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0.12 KB
- 2021-04-27 发布
中药学练习试卷 23-4
(总分:86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43,score:86 分)
1.指出下列错误的
【score:2 分】
【A】钩藤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祛风
止痒。治疗肝风或痰热所致的惊痫抽搐。瘰疬痰核;
风疹瘙痒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天麻息风止痉,善治寒热虚实各种惊痫抽
搐;平抑肝阳,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祛风通络,治
风湿痹痛
【C】全蝎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疗
急慢惊风、破伤风,疮疡瘰疬,风湿痹痛
【D】地龙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治疗壮热
惊痫抽搐,肺热痰喘,热痹热淋
【E】蜈蚣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治疗
急慢性惊风,破伤风。疮痈瘰疬。风湿痹痛
本题思路: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治疗肝风或热
盛动风的惊痫抽搐;肝经有热之头胀头痛;肝阳上亢
的头晕目眩。
2.《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
【score:2 分】
【A】魏朝
【B】汉朝
【C】隋唐朝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宋朝
【E】元朝
本题思路:《新修本草》是隋唐朝的代表作。
3.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score:2 分】
【A】归经,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B】脏象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
【C】药物疗效是归经的确定依据
【D】药物特性有时也可作为归经的确定依据,但
往往带有片面性
【E】经络学说不是归经的理论基础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归经的理论基础包括脏象学说和经络学
说。
4.善治肝阳眩晕的药对为
【score:2 分】
【A】柴胡、黄芩
【B】桑叶、菊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代赭石、旋复花
【D】地龙、白僵蚕
【E】葛根、桑叶
本题思路:桑叶苦甘寒,菊花辛甘苦微寒;两药均能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合用后药力更强,善治风热感
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热目赤、肝阳眩晕及肝肾亏
虚目暗不明。
5.治亡阳气脱效佳的药对为
【score:2 分】
【A】附子、人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附子、干姜
【C】附子、吴茱萸
【D】附子、肉桂
【E】以上均是
本题思路:人参甘温补气,力宏固脱;附子辛热回
阳,益火救逆。两药相合,大补大温,益气回阳,治
亡阳气脱效佳。
6.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
学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score:2 分】
【A】《伤寒论》
【B】《内经》
【C】《证类本草》
【D】《嘉祐本草》
【E】《神农本草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
药学发展的成就,为本草学发展奠定基础。
7.补肾壮阳、又祛风除湿宜选
【score:2 分】
【A】淫羊藿
【B】仙茅
【C】狗脊
【D】巴戟天
【E】以上均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淫羊藿、仙茅、狗脊、巴戟天均有补肾壮
阳、祛风除湿之功效。
8.指出下列正确的
【score:2 分】
【A】补虚为主,脾胃强健者用药量轻,脾胃虚弱
者用药量稍大
【B】药材质次力弱者,用药量可小些
【C】新病用药量宜轻,久病用药量可稍重
【D】病急重用药量宜重,病缓轻用药量宜
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气味浓厚作用峻猛药,用药量宜重
本题思路:病急重用药量宜重,病缓轻用药量宜轻是
正确的。而补虚为主,脾胃强健者用药量应稍大,脾
胃虚弱者用药量宜轻。药材质次力弱者,用药量可稍
重。新病用药量可稍重,久病用药量可稍轻。气味浓
厚作用峻猛药,用药量宜轻。
9.指出下面错误的
【score:2 分】
【A】中药的性状是指中药的形状、颜色、滋味、
质地等
【B】中药的性状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C】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的高度概括
【D】中药的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E】中药的性状即中药的性能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中药的性状是指中药的形状、颜色、滋
味、质地等,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
特征的高度概括,所以中药的性状并非即指中药的性
能。
10.指出下面错误的
【score:2 分】
【A】发汗力强的解表药,注意用量,不可过汗
【B】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发汗力
强的解表药
【C】解表药入汤剂应久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辛凉解表药发汗力较缓和,长于透解表热
【E】辛温解表药发汗力强,能发散风寒
本题思路:解表药入汤剂不应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
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11.指出下列错误的
【score:2 分】
【A】硫磺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
【B】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C】桑螵蛸滋阴补肾,固精缩尿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赤石脂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
疮生肌
【E】诃子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本题思路:桑螵蛸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12.指出下列错误的
【score:2 分】
【A】用量不同作用不同,可据目的增减用量
【B】经期、妊娠期,活血药宜减小
【C】气味平淡作用缓和药,用量宜重
【D】单味,量宜大,复方,量宜小
【E】辛热药疗疾,素不喜辛辣热物或常处高温作
业,用量宜重,反之宜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辛热药疗疾,素不喜辛辣热物或常处高温
作业,用量宜轻,反之宜重。
13.肉豆蔻的功效为
【score:2 分】
【A】涩肠止泻,杀虫
【B】益肾,固精,缩尿,明目
【C】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D】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本题思路:肉豆蔻的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14.治肺热咳喘,热淋涩痛宜选
【score:2 分】
【A】蚤休
【B】半边莲
【C】扁蓄
【D】穿心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海金沙
本题思路: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可治肺热咳喘,
热淋涩痛。
15.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作用的药宜选
【score:2 分】
【A】荆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白芷
【C】生姜
【D】升麻
【E】蝉蜕
