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1 MB
- 2021-05-25 发布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必 修 二
第二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考点突破
2
图表精析
3
课堂达标
考 点 突 破
知 识 梳 理
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
考点一 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交通方式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
带动
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
__________
的演变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
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
__________
扩展,并以此为主要
__________
交通运输网的形成
使聚落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运输网分布的
__________
聚落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
交通干线
发展轴
大城市带
特别提醒:
交通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是一个因素决定的。
核 心 研 析
1
.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
.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特别提示:
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
观察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世界上一些大河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河流功能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运输
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省赣州市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伦敦、布达佩斯、金边
〔
针对训练
1
〕
(2)
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
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
答案
]
(1)
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
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
)
;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
(
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
)
;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
穿越山地
(
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
。
(3)
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
解析
]
第
(1)
题,首先,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说明两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其次,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产生的客货流大,使得很多铁路线选择经过京、津两城市,京、津两城市也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此外,京、津两城市具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等优势,有利于铁路建设。第
(2)
题,不利自然条件会增大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由图中信息可知,唐山至承德之间的铁路穿越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施工难度。第
(3)
题,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拓展商品的销售范围、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等。交通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强地区间的社会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等,再结合承德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图文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知 识 梳 理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考点二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对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影响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
__________
平原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客货流量大,商业网点密度
__________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很多商业网点以
__________
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者市区边缘的
__________
沿线
小
大
交通最优
高速公路
点拨:
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商业中心是指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狭义的商业中心是指市中心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
______________
繁荣或衰落
核 心 研 析
1
.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及成因
区域
山区
平原
网点密度
小
大
成因
地势起伏大
→
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
→
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
→
商业网点难以伸展
平原地区
→
交通运输便利
→
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
→
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2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布局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下图所示:
3
.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4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5.
交通运输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因素
影 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对农业
的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
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因素
影 响
对城市
的影响
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或相交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对商业
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重要交通线沿线
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名师感悟:
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1
.看城市地价高低
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业区,在地价次高峰处,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2
.
看城市路网密度
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3
.
看城市道路网格局
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4
.
看建筑物的密度
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5
.看车流量
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网点密集地区。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车速快慢、事故次数多少、监测点多少、人口昼夜差别大小等方法判断商业网点区位。
〔
针对训练
2
〕
(1)
该段国道能够
(
)
①
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
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
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
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
.
①②
B
.
③④
C.
①③
D
.
②④
(2)
图示区域内
(
)
A
.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
B
.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
C
.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
D
.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
A
D
[
解析
]
第
(1)
题,
107
国道的建成,促进了沿线地区人口的流动和商业网点的发展,
①②
对;陇海铁路呈东西走向,而作为南北走向的
107
国道不可能缓解陇海铁路的运输压力,
③
错;
107
国道沿线的武汉和郑州都是交通枢纽,有多条国道、铁路等运输线路穿过,空间形态并不呈带状分布,
④
错。第
(2)
题,图示区域
107
国道沿线地区跨越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且位于内陆因而风能资源不丰富,
A
项错;图示区域中的华北平原以旱作农业为主,
B
项错;图示区域国道以西山地、丘陵较多,公路建设难度大,
C
项错;图示区域南部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北部海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可跨流域向北调水,
D
项对。
图 表 精 析
一、典型图示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图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线点布局的区位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及发展交通运输的意义。
区域交通布局的判读
(1)
获取信息
本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❶
大洲位置,
❷
经纬度位置,
❸
所临的海洋,
❹
河流状况,
❺
聚落等级及分布,
❻
交通状况。
(2)
信息解读
区域交通布局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分析
①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位置等影响交通线的布局,影响聚落分布。
②
河流水系特征反映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地形影响交通线的布局,影响聚落分布。
③
海拔较高的地方多聚落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国处于热带,地势较低的沿海地区气候湿热。
④
聚落的等级反映城市人口的多少,与交通线布局密切相关。
⑤
铁路与美国相连,交通便利,附近城市等级较高。
二、调动知识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图的判读
(1)
看自然条件
①
地质条件: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隧道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
②
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或隧道。
③
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址在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④
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障。
(2)
析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满足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3)
思科学技术条件: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
针对训练
3
〕
(1)
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
)
A
.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B
.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
C
.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
D
.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
[
解析
]
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包括公交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公交设施不完善,依赖度高;城郊人流量小,交通比市区差。
A
(2)
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
(
)
A
.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B
.小汽车依赖度增大
C
.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D
.交通方式趋向单一
[
解析
]
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市区的大气污染减轻,对小汽车依赖度减小,有利于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交通方式趋向多元化。
C
相关文档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易2021-05-25 21:41:5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20:36:043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20:26:20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13-1中国地2021-05-25 19:11:0610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15:20:08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5-25 12:48:264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03:05:13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5 02:58:483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4 23:19:4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