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97 KB
- 2021-04-17 发布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模拟题 2018 年(21)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30,score:100 分)
1.什么是破碎红纤维?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酶组织化学中的 GT(Gomori trichrome)
染色可以清楚地显示这些坏变肌纤维的肌膜下有大量
形态异常,肿胀堆积的线粒体被红染,甚至有的整个
肌纤维红染,结构不清,即所谓的破碎红纤维
(RRF),这是各种线粒体肌病的病理特点。
2.线粒体脑肌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肌肉:破碎红纤维(ragged red
fiber,RRF)、肌纤维细胞色素 C 氧化酶(COX)缺失、
琥珀酸脱氢酶强反应血管(SSV)是诊断线粒体病的重
要病理学依据。
(2)脑:脑的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主要为海绵样改
变、神经元变性水肿、灶性坏死或广泛坏死,伴胶质
细胞增生、脱髓鞘。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
中样发作缩写为(MELAS)患者可见颞顶枕叶皮质多灶
性损害,脑皮质萎缩和基底节钙化。伴破碎红纤维的
肌阵挛癫痫缩写为(MERRF)患者可有齿状核、红核和
苍白球等核团变性。
3.线粒体肌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线粒体肌病主要表现为以四肢近端为主的
肌无力和不能耐受疲劳,可伴有肌肉酸痛。多在 20
岁发病,也可在儿童及中年起病。肌无力进展非常缓
慢,可有缓解复发。患病数十年后患者仍可生活自
理。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可见破碎红纤维,电镜观察可
发现肌膜下和肌原纤维间大量形态、大小异常的线粒
体聚集,线粒体嵴内可见类结晶样包涵体。肌电图呈
肌源性损伤。
4.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分型及特点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MELAS 是一组以卒中样发作为主要临床特
征的线粒体病,呈母性遗传,80%以上的患者 20 岁以
前发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和(或)
呕吐、皮质盲(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头痛表现为偏
头痛或偏侧颅面痛,反复性呕吐可伴或不伴偏头痛。
皮质盲是本综合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30 岁以
下枕叶脑卒中的患者中,14%为 MELAS。局限性癫痫
有时是 MELAS 中风样发作的先兆,为本综合征的特征
之一。其他伴随症状有身材矮小、智能低下、肌力减
退、感音性耳聋和癫痫发作。
MERRF 为母性遗传方式。40 岁以前均可发病,多在
10 岁左右起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小脑共济失调、
肌阵挛和癫痫发作。伴随症状可有身材矮小、精神运
动发育迟缓、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眼肌瘫痪、
颈部脂肪瘤、周围神经病、心脏病和糖尿病。
5.对线粒体肌病及脑肌病如何进行诊断?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线粒体肌病肢体不耐受疲劳,且活动后出
现肌无力,休息后好转,血乳酸/丙酮酸试验阳性,
但没有脑受损的表现,肌活体组织检查可显示破碎红
纤维,基因检测到 mtDNA 丢失和突变。
线粒体脑肌病依据患者头痛、皮质盲、肌阵挛和癫痫
发作等脑损害的表现或视网膜受损、影像学特征
(MELAS 枕叶、颞叶或额叶皮层的沿脑回分布的 T 2
像高信号、基底节钙化;MERRF 大脑和小脑萎缩以及
白质内片状病灶)、血清和脑脊液的乳酸水平可对线
粒体病作出临床诊断。确诊依靠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和
mtDNA 突变检测。线粒体脑病患者的肌肉活体组织检
查可以完全正常或仅表现为肌纤维轻度大小不等,如
仅有 5%的 Leigh 综合征患者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发现
细胞色素氧化酶缺失,几乎见不到 RRF。因此肌活体
组织检查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线粒体脑病的可能。
6.线粒体脑肌病如何进行治疗?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①补充苯醌类物质
辅酶 Q 10 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和氧化还原旁路可用于
单纯辅酶 Q 10 缺乏和各类型线粒体病,用法为 60~
250mg/d,分次口服;②补充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E;③辅助能量代谢物质,如肌酸、ATP 等。
7.什么是代谢性肌病?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代谢性肌病是一大类以肌纤维线粒体、糖
原及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能量产生过程障碍而引起的肌
肉功能障碍、肌纤维变性和坏死的疾病,有时伴有全
身多个器官系统的受累。依据代谢环节受累的不同,
主要分为线粒体肌病或脑肌病、脂质沉积性肌病和糖
原沉积病等。
8.什么是脂质沉积性肌病?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脂质沉积性肌病是指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肌
纤维内脂滴过多引起形态结构破坏和收缩功能减弱的
骨骼肌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不耐受或运动后
出现肌肉痉挛、疼痛及肌无力,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等。大多类型的脂质沉积性肌病主要与肌纤维内相关
的酶缺乏有关。
9.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肌纤维内有许多氧化脂肪酸的酶,不同的
酶缺乏导致不同类型的脂质沉积性肌病,如肉碱缺乏
