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9 KB
- 2021-05-07 发布
中医内科学练习试卷 3
(总分:78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A2 型题(总题数:39,score:78 分)
1.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各种淋证的共同表现
【score:2 分】
【A】小便频急
【B】腰部疫痛
【C】淋沥涩痛
【D】尿血而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小腹拘急
本题思路: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部痠
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
2.膏淋的临床特点是
【score:2 分】
【A】发热,小便赤热,尿时灼痛
【B】排出砂石,排尿中断,腰痠绞痛
【C】小腹胀满,尿涩疼痛,余沥不尽
【D】小便混浊,自如泔浆,尿道不痛
【E】小便混浊,滑如脂膏,尿热涩痛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尿浊虽有小便浑浊,白如泔浆,与膏淋杯
似,但排尿时无疼痛滞涩感,而膏淋屑淋证,有尿
痛。
3.患者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夹有血块,心烦,
舌苔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B】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C】化瘀通淋,凉血止血
【D】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本题思路:本证为血淋,故治宜清热通淋,凉血止
血。
4.患者,女,45 岁。因淋雨后突发小便频急短数,
刺痛灼热,尿色黄赤,口苦,舌苔黄腻,脉濡数。治
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八正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小蓟饮子
【C】导赤散
【D】石苇散
【E】茜根散
本题思路:本证为热淋,故用八正散清热利湿通淋。
5.尿浊的临床特点是
【score:2 分】
【A】发热,小便赤热,尿时灼痛
【B】排出砂石,排尿中断,腰腹绞痛
【C】小腹胀满,尿涩疼痛,余沥不尽
【D】小便混浊,白如泔浆,尿道不痛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小便混浊,状如脂膏,尿热涩痛
本题思路:尿浊虽有小便浑浊,自如泔浆,与膏淋相
似,但排尿时无疼痛滞涩感。
6.癃闭的病位虽在膀胱,但与本病关系密切的脏腑还
有
【score:2 分】
【A】肺、脾、肾、三焦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肺、肾、胃、三焦
【C】肝、脾、肾、小肠
【D】肺、脾、胃、三焦
【E】肺、脾、肝、小肠
本题思路:小便的通畅,有赖于肾和膀胱的气化作
用,但从脏腑之间的整体关系来看,水液的吸收、运
行、排泄,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的通
调、转输、蒸化。因此癃闭的发生,除与肾、膀胱密
切相关外,还和肺、脾、三焦有关。
7.治疗尿路阻塞之癃闭,应首选
【score:2 分】
【A】桃红四物汤
【B】失笑散
【C】丹参饮
【D】代抵当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血府逐瘀汤
本题思路:代抵当丸行瘀散结,通利水道。方中归
尾、穿山甲片、桃仁、大黄、芒硝通瘀散结;生地凉
血滋阴;肉桂助膀胱气化以通尿闭。
8.患者小便涓滴不通,烦渴欲饮,咽干,呼吸短促,
咳嗽,舌苔薄黄,脉数。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B】疏调气机,通利小便
【C】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E】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本题思路:本证为肺热壅盛之癃闭,故治宜清泄肺
热,通利水道。
9.患者小便点滴不畅,烦渴欲饮,咽干咳嗽,舌苔薄
黄,脉数。治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八正散
【B】导赤散
【C】沉香散
【D】代抵当丸
【E】清肺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证为肺热壅盛之癃闭,故用清肺饮清泄
肺热,通利水道。方中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麦冬
滋养肺阴;车前子、木通、山栀、茯苓清热而通利小
便。
10.癃闭之膀胱湿热证的首选方是
【score:2 分】
【A】八正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清肺饮
【C】沉香散
【D】代抵当丸
【E】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本题思路:八正散主治膀胱湿热之癃闭。
11.患者,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小便量少不爽,小
腹坠胀,舌质淡,脉弱。宜选
【score:2 分】
【A】八正散
【B】沉香散
【C】补中益气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导赤散
【E】程氏萆薢分清饮
本题思路:该证为脾气不升,用补中益气汤。
12.腰痛发病的关键是
【score:2 分】
【A】寒湿
【B】湿热
【C】肾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气滞
【E】血瘀
本题思路:《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腰者,肾
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腰痛的病变在
肾,病理以虚为主。
13.腰痛患者,腰酸乏力,喜按喜揉,劳则益甚,卧
则痛减,反复发作,伴有口燥咽干,手足心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其证候是
【score:2 分】
【A】瘀血
【B】湿热
【C】寒湿
【D】肾阴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肾阳虚
本题思路:肾为腰府,主骨生髓,充养腰部,因肾之
精气亏虚,骨髓不充,腰脊失养,故腰酸乏力,喜按
喜揉;劳则耗气,故劳则益甚,卧则痛减;肾阴亏
虚,阴虚内热,虚火上炎,则口燥咽干,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征。
14.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每逢阴雨天加
重,静卧时其痛不减,舌苔白腻,脉沉缓。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C】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D】温补肾阳,补虚止痛
