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1-05-26 发布
宜兴市凌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语文学案
授课时间:2011-4-11 执笔人:蒋盈 审核人:语文备课组
十五、松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概括松鼠的特征
2.通过比较,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自觉养成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走进作者: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生于法国蒙巴尔城的贵族家庭。法国博
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十几岁时,布丰在
父亲的意愿下学习法律。26岁入法国科学院,后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被法兰西
学院接受为院士。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
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
正音、辨字:
xùn( )良 jiǎo( )健 帽yīng( ) qiào( )起来
歇( )凉 榛( )子 榉( )实 橡lì( ) zhé( )伏
ruì( )利 分chà( ) tái( )xiǎn( ) 圆zhuī( )形
灰hè( )色 shū( )理
辨义:
1.驯良: 2.矫健: 3.蛰伏
整体感知:
1.松鼠的特点:
2.概括各段要点的关键:【抓中心句,重点是开头句和结尾句】。
第1段: 。
第2段: 。 第3段: 。
第4段: 。 第5段: 。
第6段: 。
本文的结构是
3.理清写作顺序:松鼠的三个特征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4、认真阅读课文,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松鼠的三个特征的?(概括)
(1)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松鼠的“漂亮”? 面容、
(2)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松鼠的“驯良”?活动的范围、
4
(3)文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松鼠的“乖巧”?过水方法、
宜兴市凌霞实验中学七年级(下)语文学案
授课时间:2011-4-12 执笔人:蒋盈 审核人:语文备课组
十五、松鼠(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品析语言:精读第2、3、4、5段,分析文中相应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根据问题回答
1.“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句中的“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体会句中“经常”的作用。
3 .“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句中的“从不”能删去吗?为什么?
4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出东西”。 句中“好像”能否删去?为什么?
5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理解“有人说”的作用。
6.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理解“通常”作用。
4
精读课文,品析语言:
文章还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形象。精读第2、3、4段,分析文中相应句子,体会文章的生动性。
练习:根据问题回答(理解句中加点字的作用)
1、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2、……,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4、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4
探究题:从谋篇布局来说,同一内容理应放在一起介绍,显得条理豁然,而本文为什么把松鼠吃食物拆开来放在第 2,3 自然段中说明呢?
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