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1.50 KB
- 2021-05-26 发布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二)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学者设计的一种城郊农业种植结构模式。读图,回答1~2题。
稻藕轮作与稻鱼蟹混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模式
1.下列对该农业种植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易导致农田土壤肥力降低
C.易导致农田生产力降低
D.有利于减轻农田环境污染
2.下列地区最适宜引进该模式的是( )
A.吐鲁番盆地
B.河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青藏高原
1.D 2.C [第1题,由图可知,该农业种植模式可以丰富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循环性和生产力;藕的叶片营养丰富,凋落后全部回归农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防止长期种稻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还可减少化肥的使用,减轻农田环境污染。第2题,长江三角洲河湖密布,低洼地多,相对于其他地区更适宜引进该模式。]
(2018·福建三明市一中月考)
麦茬玉米,是指麦收后不经过耕翻整地等田间作业,在麦茬上直接播种玉米的种植方式。需要有配套的小麦收割机械、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和麦秸处理等配套措施。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能够通过在麦茬上直接播种早熟玉米的方式提高复种指数的省区是
( )
A.河北 B.新疆
C.河南 D.江苏
4.麦茬玉米的优势主要有( )
①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②避免焚烧秸秆,减轻大气污染 ③节省工费,提高玉米收获速度 ④机收机种效率高,实施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3.B 4.C [第3题,土地复种指数是指耕地上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据题干知播种早熟玉米,只能是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选B。第4题,读材料,麦茬玉米,是指麦收后不经过耕翻整地等田间作业,在麦茬上直接播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减少了翻耕等作业机械多次进入田间压实和破坏土壤结构的机会。减少了作业环节,农机具的购置和使用费用相应减少,降低了单位面积的能耗。有利于水分下渗和减轻水土流失;降低了地面风速,减轻了土壤的风蚀和水分散失。麦作收获后可立即播种,节约农耗时间,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实行复种,①②③④均正确;但是不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⑤错误。选C。]
(2018·江西师大附中测试)四川德昌地处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安宁河谷地带,低纬度高原河谷的独特位置是种植草莓的“天然温室”。德昌草莓在每年11月中旬开始成熟,陆续上市,一直持续到翌年5月底结束。据此回答5~6题。
5.德昌被誉为种植草莓的“天然温室”,其主要理由是( )
A.草莓生长期阴雨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B.低纬度的高原河谷,冬春季光热资源较丰富
C.地处河谷,热量不易散失,保温效果好
D.位于高原河谷,气温较高
6.德昌露天冬草莓上市早、鲜果供应时间长的原因是( )
A.冬春季节气温较高且稳定,持续时间长
B.空气清新,光合作用充分,草莓生长旺盛
C.水质优良,草莓生长速度快
D.河谷地带冲积土壤深厚肥沃,环保无污染
5.B 6.A [第5题,低纬度的高原河谷,冬春季光热丰富,冬季温暖,光照充足,能够满足草莓的生长。选择B。第6题,德昌露天冬草莓上市早、鲜果供应时间长的原因是冬春季节气温较高且稳定,持续时间长,A对;空气清新与光合作用没有直接关系,B错;水质优良也不能导致草莓生长速度快,C错;河谷地带土壤深厚肥沃,环保无污染,不是主要因素,选择A。]
(2018·山西大学附中测试)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各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黑龙江省土地利用( )
A.中部地区集约程度最高
B.东部地区基本集约
C.比较集约的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
D.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
8.图中甲地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一般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候寒冷 ②地处山区,以林业为主 ③
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④交通落后,距市场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提高图中乙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合理措施是( )
A.增加农药、化肥的适用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C.实行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水平
D.建造大棚,改变气候条件
7.D 8.A 9.C [第7题,读材料可知,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单产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高低,高度集约的地区经济效益高,D正确。中部地区有的集约程度高,有的地区集约程度低;东部有的地区比较集约,有的地区一般集约,有的地区基本集约;比较集约地区以小麦种植为主。第8题,读图判断,甲位于大兴安岭,纬度高,气候寒冷,且位于山区,因此土地利用集约水平一般,A正确。第9题,实行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水平,可提高劳动效率,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C正确;农药、化肥的使用容易造成环境问题,降低农产品品质,毁林开荒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大棚无法改变气候条件。]
(2018·大连模拟)“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10~11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10.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11.“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国家是 ( )
A.哈萨克斯坦 B.新加坡
C.比利时 D.巴西
