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2.50 KB
  • 2024-03-19 发布

初中语文中考考纲自整

  • 4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语 文 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 ‎(一)课程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优势,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育教学原则 尊重母语教学的规律,突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可以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根据闽教基〔2014〕17 号文件“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通知”,七年级语文课每周 6 节,八年级与九年级语文课每周 5 节。‎ ‎(二)教学要求 积累与运用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熟练使用字典、词 ‎(1)引导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在学习中 典,会用多种检字法查字 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 典。‎ 力。‎ ‎(2)熟练使用汉语拼音 ‎(2)随文讲解生字词,要求学生结合汉字 方案: 字母表、声母表、韵 意义、语境掌握教材课后 “读一读,写一 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 写”栏目中的词语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号,能够给汉字注音,正 准(2011 版)》附录 5 的常用汉字 3500 个左 ‎1.能熟练地使用字 确拼读。‎ 右。‎ 典、词典独立识字,会 ‎(3)掌握常用多音字在 ‎(3)教师适当讲解构字法,指导学生将汉 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 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 字的字形与字音和字义结合起来识记。‎ 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 ‎(4)区分形声字的准确 ‎(4)重点指导学生辨析常见音错、形错类 左右。‎ 读音。‎ 型:多音误读、偏旁误读、形似误读、方音 ‎(5)正确书写教材课后 误读、习惯误读、形近误写、音同误写、笔 ‎“读一读,写一写”栏目中的 画误写等。‎ 词语,并能结合语境理解和 ‎(5)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在大量阅读中巩 运用。‎ 固生字词,扩大识字量。‎ ‎(6)掌握《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2011 版)》附 录 5 的常用汉字 3500 个。‎ ‎(1)掌握基本的书写技 ‎(1)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在板书、作业 ‎2 . 在使用硬笔熟练 能,能按照汉字的书写规 批改等教学活动中,书写要规范、美观。‎ 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 则,用正楷字清楚工整地 七、八年级学生每周要布置硬笔“书写”作 上,学写规范、通行的 书写。‎ 业,通过教师指导、即时评价、优秀作业展 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 ‎(2)临摹名家书法,体 览等活动,激励学生写好字,培养学生良好 度。‎ 会汉字的优美。‎ 的写字习惯。‎ 临摹名家书法,体会 ‎(3)写字姿势正确,认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古代名家书法,体 书法的审美价值。‎ 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 会汉字的优美。指导有兴趣的学生临摹名家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 习惯。‎ 书法,通过举办书法竞赛,促进学生书法水 好的书写习惯。‎ 平的提升。‎ ‎(3)将写字纳入日常考试评价范畴。‎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 1 )能理解重要词语 ‎( 1 )随文讲解重要词语(成语)的含 ‎(含成语)在具体语境中 义,并要求学生能在实际中运用。‎ 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揣 ‎(2)借助课文语句,采用词语(成语)替 摩、理解词语(含成语)‎ 换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使用词 的比喻义、引申义。‎ 语(成语)。‎ ‎(2)能根据语境需要,‎ ‎(3)引导学生辨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 正确选用词语(含成语);‎ 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哆嗦、表意 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含 不明、不合逻辑、分类不当等,并指导修改 成语)运用的正误。‎ 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句子结构。‎ ‎(3)能辨析和修改常见 ‎(4)通过分析例句的结构和使用的修辞指 ‎3‎ ‎.随文学习基本的 语病。‎ 导学生仿写句子。‎ ‎(4)能依照例句进行仿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法小知识”,‎ 词汇、语法知识,帮助 写。‎ 教师除了对相关知识概念进行讲解,更要充 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 分利用课文随文讲解语法知识。建议随文讲 点。‎ 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附 录 3 的语法知识:‎ ‎①掌握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 词、语气词、叹词。‎ ‎②掌握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 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③划分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补语。‎ ‎④了解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 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1)正确辨析比喻、拟 ‎(1)借助课文例句讲解修辞知识、品味语 人、夸张、排比、对偶、‎ 言。‎ 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 ‎(2)借助作文指导和评讲学生习作,指导 ‎4‎ ‎.了解常用的修辞 的修辞手法,并能结合具 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 体的语境分析各种修辞手 ‎(3)随文讲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 法的表达效果。‎ ‎(2011 版)》附录 3 的修辞知识:比喻、拟 中的表达效果。‎ ‎(2)善于运用各种句式 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 和修辞手法表情达意,语 问。‎ 言表达力求准确、生动。‎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掌握课文涉及的重 ‎(1)教师要介绍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 要作家生活年代 、外国作 常识,学生掌握重要作家的生活年代 、外国 家的国别、作品出处、代 作家的国别、作品出处、代表作、作品中的 表作、作品中的典型文学 典型文学形象;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 ‎5 . 了解课文涉及的 形象;了解作品艺术风 解作品艺术风格、作家经历、创作缘由等。‎ 格、作家经历、创作缘由 ‎(2)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 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 等。‎ 程标准(2011 版)》推荐的课外读物。‎ 化常识。‎ ‎(2)了解《义务教育语 ‎(3)随文讲解文体知识,主要了解诗歌、‎ 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 小说、散文、戏剧及古代诗、词、曲等文学 荐的课外读物重要作家作 样式的基本知识。‎ 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4)介绍写作背景、作品风格,指导学生 ‎“知人论世”理解作品,分析作品内涵。‎ ‎(1)背诵教材要求背诵 ‎(1)充分利用早自修和课前三分钟,提供 的名句名篇。‎ 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诵读名篇名句,培养诵 ‎(2)默写《义务教育语 读的兴趣。‎ ‎6.背诵优秀诗文 80‎ 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 ‎(2)指导学生鉴赏优秀诗文,要求学生在 篇(段)‎ 荐背诵的优秀诗文 61 篇。‎ 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3)理解古诗文名句的 ‎(3)教师要提醒学生名句、名篇中大量 内涵,并能结合具体语境 存在的同音字、形近字,通过有意识的分析 进行迁移运用。‎ 比较,在知音会意的基础上学会辨别。‎ 阅读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能用普通话正确、‎ ‎(1)充分重视媒体和教师范读在朗读教学 流利地朗读课文。‎ 中的作用。教师要读出重音、节奏、停顿、‎ ‎(2)学习用恰当的语气 韵律,还应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1 . 能 用 普 通 话 正 语调朗读,表达自己对作 ‎(2)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创 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 设情境,激励学生朗读的兴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解。‎ ‎(3)开展朗读比赛或其他种形式的语文活 读。‎ 动,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提高学生朗读的水 平。‎ ‎(4 )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 础,防止矫情做作。‎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2 . 养成默读习惯,‎ ‎(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 ‎(1)指导略读与浏览的方法,引导学生多 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 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 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 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 ‎(2)养成默读的良好习 率。‎ 于 500 字。能较熟练运 惯,能运用略读和浏览的 ‎(2)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阅 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方法看课外书,有意识地 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附录 扩大阅读范围。‎ 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 ‎2 列出的经典名著。‎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活动,鼓 励学生经常涉足图书馆、书店,鼓励学生自 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密切关注并引导学 生多种媒介的阅读,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 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1)学习运用圈点批注 ‎(1)讲授理清思路的相关的知识与方法,‎ 的阅读方法,找出时间、‎ 如段与段之间以及一些段落的内容层次,过 地点、人物、感情变化、‎ 渡和照应、线索和顺序等;讲授如何区分并 ‎3 . 在通读课文的基 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过 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等记叙的顺序与方 础上,理清思路,理 渡句、中心句等关键词 法。‎ 解、分析主要内容,体 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2)理解、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可以与 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形象分析、情感把握结合起来,牢牢确立整 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2)能结合文本的具体 体感知的阅读意识,不可“只见树木,不见 用。