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9.50 KB
- 2021-05-25 发布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一10月月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完成1—2题。
1.“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 )
A.核能 B.太阳风 C.太阳能 D.风能
2.地球有表面适宜温度,是因为地球( )
①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大气中有紫外线和臭氧 ④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图所示天体系统为( )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行星系统 D.总星系
4.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B.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C.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氮 D.耀斑现象发生在光球层
5.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由于( )
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
B.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距离保持不变
C.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共面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各点重力均相等
2016年2月11日讯 2016年2月9日,太阳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长暗条,长度超过100万千米,比太阳半径还长。这个暗条实际上是悬浮在太阳磁场中的炽热气体,暗条可能随时都会暴发或崩塌并形成太阳风。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太阳风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珥层 D.日冕层
7.“太阳风”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
A.使地球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各地产生大风 D.使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凌日即指太阳被一个小的暗星体遮挡,这种小的暗星体经常是太阳系行星, 也可以解释为凌日是地内行星经过日面的一种天文现象。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下8—9题。
8.“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9.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2018年2月5日至2月11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一个活动区发生过一次C级耀斑。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可能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
B.耀斑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
C.耀斑发生的周期大约十几秒
D.使地球形成特大暴雨
11.当太阳风到达地球时,以下地区较易观看到绚丽极光的是( )
A.印度 B.巴西利亚 C.阿拉斯加 D.乌鲁木齐
12.据你的经验判断,下列可以不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 D.气象部门
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
A.蓝藻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4.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
A.CO2的含量一直下降 B.O2的含量一直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地质事件。据此完成15—17题。
15.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有( )
①元古代 ②古生代 ③中生代 ④新生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人类形成于( )
A.中生代 B.古生代 C.元古代 D.新生代
17.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关于气候寒冷期,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下降 B.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
C.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上升 D.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如下图中甲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乙图为“地球圈层构造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慢
B.横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C.在古登堡界面,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加快
D.地震时,坐在船上的人们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
19.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只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三个圈层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与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只由气体组成
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图示地貌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
21.图中沿A→B→C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完成22—23题。
22.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 B.b—② C.c—③ D.a—②
23.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以向下侵蚀为主
B.b处以向下侵蚀作用为主,向两岸的侵蚀减弱
C.c处以向下侵蚀作用和向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D.向下侵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
读下面“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甲处为( )
A.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 B.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
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洪积扇 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
25.从甲→乙→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丙则由大到小
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有( )
①侵蚀作用 ②搬运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b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a图中的(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
①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②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③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④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12月5日08时02分,在唐山市丰南区(39.3°N,118.0°E)发生4.5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29.唐山与北京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级相同,烈度相同 B.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C.震级相同,烈度不同 D.震级不同,烈度不同
30.遇到突然到来的地震,而我们正在楼上教室里上课,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立即从窗户往外跳楼 B.遵守纪律,坚持上课
C.快速进入电梯下楼 D.双手抱头,就近在桌旁躲避
二、综合题。
31.读地球内部圈层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A为________界面,B为________界面。
(2)海洋地壳厚度比大陆地壳厚度要____,地势越高,地壳越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为________,D为________,G为________,软流层以上称为________。
(4)近年,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消失的是________波,原因是___________。
32.读“太阳系示意图(左图)”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八颗行星中,C表示_______,H表示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名称)。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性、近圆性和_______性。
(3)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为_______年,世界上许多地区气候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常诱发水旱灾害。此外,太阳活动还影响地面无线电_______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现象,两极地区也可能产生_______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5CBBAC 6—10DABAB 11—15CCABB
16—20DDDAA 21—25CDABB 26—30DCCCD
二、综合题。
31.每空2分,共20分。
(1)莫霍 古登堡 (2)薄 厚
(3)地壳 上地幔 内核 岩石圈
(4)横 横波在液体中不传播
32.每空2分,共20分。
(1)地球 海王星 火 木
(2)同向 共面
(3)11 短波 磁暴 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