【E】滋补肾阴,补虚止痛
本题思路:此为寒湿腰痛,故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
络。
15.腰痛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
减,遇阴雨天疼痛加重,舌苔白腻,脉沉缓。其证候
是
【score:2 分】
【A】寒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风寒
【C】瘀血
【D】湿热
【E】肾虚
本题思路: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因
寒性收引,湿性重浊,两邪相合,故腰部冷痛重着,
转侧不利;阴雨寒冷天气或感寒后寒湿之邪更甚,故
疼痛加重;湿为阴邪,其性凝滞,静卧则湿邪更易停
滞,故静卧痛不减;舌苔白腻,脉沉缓是寒湿留滞之
象。
16.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消渴发病的主要病机
【score:2 分】
【A】燥热
【B】气虚
【C】阴虚
【D】血瘀
【E】水停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消渴的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阴虚为
本,燥热为标。②气阴两虚,阴阳俱衰。③正气不
足,瘀血内生。④脏腑虚损,变证百出。
17.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消渴的常见变证
【score:2 分】
【A】肺痨
【B】吐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中风
【D】痈疽
【E】水肿
本题思路:消渴的常见变证有:肺痨、胸痹心痛、肢
体麻木、视物昏渺、暴盲、耳聋、疮疖、痈疽、中
风、水肿甚或昏迷、肢厥、脉微欲绝等危象。
18.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属消渴的变证
【score:2 分】
【A】肺痨
【B】咳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中风
【D】痈疽
【E】水肿
本题思路:消渴的常见变证有:肺痨、胸痹心痛、肢
体麻木、视物昏渺、暴盲、耳聋、疮疖、痈疽、中
风、水肿甚或昏迷、肢厥、脉微欲绝等危象。
19.治疗消渴中消证,应首选
【score:2 分】
【A】六味地黄丸
【B】玉女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左归丸
【D】沙参麦冬汤
【E】麦门冬汤
本题思路:中消乃胃热炽盛所致,故选玉女煎清胃泄
火,养阴增液。方中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生地、
麦冬益肺胃之阴;牛膝引热下行。
20.患者,女,60 岁。消渴病史 8 年。形体消瘦,尿
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口干唇燥,舌红,脉细数。治
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玉女煎
【B】消渴方
【C】六味地黄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金匮肾气丸
【E】生脉饮
本题思路:本证属肾阴亏虚之下消,故选六味地黄丸
滋阴固肾。
21.消渴病口渴特点是
【score:2 分】
【A】口淡不渴
【B】欲饮不咽
【C】大渴引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渴喜热饮
【E】渴不多饮
本题思路:
22.治疗行痹,应首选
【score:2 分】
【A】乌头汤
【B】薏苡仁汤
【C】防风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宣痹汤
【E】白虎加桂枝汤
本题思路:行痹是由风寒湿邪留滞经络,阻痹气血所
引起,故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中以防
风、麻黄祛风散寒;当归、秦艽、肉桂、葛根活血通
络,解肌止痛,并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
23.患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
遇寒痛增,疼痛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
白,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独活寄生汤
【B】蠲痹汤
【C】薏苡仁汤
【D】乌头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白虎加桂枝汤
本题思路:本证为痛痹,故选乌头汤温经散寒,祛风
除湿。方中乌头、麻黄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
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
24.行痹患者,关节疼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
甚。治疗应加用
【score:2 分】
【A】杜仲、桑寄生、巴戟天
【B】独活、牛膝、防己、萆薜
【C】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川乌、草乌
【E】白花蛇、乌梢蛇
本题思路:行痹患者,关节疼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
为甚者,可选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
风通络止痛;以膝、踝等下肢关节为主者,选加独
活、牛膝、防己、萆薜通经活络,祛湿止痛;以腰背
关节为主者,选加杜仲、桑寄生、巴戟天、续断、淫
羊藿等温补肾气。
25.治疗痿证使用“泻南方,补北方”的原则,是因
为该病
【score:2 分】
【A】寒多热少,虚多实少
【B】热多寒少,虚多实少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热多寒少,实多虚少
【D】寒多热少,实多虚少
【E】以上均非
本题思路:痿证是由五志六淫,房劳食滞等导致五脏
内虚、肢体失养所引起,其病热多寒少,虚多实少。
26.治疗肝肾亏损,髓枯筋痿之痿证,应首选
【score:2 分】
【A】六味地黄丸
【B】虎潜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大补阴丸
【D】补肝汤
【E】右归丸
本题思路:虎潜丸功用补益肝肾,滋阴清热。方中虎
骨、牛膝能壮筋骨;锁阳温肾益精;当归、白芍养血
柔肝;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滋阴清热。
27.患者肢体痿软,身体困重,足胫热气上腾,发
热,胸痞脘闷,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B】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泻南补北,滋阴清热
【D】补益肝肾,清热滋阴
【E】补益脾气,健运升清