‎ 语境,理解、分析文中重 森林”。‎ 要词语(短语)与重要句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意义和作用时,‎ 子的含义及作用。‎ 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不可脱离文本,要防止 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1)能主动积极钻研文 ‎(1)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通过阅 本,独立思考,形成独特 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 ‎4 . 对课文的内容和 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 ‎(2)能主动参与合作学 ‎(2 )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 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 习,通过共同探讨,分析 拨,但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 并解决疑难问题。‎ 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 探讨、分析、解决疑难 验和思考。‎ 问题。‎ ‎(3)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 问题,但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 读。‎ ‎5 . 在阅读中了解叙 能识别文章中所运用的 ‎(1 )运用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叙 述、描写、说明、议 各种叙述、议论、说明、‎ 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 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各种表达 体会它们在文章内容、结 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特别是要理解记 构、表现文章中心等方面 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说明中的描写和议论等 的作用。‎ 表达作用。‎ ‎(2)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在平时的口头表 达和书面表达的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各种 表达方式。‎ ‎(1)了解写实作品与虚 ‎(1)结合具体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写实作 构作品,明确两者之间既 品和虚构作品的联系和区别。‎ 有区别又有交叉。‎ ‎(2)结合教材的知识短文,引导学生了解 ‎(2)了解小说通过文学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并在 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 教学中联系具体文本,强化学生对各种文学 境反映生活的特点。阅读 样式特点的认识。‎ 小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把 ‎(3)小说阅读,要指导学生理清人物、情 握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节、环境三者的关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征,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刻画人物的 ‎(3)了解散文形散神聚 方法,指导学生体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的特点。阅读散文要品味 和感情。‎ 优美形象的语言,学习文 ‎(4)散文阅读,要指导学生朗读、诵读;‎ ‎6.能够区分写实作 章的主要表现手法,如寓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品味语言、‎ 品与虚构作品,了解小 情于景、欲扬先抑、对比 分析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欲扬 说、散文、诗歌、戏剧 衬托等。‎ 先抑、衬托对比等)及其表达效果。叙事类 等文学样式。‎ ‎( 4 )了解诗歌感情强 散文要抓住叙事线索理清顺序,体会作者在 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 叙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整体把握文章揭示的 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 意义;写景抒情类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 体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开描写,体会作者 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 的情感;托物言志类散文要理解所托之物与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 所言之志的共同点,明确作者所言之志。‎ 物言志、衬托、对比、比 ‎(5)诗歌阅读,要引导学生经历“疏通字 喻、夸张等。‎ 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 ‎(5)了解戏剧运用对白 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指导朗读诵读,使学生 和舞台说明来塑造文学形 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 象的特点。理解戏剧的三 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个特点:集中而尖锐的矛 ‎(6)戏剧阅读,要侧重人物语言和潜台词 盾冲突,高度集中的时间 的解读。鼓励组织课本剧的编演,加深对作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和地点和个性化的语言。‎ 品的感悟和理解。‎ ‎7 . 欣赏文学作品,‎ ‎(1)能联系文化背景,‎ ‎(1)欣赏文学作品,侧重“情感、形象、‎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 语言”的赏读。‎ 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 出自己的评价;能领悟作 ‎(2)在整体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 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生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 ‎(3)引导学生从“词句理解、文章把握、‎ 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 示。‎ 理解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分 象,能说出自己的体 ‎(2)理解文学作品通过 析作品。‎ 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 营造“情境”、塑造“形 ‎(3)指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常用的各种描 现力的语言。‎ 象”反映生活、表达情 写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感、抒发感悟,能够运用 ‎(4)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情境描写方法与人物塑造 ‎(如修辞运用等)及语言风格(如质朴平 的基本方法分析作品。‎ 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 ‎(3)能感受并分析富有 表现力的语言。‎ ‎( 1 )阅读简单的议论 ‎(1)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 文,能够提炼出文章的观 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环节把 点,找出支持观点的道 握文章的基本观点:①文章标题,它往往与 ‎8 . 阅读简单的议论 理、事实、数据、图表 文章的内容对象密切相关;②每段文字的首 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 句,它常常是对一段文章内容的总括;③段 ‎(道理、事实、数据、‎ 在逻辑上的相关性(也就 与段之间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多承上启下,‎ 图表等),发现观点与 是这个材料为什么能够证 成为前后内容的联系纽带,显示基本观点展 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 明观点的正确),对观点和 开中的逻辑联系;④穿插在说明、议论、叙 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 材料做出简单的评价。‎ 述文字中间的抒情句、议论句。‎ 断。‎ ‎(2)阅读说明性文章,‎ ‎(2)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 筛选并获取有价值的信 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主要 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 息,概括和提炼作者的写 信息。要注意文体特点不同,其信息也不 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作立场和思想观点,了解 同。议论文主要是关于作者观点、论说(反 阅读科技作品,还应 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 驳)对象、各种论述材料(道理、事实、数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 读新闻,把握文章的基本 据、图表等),以及表明两者逻辑关系的提示 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观点,从中获得主要信 等方面信息;说明性文章文主要是关于说明 方法。‎ 息。‎ 对象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规律等方 ‎(3)能够阅读浅显的科 面的信息;新闻主要是关于事件发生的时 技作品,了解科技知识,‎ 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等信息,这些信 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 息常常包含在标题、导语、结语中间。‎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体 ‎(3)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等实用性 味和推敲作品求实准确的 文章对语言品味的要求,重点落在表达的准 语言。‎ 确严密和生动形象上面。准确严密是前提,‎ 体现了实用性文章的知识性、科学性、正确 性。另外,还应注意实用性文章的语言风 格,一般来说,有的比较平实,有的则比较 活泼。‎ ‎(4)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论证方式的多样 性,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等。‎ ‎(5)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性文章所运用的说 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 别、下定义、打比方、引资料等)和说明顺 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科技作品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广泛阅 读科技读物,不断汲取科技新知识,让学生 在获得科学真知的过程中得到乐趣。要紧密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 然、关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注重培养科 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7)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新闻作品,要求 学生准确、迅速捕捉主要信息,培养快速阅 读的基本素养。教师不必过细分析新闻学上 的专业术语。‎ ‎(1)能阅读多种材料组 ‎(1)指导学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 引导学生准确、快速地从材料中获取基本信 ‎9 . 阅读由多种材料 文本,能从文字材料或图 息,就材料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以及呈现的 表、漫画等材料中捕捉信 问题作出自己的评价。‎ 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 息,读懂信息,得出结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插图资 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 论。‎ 源,挖掘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得出准确的 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 ‎(2)了解各类非连续性 结论;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的描述,配上 结论。