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56 KB
- 2021-05-22 发布
热点专题七 坚定文化自信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2
-
【主题导读】
坚定文化自信
,
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
,
不仅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文明
,
还有知礼节明荣辱的精神文明。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
举精神之旗
,
立精神支柱
,
建精神家园
,
都离不开坚定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我们当肩负起时代的重任
,
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峨耸立在神州大地上。
-
3
-
【时事发展】
1
.2014
年
2
月
,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
”
2
.2014
年
9
月
,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指出
:“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
,
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
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
,
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
3
.2016
年
7
月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4
.2016
年
11
月
,
习近平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
文运同国运相牵
,
文脉同国脉相连。
”
-
4
-
5
.2017
年
10
月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
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
5
-
命题
素材
2018
年
5
月
10
日
,
第十四届中国
(
深圳
)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从传统手工艺品到非遗传承项目
,
从富有设计感的文创产品到充满未来感的
“
黑科技
”
……
①
多年来
,
坚持创新发展、深耕文化内涵、走质量办展之路的文博会俨然成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
表达中国文化力量
,
承载中国文化产业远航
,
促进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舞台。
②
-
6
-
文化自信的底气源自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③
在
9
号馆工艺美术馆首次展出的
“
龙江巧女
”
手工艺展品融合了时代元素
,
产品涵盖了
20
多个项目
1000
余种产品。靺鞨绣产品出口至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地
,
年产值达
5000
余万元。
④
文化自信的表达展现在现实产业的自强兴盛。
在本届文博会上
,“
文化
+”
新业态处处可寻
,
创意与设计无处不在。
⑤
文化自信的远航还立足于对全球优秀文化的包容与开放。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一直是文博会展示重点之一
,
走进文博会犹如打开了通往世界文化的大门。
⑥
-
7
-
调动
知识
①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
,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
,
促进经济发展。
②
举办文博会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
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增强文化自信
,
促进文化交流交融
,
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核心。科学理性地对待传统文化
,
为我们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
,
也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
④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必须与时俱进
,
融入时代元素。增加文化产品出口
,
促进文化
“
走出去
”,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
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⑤
文化与其他业态的融合
,
有利于文化创新发展
,
增强文化创意与设计
,
融汇各种优秀文化资源
,
创造新文化
。
-
8
-
⑥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
坚持对外开放
,
求同存异
,
兼收并蓄
,
促进创新自信。
-
9
-
1
.(2018·
河南郑州五月质检
)2018
年
4
月
,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中
,
用精当诗句传达
“
中国经验
”,
借巧妙古语阐释
“
中国思想
”,
生动传神地道出中国人的治国理政智慧、国际交往理念
,
也向世界彰显了文化自信。下列古语与我国治国理政智慧、国际交往理念一致的是
(
)
①
“
苟利于民
,
不必法古
”—
拒绝创新
,
就会落后于时代
②
“
夫万物之不齐
,
物之情也
“—
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
,
只有特色之别
③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身在最高层
”—
各国之间消除疑虑、互通有无
④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要尊崇、顺应、保护自然
生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
苟利于民
,
不必法古
”
的意思是如果能使百姓获益
,
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
,
启示我们应当创新
,
①应选
;“
夫万物之不齐
,
物之情也
”
意思是说
,
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
,
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
,
这是客观情形
,
②正确
,
应选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身在最高层
”
强调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
,
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
与各国之间消除疑虑、互通有无的理念不一致
,
③不选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寓意是尊重文化多样性
,
并非是保护自然生态
,
④不选。因此选
A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10
-
2
.
