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00 KB
- 2021-05-26 发布
- 1 -
哈师大附中 2020 年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关于螺旋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中没有众多的细胞器
B. 螺旋藻与水绵均为光能自养型生物
C. 核质之间通过核孔进行信息交流
D. 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
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
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
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
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等
【详解】A、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可见没有种类复杂的细
胞器,A 正确;
B、螺旋藻与水绵都具有光合色素,都可以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因此,均为光能自养型生物,
- 2 -
B 正确;
C、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因此也无核质之间通过核孔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C
错误;
D、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其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也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正确。
故选 C。
2. 下列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能降低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B. 延长解离的时间有利于染色体的观察
C. 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 样方法只能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掌握教材要求的基本实验原理和步骤解题。
【详解】A、加热能提供过氧化氢分解时所需的活化能,A 错误;
B、解离时间过长会破坏细胞结构,不利于染色体的观察,B 错误;
C、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 正确;
D.样方法可以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D 错误。
故选 C。
3. 已知 13 三体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患儿的畸形和临床表现比 21 三体综合征严重。
该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 1/2500,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题可确定该病受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 该病原因只能是由母方卵细胞形成时着丝点未分裂所致
C. 临床上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病
D. 可以利用显微镜检查胎儿细胞进行临床诊断
【答案】D
【解析】
【分析】
13 三体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是由于第 13 号染色体多出一条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异
- 3 -
常遗传病。
【详解】A、患儿是体细胞中多了 1 条染色体的 13 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不是伴 X 显性遗传病,A 错误;
B、患儿多出的 13 号染色体若来自母方,则原因可能是形成卵细胞时着丝点未分裂,也可能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 错误;
C、该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所以临床上不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该
病,C 错误;
D、该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所以可以取胎儿体细胞在显微镜下检查,通过分析染色
体形态、数目来辅助临床诊断,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
例,能根据三体综合征的相关知识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 红树生活在潮间带,特殊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胎萌现象:即种子在成熟后不立即脱离母体,
萌发形成小幼苗后再脱离母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的色氨酸脱水缩合产生生长素
B. 若赤霉素受体基因发生缺失突变,胎萌现象可能受到抑制
C. 红树胎萌现象发生时,种子中脱落酸含量较少
D. 红树胎萌现象的产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可以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
【详解】A、色氨酸转化形成生长素的过程中不需要脱水缩合,A 错误;
B、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若赤霉素受体基因发生缺失突变,赤霉素不能起作用,种子萌
发会受到抑制,B 正确;
C、脱落酸可以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红树胎萌现象发生时,种子中脱落酸含量较少,
C 正确;
D、胎萌现象的产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
故选 A。
5.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活化而形成淋巴因子风暴,引起器官损伤而出现高
- 4 -
烧、呼吸窘迫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B. 记忆细胞可产生抗体清除外来抗原
C. 对重症患者需抑制 T 细胞的过度活化
D. 患者症状的出现与下丘脑和脑干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
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
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再由 T 细胞呈递
给 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
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皮肤、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 正确;
B、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外来抗原,B 错误;
C、对重症患者需抑制 T 细胞的过度活化,避免产生过多的淋巴因子而引起器官损伤,C 正确;
D、患者出现高烧、呼吸窘迫等症状,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脑干的呼吸中枢有关,D 正
确。
故选 B。
6. 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
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
- 5 -
B. 甲、乙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C. 去除甲后,乙的数量仍然可能呈现周期性波动
D. 该模型能精确反映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变化情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乙先增加先减少,甲随后增加随后减少,可判断乙为被捕食者,甲为捕食者。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A 正确;
B、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捕食者数量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被
捕食者数量减少会限制捕食者的数量增加,B 正确;
C、由于乙的天敌可能不只有甲一种,所以去除甲后,乙的数量仍然可能呈现周期性波动,C
正确;
D、该模型为曲线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不能精确的反映自然生态系
统中各种群的变化情况,D 错误。
故选 D。
二、非选择题
7.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产物,图甲是光合产物的合成途径,其中磷酸转运器在
光合产物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是指______________,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②的去路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蔗糖合成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 Pi 数量___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同时使淀粉
- 6 -
大量积累,最终导致光反应中合成的______________数量下降。这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机制。
(3)磷酸除了构成光合作用相关产物外,也参与构成叶绿体内______________和磷脂等成分。
【答案】 (1). O2 (2). 外界环境和线粒体 (3). 减少 (4). ATP 和 NADPH([H])
(5). (负)反馈 (6). 核酸
【解析】
【分析】
分析题目中的图解,图中左边为光合作用图解,①代表 C3,②代表 O2;右边为通过磷酸转运
器将光合产物运输到叶绿体外转化为蔗糖的过程。
【详解】(1)图中②是指 O2,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O2 可用于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或释放