‎ 文本的阅读要求。对于文 与之相关的插图,或对课文已有的插图进行 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 ‎“再加工”。‎ 题、中心句、结构等,学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阅读 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 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如读懂旅游地图、景点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 信息及说明书等;要激发学生关注热点新闻 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 的意识,使之对热点新闻能持有自己的评价 问题;对于图画类的文 态度。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用材料里的知 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 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 ‎(4)要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语文的能 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 力,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对于数学、地理、‎ 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 生物、政治等学科出现的统计图表、漫画等 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 ‎“非连续性文本”材料,要引导学生筛选信 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 息,概括归纳,发现规律,形成解释,反思 的对象;对于表格类的文 评价,迁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 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 力。‎ 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 ‎(5)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各种非连续性文本 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 的学习,有计划地推荐由文字、表格、漫 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 画,徽标等材料组成的综合性材料,指导学 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 生阅读。对于图示类、文字类、表格类、徽 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 标类等文本可能出现的题型分门别类给予指 和路线。‎ 导。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关注标 题、中心句、结构等,提取关键信息,概括 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 示的主要问题;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要引导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 或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 这类文本的含义,要特别关注徽标的变形,‎ 领会其寓意,要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分析图表数 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 要信息,指导学生谈看法和建议;对于图示 类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示意图说 明方位和路线。加强对各类文本的训练,确 实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10.诵读古代诗词,‎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1)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古代汉语词典》‎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 书,理解浅易文言文词语 等常用文言工具书。借助工具书、注释,排 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 的含义,翻译文中重要的 除文言文阅读中的词句障碍。凡有注释的不 本内容。注重积累、感 句子,领悟文章的基本内 一定要逐词逐句讲解,应让学生养成自主阅 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 容。‎ 读、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欣赏品位。‎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 ‎(2)引导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词、文言虚词,初步了解 含义,基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如 “ 之、‎ 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 其、以、而、为、于”等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等文言句式的特点。有意 法。要有步骤地对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古 识地阅读课外文言语段,‎ 今异义词、多义词等进行整理归类,帮助学 扩大阅读量,阅读中对课 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理解词义和语 内出现的文言知识点懂得 意,积累文言词汇。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判断 迁移,学会举一反三,提 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文言句式的特点。要 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适当向学生推荐与课内文言文内容相关的、‎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 或难易度相当的课外文言语段,进行对比阅 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 读,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视野,引导学生 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 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 化知识的储备。‎ 力。‎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 ‎(3)随文讲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文学 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 文化常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常识,‎ 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 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如作家姓名、年代或 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 国别、代表作等;鼓励学生课外查阅资料,‎ 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储备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目。‎ 知识,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素养。‎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古诗 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 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意义或音节方面把握 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 诗歌朗读的节奏,指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句 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 子结构方面掌握文言断句的技巧,培养学生 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 诵读古诗文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 句。‎ 热情。引导学生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 目,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增强文言语感。‎ ‎(5)在古代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展开丰富 的联想和想象,借助文字、绘画、配乐朗诵 等手段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融入诗词的情 境,引导领会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情感。‎ 指导品析、鉴赏诗歌中富有表现力字词和经 典的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和表达的精 妙。‎ 写作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明白写作是为了自 ‎(1)习作选题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 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用 学生的心灵。教师要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表 ‎1 . 写作要有真情实 真情实感来表达。‎ 达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以最真实的情感来 ‎(2)在写作中,能够把 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 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 ‎(2)鼓励学生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 然、社会、人生的感 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真实 区生活为基础,以游览、访谈、考察、阅 受、体验和思考。‎ 地表达出来。‎ 读、观看媒体信息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生 活,接触自然、关注社会、体验人生,并把 自己的体验、感悟积极地表达出来。‎ ‎(1)养成主动观察生活 ‎(1)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调动多种 的习惯,学会从书、报、‎ 感官,从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多角度去观 ‎2 . 多角度观察生 网络等信息渠道间接观察 察。建议家长安排好孩子的课余生活,包括 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 生活,开阔视野。‎ 读书活动、亲子交流、旅游、参观等。‎ 彩,能抓住事物的特 ‎(2)思考、发现生活的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指导学生学会 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 丰富多彩,珍视自己独特 有创意地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 识,表达有创意。‎ 的感受和认识,并主动记 录,形成自己的表达风 格。‎ ‎(1)在生活和学习中,‎ ‎(1)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阶段性的主题 多读多想多写、多活动多 活动,交流思想、丰富素材;引导学生以写 交流,多方面地积累、提 生活日记、阅读笔记、新闻评论等方式积累 炼素材。‎ 习作素材。‎ ‎(2)养成重视构思,讲 ‎(2)指导学生重视构思,讲求立意,精选 ‎3 . 注重写作过程中 求立意的习惯。‎ 素材。‎ 搜集素材、构思立意、‎ ‎(3)学会列写作提纲,‎ ‎(3)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学会简要地写 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 重视作文的修改加工。‎ 出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做 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 好结构安排:包括开头、结尾的方法、材料 能力。