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5-22 发布
2013 届高考生物考点预测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考纲解读
考纲下载 考纲解读 命题规律 命题趋势
1.植物生长素的发
现和作用(Ⅱ)
1.理解植物生长素的
发现过程及生理作
用。
2.理解脱落酸、乙烯、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
3.掌握植物激素在生
产中的应用。
4.会设计实验探究植
物生长调节剂对扦
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进一步探索植物生
长调节剂促进插条
生根的最适浓度。
1. 从 考 查 的 力 度 来
看,本单元所占的
分值在 12~18 分。
2.从考查的内容来
看,高考试题注重
对植物生长素的作
用的考查。
3.从题型上看,与植
物生长素和其他植
物激素的调节相关
的知识是选择题与
非选择题型兼而有
之,并且同时还涉
及相关实验设计的
考查。
1.命题趋势:生长
素的生理作用;
探 究 植 物 激 素
的 作 用 及 生 产
上的应用;探究
各 种 植 物 激 素
对 生 命 活 动 的
影响。既要掌握
实 验 设 计 的 原
则、方法及结果
分 析 等 , 还 要
认 真 归 纳 总 结
解答技巧。
2.热点预测:预计
2013 年高 考对
该部分的考查,
还 将 集 中 在 与
植 物 激 素 有 关
的实验问题,题
型 主 要 为 非 选
择题。
2. 其 他 植 物 激 素
(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
(Ⅱ)
4.实验:探究植物
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
条生根的作用
二、热点题型分析
热点题型 1 深入理解经典实验,解答生长素的发现、合成与运输有关的分析题
【例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 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
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
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
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
【例 2】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一)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
制成临时装片(图二),据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B.由于 b 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 b 侧
C.如果图一植物横放,a 侧位于远地侧
D.图二可以说明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细胞发生了弯曲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熟知“生长素
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这一知识点,理解重力和单侧光对胚芽鞘生长素分
布的影响原理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由图二看出 b 侧细胞较长,故生长素含量较 a 侧高;
又因单侧光可以促进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从向光侧运到背光侧,故可知单侧光来自 a 侧。受
重力影响,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且促进作用弱。ab 两侧细胞的伸长不同,胚芽鞘尖端以下部
位一定发生弯曲。
【答案】 B
【例 3】下面是三组研究生长素的实验设计示意图。
⑴根据实验设计示意图(一)结果可知,切除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
素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
⑵如果实验设计(一)是为了研究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胚芽鞘下端生长,
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
⑶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有明显的错误,错误为:_____、_____。
⑷如果实验设计(三)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
设计示意图(三)中的甲、乙两图画图补充完整。
【答案】 ⑴胚芽鞘尖端 ⑵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除胚芽鞘尖端的
胚芽鞘的右侧 ⑶实验结果胚芽鞘应该向左弯曲生长
题型攻略
【知识储备】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与外因
⑴内因:植物体内的特定部位(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可以产生生
长素,且这些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转移到其他需要的部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
尤其集中分布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的子房等)。
⑵外因:单侧光、重力等。
【方法技巧】
1.经典实验思想里渗透的基本实验理论的理解方法
根据各经典实验的处理来确定自变量,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找出实验
中各种变量,并对变量的控制方法或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应建立起“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会影响因变量(即实验结果),但实验结论应该描述为自变量导致因变量(即实验结果)的产
生”这一对试验结果进行描述的基本模式;生长素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实验结果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明确:①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②含量的是否发生变化;③生长与弯曲状况等。
2. 经典实验中所用的特殊手段和一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达尔文实验中,用锡箔来遮光;温特实验中利用琼脂块的透水原理,使其作为携带“影
响物”的载体;利用同位素标记追踪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所有的经典实验思想组合在一起,
构成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得出实验结论”这一科学
研究的一般思路。
3.经典实验中渗透的实验分析、评价、设计的基本方法及中几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热点题型 2 关注曲线变化规律,解决植物激素曲线题
【例 1】请回答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一些问题。
⑴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表现为____,说明生长
素的作用特点:____________。
⑵从图乙中可以读到的信息,在生产实践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________。
⑶从图丙中可以读到以下信息:曲线中 H 点表示促进生长最适浓度为 g,在 OH 段随生长
素浓度增高,____, H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增高,____。
⑷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
范围应为:________。
⑸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示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m,则茎的
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________。
⑹若植物水平放置,如果图丙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
是____。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同学们应从各曲线横坐标和横坐标所代表的含义入手
来解答该题,理解促进、抑制的含义与生长速度快慢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所在。
