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 MB
- 2021-05-22 发布
第
4
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
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
45
哲学是什么
考点
46
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考点
47
马克思主义哲学
目录
考点
45
哲学是什么
考法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分析判断
考法
2
哲学的作用的考查
考法
3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分析应用
哲学作为认识范畴,来源于人们的实践。凡是认为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或哲学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的观点,都是认为哲学来源于主观认识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01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考法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分析判断
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故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凡是将哲学称为科学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02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法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分析判断
要分析判断材料中是自发的世界观还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凡是将哲学等同于世界观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03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考法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分析判断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故不能说方法论影响世界观,只能说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04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考法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分析判断
要准确把握和区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概念,把握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注意:“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
如“小王早上
5
点起床”就不是世界观
)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
考法提示
】
考法
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分析判断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 )
①
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题
[江苏单科
2017·24
]
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起源。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不能源于“思想”“观念”“意识”等主观的东西。哲学也有正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尚圆”思维存在于普通中国人的心中,“圆”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哲学的“尚圆”思维是从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发展出来的,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④正确切题。
(
1
)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2
)真正的哲学的作用: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01
要区分哲学的作用和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考法
2
哲学的作用的考查
【
易错警示
】
考法
2
哲学的作用的考查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02
要明确哲学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提供具体的方法
考法
2
哲学的作用的考查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不能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可以说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考法
2
哲学的作用的考查
【
易错警示
】
要准确辨别一些错误说法: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哲学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
A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例题
[天津文综
2017·9
]
D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哲学并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C说法错误。A、B不符合题意。
01
要明确哲学对时代的作用属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决定、支配作用
考法
3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分析应用
02
要区分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法
3
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分析应用
【
易错警示
】
要准确辨别一些错误说法:
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等
。
李克强总理在
《
政府工作报告
》
中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
( )
①
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②反映了时代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
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更新了思想观念,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例 题
C
这“五大理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时代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脉搏,更新了思想观念,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②④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排除;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③错误。
考点
46
哲学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考法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应用
考法
2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两方面内容,要区分材料反映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还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考法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应用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
易混辨析
】
区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与“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两者的不同:
前者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后者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注意: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唯物主义不等于可知论,唯心主义不等于不可知论。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过,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
考法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分析应用
【
易错警示
】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题
[江苏单科
2015·27
]
D
某实验团队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④说法符合题意;
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要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①错误;
③说法太绝对,排除。
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是唯心主义。
考法
2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1.
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凡认为金、木、水、火、土等为世界的本原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凡认为原子等为世界的本原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凡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
考法
2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2.
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之处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是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但唯物主义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考法
2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3.
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判断
凡认为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凡强调客观精神
(
如上帝、理论、绝对精神等
)
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的是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主要是各种封建迷信、“神秘主义”,如吉利的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就意味着吉利,而“
4”
就意味着“死”;姓“裴”就意味着“赔”;婚丧嫁娶要选取好日子等。主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把某种真理视若神明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过分相信经验的“经验主义”,把主观认识当作工作的出发点的各种做法,如按图索骥等。
考法
2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4.
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以古文、诗词为背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哲学基本派别时,首先要弄懂题干诗词名句或成语的含义及其蕴含的哲理,其次弄清楚各选项中诗词名句或成语的含义及其蕴含的哲理,并与题干材料所蕴含的哲理进行对照,最后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考法
2
哲学基本派别的分析应用
【
考法提示
】
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
19
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
100
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成分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
[浙江文综
2015·27
]
A
材料中人们对世界构成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②;同时这些认识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中的“实践”和④中的“改造世界”都强调认识的反作用,而材料强调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所以排除③④。
考点
47
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法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分析应用
考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判断
考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的考查
考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判断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区别之一在于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坚持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考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判断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唯物史观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后,才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自然界领域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承认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可循,就是坚持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考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判断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即强调它是正确的,是真理,来源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即强调它不仅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是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上述三个统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实践出发认识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由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具有革命性
②具有科学性
③能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④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题
A
题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辩证法的观点,能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③符合题意;
题干中“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①符合题意;
②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④说法错误。
考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的考查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理论基础: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种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不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例题
D
【
解析
】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①排除,②入选;黑格尔把“精神” 当作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③不选;由“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
……
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可知④入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的贡献和主要内容,区分它们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哪一阶段;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1.
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法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分析应用
考法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分析应用
2.
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
)形成
(
2
)内容(八个明确)
(
3
)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也只有在这种继承和发展中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因为
( )
①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
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
③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④反映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的区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例题
C
反映时代特征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的区别,④不选。
“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的说法错误,①不选;
只有在继承和发展中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品质,②正确;
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所以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③正确;
综合考法
1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综合运用
2
哲学与时代精神及其综合运用
(1)
①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2)
①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
(
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把客观精神
(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
①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认为水、火、土、气、木、金等是世界的本原。
②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④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综合考法
1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综合运用
哲学的基本派别
综合考法
1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综合运用
(1)
主观唯心主义经典观点:
①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③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 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⑥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⑧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⑨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⑩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
特别提示
】
做题时,注意区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经典观点。
(2)
客观唯心主义经典观点:
① 黑格尔:绝对理念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
② 子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 朱熹:理在事先;
④ 柏拉图:理念是世界的本原;
⑤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⑥ 中外“神创论”
(
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说
)
;
⑦ 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
(
神秘主义
)
:“
8”
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综合考法
1
哲学基本派别及其综合运用
考查哲学基本派别,在回答属于什么哲学观点时,要回答出这种派别的基本观点,并分析材料中派别的具体观点,必要时还应该回答怎样树立正确的观点。
【
考法提示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0
分)
材料一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
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
6
分)
(2)
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4
分)
例题
【
答案
】
(1)
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
分
)
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
分
)
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2
分
)
(2)
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
分
)
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2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近些年来,在一些新闻报告中,还存在着“吹”的成分,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所谓“吹”,就是在新闻宣传中随意夸大所宣传的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编造“新闻”。剔除新闻宣传中“吹”的成分,已成为改进和加强我国新闻宣传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闻必须真实,是由它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是在新闻宣传领域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新闻报道反映对象的事实,属于物质、存在的范畴,而新闻属于认识、思维、精神的范畴。新闻的本原是客观事实,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报道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因此,反对新闻报道中的“吹”,就是反对新闻领域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1)新闻报道中的“实”与“吹”,说到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6分)
(2)怎样做到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反对新闻报道的“吹”?(6分)
例题
【
答案
】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
分)新闻报道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
,
是真实报道还是凭空捏造
,
说到底是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
,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
分)因此
,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分)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2
分)我们坚持唯物主义
,
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物质决定意识
,
反对唯心主义。(
2
分)在新闻报道中要如实反映客观存在
,
反对“吹”就是反对新闻领域内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2
分)
综合考法
2
哲学与时代精神及其综合运用
(1)
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 ①
真正的哲学对时代具有反作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 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 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
2017
年
10
月
2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
《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
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
10
分)
例题
[安徽师大附中
2018
届期中]
【
答案
】
①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能够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
分)②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
分)
敬请期待
下一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