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1-05-22 发布
专题七 水体运动规律
考点
16
水循环
考点
17
洋流
·
·
考点
16
水循环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水循环和洋流
11.
水循环
27(2)
(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a
1
26(3)
(2)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b
25
28(1)
一、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作用
不同区域间的水循环过程具有的特点及作用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核心知识整合
类型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之间
海洋上
陆地上
(
内、外流区兼有
)
循环过程示意
特点、作用
参与水量较大,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参与水量最大,占水循环的
90%
左右
参与水量很小,只对陆地水体进行补给
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
.水利措施
(1)
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河水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
(2)
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
核心知识整合
2
.农林措施
“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但是,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
(
沼泽
)
、植树造林
(
营造“绿色水库”
)
、保护草原
(
营造“绿色蓄水池”
)
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导致恶劣的后果。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1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1)
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图
711
所示:
图
711
拓展升华
(2)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河流因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
①
时间集中;
②
不连续;
③
水量变化大
①
降水量的多少;
②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夏季
①
有时间性;
②
有连续性;
③
水量稳定
①
气温高低;
②
积雪多少;
③
地形状况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
①
有时间性;
②
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③
水量较稳定
①
太阳辐射;
②
气温变化;
③
积雪和冰川储量
湖泊水补给
全年
①
较稳定;
②
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①
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
②
湖泊水量的大小
地下
水补给
全年
①
稳定;
②
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①
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
②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关系
2
.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以及特殊水文现象
(
如凌汛、断流
)
等方面。
(1)
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变化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2)
水位
(
汛期
)
:此特征包括丰、枯水位出现时间和汛期长短等,主要与河流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在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低与高。
核心知识整合
(3)
含沙量:河流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
结冰期: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
0℃
;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
0℃
,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且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5)
流速
(
水能
)
:流速大小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核心知识整合
3
.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1)
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含沙量增加。
(2)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含沙量减少。
(3)
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4)
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稳。
(5)
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6)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核心知识整合
4
.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水系归属、河道
(
河谷的宽窄、河床深度、河流弯曲系数
)
、源地、沿河湖泊补给关系等。
(1)
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
(
如岛屿
)
或陆地轮廓比较破碎
(
如欧洲西部
)
,则河流流程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则河流流程较短,如南北美洲西岸、台湾岛西岸河流较东岸
河流流程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流程也较短。
(2)
河流的流向可以与等高线数值的递变、地势高低互相作为判断依据,还可用于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中,进行河流流向、潜水流向、地下水与地表水互补关系及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判定。
核心知识整合
(3)
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
(
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烈
)
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和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影响河流水系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为地形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流域面积、河道状况和河流水系形态。
核心知识整合
5
.常见的河流水系形状
(1)
树枝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是支流较多,干、支流以及支流与支流间呈锐角相交,排列如树枝状的水系。多见于微斜平原或地壳较稳定、岩性比较均一的缓倾斜岩层分布地区。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水系形状是树枝状的,如中国的长江、珠江和辽河,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等等。
(2)
向心状水系:发育在盆地或沉陷区的河流,形成由四周山岭向盆地或构造沉陷区中心汇集的水系,如非洲刚果河的水系、中国四川盆地的水系等。
(3)
放射状水系:河流在穹形山地或火山地区,从高处顺坡流向四周低地,呈辐射
(
散
)
状分布,例如亚洲的水系特征。
核心知识整合
(4)
平行状水系:河流在平行褶曲或断层地区多呈平行排列,如中国横断山区的河流和淮河左岸支流。
(5)
格子状水系:河流的干流和支流呈直线相交,多发育在断层地带。
(6)
网状水系:河流在河漫滩和三角洲上常交错排列,呈网状,如三角洲上的河流常形成扇形网状水系。
核心知识整合
核心知识整合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
A
.减少地表径流
B
.减少大气降水
C
.减少植物蒸腾
D
.减少地下径流
典型题组
【
答案
】
A
【
解析
】
由“海绵城市”定义可知,其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从而增加大气降水,改善水循环。
2
.三亚某学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
.填湖建绿地公园
B
.城区河道内建坝
C
.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地面铺设透水砖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D
【
解析
】
铺设透水砖既增加了下渗,有效收集了雨水,又减轻了洪涝,符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
考点
17
洋流
选考考点分布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
要求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10
月
4
月
10
月
4
月
11
月
水循环和洋流
12.
洋流
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c
26(2)
8
(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b
26(4)
9
28(4)
1
.
