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4 MB
- 2021-05-26 发布
低压
(
气旋
)
、高压
(
反气旋
)
与天气
:
1.
考情再现
2.
考点精讲
3.
典例剖析
4.
课后作业
5.
真题演练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
锋面气旋与天气
:
一、考情再现
1.
考情再现
一、考情再现
命题统计
2015·
新课标Ⅱ,
4
~
5
2013·
北京文综,
6
~
7
2014·
浙江文综,
37(3)
2015·
江苏单科,
9
~
10
2014·
山东文综,
9
2011·
江苏地理,
5
~
6
2012·
江苏地理,
5
2014·
天津
·
选择
·
3
2014·
上海
·
选择
·
23-24
2012·
山东
·
选择
·
4
……
命题分析
材料以等压线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及相关天气变化数据呈现。结合最新天气考查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影响。
二、考点精讲
2.
考点精讲
二、考点精讲
二、考点精讲
1
.读下图,分析冷锋与暖锋如何区别。
图示
冷气团移动
雨区
天气特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气团被迫后退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雨区主要在锋前
雨区主要在锋后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暖气团沿锋面徐徐爬升,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被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
二、考点精讲
2
.在下图中如何判断锋前、锋后?
“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的,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方为锋前,锋线后方为锋后。
前
后
前
后
三、典例剖析
3.
典例剖析
三、典例剖析
典例详见教辅
(2015
·
新课标
Ⅱ
,
4
~
5)
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
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
A.16
时~
17
时
B.17
时~
18
时
C.18
时~
19
时
D.19
时~
20
时
(2)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
时,该地
(
)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1
.
提取信息:
“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图中气温和气压变化趋势”;
2.
解读信息:
根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趋势,可判断为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气温和气压变化幅度大。
3.
提取信息:
“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
4.
解读信息:
根据上题分析,冷锋过境;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三、典例剖析
5.
提取信息:
“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
6.
调动知识:
沙尘暴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
7.
提取信息:
“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
8.
调动知识:
大气逆辐射与气温、大气状况都有关。
典例详见教辅
(2015
·
新课标
Ⅱ
,
4
~
5)
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
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
A.16
时~
17
时
B.17
时~
18
时
C.18
时~
19
时
D.19
时~
20
时
(2)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
时,该地
(
)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
.大气逆辐射减弱
B
四、课后作业
4.
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
详见教辅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
~
(2)题
第
(1)
题,甲图暖空气在锋面上被迫抬升,是冷锋天气,故
A
正确,
B
错误。
A
乙图冷空气在锋面下后退,是暖锋天气,形成连续性降水,故
C
、
D
两项错。
(1)
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
A
.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
B
.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C
.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
D
.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四、课后作业
(2)
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
A.
长江下游伏旱
B.
华北平原春旱
C.
北方寒潮
D.
江淮梅雨
分析:
C
第
(2)
题,甲图为冷锋,在我国东部夏季形成暴雨、冬春季节形成寒潮天气,故
C
正确。
长江下游伏旱是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华北春旱是大陆气团的影响;江淮梅雨是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
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
~
(2)题
五、真题演练
5.
真题演练
五、真题演练
(2014·
浙江文综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安顺和昆明位于准静止锋两侧,比较两地冬季气候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明确设问要求
:考查气候差异的比较;准静止锋的影响
明确判断过程
:
气候差异比较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材料三表格中可以看出两地的气候差异。原因是安顺位于锋面控制下,昆明位于暖气团控制下。
3.
书写答案
答:安
顺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
安顺受冷气团控制,在准静止锋的下方;昆明受暖气团控制;准静止锋位置稳定少动。
2
.
提取图表信息、分析
:
五、真题演练
(2015
·
江苏单科,
9
~
10)
下图为
2015
年
5
月
1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
A
.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
.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
.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
.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
详见教辅
1
.
提取信息:
“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
2.
解读信息:
江苏大部分地区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不会受冻害影响
;
3.
提取信息:
“
B
.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
4.
解读信息:
重庆地区受冷锋过境影响,带来降水,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5.