本题思路:荆芥功效为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16.湿浊蒙蔽心窍之神昏、癫狂最宜选
【score:2 分】
【A】钩藤
【B】地龙
【C】苏合香
【D】安息香
【E】石菖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善治湿浊蒙
蔽心窍之神昏、癫狂。
17.湿浊内停无论寒热虚实,有无表邪皆可选用的药
为
【score:2 分】
【A】苍术
【B】厚朴
【C】白豆蔻
【D】藿香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砂仁
本题思路:藿香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
热,善芳化湿浊、醒脾解暑,又兼发表。凡湿浊内停
无论寒热虚实或无有表邪皆可选用。
18.下列哪种说法有错
【score:2 分】
【A】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
以有两个或更多
【B】气味相同,功能相近
【C】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D】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E】气偏于定能,味偏于定性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本题思路:应为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
19.治脾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壅肺宜选
【score:2 分】
【A】香附
【B】木香
【C】橘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沉香
【E】薤白
本题思路:橘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能治疗脾
胃气滞,湿浊中阻,痰湿壅肺。
20.关于桂枝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
【score:2 分】
【A】桂枝配白芍;共奏调和营卫、散风敛营、解
肌发表之功,治风寒表虚有汗
【B】用量:3~10 克
【C】发汗力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
【D】治鼻渊头痛、牙痛效佳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温热病忌用
本题思路:桂枝的临床应用中,没有治鼻渊头痛、牙
痛效佳的特点。
21.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
【score:2 分】
【A】毒指药物的偏性
【B】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
无关的不适反应
【C】药物的偏性能治疗疾病,而不毒害人
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能消失
【E】毒性反应因过用而致,对人体危害较大
本题思路:毒指药物的偏性。药物的这种偏性能治疗
疾病,也能毒害人体。
22.《本草经集注》作者
【score:2 分】
【A】陶弘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苏敬
【C】张元素
【D】张仲景
【E】赵学敏
本题思路:《本草经集注》作者是陶弘景。
23.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的药对为
【score:2 分】
【A】石膏、知母
【B】知母、川贝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知母、黄柏
【D】桑叶、菊花
【E】天花粉、栀子
本题思路: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
燥;川贝母辛苦微寒,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两
药相合,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
肺燥咳嗽。
24.乌贼骨的功效为
【score:2 分】
【A】涩肠,敛肺,下气,利咽
【B】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C】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D】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E】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
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乌贼骨的功效为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
酸止痛,收湿敛疮。
25.具有祛风湿、发汗、明目功效的药为
【score:2 分】
【A】独活
【B】威灵仙
【C】秦艽
【D】伸筋草
【E】苍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苍术的功效为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
明目。
26.下面哪两药合用,善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治咳
喘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宣
【score:2 分】
【A】麻黄配石膏
【B】麻黄配杏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杏仁配桂枝
【D】麻黄配薏茹仁
【E】石膏配杏仁
本题思路:麻黄辛温宣散,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
杏仁苦温润降,善平喘止咳,兼解肌。合用,善宣肺
降气,止咳平喘,治咳喘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
尤宜。
27.治肠痈腹痛宜选
【score:2 分】
【A】玄参
【B】牡丹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赤芍
【D】连翘
【E】鱼腥草
本题思路:牡丹皮苦辛微寒,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
清热凉血,又活血化瘀,可治疗肠痈腹痛。
28.指出下面错误的
【score:2 分】
【A】发散风热药,多辛凉,发汗力较缓和,但长
于透解表热
【B】辛凉解表药:主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
赤多泪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辛温解表药,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
湿痹、咳喘、水肿兼表等
【D】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适当配伍清热
解毒药
【E】发散风寒药,多辛温,发汗力强
本题思路:辛凉解表药主治外感风热表证。风热咳
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是其兼治。
29.清泄的含义
【score:2 分】
【A】玄参味苦,质润性寒,为清凉滋润解散之
品,善清解火毒、消散肿结
【B】代赭石味苦,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
【C】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泄火,治火热内蕴
或上攻诸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大黄苦寒,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E】连翘味苦,善清热解毒,疏透消散,为疮家
圣药
本题思路: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泄火,治火热内
蕴或上攻诸证,此即清泄的含义。
30.具益肾补肺、止血化痰功效的药为
【score:2 分】
【A】海马
【B】狗脊
【C】冬虫夏草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仙茅
【E】以上均不是
本题思路:冬虫夏草功效为益肾补肺、止血化痰。海
马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仙茅温肾壮阳,
祛寒除湿;狗脊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31.治疗项背强痛之要药