症、肉碱转运酶缺乏、脱氢酶缺乏等,不管哪种原因
引起脂肪酸代谢障碍,最终产生两个结局,一是能量
不够,使得肌纤维收缩功能降低,而表现为肌无力或
肌肉运动不耐受现象;二是肌纤维内的脂肪滴堆积,
对肌纤维产生破坏作用,严重者发生肌纤维变性坏
死;除肌无力外,还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
10.脂质沉积性肌病共同的病理特征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脂质沉积性肌病共同的病理特征是肌纤维
内堆积大量的脂滴,严重程度取决于脂滴堆积的多
少。轻者的肌纤维呈细小的筛孔样变形,重者出现肌
纤维呈粗大肌纤维变形,甚至肌纤维破碎伴吞噬现
象,也可出现破碎红纤维样表现。
11.脂质沉积性肌病共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脂质沉积性肌病多于儿童及青年期发病,
也可见中年发病者,发病年龄越早,症状越严重,以
肌无力,易疲劳为特点,肌张力低下,可伴运动后肌
肉疼痛。可伴器官受损及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脑
肝脂肪变性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受累,危及生
命。
12.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脂质沉积性肌病的诊断依据是患者平时运
动不耐受现象,间断出现四肢无力,肌张力低下,血
清激酸肌酶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可检测出代
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及低酮。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提示
肌纤维内有大量脂肪滴沉积者可确诊。
13.如何治疗脂质沉积性肌病?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病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仅有相应的症状
缓解药物,如肉碱沉积引起的脂质沉积性肌病可给予
补充肉碱,一般应用左卡尼汀 10ml,每日 2~3 次,
需长期应用。长链脂酰-COA 脱氢酶缺乏应用核黄素
治疗。患者应低脂高碳水化物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14.什么是糖原沉积病?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糖原沉积病是一组基因缺陷导致某种酶缺
乏或活性降低,而引起的糖原代谢障碍,使糖原在组
织中过度沉积而引起的疾病。在肌肉组织中沉积者为
糖原沉积性肌病。本病包括多种类型,是由相应的酶
缺乏引起。有的为单纯肌肉受损,有的为全身多系统
器官均受累,不同类型表现各异。
15.糖原沉积病的病因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糖原沉积病的病因是基因缺陷导致糖代谢
障碍使能量产生障碍及糖原颗粒堆积而破坏肌纤维结
构,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因糖原利用障碍不能及
时供能,所以患者表现为不能耐受疲劳现象。
16.糖原沉积病的临床表现?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I 型糖原沉积病:由葡萄糖-6-磷酸酶
缺乏引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多见,也可见
儿童及成人,主要表现为肝。肾肿大,不能耐受疲
劳,反复低血糖,发育迟缓,高脂肪血症等。多数在
出生后 2 年内死亡。
(2)Ⅱ型糖原沉积病:由酸性麦芽糖酶缺乏引起,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分为婴儿型,儿童型及成年型。
成年型的患者有半数以上自儿童发病,进展性肌无
力,以近端无力,半数在早期呼吸肌无力。
(3)V 型糖原沉积病:由磷酸化酶缺乏引起,表现为
肌肉易疲劳或肌红蛋白尿,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特
点:①运动性肌痉挛,即剧烈运动后出现肌肉剧烈疼
痛,休息后可缓解。②继减现象,即发生运动性肌痉
挛时,患者仍能坚持轻中度的肢体活动,肌肉痉挛反
而减轻;③肌疲劳和肌无力;④运动后血红蛋白尿;
⑤肌肉萎缩和肌肉肥大。
17.如何诊断糖原沉积病?应如何治疗?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任何年龄出现的不耐疲劳现象、肌无力、
肌肉疼痛,尤其运动后出现肌肉痉挛,并伴有反复低
血糖,高脂血症,肌红蛋白尿者,应考虑本病的可
能。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明确本病,但类型的区
分须通过特殊酶组织化学检查。Ⅰ型糖原沉积病需维
持婴儿的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可少量多餐进食和
补充葡萄糖。对于Ⅱ型糖原沉积病可试用纯化的α糖
苷酶治疗。Ⅴ型糖原沉积病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也
可在运动前服用葡萄糖及果糖等。
18.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特点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是指因染色体结构或
数目异常、或基因缺陷所致的一类神经系统组织、结
构、功能异常的疾病,通常在上、下代之间按一定的
遗传方式垂直传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新发育的个体
出现神经系统的缺陷。
19.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分类及遗传方式是什么?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发生突变是神经
系统遗传性疾病的病因,依据遗传物质异常改变的方
式不同,通常可将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分为染色体病
和基因病两大类,基因病又可分为单基因病和多基因
病。此外还有线粒体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等。
20.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临床常见哪些共同性?特征性
及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如何?
