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 MB
- 2021-05-25 发布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
20
讲 中国的交通
考点导航
学习目标
1.
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及交通网络布局特点,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和港口。
2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1.
识记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的分布及交通枢纽。
2
.能够结合我国的交通运输建设,分析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
3
.理解交通运输对我国城市、商业中心等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主要交通运输概述
纽带
铁路
管道
名称
特点
优点
缺点
铁路
速度快;运量大;连续性好,受季节影响小
修建铁路造价高,占地多;要有铁路线
航空
运距远;速度快,多用于运贵重、急需而数量不大的货物
价格高;运量较小;能耗大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水运
运距远;运费低;运不易腐烂变质、对时间要求不严的货物
速度慢;要有河海通航条件;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公路
从门口到门口,快速;运距短,多用于运活物、鲜货;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成本高,能耗大,载重量小
管道
专管专用,运量大,昼夜不停地运输;不易散落及挥发
灵活性差,建设费用高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
铁路
——
长途、大宗货物的运输和客运。
(2)
公路
——
各种运量小的短途货运和客运。
(3)
水运
——
运输时间不受限制的大宗或笨重货物运输和客运。
(4)
航空
——
客运为主,贵重或急需的物品的运输。
(5)
管道
——
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
例
1]
(2017
·
牡丹江模拟
)
读四种交通运输方式
(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
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
(1)
~
(2)
题。
(1)
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
A
.甲
—
水运
B
.乙
—
公路
C
.丙
—
铁路
D
.丁
—
航空
(2)
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
A
.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
.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
.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
.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解析:
第
(1)
题,根据图中的运量和速度的特征判断,丁运量最大,但速度最慢,判断为水运;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判断为航空;丙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都大于甲,故判断丙为铁路,甲表示公路。第
(2)
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公路,乙为航空,丙为铁路,丁为水运。公路由于运量小,速度慢,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适于短距离运输,
A
错误。集成电路体积小,价格高,可以选择航空运输,
B
正确。丙为铁路运输与水文无关,
C
错误。丁为水运,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铁路,
D
错误。
答案:
(1)C
(2)B
交通运输方式遵循
“
多快好省
”
的原则
①多
—
运量大,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采用铁路或水运;快
—
贵重急需的远距离运送采用航空;好
—
安全性相对高;省
—
运费低,要综合考虑货物的数量和性质以及运输方式的特点来确定。
(2017
·
温州模拟
)
下图是
2012
年海南省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
(
亿吨
/
公里
)
和旅客周转量
(
亿人
/
公里
)
统计图。
据图回答
1
、
2
题。
1
.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
A
.①
—
公路
B
.②
—
航空
C
.③
—
海运
D
.④
—
铁路
2
.大部分旅客去海南是为了
(
)
A
.旅游
B
.打工
C
.治病
D
.读书
解析:
第
1
题,海南省为岛屿,与大陆之间有海峡相隔,水运运量大,价格低,故货物周转量最多,
③
为海运;旅客周转量最多的为航空,
④
为航空;在海南省公路与铁路相比,公路更便捷,周转量更多,故
①
为铁路,
②
公路,所以选
C
项正确。第
2
题,海南省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独特,来海南省的旅客大部分以旅游为主,应选
A
项。
答案:
1.C
2.A
(
2017
·
哈尔滨三中模拟
)
2014
年
12
月
26
日,北京新机场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
2019
年建成投产。该机场占地面积约
1 600
亩,总投资超过
799
亿元,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读图,回答
3
、
4
题。
3
.下列关于北京新机场建设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完善航空枢纽
B
.增加北京的国际影响力
C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D
.缓解北京货运的压力
4
.新机场选址距北京市区较远主要考虑的是
(
)
A
.旅客的方便程度
B
.对城市的污染影响
C
.交通和便捷度
D
.人口的数量
解析:
第
3
题,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可以完善北京作为航空枢纽的地位,同时增强国际影响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航空运输由于运输费用较高,运量较小,所以以客运为主,对于缓解北京货运压力没有影响。第
4
题,新机场建在距离市区较远地区主要考虑对城市的污染影响。
答案:
3.D
4.B
1
.
交通网密度差异:
东部
________
,西部
________
。
2
.