[2015·
浙江
10
月选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联结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材料二 图
721
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图
721
历次真题试练
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
A
海域因受
________(
填寒或暖
)
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经过
B
海峡向东侧可远眺
________(
填国家
)
领土。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寒 美国
【
解析
】
读图,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及主要国家领土概况等知识可解答。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
]
图
722
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
(
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
)
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2
~
3
题。
2
.“垃圾洲”的固体
漂浮物主要来自
(
)
①
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图
722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据题干可知,“垃圾洲”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是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北太平洋沿岸陆地上大量河流可能向海洋输入大量固体漂浮物,此外海洋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带来大量固体漂浮物。
3
.
2011
年日本发生“
3·11”
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
A
.西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C
【
解析
】
据题干可知,震中位于图中甲地,即日本东部海域,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受日本暖流的影响,主要漂向东北方向。
4
.
[2017·
浙江
4
月选考
]【
加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723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
723
历次真题试练
材料二 渔产品和花生是甲地所在国家支柱性出口产品。
20
世纪
60
年代该国平均渔产量
10.7
万吨,此后快速增长,
1997
年产量达到峰值
45.7
万吨后开始下降。
分析甲地所在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业生产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历次真题试练
【
答案
】
沿岸有寒流经过;洋流为上升流,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环境问题: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
解析
】
甲地所在国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从洋流的性质及成因、有河流入海等方面回答。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过度捕捞,导致鱼类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1
.世界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图
724
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
核心知识整合
2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核心知识整合
环流系统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季风环流
西风漂流
海域
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
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
北印度洋海域
南半球
40°
~
60°
的海域
流向
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冬季:逆时针
夏季:顺时针
自西向东
南半球
逆时针
模式
北半球
南半球
大洋西岸
(
大陆东岸
)
暖流
寒流
暖流
(
索马里寒流除外
)
寒流
大洋东岸
(
大陆西岸
)
寒流
暖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核心知识整合
环境要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
→
西欧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
→
沿岸形成沙漠气候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著名渔场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等
核心知识整合
环境要素
影响
举例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运油船泄漏,会导致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
顺洋流加速,逆洋流减速
热带海域寒流流经地区、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
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洋流从极地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拉布拉多寒流常挟带冰山南下
核心知识整合
乙国有“花园城市岛国”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甲地农民烧荒开垦,该国时常受烟霾威胁。结合某月烟霾平均浓度示意图
(
图
725)
,回答
1
~
2
题。
1
.该地该月份盛行风向是
(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典型题组
【
答案
】
C
【
解析
】
由图中烟霾平均浓度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凸出,可以推断出烟霾往东北方向扩散,则该地该月份的风向为西南风,故
C
项正确。
图
725
2
.从上海出发前往中东的货轮,在该月份途经北印度洋时
(
)
A
.逆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顺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核心知识整合
【
答案
】
A
【
解析
】
由上题可知,该地该月份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则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所以由上海前往中东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时为逆风逆水,故
A
项正确。
一、北印度洋洋流的季节变化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
.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洋流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见图
726
甲
)
。
加试强化归纳
2
.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
(
西南风
)
的影响,深层冷海水上泛,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与冬季洋流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见图
726
乙
)
。
图
726
加试强化归纳
二、海雾的形成与分布
1
.形成:
海雾由海面上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通常呈乳白色,海雾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低到
1
千米以下。
2
.分布:
寒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
寒流流经的多海雾地区,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
暖流流经的多海雾地区,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加试强化归纳
三、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1
.由果及因,推理成因
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
(
浮游生物
)
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等。
2
.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
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部沿海,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部沿海等。
加试强化归纳
加试强化归纳
读某区域
2
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
(
图
727)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
A
海区等温线比
B
海区等温线密集,说明
A
海区海水的南北温差
________(
填“大”或“小”
)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升训练
【
答案
】
(1)
大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
解析
】
第
(1)
题,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差大,海水等温线密集。
图
727
(2)
图中流经甲、乙两海区的洋流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洋流名称
)
,并简述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2)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影响:加那利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
解析
】
第
(2)
题,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流经海域确定洋流名称,根据洋流性质确定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
若
A
海区发生石油泄漏,石油的扩散方向最可能是
________
方向。评价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试强化归纳
【
答案
】
(3)
东北
(
东
)
有利影响:加快污染海区海水的净化。不利影响:扩大污染的范围。
【
解析
】
第
(3)
题,结合洋流流向判断石油扩散的方向。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