到外界环境。
(2)据图可知,蔗糖合成伴随着 Pi 的产生,若蔗糖合成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 Pi 数量减少,
同时会影响三碳糖磷酸向叶绿体外转运,而留在叶绿体内合成为淀粉,使淀粉大量积累,最
终导致光反应中合成的 ATP 和 NADPH([H])数量下降。这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3)磷酸除了构成光合作用相关产物外,也参与构成叶绿体内核酸和磷脂等成分。
【点睛】在掌握好学过的图解(光合作用图解)的基础上,充分获取题目信息,分析蔗糖合
成量与淀粉合成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题。
8.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甲所示,对该草原生态系统部分区域一年中流经 4 个营养级
的能量进行测定,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能量(J·m-2)
a 141.10×105
- 7 -
b 15.91×105
c 0.88×105
d 871.27×105
(1)图所示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种群的数量时,由于部分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
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3)图中影响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图中与表中“b”对应的生物
种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将草原政造为牧场的过程中,运用生物防治方法对鼠进行了捕杀。请分别从环境和
能量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生产者(草) (2). 偏高 (3). 捕食和竞争 (4). 狐、蛇、鹰
(5). 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6).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
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
依据题意,图中的食物网中生产者是草,其余是各个营养级的消费者。表中根据各个等级所
含能量排序为 d>a>b>c,且相邻等级的值比例在 10%-20%左右,所以捕食关系应为 d→a→b→c。
【详解】(1)图所示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草)。
(2)若标志物脱落,则第二次捕获中带标记物的个体数目会偏小,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种
群数量则会偏高。
(3)图中影响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据分析 b 是第二营养级,对应的生
物种群有狐、蛇、鹰。
(4)从环境角度分析,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从能量角度分析这样做是合
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睛】学会读图和表,并清楚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利用课本原文字来答题更有
利于解题。
- 8 -
9. 5-羟色胺(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重新
摄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经过多次分支后未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5-HT 释放出来后能增
大突触后膜上______________通道的通透性,进而产生动作电位。
(2)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除神经细胞外,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_细胞;突触处的兴奋传
递体现了细胞膜可以通过化学物质进行______________,与激素类似,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
被灭活或重新摄取,有利于对生命活动的精准调控。
(3)抑郁症患者体内 5-HT 的浓度降低,会出现情绪低落等症状。临床上可以选择 5-HT 再摄
取______________(抑制或激活)剂来治疗抑郁症。
【答案】 (1). 轴突末梢 (2). 钠离子 (3). 肌肉/腺体 (4). 信息交流
(5). 抑制
【解析】
【分析】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
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
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
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
给 T 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途径实现的。实现这些信息交流依靠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详解】(1)神经元轴突的末梢膨大成球状的结构叫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和另一神经元的树
突或细胞体相连接处即是突触。5-HT 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增大突触后膜上钠
离子通道的通透性,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2)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或腺体。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依赖神经递质。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体现
了细胞膜可以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这些信息交流依靠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3)缺乏 5-羟色胺会使人情绪低落、紧张易怒,而易患疑虑症。据此推测,抗抑郁药应通过
增加 5-羟色胺的含量来缓解抑郁症状,临床上应选择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治疗抑郁症。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理,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
- 9 -
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0.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问题:
(1)孟德尔运用______________法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 表现型比例为 9:3:3:1 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______________。
①F1 形成 4 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②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③完全显性 ④F2 不同基因型个体没有致死
⑤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⑥观察的子代样本足够多
(3)某雌雄同株植物,A/a、B/b 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Ab 的雄配子 50%致死,
若双杂合个体自交,则后代四种表现型中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关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有同学提出不同的假说:“控制白眼的基因在 XY 染
色体同源区段上”。现有各种基因型纯合的果蝇,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否定该假说,则杂
交组合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为 Aabb:AaBb:aabb:aaBb=21:4:4:21,
则可知 A 和______________连锁。
【答案】 (1). 假说演绛法 (2). ①③④⑥ (3). 1/14 (4). 白眼雌蝇与红眼
雄蝇 (5). b
【解析】
【分析】
测交实验的实验结果可反应杂合子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若基因存在连锁现象,由于部分
细胞在减数分裂时会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产生的配子中会出现两多两少的现象。
【详解】(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 表现型比例为 9∶3∶3∶1,需要满足的条件有①F1
形成 4 种比例相同的雌雄配子;③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为完全显性;④F2 不同基因型个体没有致
死 的,存活概率相同;⑥观察的子代样本足够多。另外还需要满足各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
结合等。由于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所以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若两对等位基因之
间存在相互作用,则子二代会出现 9∶3∶3∶1 的变式比例。故选①③④⑥。
(3) 某雌雄同株植物,A/a、B/b 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Ab 的雄配子 50%致死,
则双杂合子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B∶Ab∶aB∶ab=2∶1∶2∶2,雌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B∶Ab∶aB∶ab=1∶1∶1∶1,若双杂合个体自交,则后代四种表现型中双隐性个体所占比例
- 10 -
2/7×1/4=1/14。
(4)若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雄蝇杂交的