‎ 的组织顺序、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内容的 照应等。‎ ‎(4)指导学生重视作文的修改加工,引导 学生在立意、构思、写法等方面不断突破,‎ 包括扣题是否严密,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 否清晰,素材的安排是否合理,语言是否简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洁、表达方式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运用及体 现个性化语言等。‎ ‎(1)写作时能考虑不同 ‎(1)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 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 象,依据不同的表达需要,根据不同的表达 ‎4 . 写作时考虑不同 的需要,确立表达的中 效果,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 心,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 ‎(2)可以让学生先编写提纲,然后借助师 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 表达。‎ 生、生生互助的方式揣摩行文的先后顺序和 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 ‎(2)重视文章的材料选 详略安排,最后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 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 择,合理安排文章的详 思。‎ 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 略,表达条理清楚。‎ ‎(3)要善于创设情境,借助扩写、续写、‎ 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 ‎(3)展开联想和想象,‎ 改写等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 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 丰富表达的内容。‎ 力。‎ 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 ‎(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 ‎(4)引导学生揣摩、巧妙运用标点符号。‎ 的标点符号。‎ 点符号,讲求书写工整、‎ 强调作文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采用给 卷面整洁。‎ 学生附加分或者评比、展示的方式予以强 化)。‎ ‎(1)写记叙性文章,能 ‎(1)写记叙性文章,指导学生要做到主题 做到有感而发、内容具体 明确集中,内容详略得当;叙事过程重视细 充实、描写准确细致。‎ 节描写,做到叙事具体生动。‎ ‎5 .写记叙性文章,‎ ‎(2)写简单的说明性文 ‎(2)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引导学生根据 章,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 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和重点,选 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 明白清楚地介绍说明。‎ 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 ‎(3)写简单的议论文,‎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介绍事物、‎ 性文章,做到明白清 能简单地剖析事理、发表 说明事理。‎ 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 意见、提出主张。‎ ‎(3)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引导学生确立 章,做到观点明确,有 ‎(4)根据生活需要,写 正确的观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证观 理有据;根据生活需 常见应用文,掌握一定的 点,适当进行“一事一议”的写作训练。‎ 要,写常见应用文。‎ 惯用格式和行文习惯。‎ ‎(4)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本涉及的应用文 文体,结合生活实际,强调惯用的格式和行 文习惯。‎ ‎6 . 能从文章中提取 ‎( 1 )能够根据写作要 ‎(1)引导学生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 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求,对长的、较复杂的文 上,保留主要信息,剪除枝叶,把长的文章 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 章进行缩写。‎ 概括、压缩到规定字数内 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 ‎( 2 )能够根据写作要 ‎(2)引导学生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对内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 求,在合理想像的基础 容、细节作合理的想像、联想,展开具体生 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 上,对文章进行扩写。‎ 动的描写。‎ 行改写。‎ ‎(3)学会在不改动原作 ‎(3)指导学生进行多种改写训练:文体改 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能用 写、结构改写、表达方式改写、变换视角和 不同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 人称改写等。‎ 行改写。‎ ‎(1)能够根据表达的需 ‎(1)引导学生重视语言锤炼,加强炼词、‎ ‎7 . 根 据 表 达 的 需 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 炼句训练,做到文从字顺。‎ 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 ‎(2)丰富作文评改的形式,建立有效的合 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 习惯。‎ 作评改机制。首先以教师示范评改为基础,‎ 识,修改自己的作文,‎ ‎(2)养成切磋交流的习 指导作文评改的方法,然后让优生评改其他 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 惯,乐于与别人交流写作 学生作文,再到生生互评的循序渐进方式,‎ 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 成果与心得,学会自评、‎ 或者按照学生的作文水平 3-5 人平衡组成几 评改作文,以分享感 互评作文,提高写作能 个小组互评。形式可以是面评、纸质互评、‎ 受、沟通见解。‎ 力。‎ 电子邮件点评等,以此分享感受,沟通见 解,交流心得。‎ 课内训练写作速度,做 ‎(1)保持一定的写作量,每两周指导训练 到 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一次大作文,每周练习一次小作文。‎ ‎8 .作文每学年一般 ‎500 字的习作;每学年作文 ‎(2)重视课外练笔。课外练笔的形式,包 不少于 14 次,其他练笔 不少于 14 次;课外多练 括生活日记、读书笔记、杂感、抒情散文乃 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 笔,每学年不少于 1 万 至诗歌等。‎ 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 字,即每周练笔不少于 200‎ ‎(3)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 习作。‎ 字。‎ 如办班刊、组织文学社团、小记者活动等;‎ 多方面提供学生写作成果展示、交流的平 台,鼓励学生爱写作、勤写作。‎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口语交际 课程目标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1 . 注 意 对 象 和 场 ‎(1)能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 ‎(1)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 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 象选择合适的话语。在正式场合说 口语交际的能力,努力选择贴近学生 流。‎ 话庄重、文明。能根据对方的年 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 ‎2 . 耐 心 专 注 地 倾 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修 学。‎ 听,能根据对方的话 养、个性、心态、情绪等,选择适 ‎(2)提倡每节语文课开展课前三 语、表情、手势等,理 当的语气,使人容易接受和理解。‎ 分钟口语交际活动。‎ 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懂得尊重别人,注意用语礼貌、得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故事会、‎ ‎3 . 自信、负责地表 体。‎ 主题演讲、辩论会等课外活动,在具 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 ‎(2)做到耐心专注地倾听对方 体交际环境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楚、连贯、不偏离话 的话语,关注对方说话的表情、手 ‎(4)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 题。‎ 势等,正确理解对方的说话的观点 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4 . 注 意 表 情 和 语 和意图。‎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 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 ‎(3)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内 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 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 容集中、明确,言辞清楚、连贯,‎ 际情境中进行,不宜讲授大量口语交 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 态度自信、负责。‎ 际原则、方式等陈述性知识。‎ 感染力和说服力。‎ ‎(4)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 ‎5 . 讲述见闻,内容 达内容和方式,注意说话的表情和 具体、语言生动。复述 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转述,完整准确、突出 ‎(5)能清晰地讲述见闻,内容 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 具体,语言生动。‎ 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 ‎(6)能完整准确地复述转述。‎ 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 点,有一定说服力。‎ 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一定说 ‎6 . 讨论问题,能积 服力。‎ 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 中心、有根据、有条 极发言。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 理。能听出讨论的焦 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做到说话有根 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 据,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表意见。‎ ‎ 三、考试评价 ‎(一)日常学习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 语文课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日常语文学习的评价要注意七八九三个年级的难度梯度,平时的考试检测要针对具体学情,不宜一味模拟中考形式。‎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为指导,以本《指导意见》为依据,结合我省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命题原则】‎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 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 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 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要 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 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第四学段(7~9 年级)的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1.