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 MB
- 2021-05-26 发布
第
1
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
.
经济原因: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
。
不匹配
很不均匀
流动性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
.
我国东西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
经济水平
资源相对贫乏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
我国以
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2)
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3)
提高天然气等
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
我国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北多南少。
(2)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陕甘宁。
煤炭为主
北煤南运
清洁能源
西多东少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
推动
设施
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②
将资源优势转变
为
优势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
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
能源
结构
;
②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及
设施
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效应
将西部地区
的
优势
与东部地区
的
优势
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①
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
改善
;
②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
因
带来
的环境压力
基础
经济
消费
基础
资源
技术
大气质量
植被破坏
【
及时练习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大型工程图,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
①
工程主要是解决
(
)
A
.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B
.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C
.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D
.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2
.
②
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
A
.防洪
B
.发电
C
.灌溉
D
.航运
【
解析
】
第
1
题,图示引黄工程主要供应工业城市,故主要是解决城市工业缺水问题。第
2
题,
②
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其主要作用是防洪,抑制下游地区洪水泛滥。
【
答案
】
1.C
2.A
【
温馨提示
】
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开源节流。具体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资源和跨区域调配资源;防止浪费和污染等。
【
及时训练
】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苏里格天然气田,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成为国家
“
西气东输
”
工程的重要气源,
2009
年
8
月
28
日苏里格气田苏东
13
号集气站建成投运。
据此回答
3
~
4
题。
3
.鄂尔多斯地区将大量向北京等大、中城市供气,此举对天然气输出地区的积极意义是
(
)
A
.缓解东部大城市的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B
.改变当地居民生活能源结构,消除因过度樵采而导致的土地沙化
C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D
.减少城市煤炭消费量,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4
.一般说来,天然气埋藏的地质条件通常为
(
)
A
.向斜构造
B
.断层构造
C
.褶皱构造
D
.背斜构造
【
解析
】
鄂尔多斯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能通过西气东输管道输出,则必然利于资源的开发,以及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可以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天然气多埋藏在背斜构造中。
【
答案
】
3.C
4.D
[
考点精析
]
1
.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如: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
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资源跨
区域
调配
①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②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③
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④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①
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②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③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④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西气东输
工程
(
典例
)
①
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②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①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
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
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
技法点拨
]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
1
.
调配原因:
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如下图:
2
.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
.
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
对点练习
]
1
.
(2012·
安徽高考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
“
北水南调
”
工程和
“
水银行
”
(
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
)
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
“
北水南调
”
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
“
水银行
”
交易统计表。完成
(1)
~
(2)
题。
年份
“
水银行
”
买入
“
水银行
”
卖出
价格
(
美元
/m
3
)
水量
(
亿
m
3
)
价格
(
美元
/m
3
)
水量
(
亿
m
3
)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1)
该州实施
“
北水南调
”
的地理背景是
(
)
①
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
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
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
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1993
年该州
“
水银行
”
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
A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
解析
】
第
(1)
题,水自高处向低处流,因此根据河流流向即可判断该州地势北高南低,故
①
选项错误。北部地区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候相对南部热带沙漠气候区湿润多雨,故
②
选项正确。读图可知该州中部和南部居民点较密集,即可推测出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故
③④
选项正确。第
(2)
题,
“
水银行
”
就是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
1993
年没有运作,只能是该年州内水资源不需要调剂余缺,即当年中南部地区水资源充足。而水资源充足不是人为的调剂,只能是降水的增加。
【
答案
】
(1)B
(2)D
[
考点精析
]
1
.
西电东送工程
概况
线路
(
主力电源
)
对
输入地的影响
对
输出地
的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的电力资源,输送电力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等电力紧缺地区
北线:晋、陕、
内蒙古
(
火电
)
和黄河上中游
(
水电
)
→
环渤海地区
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
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
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
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
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
(
水电
)
→
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
(
水电
)
和黔、滇
(
火电
)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南水北调
(1)
南水北调三线方案图示:
(2)
南水北调三线比较:
调水路线
西线
中线
东线
水源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供水区
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
(
区
)
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
水量与
水质
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
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
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
地势对调水线路的
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
可用
设施
差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3.
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
运
煤通道
通往
东北
集通线、京包
—
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
华北
京包
—
京沈线、大秦线
(
在秦皇岛港出口
)
、石太
—
京石
—
京沪线
(
在天津港出口
)
、陇海线
(
在连云港出口
)
等
南北运
煤通道
宝成
—
成昆线、同蒲
—
太焦
—
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
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
技法点拨
]
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评价思路
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分析。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
[
对点练习
]
2
.
(2013·
江苏地理
)
为缓解
“
昆明水少、滇池水脏
”
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
(1)
~
(2)
题。
(
双选
)
(1)
“
滇池水脏
”
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
)
A
.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
.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
.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
.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
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
)
A
.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
.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
.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
.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
解析
】
第
(1)
题,利用
“
昆明水少
”
的信息及图示概况注记,可知滇池流域面积相对水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稀释作用弱。水体更新周期长短还与水体总量有关,注记显示滇池水体总量大,这也增加了其更新周期。第
(2)
题,引金沙江的水入滇,一方面缓解昆明的用水紧张;另一方面增加滇池汇入水量,提高滇池水体的自净能力。
【
答案
】
(1)AC
(2)BD
资源调配线路示意图的判读
资源调配路线图通常以某一资源或能源调配为背景,考查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的意义等。结合相关考题,对于该类示意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
.结合位置判断路线及调配资源
如上面例题,要充分联系图中的经纬线,先去判断线路的名称,再去判断调配的资源。再如下图,
A
、
B
两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
由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
A
国为俄罗斯、
B
国为中国,故可判断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石油或天然气。
2
.
对比输入地和输出地,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需矛盾。即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和华北。
3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1)
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弯曲的原因,如西气东输线路图,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线路也会发生弯曲。
(2)
充分考虑工程难度、需求程度等决定一些线路开工的早晚,如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始。
4
.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的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起点、沿线、终点三个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原因进行分析。
【
判读应用
】
(2012·
江苏地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
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
2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
52
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1%
,有
2
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
2014
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
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
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
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
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
解析
】
第
(1)
题,对比两大调水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须明确世界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知识;调水耗能主要用于从低处向高处的抽水,对比两调水工程沿线的高程分层设色即可对比单位调水量耗能多少。第
(2)
题,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影响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第
(3)
题,节水措施主要从提高单位水体利用率、降低产业水资源需求和提高节约意识三个方面阐述。
【
答案
】
(1)
(2)
满足生活用水
(
或促进社会发展
)
;促进工农业发展
(
或促进经济发展
)
;改善生态环境。
(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水价;提高节水意识等。
调水工程
我国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
北水
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
量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地势起伏较小
(
或地势南高北低
)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6 15:39:413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世界地2021-05-26 01:10:206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讲2021-05-25 23:44:0928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北美(242021-05-25 19:39:482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5 18:53:131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5-24 23:34:0035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4 12:43:173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2 20:36:0656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2 13:22:353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1 18:46:5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