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00 KB
- 2021-05-25 发布
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基础巩固
李斯
1 观察右图,图中的人物在秦代曾“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由此我们可判断他曾担任(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奉常
答案 A
2 观察下列秦代的文物,在当时主要用于军事用途的是( )
答案 A
3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对夏、商、周的制度也有明显的继承,这主要体现在( )
A.皇位世袭 B.中央官制
C.地方行政 D.皇权至上
答案 A
4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答案 D
5 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下列对郡与县关系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
A.二者同为地方行政部门,其地位是平等的
B.二者同为地方行政部门,郡是县的上级部门
C.郡的长官由中央任命,县的长官由郡守任命
D.郡的长官由各县推举产生,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命
答案 B
6 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 )
A.消灭六国 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创立皇帝制度 D.推行郡县制度
解析材料实际上强调了秦朝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
政治制度的基础,因此,B 项正确。C、D 两项包含在 B 项中。
答案 B
7《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
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确立了皇帝制度
答案 A
8 观察图片,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政府的组织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政治制度的特征。
(2)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观察材料二中的图片,谈谈你从中得出的对秦朝的认识。
参考答案(1)皇帝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中央,三公之间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中央严格控
制地方,实行中央集权。
(2)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为辉煌文明(浩大工程)的创造提供了制度保障。
(3)秦始皇陵兵马俑、秦长城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一统王朝的恢宏气势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大威力;但也
反映出秦朝农民负担的沉重,封建王朝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他自称“朕”,其命令称为“制”或“诏”,印称为“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他这
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体现皇帝与一般官员的区别
B.体现皇帝与一般百姓的区别
C.显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D.显示皇帝权力来之不易
答案 C
2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
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答案 B
3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
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官制
解析分封制会导致诸侯混战,有叛国现象发生,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指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
政治联系的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郡县制下,郡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这
符合“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的评价,故 C 项正确;世官制是指按照血缘关系世袭为官,材料没有
涉及,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 48 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
定为 46 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
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
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任用地方行政长官上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二,分析秦朝郡县制的推广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1)变化:地方出现郡、县建制。特点: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
(2)秦朝郡县制的推广,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
理;郡县制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相关文档
- 幼儿园入校体温检测制度 幼儿园体2021-05-25 19:29:4310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2021-05-25 19:28:585页
-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2021-05-25 19:28:447页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附2021-05-25 19:27:354页
-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评价检测试2021-05-25 19:21:2614页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检测:第四章圆2021-05-25 19:20:407页
- 第1单元达标检测试卷-2020秋部编版2021-05-25 19:20:256页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2021-05-25 19:20:183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能力提升卷19世纪2021-05-25 19:19:497页
- 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全2021-05-25 19:19: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