积累与运用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侧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1)默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荐的优秀诗文 61 篇(7~9 年级)。(2)掌握常用字的音、形、义。‎ ‎(3)正确运用常用词语(含成语)。‎ ‎(4)正确运用语法、修辞知识规范表达语句(含标点符号)。(5)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阅读 ‎(1)古代诗歌 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文言文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③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初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3)现代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新闻、说明性文章和简单的议论文,欣赏文学作品。‎ ‎①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②现代文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4)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阅读侧重浏览能力的考查。7~9 年级必读书目为《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如《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简爱》等。‎ ‎(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考查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筛选信息、形成解释、反思评价、迁移运用的能力。‎ ‎3.写作 写作的考查要求,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文命题应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作文命题还应注意减少学生套题的可能性。‎ ‎【考试形式、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试卷满分为 150 分,笔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试题难度】‎ 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进行命题。‎ ‎【试卷结构】‎ ‎1.题型占分比例 选择题、填空、简答:约 60% 作文:约 40%‎ ‎2.内容占分比例 ‎(1)积累与运用:约 15% (2)阅读:约 45% ①古代诗文:约 12% ②现代文学作品:约 15%‎ ‎③议论文、说明性文章、新闻:约 10%‎ ‎④课外名著阅读:约 3%‎ ‎⑤非连续性文本:约 5% (3)写作:约 40%‎ ‎【试题示例】‎ ‎1.积累与运用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侧重考查语言知识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1)默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荐的优秀诗文 61 篇(7~9 年级)‎ ‎【例题】【难度:易】‎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②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 ‎《南乡子》)‎ ‎④虽有嘉肴,弗食,‎ ‎;虽有至道,弗学,‎ ‎。(《礼记·学记》)‎ ‎⑤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 ‎“‎ ‎,‎ ‎”。‎ ‎⑦《爱莲说》中用来形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君子之风的句子是 ‎“‎ ‎,‎ ‎”。‎ ‎【参考答案】‎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甲光向日金鳞开 ③满眼风光北固楼 不尽长江滚滚流 ‎④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 ‎⑤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⑥几处早莺 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掌握常用字的音、形、义 ‎【例题 1】【难度: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脸颊(xiá) 啜泣(chuò)‎ ‎. .‎ B.驰骋(chěnɡ) 鞭笞(chī)‎ ‎. .‎ C.刹那(chà) 抽搐(xù)‎ ‎. .‎ D.濒临(bīn) 祈祷(qí)‎ ‎. .‎ ‎【参考答案】D ‎【例题 2】【难度: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惩戒(chénɡ) 贮蓄(zhù)‎ ‎. .‎ 伺候(cì) 伫立(chù)‎ ‎. .‎ 哺育(bǔ) 迸发(bènɡ)‎ ‎. .‎ 炽热(chì) 踱步(duó)‎ ‎. .‎ A.油光可签 沧海桑田 莫衷一是 冥思遐想 B.蜿蜒起伏 顾名思义 囊萤映雪 任劳任怨 C.翻来复去 一视同仁 粗制滥造 颔首低眉 D.正襟危坐 诚皇诚恐 黯然失色 精巧绝伦 ‎【参考答案】B ‎(3)正确运用常用词语(含成语)【例题 1】【难度:易】‎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反腐倡廉”的举措合乎民意、深入人心,其历史意义不容置疑。‎ ‎....‎ B.2016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举世瞩目。‎ ‎....‎ C.为研发“互联网+ TV”,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 D.国家提倡 2016 年 1 月 1 日起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妇孺皆知。‎ ‎....‎ ‎【参考答案】C ‎【例题 2】【难度:易】‎ 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填序号即可)‎ ‎(1)历史 ( A.蕴藏 B.蕴含 C.蕴蓄 )着兴盛衰亡的深刻哲理,历史图片展《复兴之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 ‎(2)莫言认为: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结构 (A.别开生面 B. 别出心裁 C.别具匠心)的文学作品。‎ ‎【参考答案】(1)B (2)C ‎(4)正确运用语法、修辞知识规范表达语句(含标点符号)‎ ‎【例题】【难度:易】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创制新型抗疟药的药学家屠呦呦是我国首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 D.有关部门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参考答案】A ‎【例题 2】【难度:中】续写适当的句子,使下面文字构成排比句。‎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生活 是 ‎。‎ ‎【参考答案】生活是一首歌,唱出了优美的旋律。‎ ‎(5)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例题】【难度:易】‎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举指科 举时代的乡试考中。‎ B.古文中,“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耳顺”指五十岁,“天命”指六十岁。‎ C.《爱莲说》的“说”,《岳阳楼记》的“记”,《五柳先生传》的“传”,《陋室铭》的“铭”,都是一种文体。‎ D.法国作家莫泊桑和俄国作家契诃夫都是短篇小说巨匠。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羊脂球》和《装在套子里的人》。【参考答案】B ‎2.阅读 ‎(1)古代诗歌 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样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例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 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难度:易】‎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 ,说说你对这个名句的理 解。【难度:易】【参考答案】‎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月亮;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 光。‎ ‎(2)文言文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③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初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例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蔡襄《乞④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 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难度:中】‎ A.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B.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C.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D.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难度:易】‎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劳其筋骨 劳:‎ ‎(3)势已如是 是: (4)非徒愈病 徒:‎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难度:中】(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问题 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难度:易】【参考答案】‎ ‎1.B ‎2.起,被任用 使……劳累 这(样) 只,仅仅 ‎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疾病发生在肢体,如果有好的医生。可能很快治愈。‎ ‎4.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 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 ‎(3)现代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新闻、说明性文章和简单的议论文,欣赏文学作品。‎ ‎①现代文精读,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理清思路、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查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例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一个不重要的军人 冰 心 ‎①小玲天天上学,必要经过一个军营。他挟着书包儿,连跑带跳不住地走着,‎ 走过那营前广场的时候,便把脚步放迟了,看那些兵丁们早操。他们一排儿地站在朝阳之下,那雪亮的枪尖,深黄的军服,映着阳光,十分的鲜明齐整。小玲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喜欢羡慕得了不得,心想:“以后我大了,一定去当兵,我也穿着军服,还要掮着枪,那时我要细细地看枪里的机关,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思想,天天在他脑中旋转。‎ ‎②这一天他按着往常的规矩,正在场前凝望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人附着他的肩 头,回头一看,只见是看门的那个兵丁,站在他背后,微笑着看着他。小玲有些瑟缩,又不敢走开,兵丁笑问,“小学生,你叫什么?”小玲道,“我叫小玲。”兵丁又问道,“你几岁了?”小玲说,“八岁了。”兵丁忽然呆呆地两手拄着枪,口里自己说道,“我离家的时候,我们的胜儿不也是八岁么?”‎ ‎③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回头看时,那 兵丁依旧呆立着,如同石像一般。‎ ‎④晚上放学,又经过营前,那兵丁正在营前坐着,看见他来了,便笑着招手叫 他。小玲只得过去了,兵丁叫小玲坐在他的旁边。小玲看他那黧黑的面颜,深沉的目光,却现出极其温蔼的样子,渐渐地也不害怕了,便慢慢伸手去拿他的枪。兵丁笑着递给他。小玲十分地喜欢,低着头只顾玩弄,一会儿抬起头来。那兵丁依旧凝想着,同早晨一样。‎ ‎⑤以后他们便成了极好的朋友,兵丁又送给小玲一个名字,叫做“胜儿”,小玲 也答应了。他早晚经过的时候必去玩枪,那兵丁也必是在营前等着。他们会见了却不多谈话,小玲自己玩着枪,兵丁也只坐在一旁看着他。‎ ‎⑥小玲终究是个小孩子,过了些时,那笨重的枪也玩得腻了,经过营前的时 候,也不去看望他的老朋友了。