10.D 11.A [第10题,从表中数据看出,实验后出现的结果是土壤水分、大气水分增加;土壤空气减少,降低了土壤透气性;土壤有机质增加,提高了土壤肥力;大气悬浮物质减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第11题,从实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法”有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所以该措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四个选项中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只有哈萨克斯坦。]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雪菊花是生长在海拔2 600米以上的一种稀有高寒植物,花期短促,采摘艰难,产量小,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既有独特的药用功效,又有茶的色泽和醇厚,适宜大多数人群饮用。新疆达坂城地区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质高寒雪菊。2014年栽培面积达到3 100多亩,着力打造我国高寒雪菊的重要产地。下图示意达坂城所在区域山脉走向。
(1)评价达坂城地区打造高寒雪菊重要产地的区位条件。
(2)为促进达坂城地区高寒雪菊种植和雪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1)题,可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要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地形条件回答;同时注意关键词“评价”。第(2)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借鉴东北农业发展方向来分析。一般从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扩大知名度,以及专业化、规模化等角度描述。
[答案]
(1)优势:有雪菊生长所需的最佳海拔(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品质好;深居内陆,环境污染小;有高山雪水灌溉;高海拔地区,病虫害少;光照充足,温差大;内陆高寒地区,地广人稀,可栽种面积广;靠近陇海—兰新铁路,交通便利;靠近乌鲁木齐,面向全国,市场需求大;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劣势:劳动力不足;属于新型产业,技术经验不足等。
(2)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加大雪菊花的药理研究、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创建雪菊规范种植基地,积极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强化管理,合理安排;积极促进雪菊花规模化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等。
13.下左图示意华北某地某一时期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台田模式”(如下右图)是指当地在低洼处挖土成鱼塘,堆土成基台(台田)的一种常见耕作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中地下水埋藏深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说明该地推广“台田模式”的意义。
(3)你认为华北地区是否可借鉴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发展模式?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结合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和走向可知,图示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西部和北部的深度大于东南部。地下水埋藏浅,水位接近地表,易形成盐碱化现象,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地下水埋藏深度可知,西部、北部的盐碱化较东南部略轻。第(2)题,“台田模式”主要是在改造当地低洼地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养殖业和对台田土壤进行淋洗,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第(3)题,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高,目前我国华北地区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等,均不适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推广。
[答案] (1)地下水埋藏较浅,西部、北部地下水埋藏深度较东南部大。影响:地下水距离地表较近,受降水或人类灌溉活动的影响,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形成盐碱土,影响农业生产;东南部的盐碱化程度高于西部和北部。
(2)“台田模式”通过对地形的改造,利用低洼地发展养殖业,同时,加高台田,减少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积累,通过降水和灌溉淋洗盐分,对土壤脱盐,因地制宜地改造和利用了当地的条件,同时通过各生产活动之间物质的循环利用,既获得了经济收益,也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
(3)不可以。华北地区人口密集,不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方式,商品率较低;华北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较低等。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18:18:3242页
- 2019届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地理:选修2021-05-26 16:06:241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6 15:15:3381页
- 【鲁教版】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2021-05-26 13:25:2654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2021-05-26 13:03:245页
-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差2021-05-26 10:34:124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2021-05-26 00:50:33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5-25 23:05:5229页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易2021-05-25 21:41:5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20:36:0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