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8 MB
- 2021-05-22 发布
区域地理
第三章 江苏乡土地理
第
41
讲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
课时作业
7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
一、江苏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
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
22.8%
,自然保护区面积达
53.6
万公顷。生态遥感监测结果显示,
2016
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均处于良好状态。
2.
环境问题
——
水污染。
典型区域:淮河、长江、太湖等。
表现:水体富营养化
(
生活污染和农业用水
)
。
成因:城市和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农业污染严重。
措施:从源头
—
过程
—
末端全过程控制排污;加强对高污染行业的监管;加强污染水域的治理。
二、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人口增长压力;耕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2.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正确处理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优化生态环境;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区域差异:
苏南
——
城乡一体化;
苏中
——
农业生态化;
苏北
——
农业产业化;
苏东
——
海洋农牧化。
三、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1.
产业结构优化。如
右
图所示:
2.
积极
构建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都市圈,引导第二、三产业向其集聚。
3.
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南北梯度差异显著。江苏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苏南地区已进入高级阶段,苏北地区仍处于初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
四、江苏省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1.
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苏南将落后被淘汰的产能或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同时集聚更为高端的产业,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生物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高速增长。
2.
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布局思路:
“
沿海工业重型化、沿江工业绿色化、苏南工业高端化、腹地工业特色化
”
。
命题探究
“
国际慢城
”
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
5
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
“
国际慢城
”
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江苏省生态建设
1.
与
“
国际慢城
”
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双选
)
江苏省生态建设
A.
骑单车出行
B.
经营手工业作坊
C.
去速食店就餐
D.
建大型游乐场
√
√
江苏省生态建设
解析
第
1
题,根据材料,
“
国际慢城
”
要求人口在
5
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骑单车出行可保护环境,经营手工业作坊利于传统手工业发展,
A
、
B
项正确;
而
“
国际慢城
”
无快餐区和环境质量好等不可能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
C
、
D
项错误。
2.
大山村在成为
“
国际慢城
”
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双选
)
A.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
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
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江苏省生态建设
√
√
江苏省生态建设
解析
仔细分析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和
“
国际慢城
”
的特征可知,该村农业应大力提倡发展以手工业为特点的传统农业,不宜发展以机器作业、集约型经营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A
、
C
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山村在成为
“
国际慢城
”
后,出现了以旅游观光、休闲等为主的服务业并出现了果园等经济作物种植,故
BD
项正确。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下图为
“
2012
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
。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下图为
“
2005
~
2013
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
。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据图
2
,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
—
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解析
根据图
2
可知,苏州、无锡和常州市位于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少,粮食增产慢;徐州、盐城等苏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人们对有机大米需求增大,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从市场、技术、生态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结合图文材料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
(
任答三点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
年我国明确提出:
“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材料二
图
1
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
2
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
(%)
1.0
1.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
8
20
城市化水平
(%)
68
90
GDP
占全国比重
(%)
18
20
(1)
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答案
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解析
解答该题要结合表、图
1
以及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2)
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____
、
______
、
______
。
(
填写序号
)
①
国际金融
②
机械制造
③
服装制造
④
石油化工
⑤
文化创意
⑥
进出口贸易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①
⑤
⑥
解析
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上海,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位于沿海,故适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
(3)
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答案
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 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
(
通达性
)
。
解析
回答该题,一是要结合图
2
,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
1
、图
2
中的图例。
(4)
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
解析
城市群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课时作业
基础落实练
全球化指数
Gi
=
(Ti
+
Fi)/2(Ti
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重;
Fi
为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
,全球化指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读
“
江苏三大区域
2000
~
2009
年经济全球化指数比较图
”
及
“
2009
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
,回答
1
~
2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
(
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
(
元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
个
)
卫生机构数
(
个
)
公共图书馆
(
座
)
普通高校数
(
所
)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
万人
)
苏南
288.65
1 067.64
34 022
5 931
50
86
220.93
苏中
109.20
855.02
14 399
3 451
23
14
53.29
苏北
168.71
685.25
12 067
4 006
37
22
105.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三大区域相比,苏南全球化指数高的原因是
A.
苏南卫生机构和高校多,就业机会多
B.
苏南地形平坦开阔,劳动力丰富
C.
苏南有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D.
苏南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下列有利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是
A.
促进人口由苏北、苏中向苏南迁移
B.