阅读关乎民族的兴盛
,
要把全民阅读作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深入开展
“
书香飘万家
”
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
促进广大少年儿童读好书
,
做好人
,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推进
“
书香飘万家
”
家庭亲子阅读活动是基于
(
)
①
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综合素质
②
阅读可以直接提高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③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学习
④
人们在阅读中自然地接受健康文化熏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之所以深入开展
“
书香飘万家
”
家庭亲子阅读活动
,
促进广大少年儿童读好书
,
做好人
,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
是因为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学习
,
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综合素质
,
①③正确
;
阅读的内容很广泛
,
并非所有的阅读都能直接提高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
②说法错误
;
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
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
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1
-
3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2018
年
1
月
,
恶搞《黄河大合唱》等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的视频蹿红网络之后
,
引发众多网友的愤怒
,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恶搞作品以解构神圣、拒绝崇高为思想特征
,
以
“
无厘头
”
的表达方式和哗众取宠的传播风格
,
颠覆了严肃的文艺叙事和历史主题
,
不仅是对本国历史的漠视
,
也是民族文化的自我鄙弃
。
出现
恶搞红色经典与英雄人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一些人缺乏历史敬畏感。对红色经典缺乏正确的认知
,
不知道这些红色经典不只是文艺作品
,
还有着很强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
,
关系着公众的民族情感。另一方面
,
一些人盲目追逐娱乐至上
,
迷信
“
恶搞有理
”,
盲目赚取点击量
,
却不知道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
-
12
-
(1)
结合材料
,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
指出恶搞红色经典与英雄人物现象的错误所在。
(
2)
结合材料
,
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
说明传播红色经典应如何正确处理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的关系。
(
3)
请你为如何抵制恶搞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提出两条建议。
(
每条不多于
20
字
)
答案
:
(1)
①
扭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或答
“
否定优秀传统文化
”
亦可
),
削弱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
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
②
践踏中华民族精神
,
使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念产生动摇。
③
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不利于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
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容易造成社会思想的混乱
,
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
13
-
(2)
①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
,
起决定作用
,
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
,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传播红色经典
,
应着重抓住教育功能这个重点
,
让娱乐功能服务于教育功能
,
避免娱乐至上等本末倒置的错误倾向。
②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
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
这要求我们统筹兼顾
,
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是传播红色经典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
,
我们要重视红色经典的娱乐功能
,
更好地发挥红色经典的教育功能。
③
我们在传播红色经典时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既要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
,
又要做到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相协调。
(
如有其他答案
,
言之有理均可
)
(3)
答案示例
:
①
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活动
,
用正能量凝神聚力
;
②
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
通过法律来保护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
(
本题具有开放性
,
只要围绕主题作答
,
言之有理均可
)
-
14
-
解析
:
第
(1)
问知识范围限定在文化生活
,
要求分析恶搞红色经典与英雄人物现象的错误所在
,
可从否定优秀传统文化、践踏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传统文化与文化自觉自信密切联系等角度分析。第
(2)
问首先要阐述重点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
传播红色经典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相比
,
应是重点
,
应着重抓住
;
其次要阐释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
注意统筹兼顾
;
最后
,
要阐述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
做到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相协调。第
(3)
问解析略。
-
15
-
4
.(2018·
山东济宁二模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历史
与现实如何互动
,
文化与经济社会如何融合
,
传统文化与美丽乡村怎样同步
?
黄山市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答案
。
黄山市
通过对古民居、古祠堂、古戏台等建筑的修复
,
既很好地保护了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徽州四雕、楹联匾额等一系列代表性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又为徽州祠祭、徽剧、徽州民歌等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进行了良性修复
,
使古村落形成
“
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
”
的风景线。
-
16
-
该市倡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
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
,
推动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从徽墨到歙砚
,
从徽菜到徽戏
,
从砖雕到木雕
,
让人们能够找到与过去关联的器物、味道和情感
,
全方位激活徽州文化、唤醒乡愁。
根据本地文化特色和比较优势
,
打造特色小镇。大力发展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徽墨歙砚、徽州四雕等历史经典产业
,
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摄影写生、健身养生、户外运动等新型产业。
2017
年
,
仅旅游业接待游客近
5
800
万人次
,
总收入突破
506
亿元。黄山市找到了
“
徽文化
”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子
,
真正让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
17
-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
分析该市做法为什么能够使
“
传统文化活起来
”
。
(
2)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
说明各地应如何借鉴该市打造特色小镇、实现产业兴旺的经验
。
(3)
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
,
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请就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
,
各提一条建议。要求
:
措施具体
,
具有可操作性
,
每条限
15
个字以内
。
-
18
-
答案
:
(1)
黄山市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
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继承下来
;
由静态保护到活态利用
,
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
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
使之更具有生命力
;
根据本地文化特色和优势发展支柱产业
,
在实现产业兴旺的同时
,
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各地应总结黄山市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
,
这就是发展经济必须根据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
,
打造支柱产业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要正确地应用黄山经验
,
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不能照搬照抄。要将黄山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
,
找到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
,
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
-
19
-
(3)
保护建议
:
如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
;
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
;
完善保护设施等。
利用建议
:
如加大对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
;
举办文化遗产展览
;
利用文化遗产打造当地文化旅游品牌等。
解析
:
第
(1)
问要求分析该市做法为什么能够使
“
传统文化活起来
”,
实质是要求回答该市是怎样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生命力的
,
换句话说
,
是如何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的
,
可从保护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与时俱进、发展文化产业等角度分析。第
(2)
问要求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
说明黄山经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
作答时
,
要阐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并同时说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将经验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第
(3)
问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建议可从法治保障
(
制定法律法规
)
、物质保障
(
增加经费投入
)
等角度分析
,
注意措施要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
不要笼统地单纯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