有时因为那兵丁只管追着他,他觉得厌烦,连看操也不敢看了,远望见那兵丁出来,便急忙走开。‎ ‎⑦可怜的兵丁!他从此不能有这个娇憨可爱的孩子,和他作伴了。但他有什么 权力,叫他再来呢?因为这个假定的胜儿,究竟不是他的儿子。‎ ‎⑧但是他每日早晚依旧在那里等着,他藏在树后,恐怕惊走了小玲。他远远地 看着小玲连跑带跳地来了,又嘻笑着走过了,方才慢慢地转出来,两手拄着枪,望着他的背影,临风洒了几点酸泪——‎ ‎⑨他几乎天天如此,不知不觉地有好几个月了。‎ ‎⑩这一天早晨,小玲依旧上学,刚开了街门,忽然门外有一件东西,向着他倒 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杆小木枪,枪柄上油着红漆,很是好看,上面贴着一条白纸,写着道,“胜儿收玩——爱你的老朋友”。‎ ‎11○小玲拿定枪柄,来回地念了几遍,好容易明白了。忽然举着枪,追风似的,‎ 向着广场跑去。‎ ‎12○这队兵已经开拔了,军营也空了——那时两手拄着枪,站在营前,含泪凝望 的,不是那黧黑慈蔼的兵丁,却是娇憨可爱的小玲了。‎ ‎1.小玲对兵丁的情感经历了起伏,请按提示完成下面填空。(6 分)‎ ‎【难度:易】‎ ‎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难度:中】‎ 小玲趁着他凝想的时候,慢慢地挪开,数步以外,便飞跑了。‎ ‎.. .. ..‎ ‎3.文章写的是兵丁与小玲的故事,为什么多次提到“枪”?请作简要分析。‎ ‎【难度:中】‎ ‎4.题目“一个不重要的军人”在文中有什么含义?请作简要赏析。‎ ‎【难度:中】‎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难度:易】‎ A.文章第 1 段刻画了小玲的心理活动,表明小玲对军人的羡慕与好奇,为下文 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铺垫作用。‎ B.小玲认识了兵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小玲年龄小不甚理解兵丁对他 的关爱,这令兵丁很伤心。‎ C.文章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兵丁深切的爱子之情,令读者感动,却也让读 者感到些许无奈。‎ D.本文的主人公是小玲,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 种描写凸现他娇憨可爱的形象。【参考答案】‎ ‎1.畏惧(害怕) 厌烦(讨厌) 内疚(期待)‎ ‎2.“趁着”“挪开”“飞跑”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刻画出小玲急于 逃离兵丁时的机警形象,从而表现他对兵丁畏惧、提防的心理。‎ ‎3.“枪”贯穿了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枪”又是兵丁和小玲情感联结的纽带;“枪”也寄托着兵丁对儿子无尽的爱和思念。‎ ‎4.他是一个岗位不重要、普通平凡的军人,对小玲而言,他也只是一个不重要 的外人;但对于胜儿而言,他是父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文章以兵丁的普通、平凡更加衬托出父爱的普遍性、深沉和浓烈,更好的突出了作者对父爱的赞美。‎ ‎5.D ‎【例题 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 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 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 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 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 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难 度:易】‎ ‎2.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 请说明理由。【难度:易】‎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 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 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3.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 表了怎样一类人。【难度:中】‎ ‎4.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难度:难】‎ ‎【参考答案】‎ ‎1.(1)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2)示例 1: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 普通人。‎ 示例 2: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 示例 3: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 示例 4: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 ‎2.示例 1:A 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 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 天”等词句,A 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 示例 2:B“视若珍宝”和“郁郁霖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 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4.示例 1:我认为国王没找到衬衫。故事的结尾写得很清楚,国王终于找到一 个对于现状完全满足的人,却发现这个满足的人并没有衬衫。‎ 示例 2: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小伙子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示例 3: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耍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力、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②现代文略读,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例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3D 生物打印 今年 7 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 3D 生物打印技术,通过 3D 打印辅助的耳廓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廓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出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早在 2009 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 3D 打印机制作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 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 3D 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 3D ‎ 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 3D 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这种方法制作出的符合搭桥手术需要的血管,对人体既不会有副作用,也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因为制作血管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患者自身。‎ 目前,3D 生物打印技术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组织,离打印复杂器官的目标还有数年的距离,但是研究者们对它充满信心。在这种技术成熟之后,我们将会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随时可以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因为器官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也许可以避免,健康的肉体将会与健全的思维存在同样长的时间。‎ ‎(选自《科技纵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3D 生物打印”下一个定义。【难度:难】‎ ‎2.第 4 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难度:中】‎ ‎3.3D 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对于人类有哪些意义?【难度:易】‎ ‎【参考答案】‎ ‎1.3D 生物打印就是利用 3D 打印机将活细胞分布在支架上培养(制造)人体器 官的技术。‎ ‎2.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 3D 打印机两个喷头和彩色打印机不同墨盒的功能进行比较,清晰地说明了 3D 打印机喷头的工作原理,通俗易懂。‎ ‎3.(1)再造人体各种器官;(2)再造人体器官没有副作用,不会引起排斥反应;(3)拥有个人专属的器官库,打印只适合自己的身体器官;(4)可以避免因器官衰老而死亡(健康身体与健全思维同存)。‎ ‎【例题 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工匠精神与中国企业 ‎①在 2016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时成为热点话题。当下,一些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产品品 质,使企业走入死胡同。而有些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对细节追求完美,对产品追求极致,使企业得以长足发展。这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中国企业要想长远发展,需要“工匠精神”。‎ ‎②中国是世界上制造大国之一,但是,中国企业寿命超过百年的屈指可数。在全球寿命超过 200 年的企业中,日本有 3146 家,德国有 837 家,荷兰有 222 家,法国有 196 家。影响中国企业寿命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精品。如果中国的企业能多一些优品精品,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急功近利,中国企业就能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国人需要精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价廉物不美”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多出精品,就不会出现“国人到日本疯抢马桶盖”、“圆珠笔上的‘圆 珠’都需要进口”的尴尬境地。所以,中国需要精品,而创造精品,则有赖于企业拥有“工匠精神”。‎ ‎③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拥有“工匠精神”?首先,认真做好每道工序,认真打 造每个产品。财经学者吴晓波说: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其次,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正是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④同时,国家也应重视培育“工匠精神”。首先,政府要建设工匠制度,创造工匠文化,促进企业“工匠精神”的形成。其次,政府要尊崇工匠地位,让工匠体面地工作,尊严地生活,让工匠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第三,企业要为技工群体打造优良的成长平台,注重人才培养,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 ‎⑤让我们摒弃“君子不器”的落伍观念,追求认真、求精的“工匠精神”,默默 坚守,苦心探索,让中国精品走向世界,让中国企业长远发展。‎ ‎(根据有关资料改编)‎ ‎1.下面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难度:易】‎ A.“工匠精神”要求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B.“工匠精神” 有赖于寿命长的企业打造精品。‎ C.培育“工匠精神” 要从思想上摒弃“君子不器”的观念。‎ D.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政府首先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入手。‎ ‎2.简要概括②~④段论述的主要内容。【难度:易】‎ ‎3.以下事例,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难度:中】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 国家珍宝。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要有十年经验的徒弟来做;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给章鱼按摩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 40 至 50 分钟。