⑴由图可知,对茎促进最合适的生长素浓度是 10-4mol/L,在此浓度下,对根现为抑制。⑵图
乙反应的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是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除草原理。
⑶注意 OC 段对应生长素浓度都为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大于 i(C 点以后)才表现为抑制。
⑷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故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 m 时,
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 m,小于 2m,以保证背光面的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⑸由于受
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
浓度为 2m 时,远地侧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 m,以保证远地侧的生长效应弱于近地侧面。
⑹植物水平放置,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但对根来说,高浓度抑制其生长。
【例 2】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
纵切至约 3/4 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
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
⑴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
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
⑵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 a1,从
图乙中可查到与 a1 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
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 80%,另取切 a1a2a→c→d 割后的茎
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 a2。请预测 a2 与 a1 相比较的可能结
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________。
【答案】 ⑴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
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值。 ⑵若 a2 小于 a1,则
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 A;若 a2 大于 a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 B。
【知识储备】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理解及作用效果举例
浓度 生理作用 实践应用
低浓度
(适宜)
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植物生
长,促进植物发芽
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② 促进果实发
育,培育无子果实③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
顶端优势,抑制植物生长,
抑制植物发芽
①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② 田间除
草③ 根的向地性生长
注:“低浓度”和“高浓度”是相对于“最适浓度”而言的。所谓最适浓度是指对植物某
器官生长促进最明显时的浓度。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其最适浓度
显然是不同的。当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而高
于最适浓度后,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下降,直到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易错指导】对体现两重性的实例及原理不清楚;将生长素分布多少与浓度高低的作用效
果混为一谈。
生长素分布的多少是一个相对概念;高浓度和低浓度范围内都有生长素的多少之分。而生
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和作用效果联系在一块的概念;高浓度一定表现抑制,低浓
度一定表现为促进。
【方法技巧】生长素作用曲线的理解包括三个方面: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种植物的同种器官的影响不同,例如顶端优势。对该问题的
理解应注意三个方面:
①作用的双重性。如顶端优势中的顶芽和侧芽,平放植物的根、茎的近地侧或远地侧生
长速度的不同。都体现了因浓度不同生长速度不一,体现出生长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
作用。
②A、B、C、D 四个关键点的不同意义。促进作用最低浓度——A 点,此点为表现促进
作用的最低浓度,低于此浓度时,植物处于休眠状态、种子不能萌发、发育中的种子或果实
因无法正常发育而脱落;促进作用最适浓度——B 点,
此时,促进作用最强;促抑转换点——C 点,C 点浓度不
促不抑,低于转换点浓度(A→C)起促进作用,高于此
点(C→D)起抑制作用;致死浓度——D 点,达致死浓
度后,植物将被迅速致死,例如,用 2,4-D 除去双子叶
植物杂草。
③三是“低浓度”“高浓度”不是具体值,而是浓度范围,参照点不同意义不同。教材
中“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中
的“低浓度”“高浓度”因参照点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相对于最适浓度,低于最适浓度随浓
度升高促进作用加强(即 A→B),高于最适浓度随浓度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即 B→C)、抑
制作用逐渐增强(即 C→D);二是相对于促抑转换点,低于转换点浓度起促进作用(即 A→C),
只有高于此点浓度起抑制作用(即 C→D)。
2.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例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
性。
根最敏感,茎敏感性较差,芽的敏感性介于根与茎之间。三者的最适浓度顺序为:茎>芽>
根。
3.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不同类型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一
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比单子叶植物高,所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杀死双
子叶植物,却能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热点题型 3 把握处理实质,合理解答植物激素的实验设计题
【例 1】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
① 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____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________和
________。
② 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
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
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 14C 标记
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
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 14C 标记氨
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由于实验是验证某一结论,因此实验结果应该是与结论一致的,不必进行讨论。
【例 2】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L-1),
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
