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9.00 KB
- 2021-05-26 发布
信阳一高 2020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过关练:匀变速直线
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析版)
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t=0 时,两车间距为;时刻,
甲、乙两车相遇。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内甲车在前, 时间内乙车在前
B.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 2 倍
C.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D.
2.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 50Hz 的
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 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
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
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
4~6m/s2 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 )
A. B.
C.2.5s D.12.5s
3.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6 s 末在途中相遇,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可以确定( )
5
3 s 25
3 s
A.t=0 时甲在乙的前方 54 m 处
B.t=0 时乙在甲的前方 27 m 处
C.6 s 之后两物体不会再相遇
D.6 s 之后两物体还会再相遇
4.如图所示为 A、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A 质点的图象为直
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 C、D 坐标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 相遇一次
B.t1~t2 时间段内 B 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 A 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
C.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 t1~t2 时间内的中间时刻
D.A 在 B 前面且离 B 最远时,B 的位移为
5.A、B 两球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x-t)图
像,图中 a、b 分别为 A、B 两球碰撞前的图线,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图线.若 A 球的
质量 ,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 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3 kg·m/s
B.碰撞过程 A 对 B 的冲量为-4 N·s
C.碰撞前后 A 的动量变化为 4kg·m/s
D.碰撞过程 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10 J
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 16 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 4 s,第二
段用时 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
7.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x=0.5t+t2(m),则当物体的速度
为 3 m/s 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A.3 s B.2.5 s C.1.25 s D.6 s
8.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
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 7 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 A 以恒定速
率 360 km/h 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
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 B 车,当 A 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 s 处时,B
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 360 km/h 时恰好遇到 A 车,两车连锁并打开
乘客双向通道,A、B 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 车匀减
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 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则( )
A.无论 B 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s 是相同的
B.该乘客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
C.若 B 车匀加速的时间为 1 min,则 s 为 4 km
D.若 B 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5 m/s2,则当 B 车停下时 A 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 1 km
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 A、B、C 三点,位移 xAB=xBC,已知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m/s,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2m/s,那么,物体通过 B 点的
瞬时速度大小( )
A.8 m/s B.9m/s C.10 m/s D.11 m/s
10.一质量为 m 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通过频闪照片分析得知,滑块在最开始 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 2 s 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 1 s 内的位移为 2.5 m,由此可求得( )
A.滑块的加速度为 5 m/s2
B.滑块的初速度为 5 m/s
C.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 3 s
D.滑块运动的总位移为 4.5 m
11.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B、C 三点,测得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4s,经过 B 的瞬时速度为 11m/s,从 B 到 C 的时间为 6s,到达 C 点的瞬时速度为
20m/s,求:
(1)质点经过 A 点时的速度大小;
(2)质点从 A 点到 C 点的位移大小.
22 m/s3
24 m/s3
28 m/s9
216 m/s9
12.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在同一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甲以初速度 v1=16m/s,
加速度 a1=2m/s2 做匀减速运动,乙以初速度 v2=4m/s,加速度 a2=1m/s2 做匀加速运
动.求:
(1)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者间的最大距离;
(2)两车再次相遇所需的时间.
13.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
个 10 s 内,火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 8 节车厢和 6 节车厢,每节车厢长 8 m(相邻车厢连
接处长度不计),求:
(1)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2)这 20 s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人刚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14.在 t0=0 时刻,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 s=200m 的两地,同时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
行驶,甲车在前,以 v1=10m/s 的初速度,大小为 a1=0.50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乙车在后,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2 做匀加速运动,求:
(1)从 t0=0 时刻起,甲车道停止运动经过的时间 t1;
(2)如果乙车要在甲车停止前追上甲车,其加速度 a2 应满足的条件;
(3)若乙车的加速度 a2=2.0m/s2,求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的最远距离.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由图知在 0~t0 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 A
错误;0~2t0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 ,乙车平均速度 ,所以 B 错误;由
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 S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 ABC 的面积
对应位移 S0∕3,所以可求三角形 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 S0∕6,所以 0—to 时间内甲
车发生的位移为 s=S0+ S0∕6,得 s0=s,故 D 正确;2t0 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
为三角形 ABC 的面积即 S0∕3,所以 C 错误。
2.C
【解析】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小时,刹车时间最长,故 ,故选 C.
3.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得到 t=6s 时,甲的位移大小为 x 甲
=×9×6m=27m,乙的位移大小为 x 乙=9×6m=54m,6s 末甲乙相遇,则在 t=0 时甲在乙的前方
27m 处.故 A 正确,B 错误.由于 6s 之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物体不会再相遇.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AC.