【score:2 分】
【A】荆芥
【B】羌活
【C】葛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桑叶
【E】藁本
本题思路:葛根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
阳止泻。长于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而解肌发表退热,
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32.五味子的功效
【score:2 分】
【A】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
【B】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
神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D】敛肺滋肾,生津敛汗,补益肝肾,宁心安神
【E】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本题思路:五味子的功效为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
精止泻,宁心安神。
33.功能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
的药为
【score:2 分】
【A】牵牛子
【B】芫花
【C】巴豆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京大戟
【E】甘遂
本题思路:巴豆功效为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
咽,蚀疮去腐。
34.升降浮沉是指
【score:2 分】
【A】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的作用特点
【B】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
【C】药物作用的定位
【D】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药物的归属
本题思路: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35.下列哪项不属附子的适应证
【score:2 分】
【A】寒湿痹痛
【B】阳虚水肿
【C】阳虚胸痹
【D】阳虚外感
【E】寒饮咳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适
应证包括寒湿痹痛、阳虚水肿、阳虚胸痹、阳虚外
感。但无寒饮咳喘。
36.黄连配半夏、瓜篓
【score:2 分】
【A】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疗痰火互结之
结胸证效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
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C】既善清解营血分之热,又善滋阴生津,还能
滋润滑肠
【D】滔疗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
火牙痛,口舌生疮
【E】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
本题思路: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半夏辛苦
而温,功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篓甘寒,功能清
热化痰、利气宽胸。三药结合,既泻火化痰,又消散
痞结,治疗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37.中药的作用是指
【score:2 分】
【A】中药的治疗效用
【B】中药的功效
【C】中药的不良反应
【D】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中药的药性理论
本题思路:中药的作用包括中药的治疗效用和不良反
应两方面。
38.下列哪项不属大黄的适应证
【score:2 分】
【A】湿热黄疸,淋证涩痛
【B】瘀血经闭,癥瘕积聚
【C】血热吐血,衄血便血
【D】火热上攻,牙龈肿痛
【E】寒湿痹痛,脘腹冷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本题思路:大黄苦寒,治疗实热内结。寒湿痹痛,脘
腹冷痛不属大黄的适应证。
39.苦燥的含义
【score:2 分】
【A】大黄苦寒,泻热通便,用于热结便秘
【B】黄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泄火治火热内蕴或
上攻诸证宜择
【C】苍术、厚朴味苦,能燥湿,治疗寒湿。黄
柏、苦参清热燥湿,善治湿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
【E】玄参味苦,质润性寒,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
结核
本题思路:苦燥的含义:燥湿。苍术、厚朴味苦,能
燥湿,治疗寒湿。黄柏、苦参味苦,清热燥湿,善治
湿热。
40.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常用药对
【score:2 分】
【A】茜草、艾叶
【B】蒲黄、五灵脂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三七、炮姜
【D】蒲黄、白及
【E】艾叶、炮姜
本题思路:蒲黄性平,生用功能活血化瘀而止血,炒
用功主收敛止血略兼化瘀;五灵脂性温,生用功长活
血止痛,炒用功偏化瘀止血。两药相合,无论生用炒
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
及血瘀出血。
41.指出下列错误的
【score:2 分】
【A】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治疗血热出血,
疮痈肿毒
【B】斑蝥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治疗痈疽疔
疮,夏伤暑湿吐泻、昏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治疗各种出血病
证,跌打损伤,和胸痹绞痛
【D】磁石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治疗
阴虚阳亢之心悸失眠,耳鸣耳聋,阴虚喘促
【E】南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治疗肺热燥咳
有痰,热伤胃津口渴
本题思路:斑蝥攻毒蚀疮,破血散结。治疗痈疽,顽
癣,瘰疬,狂犬咬伤;血瘀经闭、癥瘕;少阴头痛,
皮肤湿痒。
42.地骨皮的功效为
【score:2 分】
【A】退虚热,凉血止血,解暑热,截疟
【B】退虚热,凉血止血,清心火,解毒
【C】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肝火,利湿
【D】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E】退虚热,凉血止血,解肌热,平喘
本题思路:地骨皮的功效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
火,生津。
43.下面哪种属相杀
【score:2 分】
【A】莱菔子与人参
【B】半夏与生姜
【C】生姜与半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乌头与半夏
【E】人参与莱菔子
本题思路:生姜能降低半夏的毒性,生姜杀半夏。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方剂学(七)2021-04-27 13:22:5030页
- 医学考试-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2021-04-27 13:21:5446页
- 医学考试-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292021-04-27 13:16:3223页
- 医学考试-初级康复医学技士基础知2021-04-27 13:15:2138页
- 【医学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初级2021-04-27 13:15:0815页
- 医学考试-中级口腔医学主管技师基2021-04-27 13:14:4639页
- 医学考试-中医妇科学综合练习试卷12021-04-27 13:12:0121页
- 医学考试-神经内科主治医师-5-12021-04-27 13:08:5519页
- 医学考试-常见症状鉴别诊断(二)-22021-04-27 13:02:3246页
- 医学考试-病理学基础知识-112021-04-27 12:58:38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