本题思路:证属湿热浸淫,气血不运之痿证,故治宜
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28.患者低热,头晕眼花,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
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其治法是
【score:2 分】
【A】益气养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益气健脾
【C】滋阴清热
【D】活血化瘀
【E】疏肝清热
本题思路:辨证血虚发热,故治宜益气养血。
29.治疗阴虚发热,应首选
【score:2 分】
【A】六味地黄丸
【B】一贯煎
【C】清骨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二阴煎
【E】三圣散
本题思路:清骨散滋阴清热。方中银柴胡、地骨皮、
胡黄连、知母、青蒿、秦艽等清退虚热;鳖甲滋阴潜
阳;甘草调和诸药。
30.患者常在劳累之后低热,伴有头晕乏力,气短懒
言,食少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其治法
是
【score:2 分】
【A】滋阴清热
【B】活血化瘀
【C】清肝泻热
【D】甘温除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益气养血
本题思路:辨证气虚发热,故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
热。
31.治疗虚劳应以补益下列哪项为主
【score:2 分】
【A】心、肾
【B】心、肺
【C】肺、肾
【D】脾、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肝、肾
本题思路: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
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原,所以补益脾肾
在虚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2.虚劳患者,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
则千呕,呃逆,面色潮红,舌红干少苔,脉细数。其
证候是
【score:2 分】
【A】肺阴虚
【B】脾胃阴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肝阴虚
【D】肾阴虚
【E】心阴虚
本题思路:脾胃阴虚,运化失常,故不思饮食;津亏
不能上承,故口干唇燥;胃肠失于滋润则大便燥结;
若阴亏较甚,胃气失于和降,则干呕,呃逆;面色潮
红,舌红干少苔,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象。
33.治疗虚劳肺阴虚证,应首选
【score:2 分】
【A】六味地黄丸
【B】玉女煎
【C】左归丸
【D】沙参麦冬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麦门冬汤
本题思路:沙参麦冬汤养阴润肺。方中沙参、麦冬、
玉竹滋养肺阴;天花粉、桑叶、甘草清热润燥。
34.治疗虚劳脾胃阴虚者,应首选
【score:2 分】
【A】玉女煎
【B】益胃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沙参麦冬汤
【D】麦门冬汤
【E】一贯煎
本题思路:益胃汤养阴和胃。方中沙参、麦冬、生
地、玉竹滋阴养液;配冰糖养胃和中。
35.治疗虚劳心阳虚者,应首选
【score:2 分】
【A】桂枝甘草汤
【B】苓桂术甘汤
【C】拯阳理劳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炙甘草汤
【E】人参养荣丸
本题思路:拯阳理劳汤益气温阳。方中人参、黄芪、
五味子、甘草补益心气;肉桂、生姜温通心阳;白
术、陈皮、当归、大枣健脾养血。
36.虚劳患者,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
素易于感冒,舌质淡,脉弱。其证候是
【score:2 分】
【A】肺气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脾气虚
【C】肺阴虚
【D】脾阳虚
【E】肾气虚
本题思路:肺气不足,表卫不固,故短气自汗,声音
低怯;肺气亏虚,营卫失和则时寒时热;肺主皮毛,
肺虚腠理不固,则易感受外邪,故平素易于感冒;舌
质淡,脉弱是气虚之象。
37.患者痰多胸闷,心烦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治
疗应首选
【score:2 分】
【A】黄连温胆汤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导痰汤
【C】六磨汤
【D】胃苓汤
【E】二陈汤
本题思路:
38.虚劳病变涉及五脏,尤以何脏为主
【score:2 分】
【A】心、肺
【B】心、肝
【C】肺、脾
【D】脾、肾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肝、脾
本题思路: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
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原,所以补益脾肾
在虚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9.患者腹内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食
减少,时有寒热,舌紫暗苔薄,脉细涩。其证候是
【score:2 分】
【A】肝气郁滞
【B】食滞痰阻
【C】气滞血阻
【D】瘀血内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正虚瘀结
本题思路:瘀血凝结,逐日加深,故积块明显,硬痛
不移;血瘀不能华色,则面黯,不能濡养肌肤则消
瘦;肝病及脾,则纳食减少,舌紫暗苔薄,脉细涩是
瘀血内结之征。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8-12021-05-07 18:28:0434页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普通外科学)2021-05-07 18:16:4816页
- 医学考试-普通外科学(十四)2021-05-07 17:56:5153页
- 医学考试-心理治疗学不同心理障碍2021-05-07 17:37:5717页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四)-12021-05-07 17:17:1345页
- 医学考试-计划生育主治医师-182021-05-07 17:02:3842页
- 【医学考试】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2021-05-07 16:19:2725页
- 【医学考试】初级药师基础知识-342021-05-07 15:09:0230页
- 医学考试-神经系统疾病-22021-05-07 14:26:1053页
- 医学考试-病理学技术基础知识-102021-05-07 14:09:49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