提取信息:
“
C
.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
五、真题演练
(2015
·
江苏单科,
9
~
10)
下图为
2015
年
5
月
1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
A
.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
.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
.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
.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
详见教辅
6.
解读信息:
在冷高压脊的控制下,以晴天为主;
7.
提取信息:
“
D
.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
8.
解读信息:
浙江沿海没有强低压中心影响,不可能受台风影响;
9.
提取信息:
“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10.
解读信息:
图中锋面系统为冷锋;过境后气温逐渐降低。
11.
提取信息:
“图中江苏过境前后气压值变化”。
B
B
五、真题演练
(
2011·
安徽文综
)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
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1
.
提取信息
:
“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
绘图判断:
在等压线图上绘出风向即可判断为东北风;
2
.
提取信息
:
“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调动知识:
在天气系统的类型主要有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等;
五、真题演练
(
2011·
安徽文综
)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
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分析:
3
.
提取信息
:
“
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
下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
调动知识:
暴雨一般是冷锋过镜或强对流天气。
地理判断:
结合时间是“
9
月”,图中北部是“高压系统”,“
3
日至
5
日一次暴雨”等信息,不是对流雨,而应是冷锋过境时的锋面雨。
五、真题演练
(
2011·
安徽文综
)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
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分析:
地理判断:
可判断出天气系统为冷锋。
判断理由主要有:
①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②
北部为高压,南部为低压。
③9
月
3
日至
5
日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④
成都吹偏北风,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五、真题演练
(
2011·
安徽文综
)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
9
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
2006
年
9
月
3
日至
5
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
2006
年
9
月
3
日
20
时地面气压场。
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答案:
偏北风(
2
分)
冷锋(
2
分)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
2
分) ;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
2
分) ;过境时形成暴雨(
2
分) 。
低压
(
气旋
)
、高压
(
反气旋
)
与天气
:
1.
考情再现
2.
考点精讲
3.
典例剖析
4.
课后作业
5.
真题演练
一、考情再现
1.
考情再现
一、考情再现
命题统计
2014·
北京文综,
4
~
5
2013·
课标Ⅰ,
10
~
11
2012·
全国文综,
10
~
11
……
命题分析
材料以等压线图、天气系统示意图及相关天气变化数据呈现。结合最新天气考查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影响。
二、考点精讲
2.
考点精讲
二、考点精讲
二、考点精讲
模
式图
气压
水
平
气流
方
向
过
境前后气压变化
过
境时天气
中心气压低
中心气压高
向中心辐合
北半球:逆时针
南半球:顺时针
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天气转阴,可能有云雨
天气转睛
二、考点精讲
2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低
高
低
高
●
●
●
●
●
●
●
●
判断风向
东侧
西侧
南侧
北侧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
●
●
●
●
●
●
●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三、典例剖析
3.
典例剖析
三、典例剖析
典例详见教辅
(2014·
北京文综
)
图
3
示意北半球夏季
4
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
4
~
5
题。
1.
审设问和选项:
分析过程:
4.
气旋 ( )
A.
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
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
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
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明确设问要求
:考查气旋的分布和影响
3.
选择答案
D
2
.
提取图示信息,结合选项分析
:
明确判断过程
:根据经纬度定位,可判断
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
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
;
③
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
;④
发源于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三、典例剖析
(2014·
北京文综
)
图
3
示意北半球夏季
4
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
4
~
5
题。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5.
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
A.
东南信风
B.
副热带高压
C.
极地东风
D.
北赤道暖流
明确设问要求
:考查影响④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移动的因素。
明确判断过程
: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而④位于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海域形成副热带高压,受其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影响着气旋④移动路径;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对于④移动路径影响小。
3.
选择答案
B
2
.
提取图示信息、分析
:
四、课后作业
4.
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
解析和答案见教辅
分析:
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若
M
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
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把
M
点的风向画在图上。
没有其他可以判断方向的,就按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画出
M
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则可判断出此图是位于北半球的气旋。
A
五、真题演练
5.
