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1-05-25 发布
七夕节
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
等。“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
所认识。牛郎织女天文星区对应地域分野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
(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 在东汉时七夕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因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在当代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
故亦称为“乞巧”。七夕节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七夕节的妇女穿
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与女红(gōng)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
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七夕节”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
题,以女人为主角的节日。 2006 年 5 月 20 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相关文档
-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堂教学同步课件-32021-05-25 20:36:2610页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学课2021-05-25 20:34:2239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5 19:45:028页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堂教学设计2021-05-25 17:42:257页
- 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021-05-25 16:26:454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5 15:38:0411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5 14:18:1920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5 14:08:4915页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摩研讨会的培训心2021-05-25 13:36:092页
- 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结束会议上的总2021-05-25 13:19:2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