考点:v-t 图线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 v-t 图线的物理意义,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等于位移,来求
解两物体出发点相距的距离。
4.C
【解析】
试题分析: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故 A 正确;由图可知,0~t1
时间段内 B 的纵坐标比 A 的纵坐标大,所以 B 在前 A 在后,t1~t2 时间段 A 的纵坐标比 B
的纵坐标大,A 在前 B 在后,故 B 错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B 图线的切线斜
00 0 10 2.54
vt s sa
− −= −= =
率不断增大,而且 B 图线是抛物线,有 x=kt2,则知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斜率相等时刻为 t1~t2 时间段的中间时刻,故 C 正确。当 AB 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
A 的位移为 ,故 D 错误。
考点:x-t 图像
【名师点睛】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位移图象并
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5.D
【解析】
【详解】
A、由 s-t 图像可以知道:碰撞前 A 的速度为 ;
碰撞前 B 的速度 ,
碰撞后 AB 的速度为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
代入速度值可求得:
所以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故 A 错误;
B、碰撞时 A 对 B 所施冲量为即为 B 的动量变化量 故 B 正确;
C、根据动量守恒可知 ,故 C 正确;
D、碰撞中 A、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故 D 正
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 A
【点睛】
结合图像求出碰前碰后的速度,利用动量守恒求出 B 的质量,然后根据定义求出动量的变
化量。
6.B
【解析】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2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0-4s 内的平
均速度: ,5s 时的瞬时速度等于 4-6s 内的平均速度: ,
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2+1s=3s,根据加速度定义可得:
,故 B 正确,ACD 错误。
7.A
【解析】
根据 x=v0t+at2=0.5t+t2 知,初速度 v0=0.5m/s,加速度 a=2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v=v0+at 得,
t= =1.25s.故 A 正确,B、C、D 错误.
8.D
【解析】
试题分析:B 加速度越大,加速度到 360km/h 的时间越短,相应 A 的运动时间越短,由于 A
是匀速运动,故时间越短 s 越小,故 A 错误;从襄阳到潜江间一共间隔四个站,故一共节
约 4 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故 B 错误;若 B 车匀加速的时间为 1min,则此时间内
A 的运动位移为: ,故 C 错误;B 由 减速到 0
的时间为: ,位移为: ,A 的运动位移为:
,故则当 B 车停下时 A 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 ,故
D 正确.
考点:考查了运动学公式的应用
【名师点睛】该题的关键是要抓住 AB 的运动状态,A 一直是匀速直线运动,B 经历匀加速,
匀速,匀减速三个阶段,完成乘客的上车下车.
9.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 AB、BC 两段过程分别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列方程,
得出 A、B、C 三点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根据 AB 段和 BC 段的平均速度与 A、B、C 三点
的速度列式,联立求出 .
设质点在 A、B、C 三点的速度分别为 vA,vB,vC,根据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3m/s,可以得
到: ①,根据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6m/s,可以得到 ②,设
AB=BC=x,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所以有: ③,联
1
16m 4m/s4sv = = 2
16m 8m/s2sv = =
22 1 8 4 4= = m/s3 3
v va t
− −= ∆
立三式可得 ,C 正确.
10.CD
【解析】
【详解】
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运动总时间为 t,把物体运动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
线运动,则最后 2s 内位移为: ,最初 2s 内位移为:
,又因 ,则有 ,解得:总时
间 t=3s,故 C 正确 ;第一秒的位移为: ,所以 ,解得
,故 A 错误;总位移 ,故 D 正确; 滑块的初速
度 ,故 B 错误。
11.(1)5m/s(2)125m.
【解析】
【详解】
(1)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对于 AB 段,有 vB=vA+at1,代入数据得:vA=5m/s.
故经过 A 点的速度为 5m/s.
(2)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4s,从 B 到 C 的时间为 6s,所以 A 到 C 的时间是 10s,由位移公
式得:xAC=vAt+at2=5×10+×1.5×102=125m
【点睛】
该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
度时间公式 v=v0+at 和位移公式 x=v0t+at2.
12.(1)两车在此相遇前两者间的最大距离为 24m;(2)两车在此相遇所需的时间为
8s.
【解析】
(1)二者相距最远时的特征条件是:速度相等,即 v 甲 t=v 乙 t
v 甲 t=v 甲-a 甲 t1;v 乙 t=v 乙+a 乙 t1,得:t1= =4 s
相距最远 Δx=x 甲-x 乙=(v 甲 t1-a 甲 t12)-(v 乙 t1+a 乙 t12)=24 m。
2
1
1 22s at a= =
2 2
2
1 1 ( 2) 2 22 2s at a t at a= − − = − 2 1 21s s =: : 2 2 4at a a− =
2 2
3
1 1 1(2 )2s at a t= − − 9 4 5a a− =
21 /a m s= 21 1 1 9 4.52 2x at m m= = × × =
0 1 3 / 3 /v at m s m s= = × =
(2)再次相遇的特征是:二者的位移相等,即
v 甲 t2-a 甲 t22=v 乙 t2+a 乙 t22,代入数值化简得 12t2-t22=0
解得:t2=8 s,t2′=0(即出发时刻,舍去)
13.(1)0.16m/s2 (2)5.6m/s (3)7.2m/s
【解析】
(1)由题知,火车做匀加速运动,设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a,L=8 m
,即 ,解得: ;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平均速度,即
;
(3)根据位移公式 ,即 ,解得: 。
点晴:解决本题关键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瞬
时速度等平均速度,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恒定( )。
14.(1) (2) (3)
【解析】
(1)甲车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 ;
(2)设甲车恰好停止时乙车刚好追上,乙车加速度为,则: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 ,故应满足的条件为: ;
(3)设乙车追上甲车之前,经过 t 时间两车相距 ,则:
代入数据可以得到:
当 时, 最大,最大值为 。
点睛:本题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追及问题,关键是对两车的速度以及位置关系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七考纲解读及真2021-05-22 13:38:176页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选修35专题练习动2021-05-10 21:37:1117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22匀速直线运动2021-04-28 19:09:42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5章《机械能及2021-04-27 18:19:15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27 11:24:587页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单元检测九 电磁2021-04-26 01:20:227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19 22:06:53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9 20:02:53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9 18:03:47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4-17 11:37:4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