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0 KB
- 2021-05-22 发布
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思想品德科第二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之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具有重诺守信的优良品质。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品质的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人所以立,信、智、勇也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论语》中记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可不可以立身处世。
B.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C.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D.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以后还讲不讲信用。
3、法国思想家蒙田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皇帝和鞋匠虽有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
B 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C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但灵魂都来自一个地方
D 上天用同一模型铸造了皇帝和鞋匠。
4、每个人由于个体的因素存在差异,那么我们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采取的态度是( )①
增强平等意识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互相抨击对方的缺点 ④对个别人歧视,嘲笑他人⑤互相
取长补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5、下列表现能体现人生平等的是( )
① 财大气粗 ② 大权在握,鄙视他人 ③ 惟我独尊 ④ 谦逊待人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④ D ①②④
6、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 我是班长,你就要听我的。 ② 我学习差一点,但我音乐很好。 ③ 我虽然长相差一
些,但我很热爱班集体。 ④ 我学习成绩不好,应该被人瞧不起。A ①②③④ B ②
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至理格言体现的道理是( )
① 自己不喜欢的事,别人也不喜欢。 ② 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③
要对人尊重、平等,以善良之心待人。④ 自己不愿意的事,就不能以此来对待别人。A ①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8、关于与人为善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自己不愿干值日,却吩咐别人干。② 买东西自己不愿付钱,却让别人付。 ③ 体育比赛
阻止其他同学报名参赛,说有很大的风险。 ④ 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景中与邪恶和错
误作斗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有人认为:“如果对方做错了事,就一定不能原谅对方。因为只要我们不原谅对方,就
可以让对方得到教训,让对方没有好日子过。”这一观点说明( )
A 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
B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善待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C 对任何人,只要他犯了错误,就不能原谅他,让他永远记住教训。
D 如果你原谅了对方,就等于给对方又一个重新犯错误的机会。
10、将心比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 )
① 急人所急,遇事能够多替别人着想。 ② 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 ③ 能
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④ 能够成人之美,但助人一定要求回报。A ①②③
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1、在已经满座的公共汽车上,你坐在靠近车门的座位,这时上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
你的选择是( )
A 不假思索,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B 想到自己 如果马上要下车的话,就将座位让给老人。
C 看别人的反应,如果有让座的,自己就让。D 迅速把脸朝向车窗外,假装没有看见。
1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 无论别人怎么侵犯自己,我们都要忍气吞声。 ② 对待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只要不是原
则问题,我们要适度忍让。 ③ 我们要学会理解别人的痛苦,体谅别人的处境。 ④ 面对他
人的过错,我们不能用残忍冷酷的方式 对待,而是要将心比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下列成语中体现诚实守信的是( )
A.一言九鼎 B.出尔反尔 C.众志成城 D.心口开河
14、小明的爷爷因病住院后,经医生诊断为胃癌晚期。为了不使爷爷受到精神上的打击,小
明告诉爷爷 患的是慢性胃炎,对小明的这一做法正确的理解是( )
A.小明对爷爷说谎话,是对人不诚实的表现。
B.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他不应该欺骗爷爷,应对爷爷说实话。
C.我们的生活是复杂的,在我们身边总会见到象小明一样不诚实的人。
D.小明是出于安慰、鼓励、帮助爷爷为目的,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他的话是一种“善意的
谎言”。
15、“一诺千金”是人们对诚信追求的生动写照,这启示我们( )①对别人许下的诺言就
要争取兑现。②对别人不要许下任何诺言。③别人对自己的要求,都可以答应下来。④没有
把握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别人。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6、人生而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 )
① 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② 担任社会职务上的平等 ③取得同等数额的报酬
④ 受到同等条件的教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
17、“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句话告
诉我们( )
①帮助他人只是为了别人的需要 ②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③帮助他人能体验
生命的快乐④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快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森林里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世间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人与人之
间存在各种差异,需要我们( )
A 相互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 B 尽量少打交道,避免招惹是非。
C相互讽刺挖苦 D 只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
19、在现实生活中,与善良格格不入的心态和行为有很多表现形式,你认为下列选项中最恰
当的是( )
①对别人的优点和成就,心怀妒忌、中伤、贬低。 ② 对别人的缺点吹毛求疵,讽刺挖苦。
③ 对别人的困境幸灾乐祸,落井下石。 ④ 在人际关系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A ①②③
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0、《论语》中说:“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我们应该先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他人的存在可以忽视。
B 在谋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C 我们应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D 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但不应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1、美国杰弗逊说过这样一句话: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他这句话
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给予就是意味着自己“让出”或“牺牲”了什么。