真题演练
五、真题演练
详见教辅
(
2013·
新课标卷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
1
~
3
题。
1
.
图中甲地
14
日
6
~
9
时的风向为( )
A
. 偏东风
B
. 偏南风
C
. 东北风
D
. 西北风
1
、
提取信息:
“下图示意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图中甲地
14
日
6
~
9
时的风向
”;
地理判断:
可以在图上甲处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即得到答案:西南风;
B
五、真题演练
(
2013·
新课标卷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
1
~
3
题 。
分析:
2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
始的时间约为 ( )
A
.
14
日
14
时
B
.
14
日
19
时
C
.
15
日
4
时
D
.
15
日
11
时
1
.
提取信息
: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的速度东移”;
地理判断:
甲地受低压系统
L
影响形成暴雨;
2
.
提取信息
:
“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地理判断:
由图可知甲地距低压中心以东约
100
千米多,可算出该低压系统移至甲地需要
12
个小时多,则甲地暴雨开始时间约为
14
日
19
时。
B
五、真题演练
(
2013·
新课标卷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
1
~
3
题。
3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
A
.华北平原,
3
、
4
月份
B
.四川盆地,
1
、
2
月份
C
.黄土高原,
10
、
11
月份
D
.东南丘陵,
4
、
5
月份
1
.
提取信息
:
“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的速度东移”;
“
图示自北向南等压线的数值为
997.5
、
1000.0
、
1002.5
、
1005.0”
;
地理判断:
图示区域受低气压控制,而且形成
L
低压中心,所以应为我国夏半年;
2
.
提取信息:
四个选项所列地区及月份;
地理判断:
只有选项
A
、
D
符合夏半年。
五、真题演练
(
2013·
新课标卷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
14
日
6
时的气压形势,
L
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
200
千米
/
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
1
~
3
题。
3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
A
.华北平原,
3
、
4
月份
B
.四川盆地,
1
、
2
月份
C
.黄土高原,
10
、
11
月份
D
.东南丘陵,
4
、
5
月份
东南丘陵
4
、
5
月份更易出现低压中心
,D
项正确。
地理判断:
而华北平原的
3
、
4
月份春季多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多偏北风,所以选项
A
可以排除。
D
五、真题演练
下图是某年
3
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
。
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
1
~
3
题。
1
.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 )
A
.副极地低压带
B
.西风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东北信风带
2
.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
系统是( )
A
.反气旋、冷锋
B
.反气旋、暖锋
C
.气旋、冷锋
D
.气旋、暖锋
第
1
题,根据沙尘暴主要的发生区域和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和沙尘暴行进路径可以判断
,
我国沙尘暴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
即位于我国
35°N
以北地区
,
因此为西风带。
B
五、真题演练
1
.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 )
A
.副极地低压带
B
.西风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东北信风带
2
.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
系统是 ( )
A
.反气旋、冷锋
B
.反气旋、暖锋
C
.气旋、冷锋
D
.气旋、暖锋
第
2
题,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沙尘暴与快行冷锋活动有关(风大)。
B
C
下图是某年
3
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
。
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
读图,完成
1
~
3
题。
五、真题演练
分析:
3
.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
A
.中心区,沙尘扬升
B
.边缘区,沙尘扩散
C
.中心区,沙尘沉降
D
.边缘区,沙尘沉降
第
3
题,图中的影像呈现为逆时针旋转上升气旋活动影像
,
且为气旋活动中心
,
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
。
A
锋面气旋与天气
:
1.
考情再现
2.
考点精讲
3.
典例剖析
4.
课后作业
5.
真题演练
一、考情再现
1.
考情再现
一、考情再现
命题统计
2014·
江苏高考,
5
~
6
2015·
天津文综,
1
2015·
江苏单科,
9
~
10
……
命题分析
主要是通过大气活动中心对气温、风等现象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特点。
二、考点精讲
2.
考点精讲
二、考点精讲
二、考点精讲
三、典例剖析
3.
典例剖析
三、典例剖析
详见教辅
(2015
·
天津文综,
1)
读
2015
年
5
月某日
12
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
下图,单位:百帕
)
,完成下题。
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1
.
