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00 KB
- 2021-05-26 发布
- 1 -
雅礼中学 2020 届高三六月一模生物试题
1.湖南医学专家曾家修教授首创了纯天然可吸收胶原蛋白手术缝合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 胶原蛋白的元素组成与胆固醇相同
B. 胶原蛋白可被人体细胞吸收利用
C. 胶原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线粒体参与
D. 变性后的胶原蛋白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呈紫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蛋白质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特性,然后对选项逐
一判断。
【详解】A、胶原蛋白属于蛋白质,其元素组成有 C、H、O、N,有的还有 S,而胆固醇属于脂
质,元素组成只有 C、H、O,A 错误;
B、蛋白质为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成为各种氨基酸,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和利用,B 错误;
C、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线粒体供能,C 正确;
D、变性后的胶原蛋白的肽键未断裂,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但不需要水浴加热,D
错误。
故选 C。
2.生物学研究中,通常用直观的曲线图来反映实验结果,对下图生物学意义分析错误的是
( )
A. 若 X 为 K+的浓度,则 Y 可表示为 K+进入红细胞的速率
B. 若 X 为底物浓度,则 Y 可表示为酶量一定时,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
C. 若 X 为 O2 浓度,则 Y 可表示为植物根尖细胞吸收 K+的速率
- 2 -
D. 若 X 为光照强度,则 Y 可表示为叶绿体释放 O2 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含义,在一定的范围内,Y 值随 X 的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Y 值逐渐保持
稳定。在 Y 达到最大值前,主要受 X 因素的影响;在 Y 达到最大值后,主要受除 X 以外其他
因素的影响。
【详解】A、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随 K+浓度的增大而增
大,但由于载体蛋白的数量以及能量供应的限制,运输速率会达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符合
曲线图情况,A 正确;
B、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增加,但由于酶量有限,反应速率在升
高到一定程度后会达到最大值,不再上升,符合曲线图情况,B 正确;
C、植物根尖细胞吸收 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其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过程,
但当 O2 浓度为 0 时,也可以通过细胞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此时 K+的吸收速率不为 0,与图示曲
线不符,C 错误;
D、叶绿体释放 O2 的速率为真实光合作用速率,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由
于光合色素的含量、CO2 浓度等其他因素的限制,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大,而保持稳定,符
合曲线图情况,D 正确。
故选 C。
3.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这些同位素示踪实验中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 )
A. 给马铃薯提供 14CO2,则其块茎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 14C2H5OH
B. 给洋葱根尖细胞提供含 3H-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C. 利用 15N 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
性
D. 小白鼠吸入 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 H2
18O,呼出的 CO2 也可能含有 18O
【答案】D
【解析】
【分析】
- 3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在生物课本中:分泌蛋白的形成过
程、光合作用中水的来源和二氧化碳的转移途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
制等均利用了该手段。
【详解】A 、给马铃薯提供 14CO2 , 14C 在马铃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
14CO2→14C3→14C6H12O6,块茎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 会分解形成 14C3H6O3,A
错误;
B、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 RNA 合成的原料,RNA 的合成发生在基因表达形成蛋白质的转录过程
中,所有的活细胞均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洋葱根尖吸收的含 3H 合成标记的尿嘧啶核糖
核苷酸,放射性不仅仅分布在分生区细胞中,B 错误;
C、利用 15N 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
蛋白也具有放射性,C 错误;
D、关于呼吸作用元素的去向分析:
所以 18O2 标记以后放射性元素首先出现在水中,随后水又参与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中也
有放射性,D 正确。
故选 D。
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 单细胞动物既不具有体液调节,也不具神经调节
C. 代谢产物也可能成为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
D.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 4 -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详解】A、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
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A 正确;
B、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无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而没有神经调节,B 错误;
C、细胞代谢产生的 CO2 可通过血液(体液) 运输到达其作用部位,进而对呼吸活动进行调节,
因此与激素一样,CO2 也可以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体液调节,C 正确;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如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激素
释放激素,D 正确。
故选 B。
5.某种猫的雄性有两种毛色:黄色和黑色,雌性有三种毛色:黄色、黑色、黑黄相间。基因
分析表明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假设每组杂交产生的子代数目
足够多,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黑色猫和黑色猫杂交,子代全部为黑色猫
B. 黄色猫和黄色猫杂交,子代全部为黄色猫
C. 黑色猫和黄色毛杂交,子代一定会有黑黄相间猫
D. 黑黄相间猫与雄猫杂交,子代不一定有黑黄相间猫
【答案】D
【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
- 5 -
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 XY 型和 ZW 型,XY 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
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黄色和黑色是猫的一对相对性
状,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根据题干信息,雄性有两种毛色,雌性有黄色、黑色和黑黄相间
三种颜色可知,雄性的黄色和黑色是纯合子,雌性的黄色和黑色是纯合子,雌性的黑黄相间