B 帮助别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C 帮助他人仅仅就是为了别人的需要,对于自己没有什么意思。
D 帮助他人是一种被动“给予”的活动过程。
22、下列名言中,能体现“与人为善”这一道理的是( )
①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 ② 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 ③ 要想得到别人的
友谊,自己必须先对别人表示友好。 ④ 帮助别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
情感的需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3、平等待人的出发点是 ( )
A、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B、待人接物时不卑不亢
C、尊重师长,礼遇同学朋友 D、为了得到他人喜欢
24、 在“全面发展好学生”评选活动中,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小新因平时爱说谎话、言行
不一而落选。这启示我们( )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诚实守信②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③要树立诚信意识,懂得诚信是做人之道④只要诚信守信,就能评上“全面发展好学生”
A.①② B. ① ③ C. ② ④ D.① ④
25、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指的是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 )
①生命权利②发展权利③享受权利④追求幸福的权利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6、下列对平等的表述,不对的是( )
A.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B.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
C.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D.今天,平等已经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
27、美好生活的底色、美好品德的基石是指( )
A、善良 B、诚信 C、自尊 D、平等
28、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 )
A、自我负责 B、诚实守信 C、将心比心 D、塑造自我
二、简答题(8 分)
小红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住进学校集体宿舍后,小红得到同学们
的许多“关照”,但她对别人却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地疏远了她。
(1)同学疏远小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2)要想重新得到别人的关照,小红应如何对待他人?(6 分)
三、辨析题(只判断不分析不给分。10 分)
在课堂上,同学们关于“平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差异和不平等。”第二种观点是:“每个人由于家
世、机遇、权力、财产等各方面的原因,根本不可能达到平等,所以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差异和不平等,但我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
努力追求平等。”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12 分)
材料: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境不利,承受着常人
难以想象的痛苦。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大多数同学能够奉献爱心,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
他们勇敢地面对人生。但也有个别同学歧视、嘲笑他们。
(1)你怎样看待个别同学的行为?
(2)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五、综合探究题(14 分)
我市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最近在班内组织了一次“中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实践活动。
下表是调查的结果:
哄骗过家长
和老师的
考试作过弊的 抄袭过作业的 被同学哄
骗过的
有过不守承
诺现象的
18 人 14 人 12 人 5 人 8 人
(1)上述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2)同学们经过调查,发现问题确实比较严重。他们决定向学校领导提出关于加强中学生
诚信教育的建议。你认为他们的建议主要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在诚信问题上,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2015-2016 学年度八年级思想品德科第二单元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B B D C B B A B D A C A D
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D D A A B B A A B C B A C
二、简答题
(1)是她只关注自己的存在,而漠视了他人的存在。(3分)(2)①要以善良之
心对待他人,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打开自己的善心,对素不相识的人也要怀着
真诚的善意。②对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关怀和体贴别人,为别
人的需要作出贡献。(6 分)
三、辨析题
(1)赞成第三种观点。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
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2)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
(3)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我们应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四、材料分析题(12 分)
(1)个别同学的行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应该受到批评。人生而平等,每个人
都有权利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个别同学歧视残疾人的行为是木爱心,缺乏平
等意识,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2)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
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五、综合探究题(14 分)
(1)反映了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诚实、不守信的现象,这说明了加强
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建议内容主要包括:
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②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③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3)①青少年应增强诚信意识,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②要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一个诚实守
信的人。
③对于自己的承诺,要努力兑现,坚持实事求是,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
相关文档
- 人教精通版三年级上册 Unit 2单元2021-05-22 21:38:115页
-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2021-05-22 21:32:226页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测试2021-05-22 21:29:385页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测试2021-05-22 21:22:054页
- 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2021-05-22 21:13:305页
- (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21-05-22 21:13:296页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2021-05-22 20:41:373页
- 四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人教部编版四2021-05-22 20:34:366页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2021-05-22 20:29:434页
- 2020春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测试2021-05-22 20:06:3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