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85 KB
- 2021-05-23 发布
选修一 第48讲 王安石变法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 王安石变法
1.历史背景
(1)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
②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主要内容
项目领域
目的
措施
内容
作用
经济上:
富国
之法
改变积
贫局面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农田
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
募役(免
役)法
纳钱代役
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方田均
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
均输法
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军事上:
强兵之法,改变
积弱
局面,
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
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
将兵法,在各路设“将”,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
政治上:
取士之法,培养变
法人才,
改革科
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
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
惟才用人,重改革、破成规,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3.综合认识
性质
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败因
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经验教训
改革必然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改革中注意合理用人
历史作用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1.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
2.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史学界观点众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人格过于偏执,且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导致朝中大臣多与他决裂。特别是司马光,念在与王安石共事数年的交情上,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就是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导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身不再往来。
——岳晓东《王安石:行为过激的偏执狂》
材料二 王安石奉“富民”为变法宗旨,但在神宗“富国强兵”愿望的压迫下,其抱负难以充分施展。至元丰亲政后,神宗利用新法中固有的“富国”因子,大肆聚敛,扩大国家专利,使变法轨迹发生逆转。
——葛金芳、金强《近二十年来王安石研究述评》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从什么角度分析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作者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变法轨迹发生逆转”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富国”因子的变法措施。
(3)史料研习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通过本题,你认为在研习史料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二、近代重大改革回眸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5.俄国农奴制改革
6.明治维新
7.戊戌变法
T24A(明治维新)
T24A(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建议
1.复习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时,要关注当时俄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改革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改革后俄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从而理解改革必须通过全方位彻底改革才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
2.
分析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可与当今如何对待传统与外来文化,等热点联系;可比较近代俄国、日本和中国三次改革的成败及启示
3.关注戊戌变法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联性;从多角度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历史影响
第48讲 王安石变法【随堂验收】
1.(1)(1)焦点:要不要“理财”。
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2)理念:注重实用。
(3)措施: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2.(1)角度:心理学(人性、人品); 理由:个人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2)原因:宋神宗借王安石变法聚敛财富,使“富民”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措施:均输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3)问题:史料撰写者的立场和态度;史料的来源和性质(第一手史料或第二手史料);史料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关文档
- 2020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主题272021-05-22 22:25:5835页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讲从两极2021-05-22 22:20:0614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2021-05-22 20:59:598页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资本2021-05-22 20:44:4848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6单元近代以来2021-05-22 20:23:095页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欧美2021-05-22 20:18:5036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2021-05-22 20:11:5614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世界各国2021-05-22 19:32:5021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8近代中国资2021-05-22 17:31:056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当今世界2021-05-22 17:25:54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