但凡吃过的人都会感叹,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 ‎【参考答案】‎ ‎1.B ‎2.第②段:中国企业需要“工匠精神”的原因。第③段:企业拥有“工匠精神”要做到认真、精益求精。第④段:国家也应重视培育“工匠精神”‎ ‎3.这个事例适合放在第③段,因为事例中小野二郎认真做好每道工序,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因此被称为“寿司之神”,与第③段论述的企业要认真、精益求精的观点一致。(意思相近即可)‎ ‎(4)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阅读侧重浏览能力的考查。七至九年级必读书目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如《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简爱》等。‎ ‎【例题 1】‎ 下列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难度:易】‎ A.“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段话赞美的是梁山好汉宋江。‎ B.鲁滨逊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 具,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 C.儿时的简·爱曾被里德表哥关进红房子,九年后再次回到盖茨海德府看望中 风的里德舅妈时,在谭波尔小姐的劝解下与里德表哥和解。‎ D.冰心在诗集《繁星•春水》中,关注着祖国、人生、自然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参考答案】B ‎【例题 2】‎ 请将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难度:易】‎ 豹子头 沂岭杀四虎 九纹龙 痛失生辰纲 黑旋风 风雪山神庙 青面兽 夜走华阴县 ‎【参考答案】‎ 豹子头 沂岭杀四虎 九纹龙 痛失生辰纲 黑旋风 风雪山神庙 青面兽 夜走华阴县 ‎【例题 3】‎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难度:易】阅读《水浒传》(第六十回)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 ‎【参考答案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 卢俊义 宋江手下李逵等兄弟不服 。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一举攻下了两座城池。‎ ‎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考查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筛选信息、形成解释、反思评价、迁移运用的能力。‎ ‎【例题】‎ 编辑:Lily 制图: Clyde 嘿,邻居!中国邻里关系调查从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到 1958 年前后的单位社区,再到上世纪 90 年代后的商 品房,随着居住条件的三次大改变,我国社会的邻里关系也在随之变化。‎ ‎1.下列表述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 【难度:易】‎ A.受调查者中根本不认识自己邻居的人的比例并不大。‎ B.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不熟悉邻居的比例超过生活在农村的人群。‎ C.居住环境改变是邻里关系变冷漠的最重要原因。‎ D.超过半数受调查者认为社区多举办活动能增进邻里关系。‎ ‎2.“和邻居有哪些相处活动?”的统计数据反映出当下邻里相处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难度:中】‎ ‎3.有专家认为,“互信互助不互扰”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请运用“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相关信息论证这个观点。【难度:难】‎ ‎【参考答案】‎ ‎1.C ‎2.邻里之间缺乏深入交流,甚至没有交流。从数据看,邻居之间相处的活动中比例最大的是“见面打招呼”,而“互相串门”“生活上互相照应”等深入相处的活动比例却很小,没有相处活动的比例也高达 34.8%。‎ ‎3.“中国邻里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对陌生人缺乏信任、邻里互助的需要减弱 等原因,让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而社区多组织活动能让邻里之间交流更加深入,尊重邻居、不影响邻居生活则能增进邻里关系。所以“互信互助不互扰”的确是很合适的邻里关系。‎ ‎4.写作 写作的考查要求,重在考查学生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文命题应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作文命题还应注意减少学生套题的可能性。【例题 1】【难度:易】题目:为 (爱、自己、生命……)点赞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 600 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例题 2】【难度:易】‎ 题目:就在我身边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 600 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例题 3】【难度:易】‎ ‎“品”,三个“口”。造字本义: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别滋味。‎ 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脉温柔,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品评世态是一种情怀,伴随我们成长前行……‎ 请以“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 600 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例题 4】【难度:易】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 600 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附:‎ 试卷题型参考 ‎(该试卷题型参考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的题序安排、考试内容等方面没有对应关系,仅供学校教学及复习参考)‎ ‎(本卷共 23 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古诗文默写(12 分)‎ ‎【难度:易】‎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6)亲贤臣,远小人,‎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 展,发出了“‎ ‎,‎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8 分)‎ ‎【难度:易】‎ 随着合福高铁的通车,武夷山市推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精品 ——“武夷水 秀”。它以畅游武夷九曲溪奇幻之旅为主线,以新颖的水幕、动漫等声光科技为主角,演 yì( )武夷水文化。同时,剧中巧妙地融入了武夷山朱子儒家文化、彭祖养生文化、大红袍茶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甲】(活灵活现 跃然纸上)地展示了闽越王城、五夫龙鱼、武夷宫等本土元素。该剧还向世人【乙】(宣布 宣传)保 护水资源的重要性,以期达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武夷水秀”这一梦幻而又美妙的多媒体视听盛宴令观众叹为观止。‎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4 分)‎ ‎①演 yì(‎ ‎)‎ ‎②新 yǐnɡ (‎ ‎)‎ ‎③主角 ‎(A.jué B.jiáo )‎ ‎④九曲溪 ‎(A.qī B.xī )‎ ‎.‎ ‎.‎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 分)‎ ‎【甲】‎ ‎【乙】.‎ ‎(3)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 分)‎ ‎。‎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 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2 分)【难度:易】‎ ‎4.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难度:易】‎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晋卿。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稍长,力学,有通才。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其伯父日燝 ‎①,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安溪县志》)‎ 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5.解释加点词。(4 分)【难度:易】‎ ‎(1)走送之 (2)援疑质理 ‎. .‎ ‎(3)或遇其叱咄 (4)贼大奇之 ‎. .‎ ‎6.与乙文“其伯父日燝”中的“其”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难 度:中】‎ A.其真不知马也 B.以其境过清 C.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D.不能指其一端 ‎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难度:中】(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 分)‎ ‎(2)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3 分)‎ ‎8.从“嗜学”的角度,简要分析宋濂与李光地各自不同的表现。(4 分) 【难 度:中】‎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2 分)‎ 英语发芽,汉字开花路也 ‎①行到美国,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成了一只盛满汉字的罐子,那些方块字由 于忽然失去了使用场地,找不到及时的出口,只能在我这只高 1.58 米的罐子里面密封着、烦闷着、膨胀着、挤压着、惆怅着、等待着,仿佛里面关进了一群亮闪闪的蟋蟀,或者里面在日日夜夜地培育着催生着植物胚芽,跟生豆芽一般……我的天灵盖,也就是罐子上方那只圆圆的盖子,快要被压抑着的巨大的母语的力量掀开来了。‎ ‎②有时候我又感到自己的身体是一只地面上的雷达,里面的导航系统装置完 好,却怎么也搜索不到要找寻的飞行目标了,灵感不再,甚至连表情看上去都有些发呆了,我想,那是由于汉语的领空换成了英语的领空,我这只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 ‎③被英语包围,可是这感觉又让我无比兴奋,其实从感官到心理,我对英语都 很热爱,它能带给我城池沦陷般的快乐,它的干练准确和绅士风度让我着迷,以至倾倒。‎ ‎④我疑心自己英语的每一点进步似乎都在以汉语的退步为代价,身体里的英语 也在发芽了,虽然是孱弱的,却正在一点一点地挤走汉语的地盘。于是我很快就开始想念汉语了,30 多年来,第一次,我在一个没有它的地方想念它。 A 我想模仿都德《最后一课》里那个教师的口气武断地说,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这时我才强烈地感觉到我原来是离不开它的,我对它的爱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我与它生死相依。我常常一个人在路上旅行,随身的背包里总是塞着一本唐诗宋词元曲的选本。在英语那连绵不断蜿蜒起伏的大好河山里,想着古汉语的四合院和画栋飞檐,的确有着很奇特的感觉。在一面镶着字母似的卷涡纹边框的西式镜子里,在元音辅音映出的光泽里,照见的却总是方块字里的中国,繁体竖版的中国,声母和韵母拼出来的中国,用横竖撇点捺弯钩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中国,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清晰。‎ ‎⑤去看海明威和惠特曼,没有朝拜的心情,倒是有走亲戚串门的感觉,从前看 的是中文版的,这次我却想把象形文字的它们统统再翻译回去,看看拼音文字的它们,我想知道它们本来的模样。在路上我总是能想到“八里洼”这个地名,地球是圆的,我这样不停地走下去,途经海明威的家、惠特曼的家,途经梭罗的木屋,走过狄金森的窗下,最后一定还会走回到我的八里洼。‎ ‎⑥诗都是后来写的了。我遥遥地赶回地球另一边,走在蒙着烟尘的天空下,沿 着永远飘散着白菜味的街道拐进小巷,走进光线昏暗斑驳的楼道,回到那个属于我的小小角落,重新坐在那扇有着白杨树的南窗下,那雷达在汉语的领空重新有了信号,找到了目标……我感到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⑦B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压抑不住的茁壮的胚芽,都舒展开了枝叶,抽出茎干,开出花来。那雷达在汉语的领空重新有了信号,找到了目标。诗后面标着日期,年和月,我没有像过去那样标上写作的日期,这次我标的是我最初想写这诗的时候的那个日期,我认为对于这些诗,产生想写它们的念头要比真正写出它们来更重要。‎ ‎⑧诗写的是美国,但更是中国。很多年以来,其实在我心里,常常莫名其妙地 吟咏着一句诗:“我的心啊在高原,这里没有我的心。”我还会同样不知为什么,默 默地哼起一句老歌,我只会哼那么一句:“美丽的哈瓦纳,那里有我的家。”