【score: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共同性症状:很多神经遗传性疾病均
具有的临床表现,如智能发育不全、行为异常、语言
障碍、不自主运动、痫性发作、共济失调等,以及五
官畸形、脊柱裂、弓形足、指(趾)畸形、皮肤毛发异
常和肝脾大等。
(2)特征性症状:某些神经遗传性疾病的特殊表现,
具有诊断价值或对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肝豆状
核变性的角膜 K-F 环、黑朦性痴呆的眼底樱桃红斑、
结节性硬化症的面部皮脂腺瘤等。
(3)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包括共济失调、瘫痪、感
觉异常、肌肉异常、脑脊液压力增高、体态异常等。
21.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常见种类有
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点:①
女多于男;患者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②男患者的
女儿都是患者,儿子都正常;③女患者子女中各有一
半是患者;可看到连续几代的遗传。
(2)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种类:①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③X 连锁隐性遗传;
④X 连锁显性遗传。
22.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临床资料的搜集尤其要注意患者的性别和
发病年龄、特有的症状和体征,这对诊断神经系统遗
传性疾病很重要。
家族的系谱分析应详细询问家族发病情况并绘制系谱
图,通过系谱分析可判断是否为遗传病,并提示是单
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或线粒体遗传病;根据有
无遗传早现现象,推测是否为动态突变病。
辅助检查神经生化、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和神经
病理等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都十分重要。有些检
查可能对某种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具有确诊的价值,
如肝豆状核变性的血清铜蓝蛋白、血清铜和尿铜;异
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的硫酸酯酶 A 活力;遗传性肌阵
挛性癫痫的脑电图和肌电图;结节性硬化症、脊髓小
脑性共济失调的头颅 MRI;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
线粒体脑肌病的肌肉活体组织检查;腓骨肌萎缩症、
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的神经活体组织检查等。
遗传学的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检
查、DNA 分析、基因产物的检测等。这些检查直接分
析与发病有关的遗传物质改变和基因表达的异常,对
疾病的确诊至关重要。
23.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包括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1)药物治疗:原则是“补其所缺、去其
所余、对症处理”。根据治疗的时机不同大致可分为
产前、症前和现症治疗。如对有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Ⅱ型胎儿的孕妇,分娩前服用苯巴比妥可防止患儿发
病;对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可通过新生儿筛查
在症状出现前作出准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对婴儿痉挛
症患儿补充维生素 B 6 治疗等,都可收到良好的治疗
效果。
(2)饮食治疗:原则是“禁其所忌”。就是按照不同
疾病制定不同的食谱,严格限制与疾病发病相关物质
的摄入量,如苯丙酮尿症通过配制特殊的低或无苯丙
氨酸奶粉可防止幼儿发病。减少患者所忌物质的吸收
也很重要,如苯丙酮尿症口服苯丙氨酸氨基水解酶胶
囊,将苯丙氨酸转化成苯丙烯酸,在食物吸收前选择
性清除苯丙氨酸。
(3)手术治疗:当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已造成组织和
器官明显损伤,应用外科手术对病损器官进行切除、
修补或替换,可有效地改善某些遗传病的症状,减轻
病痛。如对肢体畸形者进行手术矫正,肝移植治疗神
经鞘磷脂贮积症等。
(4)基因治疗: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修复、更换
或增补患者组织细胞中的缺陷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
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包括基因修正和基因添加。但
临床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导入基因持续表达的时
间不长、效率不高、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等,尚未得到
很好的解决。
24.遗传性共济失调的定义、临床表现及遗传方式是
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遗传性共济失调(hereditary ataxia,HA)
是以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一组中枢神经系统
遗传变性病。
本组疾病除小脑及传导纤维受累外,常累及脊髓后
索、锥体束、脑桥核、基底节、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
系统等,伴发神经系统其他症状体征,还可伴有神经
系统以外的临床表现,如骨骼畸形、突眼、内分泌失
调、心肌肥厚及传导阻滞等。
遗传方式主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呈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X 性连锁遗传,散发病例也不少见。