是杂合子,据此答题。
【详解】A、黑色猫和黑色猫杂交,都是纯合子,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后代都是黑色猫,A 正
确;
B、黄色猫和黄色猫杂交,都是纯合子,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后代都是黄色猫,B 正确;
C、黑色猫和黄色毛杂交,后代雌性会出现杂合子,表现出黑黄相间,C 正确;
D、黑黄相间猫无论与黑色还是黄色雄猫杂交,子代都会出现黑色、黄色、黑黄相间这三种猫,
D 错误。
故选 D。
6.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棉田害虫。某地农业部门提出,通过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将
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放养赤眼蜂能够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棉田中的能量利用率
B. 放养赤眼蜂既改变了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又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若棉田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过多地流入棉铃虫,则该生态系统可能不能处于稳态
D. 与喷洒高效农药相比,放养赤眼蜂的优点之一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害动物的防治包括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通过放养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的防治方
法属于生物防治。
【详解】A、放养赤眼蜂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
类最有益的部分,A 错误;
B、放养赤眼蜂增加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且有利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
C、若棉田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过多地流入棉铃虫,则可能使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C 正确;
D、放养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比优点之一是不会污染环境,
D 正确。
- 6 -
故选 A。
7.为研究植物的盐害和抗盐性,科研人员对欧李(一种极具抗逆性的野生树种)采用高浓度
的 NaCl 溶液处理,并发现欧李体内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受阻,根系生长不良,叶片
萎蔫,植株矮小;同时还测定了植物体内的 SOD(一种清除机体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氧自由
基不可缺少的活性蛋白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片萎蔫的原因是植物在高浓度的土壤溶液中阻碍了根对__________的吸收。
(2)根据实验研究分析高盐胁迫下导致植物产量低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3)试推测耐盐植物在高盐胁迫下植物 SOD 活性会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此外
植物还可通过脯氨酸大量积累来______________抗盐性。
(4)请描述高盐胁迫下植物三种呼吸强度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分 (2).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受阻; 气孔关闭,CO2 供应不足
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呼吸强度增强等 (3). 升高 (4). 高活性的 SOD 能清除氧自由基,
从而缓解氧自由基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5). 提高 (6). 随处理时间延长,总呼吸速率
和交替呼吸速率增加,细胞色素呼吸速率下降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高盐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图中的处理方法
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时间,因变量是总呼吸速率、交替呼吸速率和细胞色素呼吸速率,
其他属于无关变量。
- 7 -
【详解】(1)植物在高浓度的土壤溶液中会失水导致叶片萎蔫。
(2) 根据实验研究高盐胁迫下植物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受阻,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
下降,同时高盐导致土壤渗透压过大,导致植物吸水困难。这种生理性干旱会导致气孔导度
减小,从而影响到 CO2 的吸收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此外高盐胁迫导致植物的总呼吸速率增加,
也会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从而导致产量降低。(此外从根系、叶等方面的合理分析也可得分)
(3) 耐盐植物在高盐胁迫下植物 SOD 活性会升高,原因是 SOD 能清除机体代谢产生的有害
物质氧自由基,其活性升高能缓解氧自由基对植物的毒害作用。SOD 活性蛋白酶的合成需要脯
氨酸的原料参与,脯氨酸的大量积累也能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4)从图可知:随处理时间延长,总呼吸速率和交替呼吸速率增加,细胞色素呼吸速率下降。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高盐浓度对植株的盐害以抗盐性的影响,通过题干
和题图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获取结论
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8.为了研究生长素的作用与不同组织细胞、细胞年龄的关系,某研究团队以豌豆为实验材料
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1)取 10 只培养皿,依次贴上 A 水、A1、A5、A10、A100、B 水、B1、B5、B10、B100 的标签(注:1、
5、10、100 的单位为 ppm)。按标签名注入 20ml 相应浓度的 IAA 溶液、蒸馏水。
(2)选择生理状况相似的 30 棵豌豆幼苗按图一所示切取等长的 A 段和 B 段并纵劈。将纵劈
后的 A、B 各 3 段分别置于同一浓度的 A、B 培养皿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分析:
①A 组切段在 5ppm 和 10ppm 的 IAA 溶液中呈现凸形弯曲,如图二所示,这表明该浓度 IAA 对
豌豆幼苗上部表皮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_____(大于、等于、小于)上部薄壁细胞,由此得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中,A 切段弯曲的情况和程度又有所不同,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________
- 8 -
有密切关系。
③在 5ppm 和 10ppm 的 IAA 溶液中,B 切段的弯曲程度小于 A 切段,推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将各培养皿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各切段的生长状
况 (2). 大于 (3). 不同组织细胞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
对不同组织细胞的影响不同) (4). 浓度 (5). 生长素的作用与年龄有关,A 切段的细
胞年龄小于 B 切段,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敏感
【解析】
【分析】
结合题图可知,切段的弯曲生长与否取决于薄壁细胞和表皮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详解】(3)该实验在进行了分组、编号、处理后,要将各培养皿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各切段的生长状况。
(4)①由图示可知,切段弯向内侧即薄壁细胞一侧,说明切段的外侧即表皮细胞的生长快于
薄壁细胞的生长,表明该浓度 IAA 对豌豆幼苗上部表皮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上部薄壁细