提取信息:
“
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
图中“
a
、
b
、
c
、
d
在锋的位置
”
;
2.
解读信息:
要求判断冷锋过境时的地点。
3.
地理判断:
b
、
c
、
d
在冷锋过境前,
a
在冷锋过境时控制下。
四、课后作业
4.
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
详见教辅
(2016
·
湖南调研
)
下图中
XY
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
PQ
为锋面。据此完成
12
~
13
题。
12
.关于
PQ
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b
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
.
a
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
.
b
地此时吹西南风
D
.
PQ
锋面将向南移动
1
.
提取信息:
“
关于
PQ
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
2.
解读信息:
考查半球的判断和锋面性质的判断。
3.
提取信息:
“
图中山脉处自转线速度向北凸出
;
4.
地理判断:
山脉处因海拔高,而自转线速度大于同纬度低地,线速度等值线应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所以此图为北半球
;
四、课后作业
详见教辅
(2016
·
湖南调研
)
下图中
XY
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
PQ
为锋面。据此完成
12
~
13
题。
12
.关于
PQ
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b
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
.
a
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
.
b
地此时吹西南风
D
.
PQ
锋面将向南移动
5.
地理判断:
此图为北半球,则
a
因纬度高,在冷气团一侧,
b
因纬度低,在暖气团一侧
;
6.
地理判断:
PQ
在槽线,运动方向应向
a
一侧运动,判断为暖锋;
7.
提取信息:
“
A
.
b
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
8.
解读信息
:
b
地区在暖锋后,天气将转晴。
9.
提取信息:
“
B
.
a
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四、课后作业
详见教辅
(2016
·
湖南调研
)
下图中
XY
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
PQ
为锋面。据此完成
12
~
13
题。
12
.关于
PQ
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北半球暖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冷锋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b
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
B
.
a
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C
.
b
地此时吹西南风
D
.
PQ
锋面将向南移动
10.
解读信息:
a
地区在冷气团一侧,受冷气团控制。
11.
提取信息:
“
C
.
b
地此时吹西南风”
;
12.
地理判断:
在图中绘出
b
地风向;
13.
提取信息:
“
D
.
PQ
锋面将向南移动”
;
14.
地理判断:
PQ
锋面将向北移动。
五、真题演练
5.
真题演练
五、真题演练
详见教辅
(2014·
江苏地理
)
下图是
2014
年
4
月
30
日
20
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1)
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明确设问要求
:考
查沙尘暴天气的条件:大风、沙源等。
明确判断过程
:图
中甲、丙地等压线较稀,风力较小;丁与乙相比较,乙位于干旱地区,沙源丰富。。
3.
选择答案
B
2
.
提取图示信息、分析
:
五、真题演练
(2014·
江苏地理
)
下图是
2014
年
4
月
30
日
20
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
1.
审设问:
分析过程:
(
2
)锋面过境时,
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
A
.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
.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
.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明确设问要求
:考查锋面性质判断及天气。
明确判断过程
:图中
M
锋面是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现象。
3.
选择答案
C
2
.
提取图示信息、分析
:
五、真题演练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
M
地的风向是
(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冷锋
C
1
、
提取信息
:
“
图中
M
地的风向
”;
解读信息:
在图上绘出风向。
黑色箭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红色箭头为
M
地的风向。
详见教辅
五、真题演练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
M
地的风向是
(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暖锋
D
.冷锋
C
2
、
提取信息
:“
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
”。
调动知识
:可以根据图中高压数值判断是冷锋,也可以在图中绘出雨区南侧的风向;
地理判断
:
可以看出是冷气团推着锋面移动。
D
解读信息
:
图中降水区域呈条带状,只能是冷锋或暖锋,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世界地2021-05-26 01:10:206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讲2021-05-25 23:44:0928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北美(242021-05-25 19:39:482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5 18:53:131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5-24 23:34:0035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4 12:43:173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2 20:36:0656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2 13:22:353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1 18:46:518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5-20 23:03:1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