25.Friedreich 共济失调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Friedreich 共济失调系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男女均可受累。近亲结婚发病率高,可达
5.6%~28%。主要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姿势和步态共济
失调、构音障碍、深感觉丧失、腱反射消失、
Babinski 征阳性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伴有心
脏损害、糖尿病、骨骼畸形等非神经系统表现。
26.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和共同特征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大多数呈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极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 X 连锁遗传,
包括 SCA1~SCA29。SCA 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定位了
29 种基因型,克隆了 15 个疾病基因,其中 SCA3/MJD
基因型最常见。相应基因外显子 CAG 拷贝数异常扩
增,产生有明显毒性作用的多聚谷氨酰胺链,共同的
突变机制是 SCA 各亚型临床表现相似的原因。
其共同临床表现是:①一般在 30~40 岁隐匿起病,
缓慢进展;②首发症状多为下肢共济失调、走路摇
晃、可突然跌倒;继而出现发音困难、双手笨拙、意
向性震颤、眼球震颤、眼慢扫视运动和痴呆等。检查
可见共济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
反射阳性、痉挛步态、远端肌萎缩、深感觉丧失;③
均有遗传早现现象,即在同一 SCA 家系中发病年龄逐
代提前,症状逐代加重,是 SCA 非常突出的临床特
点,一般起病后 10~20 年患者不能行走。
27.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理改变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小
脑、脑干、脊髓变性萎缩。
28.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首发症状多为下肢
共济失调、走路摇晃、可突然跌倒;继而出现发音困
难、双手笨拙、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眼慢扫视运
动和痴呆等。检查可见共济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
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痉挛步态、远端肌萎
缩、深感觉丧失。
29.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型及各自特点是什么?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各亚型具各自的特点
而构成不同的疾病。其分型及各自的特点如下。
(1)SCA1:眼肌麻痹,眼球慢扫视幅度明显增加,上
视不能,可见周围神经病、锥体束征,在病程晚期有
肌张力障碍。
(2)SCA2:面肌束颤、眼睑退缩、眼球慢扫视运动、
反射低、周围神经病和痴呆。
(3)SCA3:锥体束和锥体外系受累的体征、面肌和舌
肌束颤、眼肌麻痹和突眼、感觉性周围神经病、肌肉
萎缩,智力通常不受损。
(4)SCA6:振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没有锥体束、
锥体外系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病情进展缓慢。
(5)SCA7:特征性症状是视力减退或丧失,辨色异
常,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所致,心脏损害较突出,家系
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6)SCA8:振动觉减退、反射增强,病情进展缓慢。
(7)SCA10:表现为纯小脑性共济失调,可有全面性和
(或)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8)SCA12:早期有手臂震颤,晚期有痴呆。
(9)SCA13:儿童期发病,精神发育迟缓。
(10)SCA14:早期出现肌阵挛。
(11)SCA16:多以步态不稳起病,表现为单纯小脑性
共济失调,可有垂直眼球震颤和头部震颤。
(12)SCA17:表现为动作缓慢、肌张力障碍及腱反射
活跃等,多有痴呆,偶可见癫痫。
30.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病因有哪些?
【score: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本病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发现致
病有关的 20 个基因突变或异常位点,按发现时间顺
序依次命名为 SPG~SPG20。HSP 发病机制还不明确,
推测可能为皮质脊髓束和脊髓小脑束轴索的轴浆氧化
代谢障碍所致。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2021-04-17 19:45:0722页
- 医学考试-中医主治医师-362021-04-17 19:40:2523页
- 医学考试-麻醉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2021-04-17 19:15:2723页
- 医学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2021-04-17 19:14:3940页
- 医学考试-主管护师-322021-04-17 19:12:3325页
- 【医学考试】2018年初级护师考试基2021-04-17 19:12:3144页
- 医学考试-心境障碍2021-04-17 19:04:008页
- 医学考试-初级药师基础知识-2-22021-04-17 18:59:1840页
- 医学考试-心血管内科学模拟题20182021-04-17 18:57:2421页
- 医学考试-皮肤与性病学-22021-04-17 18:55:5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