胞,由此得出结论:不同组织细胞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
组织细胞的影响不同)。
②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中,A 切段弯曲的情况和程度又有所不同,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
密切关系。
③由于 A 切段位于幼苗上部,B 切段位于幼苗下部,所以 A 切段的细胞年龄小于 B 切段。在
5ppm 和 10ppm 的 IAA 溶液中,B 切段的弯曲程度小于 A 切段,推测原因是生长素的作用与年
龄有关,A 切段的细胞年龄小于 B 切段,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敏感,所以弯曲程度大于 B 切段。
【点睛】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部位的生理作用可能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部位
的生理作用可能不同。
9.生态学家针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的能量约为 1019KJ,这些能量大约只有 1%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
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方法提高太阳能利用效
率(至少答出两条)。
(3)羊吃草获得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_,另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和流向下一个营
养级。能量沿着食物链只能单向流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4)生态学家发现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没有超过五个营养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
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及营养结构) (2).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施用农家肥、采
用人工改良或选育光能利用率高的作物 (3). 分解者 (4). 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进
行,而食物链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是单向的) (5). 能量流动
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越多,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越少,
不足以维持更高营养级物种的生存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其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2)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施用农家肥、采用人工改良或选育光能利用
率高的作物等方式提高光能利用率。
(3)羊吃草同化的能量用于呼吸作用和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而后者部分流向分解者,部分流
向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而食物链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一般无法逆转,
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的特点。
(4)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营养级过多会导致能量流失过多,高营养级无
法获得足够的能量。
【点睛】同化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量=流向下一营养
级+流向分解者+暂时未利用。
10.野生型果蝇为红眼长翅的纯合子,某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诱变得到一只白眼卷翅的雄果蝇,
用该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杂交,得到 F1 雌雄均有红眼长翅:红眼卷翅=1:1,让 F1 红眼卷翅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 F2,F2 的表现为红眼卷翅:红眼长翅:白眼卷翅:白眼长翅=6:3:2:1,并
且白眼全为雄性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卷翅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长翅和卷翅基因位于_______(常/X)染色
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上述实验中 F2 果蝇的长翅和卷翅比例的出现,有两种假说:
①假说一:卷翅的的显性纯合子致死;
②假说二:含显性基因的_________(雌配子或雄配子)只有一半的受精能力。
请利用 F2 中的果蝇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验证上述假说(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 1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卷翅 (2). 常 (3). F2 的果蝇表现为红眼卷翅:红眼长翅:白眼卷
翅:白眼长翅=6:3:2:1,为 9:3:3:1 的变式,与果蝇红、白眼基因自由组合,而红、白眼基
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故长翅和卷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4). 雌配子 (5). 选择 F2 的
一只卷翅雌果蝇和长翅雄果蝇(或 F2 的卷翅果蝇相互交配)进行杂交,产生数量足够多的后
代,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后代卷翅:长翅=1:1(卷翅:长翅=2:1),则假说一正确;
若后代卷翅:长翅=1:2 或全为卷翅(卷翅:长翅=70:18/35:9),则假说二正确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让 F1 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 F2,F2 的表现为红眼卷翅:红眼长翅:白眼卷
翅:白眼长翅=6:3:2:1,并且白眼全为雄性果蝇,可推测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卷翅对长翅显
性,且控制该眼色的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根据 F2 的性状分离比推测控制两种性状的基
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控制翅型的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F1 红眼卷翅雌雄果蝇相互交配, F2 代既有卷翅又有长翅,则卷翅对长翅为显性,
F2 的眼色与性别关联,是伴性遗传,即与眼色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F2 的果蝇表现为红眼
卷翅:红眼长翅:白眼卷翅:白眼长翅=6:3:2:1,为 9:3:3:1 的变式,与果蝇红、白眼基因
自由组合,而红、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故长翅和卷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对于上述实验中 F2 果蝇的卷翅和长翅的比例为 2:1,有两种假说:
①假说一: 卷翅的的显性纯合子致死;
②假说二:由于亲代卷翅雄性果蝇与长翅雌性果蝇杂交(只考虑翅型),得到 F1 雌雄均有红眼
长翅:红眼卷翅=1:1,说明亲本雄性为杂合子,雌性为隐性纯合子,且只能是雌配子一半致
死,否则其后代长翅与卷翅的比例不是 1:1,为了验证上述假说,可用杂交实验的方法进行
验证,同时要选择卷翅的雌果蝇进行杂交,故实验设计如下:
选择 F2 的一只卷翅雌果蝇和长翅雄果蝇进行交配,产生数量足够多的后代,统计后代的表现
型及比例。
若后代卷翅:长翅=1:1,说明卷翅果蝇中无纯合子,则假说一正确;
若后代卷翅:长翅=1:2,说明卷翅雌果蝇产生的含有显性配子中有一半致死,即假说二正确。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测交的实际应用是解
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 11 -
11.玉米不仅是遗传学上重要的研究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
