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50 KB
- 2021-05-26 发布
第 2 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有的是无机分子,有的是有机分子
B.激素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代谢过程从而调节生命活动
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解析激素是有机信号分子;激素的作用是影响细胞内原有的生命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各项
生命活动;激素随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被靶细胞接受并起作
用后就被灭活,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平衡。
答案 D
2.如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泌细胞 分泌物 靶细胞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B.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
解析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胰高血糖素能
促进肝糖原分解,但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所以其靶细胞不可能是肌肉细胞;血液中甲状腺激素
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靶细胞可以是垂体细胞;垂体细胞
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靶细胞是性腺细胞。
答案 C
3.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
B.人体在进食后 4 h 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
D.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
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
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 项正确;进食后 4h 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
原不能补充血糖,B 项错误;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 项正确;肝糖原分解
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D 项正确。
答案 B
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解析人体进食后淀粉等糖类被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上升,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
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 D
5.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解析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
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答案 D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管理甲状腺分泌激素
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
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直接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作用于甲状腺,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答案 A
7.下列有关动物体内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B.被手术切除性腺的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C.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D.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解析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组织细胞;被手术切
除性腺的动物性激素分泌减少,反馈调节的结果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多;延长光照可通
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产蛋率;垂体功能受损影响促甲状腺激素
的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机体产热能力降低。
答案 B
8.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均为蛋白质 ②均由活细胞产生 ③均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④均由内
分泌腺分泌 ⑤产生不正常时都可能引起疾病 ⑥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解析只有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人体内激素只能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活细胞均
可产生酶(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酶有催化作用,而激素只能改变细胞代谢水平以实现调
节功能。
答案 D
9.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 目
测定
值
参考范
围
单位
甲状腺激
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解析化验结果显示此人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则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此人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糖
尿病,所以此人的血糖含量要高于正常人;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较
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由于胰岛素
含量低,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答案 C
10.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
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
方式是 。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其意义是 。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
的相应变化是 。
解析(1)胰岛素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其运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由题意可知,葡
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能量,所以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
助扩散。(2)胰岛素是体内唯一一种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量
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则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
被利用,使血糖浓度降低。(3)据题意可知,胰岛素能使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
说明脂肪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之一。(4)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机体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
糖浓度下降,当降到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答案(1)胞吐 协助扩散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3)
是 (4)先升高,后降低
能力提升
1.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 a、b、c 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解析午餐后,人体中的血糖含量先上升,为 a 曲线,然后胰岛素含量上升,为 b 曲线,而胰高血糖素
分泌减少,为 c 曲线。
答案 C
2.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 B 细胞,乙表示胰岛 A 细胞
C.结构①可通过有关神经,直接调控甲的分泌
D.c 与 b 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解析由图分析,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甲(胰岛B细胞)分泌胰
岛素,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促进乙(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调控甲分
泌激素;胰岛素(b)降低血糖,肾上腺素(c)升高血糖,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为拮抗作用。
答案 D
3.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体内激素③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 3 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解析示意图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一个变式图,根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图解可判断:图中①
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代表促甲状腺激素,③代表甲状腺激素;图中只有③→下丘脑、③
→垂体 2 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和发
育。
答案 C
4.(多选)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
(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之处有( )
A.为使反应现象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一致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昏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进一步观察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小鼠进
行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
组一致,排除实验结果不是由溶剂引起的;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活性;当给刚
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
惊厥是由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引起的,应该对一半的实验动物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糖恢复正常,
而另一半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答案 ABD
5.(多选)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
射多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机体产热增加
B.体重快速增加
C.进食量明显减少
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代谢过程,因此机体产热增加,对氧气的需求更敏感,进食量加大,体重
减轻。
答案 AD
6.回答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问题。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 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
糖的吸收属于 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
过程的动力来自 (填“葡萄糖浓度差”或“ATP 的分解”)。
(3)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为 3.9~6.1 mmol/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
胞分泌的 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 的分解,使血糖含
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 6.1 mmol/L 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从而导致 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后尿液颜色
呈 。
(5)当体内血糖浓度低于 3.9 mmol/L 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
是
。
解析(1)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不仅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
消耗能量。(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则为被动运输,主要靠葡萄糖的浓度差。(3)
机体长时间运动,血糖不断被消耗,导致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它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
血糖升高。(4)当血糖浓度高于 6.1mmol/L 时,部分葡萄糖在随尿液排出体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
量的水分,导致尿液增多。而尿液中的葡萄糖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后呈现砖红
色。(5)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当人体血糖含量低于
3.9mmol/L 时,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从而出现头昏现象。
答案(1)载体 主动运输
(2)葡萄糖浓度差
(3)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4)尿量 砖红色
(5)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
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7.如图表示某种雌性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 A 是 ,结构 C 是 ;结构 A、B、C 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
功能的是 (填字母)。物质 b 是 ,
物质 e 是 。
(2)过程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细胞质受体、核受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物质
属性及功能相似,因此,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的物质成分是 ,导致细胞质受体
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
是 。
(3)如果 C 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试简要说明理
由。 。
解析雌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A、B、C 分别是下丘脑、垂体和卵巢;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直接决定了受体的种类不同;
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答案(1)下丘脑 卵巢 A 促性腺激素 mRNA (2)自由扩散 蛋白质 氨基酸的种类、数
量、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3)能 当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时会反馈抑制垂体的
活动
相关文档
- 【生物】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8-22021-05-26 11:51:4121页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质量2021-05-26 11:50:174页
-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2021-05-26 11:50:0118页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2021-05-26 11:49:5613页
- 中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阶段检测1(附2021-05-26 11:42:258页
- 2019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Wheredi2021-05-26 11:41:3252页
-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2021-05-26 11:38:534页
- 2020秋新教材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2021-05-26 11:38:4013页
- 电梯电气装置接地电阻检测记录2021-05-26 11:31:431页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黔之2021-05-26 11:31: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