后代均为红眼,若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则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
雄蝇杂交的后代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所以可选择白眼雌蝇与纯合红眼雄蝇进行杂
交后根据子代表现型进行判断。
(5)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进行测交实验,结果为 Aabb∶AaBb∶aabb∶aaBb=21∶4∶4∶21,
说明 AaBb 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B∶Ab∶aB∶ab=4∶21∶21∶4,可推知 A 和 b 连锁。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
力。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1. 酿酒酵母普遍应用于白酒、红酒、啤酒和果汁饮料的生产,其生物合成过程会形成多种
多样的代谢产物,从而对食品风味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从酒曲样品中分离出酵母菌的过程:
处理酒曲样品→过滤→系列稀释至 10-2—10-7→选择适宜稀释度→涂布固体培养基→28℃下培
养 48h→挑取典型菌落→镜检→菌种鉴定→菌种保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采用___________法灭菌 15min~20min。
(2)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的稀释浓
度要保证涂布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___________。涂布平板操作时应在___________附近进行。
(3)菌种鉴定后要进行菌种保藏,具体方法是:将菌种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上,28℃培养
后,将试管于 4℃的冰箱保存。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___________。若想长期
保藏,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放在___________的冷冻箱中保存。
(4)酵母菌常用于制作葡萄酒,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
检测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 (2). 单个菌落 (3). 酒精灯火焰 (4). 被污染
或产生变异 (5). 甘油管藏 (6). -20℃ (7). 18-25℃ (8). 重铬酸钾
【解析】
【分析】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
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
- 11 -
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灼烧来灭菌。
2、干热灭菌:将灭菌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 160~170℃加热 1~2h 可达到灭菌目的。能
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用这种
方法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一般在压力为 100kPa,
温度为 121℃的条件下,维持 15~30min,如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详解】(1)对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2)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时,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的稀释浓度
要保证涂布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涂布平板操作时为防止杂菌污染,应在酒精灯火焰
附近进行。
(3)将菌种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上,28℃培养后,将试管于 4℃的冰箱保存。这种方法是
临时保藏法,其保存的时间不长,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若想长期保藏,可以采用甘
油管藏的方法,放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
(4)酵母菌常用于制作葡萄酒,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常用酸性重铬酸钾
检测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点睛】本题以酵母菌酿酒为依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分离与计数的相关知识,要
求考生掌握无菌技术、微生物分离和计数的方法、菌种保藏以及酿酒的内容,本题较为基础,
难度较小。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细胞工程和生态工程的有关问题。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的、______________、利用 PCR 技术扩增。扩
增的过程是:DNA 在______________℃下变性、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子链延伸,如
此重复循环多次。
基因工程核心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实验中要注意将外植体进行______________(消毒或灭菌)。愈伤
组织形成后,要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______________(脱分化或分化)培养基上,
一段时间后诱导出试管苗再移栽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3)对于小鼠兔和家畜可用______________处理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这种获得卵母细胞的
方法叫______________。
(4)“三北”防护林在最初阶段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导致偶然滋生的松毛虫肆虐一时,
- 12 -
原因是没有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理。
【答案】 (1). 人工合成 (2). 90℃-95℃ (3).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 消
毒 (5). 分化 (6). 促性腺激素 (7). 超数排卵 (8). 物种多样性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④将目的基因导入受
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①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②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
【详解】(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的、人工合成、利用 PCR 技术扩增。
扩增的过程是:DNA 在 90℃-95℃℃下变性、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子链延伸,如此
重复循环多次。基因工程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实验中要注意将外植体进行消毒。愈伤组织形成后,要将生长良好
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诱导出试管苗再移栽大田,培养成正常植株。
(3)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小鼠、兔和家畜可以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这种获得卵母细胞的方法
叫超数排卵。
(4)一般而言,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三北”防护林在最
初阶段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导致偶然滋生的松毛虫肆虐一时,原因是没有遵循生态工
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点睛】本题涉及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内容,这几部分的
知识点较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较记忆。
- 13 -
相关文档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届2021-05-12 20:21:5223页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2021-05-10 22:40:0826页
- 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2021-05-08 23:13:459页
- 【物理】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2021-05-08 13:33:4717页
- 内蒙古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2021-05-07 14:04:318页
- 【历史】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2021-04-28 21:23:149页
- 内蒙古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2021-04-28 18:53:4218页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2021-04-28 11:58:3222页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2021-04-27 14:39:122页
- 【历史】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集团2021-04-26 01:17:1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