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MB
- 2021-05-22 发布
第
20
讲 光 电磁波
[
考试要求和考情分析
]
考试内容
选考要求
历次选考统计
命题角度
2016/04
2016/10
2017/04
2017/11
2018/04
2018/11
光
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干涉、衍射等
光
光的反射与折射
c
21
全反射
c
14
光的干涉
c
21
14
16
21
光的衍射
b
15
14
光的偏振
b
光的颜色、色散
B
激光
a
电磁波
电磁波的发现
a
LC
振荡电路、电磁波的特征与应用、光的传播
电磁振荡
c
14
14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b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
a
电磁波谱
a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
[
要点总结
]
1.
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方法
(
1)
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
(
2)
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
(
3)
利用折射定律进行求解
。
2.
解决光的全反射应注意的问题
(
1)
要抓住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
2)
利用好光路图中的临界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是解题的关键
。
[
典例分析
]
【例
1
】
(2018·
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
)
(
多选
)
平行单色光射向一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柱体,射向其圆弧面的光只有图
1
中所示圆心角为
θ
的一段圆弧上有光射出
(
不考虑光在玻璃内的多次反射
)
。已知当入射光为
a
光时,
θ
=
60°
,当入射光为
b
光时,
θ
=
90°
,则
(
)
答案
AD
[
精典题组
]
1.
(2018·
浙江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二月考
)
(
多选
)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全反射原理
B
.
色散可以发生在折射、干涉和衍射中
C
.
水面上的油膜呈现的彩色条纹是由于光的衍射形成的
D
.
白天我们看到整个天空是亮的,是光在大气中的
散射
解析
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全反射原理,选项
A
正确;因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频率和波长不同,则色散可以发生在折射、干涉和衍射中,选项
B
正确;水面上的油膜呈现的彩色条纹是由于光的干涉形成的,选项
C
错误;白天我们看到整个天空是亮的,是光在大气中的散射,选项
D
正确。
答案
ABD
2.
(2018·
浙江宁波重点中学高三期末
)
(
多选
)
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
2
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
a
、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真空中
a
光的波长小于
b
光的波长
B.
在该三棱镜中
a
光的速度大于
b
光的速度
C.
若
a
、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a
光的遏止电压低
D.
若用
a
、
b
两光分别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
较大
答案
BCD
图
3
答案
BD
光的波动性
[
要点总结
]
[
典例分析
]
【例
2
】
(2018·
浙江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
(
多选
)
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
ν
的
“
单色光
”
,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
ν
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
Δ
ν
(
也称频率宽度
)
,其中
ν
+
Δν
,
和
ν
-
Δ
ν
分别记为
“
上限频率
”
和
“
下限频率
”
。如图
4
所示,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
(
其
“
上限频率
”
和
“
下限频率
”
对应的分别记为
a
光和
b
光
)
由空气斜射到平行液膜的上表面,射入时与液膜上表面成
θ
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4
A.
逐渐减小
θ
角,
a
光在液膜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
B.
a
光从下表面射出时与入射光线间偏移的距离较大
C.
b
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
相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
b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
较小
解析
由于平行液膜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光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得知,两种光都不可能在液膜下表面发生全反射,选项
A
错误;
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的频率,液膜对
a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
b
光的折射率,则
a
光通过平行液膜后偏移的距离较大,选项
B
正确;
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的频率,由波速公式
c
=
λf
得知,
b
光的波长大于
a
光的波长,
b
光的波动性较强,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
C
正确;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相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
b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选项
D
错误。
答案
BC
[
精典题组
]
4.
(2018
·浙江临安天目高级中学高三模拟
)
(
多选
)
如图
5
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
a
、
b
、
c
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答案
AC
5.
(2018·
金华选考模拟
)
(
多选
)
如图
6
所示,偏振片
P
的透振方向
(
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
)
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能在
P
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的是
(
)
图
6
A.
太阳光
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
沿与竖直方向成
45°
角方向振动的
光
解析
偏振片只让沿某一方向振动的光通过,当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光的振动方向不同时,透射光的强度不同,它们平行时最强,而垂直时最弱。太阳光是自然光,光波可沿任何方向振动,所以在
P
的另一侧能观察到透射光;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振方向相同,当然可以看到透射光;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所以看不到透射光;沿与竖直方向成
45°
角方向振动的光,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不垂直,仍可看到透射光,只不过透射光的强度变弱,选项
A
、
B
、
D
正确,
C
错误。
答案
ABD
6.
(2018·
浙江桐乡模拟
)
(
多选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B
.
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
C
.
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
.
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常常镀一层透光的膜,从膜的前表面和玻璃表面反射的光相互
加强
解析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选项
A
错误;立体电影是应用了光的偏振现象,选项
B
正确;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选项
C
正确;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常常镀一层透光的膜,即增透膜,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从膜的前表面和玻璃表面反射的光相互减弱,选项
D
错误。
答案
BC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
要点总结
]
[
典例分析
]
【例
3
】
(2018·
台州选考模拟
)
(
多选
)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B
.
电磁波中相邻的电磁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C
.
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
D
.
只要空间中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
电磁波
解析
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电磁波是由于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而在空间传播,故不依赖于介质,选项
A
、
C
错误,
B
、
D
正确。
答案
BD
[
精典题组
]
7.
(2018·
浙江黄岩昌文中学高三模拟
)
(
多选
)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烤箱中的红光是红外线
B.γ
射线比
X
射线穿透力更强
C
.
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
.
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当它的频率增大时,它的传播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解析
红外线是不可见光,选项
A
错误;
γ
射线比
X
射线穿透力更强,选项
B
正确;任何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选项
C
错误;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变,由
c
=
λf
得,当它的频率增大时,波长变短,选项
D
正确。
答案
BD
8.
(2017·
温岭选考模拟
)
(
多选
)
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麦克斯韦首先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
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但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C.X
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短的电磁波,医学上可检查人体内病变和骨骼情况
D
.
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效应,温度较低的物体也能辐射
红外线
解析
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而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
A
错误;电磁波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和多普勒效应,电磁波是横波,能发生偏振现象,选项
B
错误;
X
射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短的电磁波,故穿透能力强,医学上可检查人体内病变和骨骼情况,选项
C
正确;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效应,一切物体均能发出红外线,选项
D
正确。
答案
CD
9.
如图
7
所示为某时刻
LC
振荡电路所处的状态,则该时刻
(
)
图
7
A.
振荡电流
i
在增大
B.
电容器正在放电
C.
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D.
线圈中的磁场在
增强
解析
通过图示电流方向,知电容器在充电,振荡电流减小,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增大,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线圈中的磁场在减弱,选项
C
正确,
A
、
B
、
D
错误。
答案
C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应用易错分析
【例】
光纤是现代通讯普遍使用的信息传递媒介,它利用全反射原理来传递光信号。现有一根圆柱形光纤,已知制作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为
n
。假设光信号从光纤一端的中心进入。如图
8
所示,为保证沿任意方向进入的光信号都能传递到另一端,
n
不能小于某一值
。
图
8
(1)
求
n
的最小值;
(2)
沿不同方向进入光纤的光信号传递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求最长时间与最短时间的
比值。
[
正解展示
]
(1)
光的入射角为
i
,折射角为
r
,根据折射定律得:
光的折射、全反射问题的解题关键
1
.
理解全反射发生的条件: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同时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2.
分析光线射到每一个界面上的入射角、入射点、折射、全反射情况,并画出光路图。
3.
涉及最值
(
或极值
)
的问题,比如恰好发生全反射、最长传播时间等,要根据题意找出临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