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6.00 KB
- 2021-05-26 发布
C
C
3.下列各句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
D
5.古诗文默写。(5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天下为公
而伯乐不常有
心忧炭贱愿天寒
(5)(黄石中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身处穷困之境,
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礼记》向我们描绘了古人心中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形态,目前我们
国家也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下面是某班正在开展的以“身边细节看
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他们首先围绕“让座”话题展开讨论。假如
你就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以下活动。(5分)
(1)【分析图表】从下边这份关于“让座”的调查统计表中,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示例:①绝大部分乘客看见有年纪大、身体不好的人还是会让座的。②
乘客中还有一部分人是不太主动让座和不让座的。
(2)【发表看法】调查中有人说:“你也花了钱,我也花了钱,凭什么
我给你让座?”你觉得他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示例:我认为他的说法没有道理,虽然从道理上说乘客花了钱就得有座,
可是,我们应该想到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如
果我们不去帮他们,我们的良心能说得过去吗?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0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以……为亲
憎恶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9.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5分)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
尽其力。
(二)(孝感中考)(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
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技,可以益
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有所默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
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
能为此也!”师襄子离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
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B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4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
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
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
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学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
的曲子。
D
13.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
分析。(5分)
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
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
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
真正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
(三)(18分)
卞和泣玉
韩非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
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
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
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
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
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选自《韩非子·和氏》)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仔细看,鉴别
等到
派
……的原因
15.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
标出来。(标两处,4分)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遂命曰 和氏之璧/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4分)
(1)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厉王认为卞和是欺骗他,就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玉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
蔑为骗子。
17.这则故事有怎样的寓意?(3分)
①只要坚持真理,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②偏听偏信,害人误
事。
18.本文讲“相玉”,《马说》言“识马”,两文以事喻理,控诉了怎
样的共同社会现实?(3分)
《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
被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控诉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
英才志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现实。(大意相同即可)
三、作文(30分)
19.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是不乏或幸福、或愉快、或
舒适的甜蜜感受。
请以《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