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 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⑴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 A、B、C、D 四组。
⑵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
⑷连续观察 6 周,记录并统计____。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
表示)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设计能力。能对课本实验“探究 NAA 促进植物扦插枝条
生根的最佳浓度”的设计和分析方法进行迁移应用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题中在黄瓜幼苗
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 1L ),可能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
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所以就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材料乙烯利溶
液(300mg· 1L )来配制高于(100-200mg· 1L )的浓度和低于(100-200mg· 1L )的浓度
两种乙烯利溶液作为对照来处理黄瓜的幼苗,观察其效果,并用蒸馏水做空白对照。本题是
探究性实验,实验的结果不确定,可能有四种情况:⑴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能相同,
都比水处理的开雌花的多。⑵低浓度的效果不好,高浓度的效果也不好。⑶低浓度的效果不
好,高浓度的和中间浓度的效果一样。⑷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越来越好。由于乙烯利作用没
有两重性,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
【例 3】植物的根具有向重力生长的特性,下列是研究根向重力生长机理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空白琼脂和含 EDTA 的琼脂做成帽状,分别套在甲、乙两组玉米胚根的根冠外
(示意图如下)。(提示:EDTA 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 Ca2+)
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组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胚根水平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实验二:水平放置的胚根弯曲向下生长,与根冠近地侧的 Ca2+浓度明显高于远地侧有关。
研究表明。根总是朝着 Ca2+浓度高的方向弯曲生长。为验证这一结沦,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
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所缺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并回答问题。
⑴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 EDTA 的琼脂帽,含 Ca2+的琼脂块,空
白琼脂块,培养皿等。
⑵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若干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的萌发玉米种子,按实验一中乙组
的方法处理胚根一定时间后,移去根冠外的琼脂帽。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 A 组的胚根上方放一空白琼脂块,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 Ca2+浓度影响。当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
导 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请分析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
重力生长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解答本题时,同学们应首
先对题目所给的实验材料的特点和实验设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再结合传统
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在题目给出的步骤的基础上,运用题目所给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创新
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由实验一中甲、乙两组的试验不同条件和引起的不同现象,
即甲组没有改变胚根的任何物质(比如 Ca2+)的含量和分布,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
中含 EDTA 的琼脂帽除去了胚根尖端周围与之临接部位的 Ca2+,胚根水平生长,可推知胚根向
重力生长与否与胚根尖端 Ca2+分布和含量有关。
根据题目信息,可确定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Ca2+浓度;即实验组根两侧的 Ca2+浓度不同,
且要对照组两侧的浓度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处理的胚芽鞘而言,其根冠均有 Ca2+分
布,这会造成试验的误差与结论的错误,实验的第一步已经处理了,就是所有的胚根都用含
EDTA 的琼脂帽处理胚根,去除根冠周围的 Ca2+。应该注意的是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所得结
果应该符合需要论证的实验结论,否则实验就是失败的。
【方法技巧】(1)例 1 考查的重点都是实验方案的设计,需要形成实验设计的方法与思路。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只把握好实验中变量控制的基本原则与规律,先确定自变量,找到控制
自变量的方法,然后确定因变量,根据题目给予的条件与要求,明确因变量通过哪种方法与
手段进行检测,最后关注哪些是需要重点进行关注的无关变量,需要排除或平衡其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
(2)两重性是生长素的作用特征,要注意例 2 探究的是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
影响,作为探究性试验,我们的假设应该是乙烯利的作用可能具有两重性的特征,也可能不
具有;该实验与探究 2,4-d 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的实验思路和方法相似,要求同学们
学会对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与运用。
【易错指导】在解答例 3 时,同学们感到无从下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对实验目的不够明确:本实验是研究根向性与 Ca2+浓度的关系,正确解决该题的关
键是分析本实验的相关处理及对结果的分析时,不要与生长素对根向性的影响混在一起,这
样是很容易引起混淆的。
(2)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欠缺,不能从题目所给的情境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同学们应该在对题目所给的信息、材料和相关处理方法进行充分分析
和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设计,理出实验的基本思路。
相关文档
-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021-05-22 20:11:115页
- 历年高考生物题2021-05-22 20:07:399页
-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2021-05-22 20:00:2110页
- 2007北京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2021-05-22 19:59:3825页
- 专题11 生物和环境-备战2021年高考2021-05-22 19:54:4228页
- 2014年版高考生物人和高等动物生命2021-05-22 19:42:173页
- 高考生物一轮练习学案专题植物有效2021-05-22 19:31:3112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21-05-22 19:25:528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21-05-22 19:22:228页
- 备战2013高考生物6年高考题精解精2021-05-22 19:01:0626页