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50 KB
- 2021-05-26 发布
第六单元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
政’。”新政“新”在( C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D.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 C 项正确。
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解析] 罗斯福临危受命,面对的首先是由于股票市场崩溃而陷入混乱的金融体系。金融
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因此,整顿财政金融对于恢复工农业生产等有着重大意义。故选 A 项。
3.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一部法律:“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
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
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
这部法律是( C )
A.《社会保险法》 B.《联邦紧急救济法》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 C 项正确。
4.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
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 15%的
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 5 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这表明新政( B )
①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③着力增加就业
扩大社会购买力 ④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故①正确;据材料“美
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 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 5 万美元以上的
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知②正确;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这种说法符合罗斯福
新政的做法,但不合题意,故③错误;据材料“规定对盈利超过 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
对 5 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知④正确,B 项符合题意。
5.(2019·阳江高一检测)《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
大量滞销,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
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D )
A.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解析] 材料文字说明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农业带来严重灾难,为此罗
斯福新政中采取了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的措施,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产品价格,而对于减
产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以补贴的形式发给农民,故选 D 项。A 项是对工业的调整举措,错误。B
项是为解决失业问题而采取的对策,错误。C 项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排除。
6.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
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作中抄来的。下列与
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D )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成立农业调整署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
如: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
地位等,这和材料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故 D 项正确。
7.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
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
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C )
A.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解析] 材料“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表明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维护了
劳动者的利益,故 C 项正确。
8.(2019·如皋高一检测)1934 年 1 月 15 日,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由每盎
司 20.67 美元提升到每盎司 35 美元。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 )
A.推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重建金融体制,控制人民
C.增加黄金储备,美元升值 D.防止盲目竞争,规范经营
[解析] 罗斯福新政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与材料中“将黄金由每盎
司 20.67 美元提升到每盎司 35 美元”相符,故 A 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
而非控制人民,故 B 项错误;美元升值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防止盲目竞争,规范经
营”应是工业方面,与材料中“《黄金储备法案》”的金融方面不符,故 D 项错误。
9.(2019·南昌高一期中)罗斯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幽默地对记者们说,自 1933 年以
来,“新政大夫”这个内科专家把美国的急性内科病医治好了。这主要是指( A )
A.美国经济得到恢复 B.社会矛盾基本解决
C.生产关系暂时调整 D.经济危机得以避免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根据材料“新政大夫”“急性内科病”分析可知,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摆脱经济危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A 项正确。
10.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卷》认为:“从根本上讲,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
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是为了革新和完善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这说明
罗斯福新政( C )
A.使美国转向一种“混合经济”
B.是运用政府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
C.局部调整了美国的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资本主义所有制
[解析] “从根本上讲,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罗斯
福没有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化,不会出现所谓的“混合经济”,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谈到
生产资料的形式问题,没有涉及如何进行调整,故 B 项错误;罗斯福没有对生产资料所有制
进行调整,所调整的只是部分的生产关系,故 C 项正确;美国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没有因罗斯
福新政而发生任何改变,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农业状况的一幅漫画。一位绅士(胡佛)正向一位农
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材料二 为了复苏经济,罗斯福提出“新政”,在短短 3 个月内连续向国会提出 70 多个
法案。但从 1935 年至 1936 年,主要是共和党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先后判定《农业调整法》
等多种新政法令违宪,并多次暗示将要推翻《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这些作为新政
里程碑的法令。为此,罗斯福总统于 1937 年提出了司法改革报告。……之后,最高法院对于
商业领域的国会法令再也没有否决过,对其他领域的新政法令也极少再宣布无效。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后,连任的罗斯福总统再次被国会授予他认为必要的成功进行战争的一切权力,
此时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闫家深《美国总统权力变化的轨迹及原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农业出现了什么问题?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上述
问题时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结果。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解读和阐释材料信息的能力。由于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传统经
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罗斯福的举措是让农民减耕减产,给农民发放补贴。结果是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打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答案] 问题: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
举措:引导农民减耕减产,向农民发放补贴。
结果:缓解了农业危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
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和所学
史实可知总统的权力扩大,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权力有所削弱。影响可以从减少改革阻力、遏
制经济危机、应对战争等方面归纳。
[答案] 变化:总统的行政权扩大,国会的立法权、最高法院的司法权有所削弱。
影响:①打击了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减少了新政的阻力;②为新政提供了法律保障;
③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美国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已经认识到如果像前几届共和党政府那样完全让
垄断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对其过分剥削压迫行为进行限制,如果让工人群众经济政治环境继
续恶化,而不提高工人群众的购买力,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实现以上
目标,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因此,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
任的政策。
——摘编自韩冰《有关罗斯福新政时
期劳工立法的研究综述》
材料二 1935 年 5 月 6 日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供更多的以
工代赈机会。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救济标
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按照这一标准,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医院学校
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文化艺术活动等众多项目,
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在整个新政期间,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
的高中生与大学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 900 万个,美国
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 多家校舍和医院等等。
——摘编自高世揖、张军扩
《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三 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
“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
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
——摘编自郑林庄《美国往那(哪)里去》
(1934 年 1 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其实质。
[解析] 第一小问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据材料一“完全让垄断资本自行其
是”“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和“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
的政策”可知,罗斯福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二小
问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一“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和“为了
恢复经济”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政策转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转变:由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质:维护资本主
义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相关“项目标准”的原因及项目安排的特点。
[解析] 第一小问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二“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
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和“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的高中生与大学
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 900 万个”可知,政府尽可能多
的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据材料二“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
供更多的以工代赈机会”“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救济标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和
“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可知,政府避免失业者依赖政府救济,保证私人企业的劳动
力供应;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与概括能力,据材料二“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
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文化艺
术活动等众多项目,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和“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 900 万
个,美国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 多家校舍和医院等等”可知,政府将
克服危机的短期需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
[答案] 原因:尽可能多的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避免失业者依赖政府救济,保证私
人企业的劳动力供应。 特点:将克服危机的短期需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三的观点。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历史评价能力。评价观点,首先要通过解读与概括材料,提取观点
是什么,据材料三“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
可知,作者的观点认为美国提高关税是造成美国出现问题的病根,其次就是评价的问题,评
价首先要给出观点,然后再论证,要注意客观评价,材料三中作者观点看到了美国提高关税
最终会给美国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材料中“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的这一认识是
错误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病根从根源上说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评价的
角度一般是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材料三中作者只看到了
新政消极的一面,而未看到积极的一面,故作者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答案] 简评:材料三看到了美国提高关税最终会为美国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材料中“美
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的这一认识是错误的,从根本上讲美国的病根在于资本主义
制度的基本矛盾。另外,未能就美国采取的新政措施的积极性予以肯定。
相关文档
-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同步检测燃料及2021-05-26 11:22:1311页
-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清检测内容2021-05-26 11:17:445页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2021-05-26 11:10:278页
-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与知识点过关检测2021-05-26 11:07:4113页
- 2020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第四单元2021-05-26 11:03:3414页
- 安徽省黄山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2021-05-26 11:02:3915页
- 人教版化学九下第九单元检测题2021-05-26 11:02:036页
- 人教版语文单元测试6:必修2第3单元2021-05-26 10:59:366页
-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2021-05-26 10:59:0410页
- 2019版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1检测:2021-05-26 10:58:20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