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MB
- 2021-05-24 发布
高考物理复习易错题错因分析与详解
高三考生在平时练习训练中反映出的各种典型错误,有概念性错误,有知识遗漏问题;有的缺乏物理基本观点即物理思想;有的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的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抓不住主要矛盾,不能简化问题;有的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建立起物理图景;有的缺乏必要的数学能力,有的缺乏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基本思想方法……,这些问题都在练习卷中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无疑是有益的。
为了便于学习研究,本人着重从能力角度来解剖问题根源,指出错误的原因,并作必要的简单解答,从而能以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认识复习要求,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文中以某个具体题目进行分析,是希望通过分析,不仅是对各知识点的复习,而且是从不同侧面对某部分知识整体性的学习,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
文中所选的问题,是久经考验的好题,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一般称为“成题”,把成题改活,将成题做活,推“成”出新,让成题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是笔者的愿望。
P
Q
·Oa
P
Q
·
·Oc
P
Q
·Ob
·
图甲
a
b
c
1.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质量和直径都相同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的重心在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b、Oc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图甲所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a球的弹力力为N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b和 Nc,则
A、 B、
C、 D、
图乙
P
Q
·Oa
a
P
Q
·Ob
·
b
P
Q
·
·Oc
c
错解:根据共点力的平衡,球受的三个力应通过重心,各球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对称性,就每个球来说,P、Q对球的弹力大小是相等的,从图可看出与的夹角最大,与夹角最小,又由力的平衡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最大,最小,所以选项C正确。
错因:本题误解的主要原因是:(1)对弹力方向的判断模糊不清;(2)三力共点平衡时,认为三力作用线的交点一定是在重心上的。
弹力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并使它发生形变的另外一个物体产生的作用力,其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种:①绳的弹力方向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②平面与平面、曲面与平面、点与平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指向受力物体;③曲面与曲面、点与曲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共点力是指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而不一定是力的作用点“共点”,更不是各力作用线都通过重心。
正解:这是一道共点力平衡条件与弹力概念相结合的题目,支点P对球弹力只能根据球所受的全部力和平衡条件求解。
三种情况下重心的位置虽然不同,但由于球光滑,支点对其只有弹力作用,且由于弹力方向与接触面相垂直,所以支点对球的弹力垂直于球与支点的接触面即球的切面,这样支点P、Q对球弹力的方向都指向球心.又由于三种情况下重力作用线都通过球心,所以三种情况下物体都受到交于球心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重力大小相同,支点P、Q对球的弹力对称、且与竖直方向夹角相同.由共点力平衡条件知选项A正确.
A
B
F
v
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在A下滑的过程中,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及支持Q满足:
A.f=0 Q=Mg+mg B.f向左 Qt1
C、v2>v1,t2
相关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题课2021-05-24 09:55:1221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4 09:55:109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推断试2021-05-24 09:54:369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难溶电解质2021-05-24 09:54:151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2021-05-24 09:53:5718页
- 复习参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2021-05-24 09:53:348页
- 全国高考理解性默写题冲刺满分练2021-05-24 09:53:3034页
-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衡水中学理科2021-05-24 09:53:0522页
- 【物理】2020届二轮复习近代物理初2021-05-24 09:52:0710页
- 上海市虹口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2021-05-24 09:51:55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