铁路运输:
(1)
线路格局:以
________
为中心,京广线和陇海
—
兰新线为主干,构成大致呈五纵、三横的基本框架。
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中国的铁路干线分布图
稠密
稀疏
北京
(2)
主要南北向铁路干线:
A
京沪线、
B________
、
C
京广线、
D________
、
E
宝成
—
成昆线、
F
京哈
—
哈大线。
(3)
主要东西向铁路干线:①京包
—
包兰线,②
______________
,③沪杭
—
浙赣
—
湘黔
—
贵昆线。
(4)
主要铁路枢纽:
a
包头,
b________
,
c
武汉,
d
宝鸡,
e
徐州,
f
株洲,
g
重庆。
京九线
焦柳线
陇海
—
兰新线
郑州
3
.
公路运输
(1)
公路网:以
________
为骨架干线,连接主要城市构成的公路运输网络。
(2)
高速公路建设:
①分布:集中于
___________
地区。
国道
东部沿海
地形平坦
城市
人口
需求
物质基础
4
.
水运和航空
(1)
内河航运发达的水系:
________
、珠江、
_____________
、松花江等。
长江
京杭大运河
上海
大连
广州
上海
大连
秦皇岛
青岛
广州
东行
南行
北京
上海
广州
1
.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
(1)
自然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形
平原
平原区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之间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建应呈
“
之
”
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
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穿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穿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可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
.
港口建设的条件
港口的区位应从水域和陆域两个方面来分析,水域上,江阔水深、不淤不冻和避风的港湾,有利于船舶航行与停泊;陆域上,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但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腹地广阔才是港口兴衰的基础。
[
例
2]
(
2017
·
全国卷
Ⅲ
)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
A
.站点的用地面积
B
.周边的人流量
C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
.周边的环境质量
(2)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3)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析:
第
(1)
题,
B
对:地铁站点主要是供乘客上下车的地点,因而周边人流量的大小决定了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
A
、
C
错:地铁站点等级决定了用地面积的大小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D
错:周边的环境质量好坏与地铁站点等级高低关系不大。第
(2)
题,
A
对:甲、乙、丙位于城市中心附近,站点等级高,距离近,交通便利,应为人口最密集的中心商务区。
B
错:森林公园的人流量较小,附近站点的等级应较低。
C
错:大型住宅区占地面积大,一般不会布局在交通最为便利、地价高的城市中心。
D
错:产业园区一般位于市区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第
(3)
题,
C
对,
A
错:读图可知,地铁沿线分布着多个一级站点,因而有多个核心,故该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
D
错:由图中的城市环线可以判断出城市空间形态为团块状。
答案:
(1)B
(2)A
(3)C
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
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1
.
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
(1)
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
(2)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
(3)
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2
.
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作保证。
3
.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满足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
.
科学技术条件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中新网
2015
年
6
月
19
日电:
6
月
18
日,沪昆
(
上海至昆明
)
高铁贵州段开通运营。贵州真正融入全国高铁网络。沪昆客运专线是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影响范围大、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全线预计于
2016
年建成通车。
读下图,回答
5
、
6
题。
5
.沪昆客运专线云南、贵州境内单位里程造价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
(
)
A
.山河相间,断层发育
B
.土质疏松,地基不牢
C
.河湖众多,桥梁比重大
D
.地形崎岖,多溶洞暗河
6
.下列关于沪昆客运专线建成后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减轻沪杭
—
浙赣
—
湘黔
—
贵昆线的运输压力
②完善铁路布局,活跃整个路网
③缩短了西南地区与
“
长三角
”
的时空距离
④提高了我国西南地区水电的输送能力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
第
5
题,云南、贵州境内主要地形为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地形崎岖,多溶洞暗河,单位里程造价相对较高。第
6
题,水电的输送是靠电网,不是高铁,④错。
答案:
5.D
6.B
(
2017
·
江苏卷
)
“
绿色出行
”
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
“
1986
~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
。
读图回答
7
~
8
题。
7
.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
)
A
.
2000
年
B
.
2005
年
C
.
2007
年
D
.
2011
年
8
.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B
.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D
.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解析:
第
7
题,
“
绿色出行
”
是指环保、无污染的交通方式。图中三种出行方式中自行车属于绿色出行,其出行所占比例
1986
~
2011
年一直下降,
2011
年后开始上升,故
2011
年是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第
8
题,
B
对:自行车出行所占比例上升,会减轻小汽车等增多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
A
、
C
、
D
错:交通出行方式的改变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变化无关,更不会扩大城市的地域范围。
答案:
7.D
8.B
相关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易2021-05-25 21:41:5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20:36:0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20:26:20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13-1中国地2021-05-25 19:11:0610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15:20:08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5-25 12:48:264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03:05:13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5 02:58:483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4 23:19:4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