而这里的“哈瓦纳”,并不在古巴。 (有删改)‎ ‎9.第②段中写到“我这部中国制造的雷达失灵了”,请简要概括其失灵的原因。(3 分)【难度:易】‎ ‎10.文章第④段写到“我对它的爱是前世、今生和来世的”,作者对汉字的爱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 分)【难度:难】‎ ‎11.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6 分)【难度:中】(1)有人认为第④段 A 句中的“武断”用得不好,你的看法如何?说说理由。‎ ‎(3 分)‎ ‎(2)请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⑦段中的 B 句。(3 分)‎ ‎12.第⑥段中“我”身处一个“小小角落”,却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4 分)【难度:中】‎ ‎13.下面是关于本文的评价,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难度:易】‎ A.幽默风趣,颇具新意。‎ B.细腻温婉,有深刻的哲思。‎ C.想象丰富,风格鲜明而活泼。‎ D.抒情性强,心灵与文句都飞扬起来。‎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2 分)‎ ‎2016 年 3 月 15 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 AlphaGo(阿尔法狗)对 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 4:1‎ 的结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们认为“机器只会计算不会学习”“计算机只能听从人类的指令而不会创造”,如今在 AlphaGo 的胜利面前,这些说法不攻自破。学习、思考、创造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计算机完全可以具备这些被视为人类专属特征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是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将全部由机器担任,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人类视为独占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如音乐、小说、诗歌等也不可能幸免。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使计算机学会了自主创作乐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风格的“古典音乐”,就连资深乐迷都难辨真伪。IBM 的工程师教会了一台名为 WATSON 的电脑自创菜谱,其食材和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类从未想过的,据品尝过的人说“味道不错”。‎ 如果 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呢?‎ 尽管人工智能未来会极其强大,但有一个环节取代不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一类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前者,而后者只能靠人自己去解决。举个例子,在今年 2 月武汉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有位老父亲替大学生儿子去应聘。很显然,不管这个大学生如何优秀,用人单位都不太可能考虑聘用他。因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还看中其他素质—理解力、沟通力,认真、坚韧、献身精神这些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的素质必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与评价。‎ 计算机写出的乐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难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因为其背后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人。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最终是人而不是机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而人所要解决的是“从零到一”的问题。没有“从零到一”这个环节,就不会有“从一到无穷”的发展。人工智能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仍旧是人类的特权。‎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答案也许就是:人有人性。人性是推动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因此,未来最具创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上领先的人和民族。‎ 在李世石与 AlphaGo 的世纪对战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段子是,电脑:“你明知一定会输给我,为什么还不投降?”人类:“笨蛋,因为我是人啊。”‎ ‎14.通读全文,概括出作者认为人比机器强的三点表现。(6 分)‎ ‎【难度:易】‎ ‎15.结合文章内容,写出用人单位不太可能考虑聘用大学生的主要原因。(3 分)‎ ‎【难度:中】‎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难度:中】‎ A.在可预见的未来,学习、思考、创造等人类专属特征等能力,机器也可以具 备。‎ B.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出“从零到一”的问题,也能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 题。‎ C.在未来,越能推动超越自己内在动力的人和民族是更具创造力的。‎ D.人类不服输的原因是,人类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最终能战胜智能机器。‎ ‎(五)名著阅读(5 分)‎ ‎1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 【难度:易】‎ ‎(1)鲁滨逊遇险后,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计算时间、记日记、‎ 阅读《圣经》成为他生活中最主要的部分。( )‎ ‎(2)“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 错了!”语段中,“我”是简•爱,“你”是桑菲尔德。( )‎ ‎(3)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这首小诗极富哲理,劝勉青年人勤奋努力地学习。( )‎ ‎18.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2 分)‎ 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李逵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 文段出自《水浒》中沂岭杀四虎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难度:易】‎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 分)‎ ‎【材料一】2016 年 4 月 4 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国际安徒生奖”,实现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曹文轩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等。2016 年 4 月 29 日,著名现实主义作家陈忠实因病辞世。陈忠实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1997 年获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 ‎【材料二】曹文轩、陈忠实肖像画 ‎(图一 曹文轩) (图二 陈忠实)‎ ‎【材料三】曹文轩访谈(节录):‎ 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 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 【材料四】纪念陈忠实的挽联:‎ 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诚觅得原上鹿;实为楷模,实为经典,实绩赢得举世名。‎ ‎19.结合材料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难度:易】‎ A.2016 年 4 月,中国文坛“一悲一喜”,令人感慨。‎ B.曹文轩和陈忠实都是著名作家,但他们面对的读者群是不相同的。‎ C.曹文轩获得了诺贝尔儿童文学奖,实现了中国儿童文学史上零的突破。‎ D.陈忠实的代表作获得教育部极大的肯定,入选大学生必读书目。‎ ‎20.结合材料二,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两位作家身份特征的。(2 分) 【难 度:难】‎ ‎21.结合材料三,谈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3 分)【难度:易】‎ ‎22.结合材料四,请指出这副挽联的特点。(2 分)【难度:中】‎ 三、作文(60 分)23.写作(60 分)‎ 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 600 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难度:易】‎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12 分)(每空 1 分)(1)思而不学则殆(2)谁家新燕啄春泥(3)到乡翻似烂柯人 ‎(4)赏赐百千强 ‎(5)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8)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1)(4 分) ①绎 ‎②颖 ③ A ④ B ‎(2)(2‎ 分)活灵活现 宣传 ‎(3)(2‎ 分)以期达到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阅读 ‎3.(2 分)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 ‎4.(3 分)C ‎5.(4 分)跑 引,引述,提出 有时 对……感到奇怪,认为……奇怪6.(3 分)C 7.(5 分)‎ ‎(1)(2 分)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还是收获了很多东西。‎ ‎(2)(3 分)(李光地)一整年都不演奏音乐(没有娱乐),门馆寂静无人,平时也不接受他人私下拜访。‎ ‎8.(4 分)示例:宋濂借书、抄书、恭请老师,求学“勤且艰”,李光地被贼人 围扰,即便生命受到威胁,仍不时地拿书读,可谓要书不要命。(意思对即可)‎ ‎9.(3 分)‎ 示例 1:汉语的领空换成了英语的领空,搜索不到汉语的信息示例 2:因为行到国外,母语失去了用武之地。‎ ‎10.(6 分)‎ 要点与评分: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①旅行时随身携带唐诗宋词元曲的选本 ②在英语的世界里常常想念古汉语、方块字 ③读海明威和惠特曼的作品时想到的是自己的故乡④回国用汉语创作诗歌。‎ ‎11.(6 分)(1)3分 示例 1:我认为“武断”这个词用得好,在这里它有不容置疑、坚决果断之意,从中可以看出“我”对母语强烈的热爱之情,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示例 2:我认为“武断”这个词用得不好。因为“武断”带有贬义的色彩,会让 人觉得作者态度过于强硬,过于自以为是。换成“坚定”“坚决”“深情”等词更贴切。‎ ‎(2)(3 分)‎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作者“心中的汉字”比喻成“压抑不住的胚芽”,写出了密封在作者心中的汉字被彻底释放出来的感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母语的热爱之情。‎ ‎12.(4 分)‎ 示例:不矛盾。处在“小小角落”,是指“我”回到家,坐在属于自己的南窗下,而“拥有了整个世界”是指我重新回到自己的语言系统,可以自如地使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挥洒自己的情感,这就有了归属感。所以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更能表现出“我”对祖国、对母语浓浓的爱。‎ ‎13.(3 分)B ‎14.(6 分)‎ ‎(1)人能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2)人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能给人情感上的触动)。(3)人能“提出问题”(能解决“从零到一”的问题)。‎ ‎15.(3 分)因为用人单位无法感知与评价这个大学生人与人的沟通能力。(意对即可)‎ ‎16.(3 分)B ‎17.(3 分)(1) × (2) × (3) √‎ ‎18.(2 分)李逵接母亲上梁山,路经沂岭去打水给母亲喝,四只老虎吃了他的老母亲。‎ ‎19.(3 分)C ‎20.(2 分)图一捕捉刻画典型细节“戴红领巾”;图二准确定格专注伏案写作场 景。‎ ‎21.(3 分)只有读书才能引领我们抵达远处,想要幸福,就做一个读书人。(意 思对即可。)‎ ‎22.(2 分)将人名与代表作巧妙地嵌在挽联中。(嵌名联的形式)(意思对即 可。)‎ 三、作文 ‎23.(60 分)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