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9.00 KB
- 2021-05-22 发布
整合1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整合1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网络构建
知识主线
1.
古希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率先创制的民主政治制度
上。公元前
6—
前
5
世纪
,
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
革
,
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
并达到顶峰。雅典民主铸就了雅典的辉
煌
,
为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2.古罗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制定出系统完备的法律。公
元前6世纪以来,在罗马平民反对贵族专权的斗争中,在罗马扩张导致的
不同民族矛盾尖锐及经济社会纠纷日益增多的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
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体系的不断完善
过程。罗马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罗马统治,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
革命和资本主义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3.古希腊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提出了“人
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人的尊严与权威。苏格拉底更加关注人的伦
理道德,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美德即知识”。雅典的人文主义精
神成为西方文明之根,为近代人文主义的复兴及成熟奠定了基础。
规律总结
1.认识雅典民主政治
(1)一个实质:奴隶制的民主政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是过于泛滥的
直接民主。
(2)两个基本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三个发展阶段: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
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4)四点结论:是雅典奴隶制经济,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与雅典自然
地理条件密切相关;为雅典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础;为近代民
主政治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2.认识罗马法
(1)一个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查士丁尼民法
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
体系。
(4)四大影响: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
要影响;是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原则的源头;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时期
发展历程
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孕育与确立
(1)公元前8世纪,城邦孕育期:希腊出现众多城邦,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2)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3)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
古希腊民主从鼎盛走向衰落
(1)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公民参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2)公元前4世纪,遭马其顿入侵,雅典民主衰落
要点归纳
一、雅典民主——从城邦星罗棋布到雅典民主独领风骚
1.(2017广东惠州调研二,32)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
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
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反映出雅典民主
( )
A.民主机构相互制约 B.公民集体广泛参政
C.决策程序力求完善 D.公民权利日渐扩大
答案
C
材料中所提及的民主机构只有公民大会
,
故“相互制约”无
从反映
,
故
A
项错误
;“
广泛参政”指的是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
而材料主要提及的则是议程程序的严密性
,
故
B
项错误
;“
可能进行两次
投票
,
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充分体现了雅典
试图使决策程序尽可能完善
,
故
C
项正确
;
控诉权本身就是雅典公民一项
重要的民主权利
,
体现不出“日渐扩大”
,
故
D
项错误。
对应训练
二、罗马法律——从共和时代治“公民”到帝国时代治“万民”
时期
发展历程
共和国时期
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主要存在于共和国早期
(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
帝国时期
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公元3世纪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2)万民法: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东罗马帝
国时期
完成——编订《民法大全》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2017湖北重点高中协作体期中联考,5)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
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
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
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 )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D.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对应训练
答案 C 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社会阶层,故A项错误;“伦理道德色彩
浓郁”与题干中“民事诉讼”“由法庭处理”等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债务人”“债权人”“死者”等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
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人
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故D项错误。
时期
发展历程
前
6
世纪
泰勒斯——奠定基础
(1)主要思想:“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2)主要价值:用水来解释世间万物,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前
5
世纪前期
普罗泰格拉——最初体现
(1)主要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2)主要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前
5
世纪后期
苏格拉底——思想升华
(1)主要思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2)主要价值: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
三、人文精神——从盲目崇拜“神”到全方位研究“人”
时期
发展历程
前
4
世纪
柏拉图——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
(2)主要价值: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
(1)主要思想: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主要价值:建立了多个学科的科学体系,提出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线索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觉醒,经历了研究自然(泰勒斯) 研究社会(智者学派) 研究人自己(苏格拉底)的发展历程。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2017四川巴中诊断,33)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一文中认为: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
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
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诸子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 )
A.宗教神学 B.自然哲学
C.社会现实 D.民主与科学
对应训练
答案 C 根据材料提及的时间段(公元前600—前300年)可知,这在西
方属于人文精神起源的时期,在古代的中国,属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时期,东西方的思想先哲们无不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现实方面,故C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