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开发苏北的矿产资源
C.
充分发挥苏南的比较优势,促进高技术产业从苏北、苏中向苏南转移
D.
苏北、苏中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促进对内对外开放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物联网产业最先在长三角地区兴起,而长三角地区却是江苏无锡抢得先机,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相继跟进发展。据此回答
3
~
4
题。
3.
江苏无锡抢得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性因素可能是
(
双选
)
A.
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
B.
环境问题突出,传统产业急需转型
C.
国家将无锡设立为直辖市
D.
科技人员发现机遇,地方政府支持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江苏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应该较高,
A
错。
国家不可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到某一个城市重点发展,且无锡没有被设立为直辖市,
C
错。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环境问题突出,传统产业急需转型,而江苏无锡科技人员率先发现机遇,地方政府积极作为,应该是无锡抢得该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性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物联网除了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还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双选
)
A.GPS B.GIS C.RS D.GPRS
√
解析
做好物联网,还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了解地球上的物品定位,离不开
GPS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在物联网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地理位置、查询、运输路线,服务范围,物流网布局,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6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空间格局规划为
“
一核五圈四带
”
(
下图
)
,其中一核为上海,为超大城市,南京定位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据此完成
5
~
6
题。
5.
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利于
(
双选
)
A.
共建共享基础设施
B.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
加强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和合作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南京定位为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双选
)
A.
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B.
经济发展空间得到提升
C.
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量减少
D.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
“
拖家带口
”
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下图是
“
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
。读图回答
7
~
8
题。
7.
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双选
)
A.
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
B.
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
C.
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
D.
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
双选
)
A.
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
B.
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
C.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D.
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我省南京、无锡等地尝试采用
“
生态浮岛
”
技术治理市区河流。其做法是采用泡沫材料为基础,在上面栽植水生植物,植物根系发育后可穿透泡沫板并在水环境中自由生长。据此完成
9
~
10
题。
9.
“
生态浮岛
”
的环境效益有
(
双选
)
A.
净化水质
B.
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C.
改善局部小气候
D.
美化环境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目前,
“
生态浮岛
”
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制约其大面积推广的原因有
(
双选
)
A.
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少
B.
适宜种植的水生植物少
C.
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
D.
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达国家对机场周边研究和开发实践较早,普遍认为未来空港经济发展将对产业区设计以及城市和大都市区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空港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临空产业泛指以利用机场资源为主要目的,布局于机场周边的多种产业,强临空企业是其中与机场关系更紧密的企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材料二
江苏与上海机场分布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材料三
表
1
和表
2
。
表
1
2013
年苏沪主要空港经济区面积及产业比较
机场名称
空间半径
(km)
经济区面积
(km
2
)
企业数量
临空企业比例
(%)
强临空企业比例
(%)
上海浦东
6.5
123.5
884
24.2
19.2
南京禄口
2.3
28.4
328
24.7
4.6
无锡苏南
7.2
195.6
5225
15.5
5.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表
2
空港经济区发育的空间与产业阶段特征
发育要素
准备阶段
起步阶段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空间范围
机场区
机场区、紧邻机场地区
开始从紧邻机场地区向空港相邻地区或者交通走廊沿线扩张
完全扩张至空港周围
6 km
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线
15
分钟车程范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产业发育
机场区外围的临空产业尚未形成
临空产业开始在紧邻机场地区出现并形成一定集聚,但全区产业构成不具备空港特色,无临空指向的制造业占绝对优势
运输业规模扩张明显,临空制造业、服务业份额上升,但服务业构成传统,传统制造业比重下降
运输业比重稳定在
20%
左右,临空制造业在全区占据重要地位,现代服务业发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目前除扬州泰州共用机场外,江苏省内大部分地级市都有机场,请列出现在没有机场的地级市。
区域
没有机场分布的地级市
苏南
苏北
苏州、镇江
宿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分析空港经济区企业集聚的主要优势。
答案
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规模效益。
(3)
分析上海强临空企业比例明显高于南京和无锡的原因。
答案
产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政策支持;交通更为便捷;机场建设早,航线多,对外联系更为便捷。
(4)
根据材料三分析,南京空港经济区目前发展处于
________
阶段,请你分析南京空港经济区进一步发展对当地的意义。
答案
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成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文档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22 18:28:42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