-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2021-05-26 22:51:5211页
- 四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北师大版四年2021-05-26 22:51:145页
-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藏羚羊的跪拜2021-05-26 22:50:282页
-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2021-05-26 22:50:0323页
- 浅谈如何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语2021-05-26 22:49:528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末分单2021-05-26 22:49:41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