醋酸、果糖等,相关的流程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传统酿酒中,发酵瓶____(是/否)需要严格的灭菌处理,理由是_____。酵母菌和醋酸
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分解这种物质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的
活性尤为重要,黑曲霉孢子可产生葡萄糖苷酶,为使秸秆的利用率更高,常常采用_____法固
定黑曲霉孢子。pH 值对游离黑曲霉孢子和固定化黑曲霉孢子凝胶珠中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
结果如下图所示(通过最终形成的葡萄糖,即转化率来测定),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玉米中淀粉的含量比较高,利用葡萄糖异构酶等酶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得到高果糖
浆。生活中常用高果糖浆代替蔗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否 (2). 在缺氧、呈酸性的环境中,酵母菌可以生存,而大多数的微
生物因为受到了抑制而不能生长 (3). 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4). 纤维素 (5). 包埋 (6). pH 为 4.5 左右,转化率(酶的活性)最高 (7). 固
定化的黑曲霉孢子产生的酶比游离孢子产生的酶 pH 适宜范围更大 (8). 高果糖浆不会像
蔗糖诱发肥胖、糖尿病等(高果糖浆对人类更有益)
【解析】
【分析】题图利用玉米秸秆酿酒和酿醋,还可利用玉米淀粉生产高果糖浆,充分利用了玉米;
(2)图自变量为 pH 和孢子是否固定化处理,因变量为转化率(或酶活性)。
- 12 -
【详解】(1)传统酿酒中,发酵瓶不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因为缺氧且呈酸性的环境中,
酵母菌可以生存而其他微生物的生存受抑制;酵母菌为真菌,醋酸菌为细菌,两者最主要区
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玉米秸秆的主要组成为纤维素;固定细胞通常采用包埋法;据图可知,pH 为 4.5 左右,
转化率(酶的活性)最高;固定化的黑曲霉孢子产生的酶比游离孢子产生的酶 pH 适宜范围更
大。
(3)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诱发肥胖、糖尿病等,对人类更有益。
【点睛】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一般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
12.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调研并做了重要讲话,其中要求全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更加有效推
进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稳定达标,推进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
染协同防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因素分析,若要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原理,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在西部农田管理措施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为生产无污染的食品,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替代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方法,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
(4)发展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如蔗基鱼塘)以及一系列的生态工程建设,在发展经济和保
护生态之间,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系列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
的____价值。
【答案】 (1). 水 (2). 物种多样性 (3). 自我调节能力(稳定性) (4). 使
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农作物(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 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6).
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 (7). 间接
【解析】
【分析】
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
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
率,减少环境污染。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 13 -
【详解】(1)西部地区水资源缺乏,而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从生态学上分
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首先必须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因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生态学原理所
主要是物种多样性原理;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在农田管理措施中,除草、治虫的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
农作物。为生产无污染的食品,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替代使用化学杀虫剂
的方法,一是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或生物治虫),二是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采用基因工
程的手段,将抗虫基因转入农作物中,形成具有抗虫性的新品种。
(4)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
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
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建
设工程主要目的是生态效益,即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建设目的和原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影响生态环
境的因素,识记生态工程的原理,并能够结合实例准确应用,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自
动调节能力之间的联系,再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 14 -
相关文档
- 广东省惠州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英2021-05-26 15:22:5526页
- 开卷教育联盟全国2020届高三模拟考2021-05-26 10:49:4623页
- 山西省大同市煤矿第二学校2020届高2021-05-26 02:56:0327页
- 山西省大同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文2021-05-26 01:23:3113页
- 开卷教育联盟全国2020届高三模拟考2021-05-25 22:12:1024页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2021-05-25 17:04:1912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5-25 15:33:0928页
- 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二2021-05-25 11:33:5927页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届高三62021-05-25 11:25:4214页
- 上海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1数学试2021-05-25 01:30:1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